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教学改革在教育制度的发展下已经基本形成,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而言,新的教学改革更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而制定死板的教学计划[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被列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代数知识,学生可以叙述、分析和把握现实事件,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作为教学组织者,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措施教会小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代数知识,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代数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基础[3]。相对于其他的知识点而言,代数知识具有更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具备的是形象思维,所以在学习代数知识的时候通常感觉到困难和吃力。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数学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从兴趣入手,进而夯实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学会独立解方程,再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教会小学生掌握代数知识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兴趣入手,教会中低年级学领悟代数知识
兴趣是学习催化剂,也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驱动力。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备形象思维,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不能提起兴趣。而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学习兴趣的控制。换言之,小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点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学习该部分知识点,如果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某部分知识点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緒和排斥心理[4]。因此,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奥妙,感受到代数知识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也比较简单,喜欢各种童话故事。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之中,领悟代数知识。例如,在低年级讲解“10的加减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童话情境:“森林之王狮子这个星期天要举办森林舞会,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都想参加,但是参加舞会要使用门票,已知用五个桃子就可以在猴子那里换一张门票。现在小兔子有3个桃子,小鸭子有4个桃子,他们还需要多少个桃子才能从猴子那里获得两张门票,你能帮帮小兔子和小鸭子想想办法吗?”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继而引导学生构建“3+4+()=5+5”这样一个关系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规定最先想出办法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苹果,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这一等量表达式中没有包含任何字母,但是却将算术中隐含的代数关系与代数结构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理解等号的关系性。既能引导学生感悟代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的教学打好牢固的基础[5]。
二、夯实思维,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代数知识有一个初步感知之后,数学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学生思维进行夯实,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为了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代数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缩短学生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距离,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代数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用字母表示数,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为了克服这一点,数学教师可以从扑克牌入手。小学生大多数都接触过扑克牌,利用扑克牌进行代数知识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深化学生对代数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扑克牌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知道A代表1,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比大小”的游戏。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数学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入手,比如拿出一张K,拿出一张Q,让学生比较这两者的大小。虽然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将字母与数字画上等号的思维意识。换言之,学生不再将数字和字母分别对待,认为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物质,他潜意识里知道,字母可以代替一个数,数可以用字母代替。这个时候,学生实际上就形成了初步的代数思维。
三、实验感悟,教会中高年级学生学会解方程
(一)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上文中已经阐述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指导学生解方程,数学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感悟代数知识并掌握代数知识。以上文中提到的扑克牌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出示用字母代替的方程,如4+15=J+a,18+7=k+b,A+17=K+c。然后让学生算出方程中a,b,c对应的数。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竞赛教学法,多设置一些这样的题目,规定答题最快且结果正确的学生为最终的获胜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式。
(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例如,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这样一个数列:3,6,9,12,m,(),()。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入相应的数。通过对这组数列的分析,学生掌握了这样一个规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相差3。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知道m后面的括号应该填上m+3,m+6。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进行板书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三)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数学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方法。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已知1斤苹果5元,现在小明要买2斤苹果,同学们算算他要花多少钱?”学生会立即给出答案10。接着,教师再改变数量,分别问3斤、5斤、10斤苹果多少钱。在学生相继给出答案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计算公式。通过前面的一番诱导,学生可以列出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小明买a斤苹果,即总价=5×a。
四、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小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隔壁王伯伯有一个小苗圃,长5米,宽3米,现在王伯伯想将这个苗圃的面积扩大到35平方米,问他有几种整改方式?”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比较符合生活实际。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苗圃的长增加了a米,宽增加b米,然后引导学生列出“(5+a)×(3+b)=35”这样一个关系式,让学生探索苗圃的整改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这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耐心诱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尽量注意要做到诱导多于灌输、实践多于理论、兴趣记忆多于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和认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数学热情和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志,孙庆括.小学高年级学生代数思维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J].科技信息,2014(12):20-21.
[2]陈静.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03):18-20.
[3]胡晓飞.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理科方向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81-82.
