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云飞,凤凰县山江苗族首领,人们称之为“青帕苗王”,也是中国最后一代苗王。而龙云飞曾经居住过的苗王府,如今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民间苗族博物馆。1982年的时候,苗族国际著名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为其题写了馆名,湖南省政府督学、湖南省苗学会会长、资深苗学研究专家、苗族教育家龙文玉先生担任馆长,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任名誉馆长。
曾经的苗王府,现在的苗族博物馆,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代苗王龙云飞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龙云飞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又名腾汉、红麟,他是山江苗族首领,俗称“青帕苗王”。龙云飞参加过,讨袁护法战争,当过国民党暂六师师长,少将参议。
苗族博物馆座落在被称为“苗王府”的神秘之地凤凰县山江镇叭咕苗寨,博物馆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品一万多件,总投资两百多万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多的民营苗族博物馆。
博物馆共两层,分九馆两楼一区一场。九馆为:“苗家农舍”“古代住所”“殷实人家”“武士家居”“服饰掠影”“绣女之家”“匠人居室”“巫师小屋”“文人陋室”,此外,还有库房楼、贵宾楼、生活区和苗族风情活动场(苗族风情小园)。
第一馆的苗家农舍,记录苗族建立、迁移历史的分布图。苗族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是一个最先开发中原、最早拓展南方的伟大民族。因为战乱和天灾,历经五次大迁徙,从黄河流域步步退往长江中下游和中国西南地区;有的背井离乡移居东南亚,漂洋过海远徙欧美诸国。
在这个展馆里,你会听到关于盘古、伏羲、蚩尤等的神话传说,看见古代苗民住在山洞中、大树上、木舟里,修建了“A形房”“三角棚”“多柱多挂屋”。这些苗族先民喜欢三角架,发明打三棋,好唱三脚歌,创立了“一分为三,三生万物”的学说。
古代住所馆内有记录龙云飞早年间参加讨袁护法战争的照片,照片上的龙云飞意气风发。
在殷實人家这个展馆中,会发现昔日的苗家富户比汉族富裕人家毫不逊色。这里家庭的日常用品和摆设成了苗文化与汉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苗族是个讲究生态平衡的民族,长期生活在山坡水边,与花鸟做伴,花情、鸟情、人情,情情相通。仅一架雕龙画凤、刺山绣水的木床,其美学思想与工艺水平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抗日战争时期,龙云飞作为暂编第六师师长,带领苗族抗击日军等事迹和文物都在武士故居馆中。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第九战区长官薛岳见暂六师武器简陋,军服也没有,心生鄙夷,怕苗军给自己丢脸,有意让暂六师留守后方。龙云飞怒火中烧,闯进薛岳的司令部,冲正在布置作战的薛岳敬了一个军礼,吼嚷道:“报告司令长官,我龙云飞倘若只和小日本打了个平手,回来后你拿女人的月经带涮我的嘴巴!”薛岳和在座的高级将领皆被龙云飞的抗日激情和凛然豪气所震撼,他们重新调整部署,把暂六师派上了火线。苗兵们抖擞精神,跟着龙云飞上前线。这一仗打出了湘西人的威风,杀得增援的日本军人仰马翻,后退数里,而许多英勇的青帕苗兵也长眠山野,薛岳通电嘉奖暂六师。从此对龙云飞刮目相看。
第五馆为服饰掠影。这里有着苗族各种各样的服装与配饰,不同分支的苗族都有着不同的服饰佩戴。其中一枚婴儿帽上的银质帽徽,直径3厘米,上面雕刻有五件东西:算盘、剪刀、量尺、弓箭、银秤、镜子;算盘上一百多颗算子,比小米还细,用针尖拨动却能算帐,可见精细到何种程度,其价值不可估量。
在绣女之家,可以看到苗家精美的传统刺绣。帐檐是苗族少女出嫁前潜心绣制的精品。据说,有的帐檐是一个苗女十几年的劳作成果,甚至是母女两代人续作的结晶。其构图的巧妙、绣艺的精湛堪称精美绝伦。其中有一件用“江宁锡素”厂生产的绸布布头做的清代“巴裙头”,以油桐花为主要图案,镶边吊须,十分素雅。有趣的是“江宁锡素”字样居然是反的,这说明绣女应该是不识字的文盲,反写的字样,经她无意间地自然巧组神合,居然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巫师小屋则突出了“行善积德、惩恶扬善、为民建功、为国创业”的主题,有巫师“鬼床”,客老司的“神坛”,佛教和道教的画轴以及一些民间名氏作品。可惜的是,当时时间比较紧,没有拍下照片。
文人陋室里展示的都是苗族里的风云人物,要么是有名气的苗人,要么是对苗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苗族学者认为屈原也是苗族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离骚》里的很多词语,虽然在汉语没有实际意义,却在苗族语言里有所指。
