中俄馈赠礼仪错合论略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馈赠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差异的客观存在,馈赠礼仪也多有不同,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本文以中俄两国馈赠礼仪为研究对象,从馈赠礼品数目、颜色、类属、方式四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俄馈赠礼仪中的诸种错合之处。
  关键词:馈赠礼仪 中俄对比 跨文化交际
  课题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编号:SLF-C202000
  “礼仪”一词源于《诗经·小雅·楚茨》中“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它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民俗类别之一。因为人是一种群居生物,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又被固化为基本规范,当这些基本规范以文字的形式被记载,同时又被该群体自觉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群体成员交际所必需知晓并遵守的礼仪。礼仪一方面维护了所述群体的交际秩序,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民俗形式被世代相传。成为了彼者区别于他者的重要精神符号之一。20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特征要求各国人民重视跨文化交际。适应好跨文化交际即适应好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必须研究其文化差异,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交际方式等的差异。[2]对馈赠礼仪差异的研究亦不可例外。因为通过馈赠心怡的礼物可以给受礼者带来感恩的情感。感恩被称为人类的“内部心灵”,是一种能使人保持亲社会倾向的力量。[3]故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进行恰适地馈赠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即从馈赠礼品的数目、颜色、类属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俄馈赠礼仪的错合。
  1.馈赠礼品数目错合
  1.1奇偶数目错合
  在馈赠礼仪中中俄两国所崇尚的奇偶数目文化可谓南辕北辙,泾渭分明。中国馈赠文化尚偶,俄罗斯馈赠文化崇奇。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偶数表示吉祥如意。中国著名经典《易经》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两两进行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六十四卦。每每都是偶数,促成了中国人对“对称”和“偶数”的偏爱,还体现在汉语诸多成语中,如:两小无猜、四海升平、六六大顺、等。俄罗斯在馈赠文化中崇奇主要是与古斯拉夫民族信仰的多神教有关。多神教将偶数定义为死亡和邪恶。这种理念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也时有体现如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格医生》中就曾经写道:Слышишь?Собака воет.Даже две.Ах как страшно,какая дурная примета!Как-нибудь дотерпим до утра,и едем,едем.Ни минуты дольше не останусь.(你聽见了吗?有狗在叫,还是两条狗。太糟糕了,这是不祥的的预兆啊!我们在这挨到天亮就走。在这儿我是不能再多呆一分钟了。)数字два在俄语中更多表达否定意义,如два сапога пара半斤八两,Ни два ни полтора不三不四,полка о двух шаках 福祸难测等。
  1.2禁忌数目错合
  在中国文化中对数字谐音意义非常关注,例如8在广东话里和发财的“发”发音相近,广东人就约定俗成的将8的谐音定为“发”,所以888的谐音为发发发168的谐音为一路发。9的谐音与久相近,常用来表示长长久久。4特别被忌讳,因为4在广东话中听起来与“死”字音相近。而死亡是最被人忌讳的象征意。在俄罗斯文化中最被忌讳的数字是13,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日期正是13日。因而俄罗斯人大多数不喜欢数字13。[6]
  2.馈赠礼品颜色错合
  2.1喜厌相同的礼品颜色
  在俄罗斯人的心中,红色是美丽、祥瑞和喜庆的代表,比如:红场、国旗中的红色等。有一些俗语如красный угол宾客上座,красная цена 最高价,Не красна изба углами, а красна пирогами.(家好不再布置华美,而在殷勤招待)。在中国红色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望日,认为红色是太阳颜色的代表,所以产生了崇拜以及热爱。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红色的使用十分广泛,譬如:春节期间的对联、福字、红包等。黑色在俄罗斯人的思想概念中是不祥,倒霉的象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讨厌黑猫。假如他们在路上遇到黑猫会躲开。在雷雨夜也会将黑猫赶到室外当作驱赶妖魔鬼怪。黑色首先有忧愁,郁闷,艰难痛苦的意思,Чёрные мысли 忧郁的想法,чёрная скука沉痛的思念,чёрная судьба苦命。黑色也表示凶恶,恶毒,卑鄙,狡猾,反动,居心叵测的意义:чёрные замыслы阴险的想法,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肠。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例如На дне твоей души,безрадостной и чёрной,безверие и грусть.(你的内心深处没有我欢乐,没有寄托,有的是痛苦和忧愁。)中国文化中黑色在传统意义上象征着邪恶,黑暗。受佛教影响,黑白在佛教里象征恶和善。“非法者捉黑筹,如法者捉白筹。应如是唱如是语者取黑筹,如是语者取白筹。”(《摩诃僧袛律》卷十三)错的执黑筹,对的执白筹。黑色也象征着秘密,不公开光彩的意思,这种含义来源于古代刑罚,黥刑,在犯人的额上或者颧骨上刻画刺字的刑罚,将其涂黑,在犯人的额上或脸上留下永远抹不掉的痕迹,以示其罪。。因此双方人们送礼的包装颜色尽量不要选择黑色而宜择选红色。