[4]刘现堂.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9):31-35.
[5]蔡宏圣.和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7(08): 37-41.
关键词:小学;数学;代数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基础[3]。相对于其他的知识点而言,代数知识具有更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具备的是形象思维,所以在学习代数知识的时候通常感觉到困难和吃力。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数学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从兴趣入手,进而夯实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学会独立解方程,再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教会小学生掌握代数知识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兴趣入手,教会中低年级学领悟代数知识
兴趣是学习催化剂,也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驱动力。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备形象思维,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不能提起兴趣。而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学习兴趣的控制。换言之,小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点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学习该部分知识点,如果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某部分知识点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緒和排斥心理[4]。因此,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奥妙,感受到代数知识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也比较简单,喜欢各种童话故事。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之中,领悟代数知识。例如,在低年级讲解“10的加减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童话情境:“森林之王狮子这个星期天要举办森林舞会,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都想参加,但是参加舞会要使用门票,已知用五个桃子就可以在猴子那里换一张门票。现在小兔子有3个桃子,小鸭子有4个桃子,他们还需要多少个桃子才能从猴子那里获得两张门票,你能帮帮小兔子和小鸭子想想办法吗?”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继而引导学生构建“3+4+()=5+5”这样一个关系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规定最先想出办法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苹果,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这一等量表达式中没有包含任何字母,但是却将算术中隐含的代数关系与代数结构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理解等号的关系性。既能引导学生感悟代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的教学打好牢固的基础[5]。
二、夯实思维,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代数知识有一个初步感知之后,数学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学生思维进行夯实,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为了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代数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缩短学生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距离,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代数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用字母表示数,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为了克服这一点,数学教师可以从扑克牌入手。小学生大多数都接触过扑克牌,利用扑克牌进行代数知识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深化学生对代数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扑克牌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知道A代表1,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比大小”的游戏。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数学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入手,比如拿出一张K,拿出一张Q,让学生比较这两者的大小。虽然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将字母与数字画上等号的思维意识。换言之,学生不再将数字和字母分别对待,认为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物质,他潜意识里知道,字母可以代替一个数,数可以用字母代替。这个时候,学生实际上就形成了初步的代数思维。
三、实验感悟,教会中高年级学生学会解方程
(一)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上文中已经阐述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指导学生解方程,数学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感悟代数知识并掌握代数知识。以上文中提到的扑克牌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出示用字母代替的方程,如4+15=J+a,18+7=k+b,A+17=K+c。然后让学生算出方程中a,b,c对应的数。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竞赛教学法,多设置一些这样的题目,规定答题最快且结果正确的学生为最终的获胜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式。
(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例如,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这样一个数列:3,6,9,12,m,(),()。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入相应的数。通过对这组数列的分析,学生掌握了这样一个规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相差3。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知道m后面的括号应该填上m+3,m+6。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进行板书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三)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数学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方法。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已知1斤苹果5元,现在小明要买2斤苹果,同学们算算他要花多少钱?”学生会立即给出答案10。接着,教师再改变数量,分别问3斤、5斤、10斤苹果多少钱。在学生相继给出答案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计算公式。通过前面的一番诱导,学生可以列出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小明买a斤苹果,即总价=5×a。
四、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小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隔壁王伯伯有一个小苗圃,长5米,宽3米,现在王伯伯想将这个苗圃的面积扩大到35平方米,问他有几种整改方式?”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比较符合生活实际。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苗圃的长增加了a米,宽增加b米,然后引导学生列出“(5+a)×(3+b)=35”这样一个关系式,让学生探索苗圃的整改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这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耐心诱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尽量注意要做到诱导多于灌输、实践多于理论、兴趣记忆多于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和认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数学热情和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志,孙庆括.小学高年级学生代数思维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J].科技信息,2014(12):20-21.
[2]陈静.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03):18-20.
[3]胡晓飞.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理科方向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81-82.
[4]刘现堂.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9):31-35.
[5]蔡宏圣.和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7(08):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