苗族博物馆以其珍贵丰富的文物展品吸引着中外参观者。坐落在民族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山光水色奇特的苗寨之中的博物馆,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走进苗王府九馆,读一部苗族生活简史,看一帧苗族社会缩影,观一座苗文化殿堂,赏一幅苗族英雄画卷。
曾经的苗王府,现在的苗族博物馆,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代苗王龙云飞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龙云飞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又名腾汉、红麟,他是山江苗族首领,俗称“青帕苗王”。龙云飞参加过,讨袁护法战争,当过国民党暂六师师长,少将参议。
苗族博物馆座落在被称为“苗王府”的神秘之地凤凰县山江镇叭咕苗寨,博物馆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品一万多件,总投资两百多万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多的民营苗族博物馆。
博物馆共两层,分九馆两楼一区一场。九馆为:“苗家农舍”“古代住所”“殷实人家”“武士家居”“服饰掠影”“绣女之家”“匠人居室”“巫师小屋”“文人陋室”,此外,还有库房楼、贵宾楼、生活区和苗族风情活动场(苗族风情小园)。
第一馆的苗家农舍,记录苗族建立、迁移历史的分布图。苗族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是一个最先开发中原、最早拓展南方的伟大民族。因为战乱和天灾,历经五次大迁徙,从黄河流域步步退往长江中下游和中国西南地区;有的背井离乡移居东南亚,漂洋过海远徙欧美诸国。
在这个展馆里,你会听到关于盘古、伏羲、蚩尤等的神话传说,看见古代苗民住在山洞中、大树上、木舟里,修建了“A形房”“三角棚”“多柱多挂屋”。这些苗族先民喜欢三角架,发明打三棋,好唱三脚歌,创立了“一分为三,三生万物”的学说。
古代住所馆内有记录龙云飞早年间参加讨袁护法战争的照片,照片上的龙云飞意气风发。
在殷實人家这个展馆中,会发现昔日的苗家富户比汉族富裕人家毫不逊色。这里家庭的日常用品和摆设成了苗文化与汉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苗族是个讲究生态平衡的民族,长期生活在山坡水边,与花鸟做伴,花情、鸟情、人情,情情相通。仅一架雕龙画凤、刺山绣水的木床,其美学思想与工艺水平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抗日战争时期,龙云飞作为暂编第六师师长,带领苗族抗击日军等事迹和文物都在武士故居馆中。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第九战区长官薛岳见暂六师武器简陋,军服也没有,心生鄙夷,怕苗军给自己丢脸,有意让暂六师留守后方。龙云飞怒火中烧,闯进薛岳的司令部,冲正在布置作战的薛岳敬了一个军礼,吼嚷道:“报告司令长官,我龙云飞倘若只和小日本打了个平手,回来后你拿女人的月经带涮我的嘴巴!”薛岳和在座的高级将领皆被龙云飞的抗日激情和凛然豪气所震撼,他们重新调整部署,把暂六师派上了火线。苗兵们抖擞精神,跟着龙云飞上前线。这一仗打出了湘西人的威风,杀得增援的日本军人仰马翻,后退数里,而许多英勇的青帕苗兵也长眠山野,薛岳通电嘉奖暂六师。从此对龙云飞刮目相看。
第五馆为服饰掠影。这里有着苗族各种各样的服装与配饰,不同分支的苗族都有着不同的服饰佩戴。其中一枚婴儿帽上的银质帽徽,直径3厘米,上面雕刻有五件东西:算盘、剪刀、量尺、弓箭、银秤、镜子;算盘上一百多颗算子,比小米还细,用针尖拨动却能算帐,可见精细到何种程度,其价值不可估量。
在绣女之家,可以看到苗家精美的传统刺绣。帐檐是苗族少女出嫁前潜心绣制的精品。据说,有的帐檐是一个苗女十几年的劳作成果,甚至是母女两代人续作的结晶。其构图的巧妙、绣艺的精湛堪称精美绝伦。其中有一件用“江宁锡素”厂生产的绸布布头做的清代“巴裙头”,以油桐花为主要图案,镶边吊须,十分素雅。有趣的是“江宁锡素”字样居然是反的,这说明绣女应该是不识字的文盲,反写的字样,经她无意间地自然巧组神合,居然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巫师小屋则突出了“行善积德、惩恶扬善、为民建功、为国创业”的主题,有巫师“鬼床”,客老司的“神坛”,佛教和道教的画轴以及一些民间名氏作品。可惜的是,当时时间比较紧,没有拍下照片。
文人陋室里展示的都是苗族里的风云人物,要么是有名气的苗人,要么是对苗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苗族学者认为屈原也是苗族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离骚》里的很多词语,虽然在汉语没有实际意义,却在苗族语言里有所指。
苗族博物馆以其珍贵丰富的文物展品吸引着中外参观者。坐落在民族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山光水色奇特的苗寨之中的博物馆,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走进苗王府九馆,读一部苗族生活简史,看一帧苗族社会缩影,观一座苗文化殿堂,赏一幅苗族英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