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当前,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公众担心“换汤不换药”,对改革能否彻底心存疑虑;一些部门和单位担心公车改革偏颇,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一些地方对改革的目标取向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制度设计。基于此,本文拟对公车改革的利弊进行分析,研究改革的目标取向,并对如何深入推进公车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兴利与除弊--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公务用车制度之“弊”。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曾经经过几次变迁,但都不是很成功,归纳起来,其主要特点有:一是计划经济色彩过浓。没有引入市场化、计会化机制,未能从根本上克服源于供给制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二是铺张浪费公车私用已成常态。见怪不怪、积重难返,非有特殊的决心、特殊的手段难以见效。三是法治化水平较低。“禁止公车私用”仅是廉洁自律的一项要求或号召,并未真正成为一条具有阻遏作用的“高压线”。
(二)推进现行公车改革之“利”。第一,从经济角度,为国家节省大量支出。公车费用历来在三公经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公车改革将会极大地减少三公经费开支。新华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办公事用、司机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块“业务”各占约1/3。实施公车改革,取消一般性公务用车,可从根本上解决公车私用现象,有效降低车轮上的浪费,节约行政成本。第二,从政治角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传统公车消费,不仅官员是利益群体,就连司机也是既得利益者。一辆公车消费惊人,公车保险、维修存在巨大腐败空间。公车改革将取消部分领导干部公车特权,改变某些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第三,从管理角度,构建长效机制。现行公车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将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引入公车使用,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解决先改后乱现象。
综上,将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引入公车管理,不仅是公车管理方式的根本改革,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不合理的存量利益进行调整,是性价比最高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
二、公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
应该如何进行公车改革首要解决的是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单一目标价值取向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是影响基层服务效能。偏远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路况条件差,工作人员下乡很有可能需要的时间长,本来半天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一天时间,或者一天能去几个村镇的,现在只能去一个村或镇;有的地方雨季时一般车子进不去,工作无法及时开展。二是降低应急保障能力。对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取消公车之后政府无法立刻集中人力、物力解决,容易形成较大稳定隐患。如遇见森林火灾和临时出差等应急事件,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应急保障能力相应降低。三是增加安全隐患。随着公车逐渐取缔,领导亲自驾驶,由于驾驶技术不够娴熟,产生安全隐患;如果租用社会上车辆,如果车辆驾驶人员不可靠,会泄密领导行踪,产生围堵现象。
公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必须“多重”。一是经济取向,为国家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支出。二是效能取向,更好更快捷地服务社会公众。三是政治取向。提升政府形象,减少公车私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安全取向。保证行政人员人身安全,以及信息安全。
三、公车改革的方案比较
公车改革方案主要有三种:
方案一,“货币化”改革模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车除外),机关也不建立公务车队,向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种改革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车私用。但也可能降低行政效能,纯货币化发放,实际成为工作人员福利。这种改革,使得公车使用与实际行政服务脱钩,工作人员得到货币补贴后,从利益最大化分析,有两个后果:一是尽量减少用车。降低行政服务质量和效能。二是向基层和企业转嫁负担。
方案二,“半货币化”改革模式。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公车,向各级工作人员发给数额不等的乘车卡,实行公车有偿使用,以年度进行结算,超支自负,节余结转下年使用;也有的地方按节余额的30%-50%以现金形式奖励本人。
方案三,“加强管理”改革模式。各单位继续保留公车,取消事实上的“领导专车”,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达到克服公车私用、浪费及舞弊行为的目的。严格来说,加强公车管理并不属于用车制度改革,但相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也算是一种改革或改进。
以上三种“车改”模式各有长短,但公车改革必须能够实现多种目标价值。对不同公务用车,采取判别化办法,如对普通公务出行用车,采取货币或半货币化改革模式;对执法执勤用车,应当采取加强管理模式,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備。