  2.2、喜厌相悖的礼品颜色
  大多数俄罗斯人持一种观点,即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黄色是忧郁、悲伤、离别、背叛、发疯的代表。黄色在俄罗斯,人们心中地位较低,因为企业含有一些淫秽含义,从沙皇时期就有例如 жёлтый билет政府给妓女颁发的一种身份证,жёлтая печать黄色报刊。从宗教信仰方面追溯,画中的耶稣的叛徒犹大,总是穿着黄色。这会让俄罗斯人联想到背叛。在俄罗斯有这样的俗语Желторотый птенец(黄口小儿,指幼稚无知的年轻人)。而中国人是非常崇尚的黄色,黄色在古代代表皇帝权威,在现代代表权势威严的含义,黄色诏书又被称之为皇榜,直到现代人们长寿的黄金时代,也是象征着光荣富贵的含义,黄色的另一重要体现是在宗教,佛教在中国影响力十分深厚,黄色在佛教中象征着谦卑,如许多和尚的袈裟饰以黄色为主体颜色以及众多国家都采用黄色装饰等,都说明了黄色的重要性。俄罗斯人喜欢白色,认为白色纯洁,象征凌驾于天空之上的神圣,这一点从俄罗斯国旗中白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俄罗斯人将白色与白天联系在一起,白色就有了高贵美好圣洁及理想等诸多转义。俄罗斯传统社会中常用белая кость形容上层社会的贵族。表纯洁之意,俄语中有表达Рубаха черна, да совесть бела.(衣服虽脏,心灵纯净)。也有与众不同之意,俄语中有这样的表达белая ворона口语中的白乌鸦,指外表特征或品质与众不同的人。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白色是悲伤,贫穷的代表。在中国丧葬礼仪中常常使用的颜色就是白色。在中国生日礼物包装使用白色是大忌。中国文化中白色一般象征死亡,大凶之兆,比如说在中国有句话叫红白喜事,红指的是喜事,白纸是丧事,在中国战争中一方被打败时,投降时会打白旗,古代平民百姓被称为白衣。故而双方人民交流互赠礼物时要格外注意黄色以及白色的使用。
  3.馈赠礼品类属错合
  3.1、相同的禁忌礼品类属
  在俄罗斯不能送钟表是因为钟表反映时间,人们认为表针一圈圈转,是人的寿命的倒计时,时间流逝,这会让人们联想到暮年之状。在俄罗斯礼物不宜选刀子和带刺的东西是因为其延伸义。送此类东西象征与家人决裂。人们认为这些东西会吸收不干净的力量,导致家庭不和。在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中если человек ест с ножа,то он может стать злым.(如果用叉子吃东西,那么这个人就会变得凶恶)。而在中国不宜送钟表是因为送钟和“送终”有谐音。“送终”即送别去世之人。此种意义附于礼物之上是极恶毒的。而刀子和带刺的东西自古时候其就是大凶之兆,因为在古时候刀子和带刺的东西与战争相关,因此就被赋予了不吉利之意。如古代朝堂不允许佩剑进入。因此选择应尽量避免选择钟表,刀子或带刺的东西。
  3.2、相同的喜乐礼品类属
  俄罗斯人选择礼物时通常不会选择珍珠、手帕。古代的俄罗斯人将珍珠称作“русалочьи слезы”(水妖的眼泪)。据传说,溺亡在水里的年轻女子会变成水妖,她们的眼泪会化作珍珠。因而珍珠以及珍珠首饰等就变成了眼泪和痛苦的代表。手帕在古俄罗斯时代通常用于葬礼上赠送来宾。珍珠有时传达的意思是:всегда ищет пару.其孤独意象不适合作为礼物。在中国珍珠是金银财宝里的一个代表。珍珠宝贵又美丽。在中国有关珍珠的成语,如: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起,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等等。因此在中国送珍珠是非常受欢迎的。手帕在中国古代称为巾,手帕作为礼品具有定情结交之意。中国有一个词——手帕之交。在中国送手帕作为礼物其寓意是非常好的。故而双方人民在赠送礼物时要注意珍珠以及手帕在中俄两国的寓意。
  结语
  东正教正是俄罗斯国教由来已久,而中国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与宗教传播息息相关,从过去的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信仰多而繁杂。信仰源自于对大自然的未解之谜,而后靠文学作品传播。[7]本文从俗语,经典文化意象等角度切入深入研究馈赠礼仪错合现象,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相同或不同礼仪的不同成因的背后所寻得的是两国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國外交部.任何想挑拨离间中俄关系的图谋都不会得逞[N].2019.09.16.
  [2]杨可心.跨文化交际[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01.01:1-45.
  [3]SchwartzB.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gif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67:73, 1-11.
  [4]胡瑜,孙灯勇.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04):43-49.
  [5]刘玉萍. 俄汉语数字文化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6]黄雅婷.从俄罗斯人的禁忌看中俄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15:37-38.