四、公车改革的建议
公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公共评价和行政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研究改革的可行性,实现公车改革最终达到行政提速、改善服务、减少支出的目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司机分流与安置工作,避免借公车改革之机乱发补贴,出现三公消费不减反增的改革悖论。具体操作上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深入实际、把脉问诊,加强调查研究,细致统计测算,汲取各方意见求得各方共识,形成周密而又可行的改革方案,才能心中有谱、施行有序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对一般公务用车补助要体现三个层次差别化政策:一是不同地区之间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有相应差别,不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也应有差别;二是不同管理层次间差别,中央、省、市、县、镇应有所差别;三是不同部门及不同管理人员差别,应根据工作量和业务量合理确定限额,调动他们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二是实行全覆盖改革而不能单兵突击。改革从中央向地方推进,全公务部门展开,上级改革要为下级改革作出表率,上下贯通、统筹兼顾、谋求实效:不仅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还要包括国有企业,不仅包括上级单位,还要包括所有下级单位。否则,单兵突击,将会出现向基层转嫁用车矛盾和互相攀比现象,最终难以成功。
三是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而不是单纯行政手段。为保障改革成功,必须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利用经济手段,坚持利益导向,“用个人小实惠换取财政大节约”的双赢原则,调动广大公务人员积极参与公车改革。对公务员私车公用进行货币化补助,同时引进服务车队竞争机制,有效避免了“一边独大”的现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将公车关进制度“笼子”里而不是人走政息。要建立公车改革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引入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做好改革绩效评估。对确有公务需要保留下来的公务车,建立相应用车审批机制,将使用车辆的号牌向全社会公开,并对公务车与私家车实行不同牌号制度,使公务用车标示明显化。建立完善社会举报机制,接受机关单位和全社会对公务用车的监督,使违规使用公车行为无处遁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公务用车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公务车管理的威慑力,严禁公车私用,私自使用公务车者将受到相应惩罚,包括临时或永久取消其使用公务车的权利、扣除工资甚至开除公职。
当前,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公众担心“换汤不换药”,对改革能否彻底心存疑虑;一些部门和单位担心公车改革偏颇,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一些地方对改革的目标取向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制度设计。基于此,本文拟对公车改革的利弊进行分析,研究改革的目标取向,并对如何深入推进公车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兴利与除弊--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公务用车制度之“弊”。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曾经经过几次变迁,但都不是很成功,归纳起来,其主要特点有:一是计划经济色彩过浓。没有引入市场化、计会化机制,未能从根本上克服源于供给制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二是铺张浪费公车私用已成常态。见怪不怪、积重难返,非有特殊的决心、特殊的手段难以见效。三是法治化水平较低。“禁止公车私用”仅是廉洁自律的一项要求或号召,并未真正成为一条具有阻遏作用的“高压线”。
(二)推进现行公车改革之“利”。第一,从经济角度,为国家节省大量支出。公车费用历来在三公经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公车改革将会极大地减少三公经费开支。新华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办公事用、司机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块“业务”各占约1/3。实施公车改革,取消一般性公务用车,可从根本上解决公车私用现象,有效降低车轮上的浪费,节约行政成本。第二,从政治角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传统公车消费,不仅官员是利益群体,就连司机也是既得利益者。一辆公车消费惊人,公车保险、维修存在巨大腐败空间。公车改革将取消部分领导干部公车特权,改变某些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第三,从管理角度,构建长效机制。现行公车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将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引入公车使用,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解决先改后乱现象。
综上,将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引入公车管理,不仅是公车管理方式的根本改革,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不合理的存量利益进行调整,是性价比最高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
二、公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
应该如何进行公车改革首要解决的是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单一目标价值取向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是影响基层服务效能。偏远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路况条件差,工作人员下乡很有可能需要的时间长,本来半天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一天时间,或者一天能去几个村镇的,现在只能去一个村或镇;有的地方雨季时一般车子进不去,工作无法及时开展。二是降低应急保障能力。对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取消公车之后政府无法立刻集中人力、物力解决,容易形成较大稳定隐患。如遇见森林火灾和临时出差等应急事件,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应急保障能力相应降低。三是增加安全隐患。随着公车逐渐取缔,领导亲自驾驶,由于驾驶技术不够娴熟,产生安全隐患;如果租用社会上车辆,如果车辆驾驶人员不可靠,会泄密领导行踪,产生围堵现象。
公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必须“多重”。一是经济取向,为国家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支出。二是效能取向,更好更快捷地服务社会公众。三是政治取向。提升政府形象,减少公车私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安全取向。保证行政人员人身安全,以及信息安全。
三、公车改革的方案比较
公车改革方案主要有三种:
方案一,“货币化”改革模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车除外),机关也不建立公务车队,向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种改革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车私用。但也可能降低行政效能,纯货币化发放,实际成为工作人员福利。这种改革,使得公车使用与实际行政服务脱钩,工作人员得到货币补贴后,从利益最大化分析,有两个后果:一是尽量减少用车。降低行政服务质量和效能。二是向基层和企业转嫁负担。
方案二,“半货币化”改革模式。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公车,向各级工作人员发给数额不等的乘车卡,实行公车有偿使用,以年度进行结算,超支自负,节余结转下年使用;也有的地方按节余额的30%-50%以现金形式奖励本人。
方案三,“加强管理”改革模式。各单位继续保留公车,取消事实上的“领导专车”,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达到克服公车私用、浪费及舞弊行为的目的。严格来说,加强公车管理并不属于用车制度改革,但相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也算是一种改革或改进。
以上三种“车改”模式各有长短,但公车改革必须能够实现多种目标价值。对不同公务用车,采取判别化办法,如对普通公务出行用车,采取货币或半货币化改革模式;对执法执勤用车,应当采取加强管理模式,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備。
四、公车改革的建议
公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公共评价和行政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研究改革的可行性,实现公车改革最终达到行政提速、改善服务、减少支出的目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司机分流与安置工作,避免借公车改革之机乱发补贴,出现三公消费不减反增的改革悖论。具体操作上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深入实际、把脉问诊,加强调查研究,细致统计测算,汲取各方意见求得各方共识,形成周密而又可行的改革方案,才能心中有谱、施行有序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对一般公务用车补助要体现三个层次差别化政策:一是不同地区之间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有相应差别,不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也应有差别;二是不同管理层次间差别,中央、省、市、县、镇应有所差别;三是不同部门及不同管理人员差别,应根据工作量和业务量合理确定限额,调动他们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二是实行全覆盖改革而不能单兵突击。改革从中央向地方推进,全公务部门展开,上级改革要为下级改革作出表率,上下贯通、统筹兼顾、谋求实效:不仅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还要包括国有企业,不仅包括上级单位,还要包括所有下级单位。否则,单兵突击,将会出现向基层转嫁用车矛盾和互相攀比现象,最终难以成功。
三是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而不是单纯行政手段。为保障改革成功,必须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利用经济手段,坚持利益导向,“用个人小实惠换取财政大节约”的双赢原则,调动广大公务人员积极参与公车改革。对公务员私车公用进行货币化补助,同时引进服务车队竞争机制,有效避免了“一边独大”的现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将公车关进制度“笼子”里而不是人走政息。要建立公车改革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引入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做好改革绩效评估。对确有公务需要保留下来的公务车,建立相应用车审批机制,将使用车辆的号牌向全社会公开,并对公务车与私家车实行不同牌号制度,使公务用车标示明显化。建立完善社会举报机制,接受机关单位和全社会对公务用车的监督,使违规使用公车行为无处遁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公务用车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公务车管理的威慑力,严禁公车私用,私自使用公务车者将受到相应惩罚,包括临时或永久取消其使用公务车的权利、扣除工资甚至开除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