  [7]于凡.浅谈宗教在俄罗斯语言文化发展中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5(24):98+92.
其他文献
关键词:童话阅读 教学策略 悦目 悦耳 悦心 悦志  内容摘要:童话以奇妙丰富的幻想,曲折离奇的情节,健康积极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征,所以童话故事最能贴近儿童的童真世界,童话里蕴涵的哲理能让他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童话教学中,应该遵循童话的文体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就可以用童话这扇门,为孩子们点亮一颗悦读之星,让孩子们在童话营造的世界里流连徜徉,呼吸芬芳,润物无声,悄然成长。  英国哲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结合《晚安,妈妈》文本来分析文本中的两位主人公,即为杰茜母女二人。本剧中母亲塞尔玛为代表的许多女性仍然是迷茫的,而女儿杰茜思想觉醒之后萌发了消极的反抗意识,并且最终执行,她的举动让母亲产生了对生活的反思。  关键词: 女性主义;意识觉醒;自我;身份认同  一、玛莎·诺曼与《晚安,妈妈》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玛莎·诺曼凭借处女作《出狱》在戏剧界崭露头角之后,《晚安,妈妈》1
期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巴顿将军》以二战为背景陈说美军在巴顿将军领导下在北非战场的激荡岁月,诗情与野性集于一身尽现,残酷与热血聚于一战突显。剑拔弩张的军乐,丝丝入扣的声画,曲尽其妙的色彩,谱写戎马倥偬的篇章,传颂龙血玄黄的史诗。  惴惴局促的音乐配奏交加匠心独运的景别转化,沉浸一方枕戈寝甲之天地。入眼便是大幅的美国国旗占据了四方视野,压迫感油然而生,接着便是嘈杂噪音响起,一声简洁刚劲的“
期刊
摘要:笔者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新街镇、石头寨、牛角寨和阿者科等地进行调研,调研围绕哈尼人的缘起、由来开展了田野调查,对哈尼族人进行了采访,旨在从哈尼族的历史缘起、变迁,找寻新时代哈尼文化传承的新内涵。  关键词:哈尼族;神话传说;塔婆  哈尼族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哈尼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属不易,哈尼族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在古代称为“羌族”。《尚书,禹贡》记载,“大渡河名为‘
期刊
摘要:维多利亚时期经济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与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从《荒凉山庄》中两座山庄的改变到人物命运与身份的重构,从《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垃圾堆的转变与消失到人物地位的转型,本文通过热力学中的“熵”来分析狄更斯的作品,体现维多利亚时期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因此本文集中探讨两个问题:(1)“熵”这一精神,而非经验,作为热力学的灵魂,是否通过文学的方式体现在非人层面;(2)热力学的概念与维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涌入的大量以高校为题材的小说中,阿袁无疑是特别的,她的作品着重以女性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围绕女性知识分子的情感、婚恋以及家庭生活,于讽刺中夹杂着作者对人性的洞悉和批判,甚至悲悯。  关键词:阿袁;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阿袁自2001年开始创作小说,著有《长门赋》、《郑袖的梨园》、《师母》等作品,她以古典、清丽的笔触关注了“象牙塔”之中的女性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因为
期刊
摘要:电影《地久天长》作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家园三部曲”的首部,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中一举斩获“影帝”“影后”两座大奖。影片讲述了非常中国化的故事,聚焦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几十年,展现了两个家庭在时代大潮下命运的跌宕起伏。用克制隐忍的笔触描绘人物,刻画了中国老百姓至善至美的做人处事之道,也揭示了在传统教育下国人典型的人性弱点。本文将从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的隐忍压抑,和女性角度分析人性弱点。  关键字
期刊
摘要:存在主义诞生于一个人及其所处社会异化的时代,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存在物。存在主义被公认为是一种关于具体个体的哲学,它倡导人通过一系列自由选择,从“自在的存在”转化为“自为的存在”,从而实现其生命的内在价值。而鲁迅作为一位身处黑暗时代,仍毅然选择前行的战士,其作品《野草》中所流露的思想与存在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野草》;鲁迅;存在主义  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
期刊
摘要: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发展情况上看,部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整体上具有明顯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在当前的园内教学活动与学习内容上,都较为偏向于课程理论知识,缺少必要的内在素养教育与行为观念引导,同时,在园内活动的组织上由于缺少去趣味性与多样性,使得幼儿的内在素养教育也受到一定影响。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原因;对策  一、引言  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的好与坏在当下极具争议,部分家长
期刊
内容摘要:魏晋是一个玄学之风盛行的时代,玄学的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西晋文学家陆机作为儒士的代表,致力于儒学的复兴与传承,但我们也能在其作品中看出玄学向儒学渗透的痕迹,看到其诗文中蕴藏的生命意识与天地意识。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探讨玄学对陆机儒学观的渗透与影响。  关键词:陆机;魏晋玄学;儒学  任何人的生存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陆机自然也是如此。在玄学风行的魏晋时期,身为儒士的陆机不可能不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