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建带团建是我党的重要工作原则之一,是党团理论建设的实践,也是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政治保障。我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其中,高校的党团建设,通过党建带动团建,以团建促进党建,实现两者的有效互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达到党建、团建共同发展的目的。随着时代发展,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不断纳入新内容、新形式,实现方法上的创新,以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本文立足于笔者的相关工作经验,对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方法作出探讨,以期推动该项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创新方法
共青团包括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党团关系,共青团的存在及其变化发展的程度,均需要受到党团关系所左右。就目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来看,其重点在于支持和推动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创新,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团建设需要时刻把握青年学生的生活、心理、行为、交流等方面的特点,不断更新思路、创新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的内涵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高校共青团团员在思维活跃和创新精神方面都更有优势,做好共青团工作,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坚固战斗力基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党建带团建,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党组织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还应该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层面不断作出研究,以探寻领导团建的有效形式,在两者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党的青年工作基础。高校学生的“党建带团建”,其根本在于“建”,即通过把握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组织覆盖,汇聚广大青年学生的力量,不断改进党团建设,使党的事业永葆青春;关键在于“带”,即党组织履行其政治责任,在思想、组织、工作等方面做好对团组织的领导和带动,注重团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干部队伍。在以往的工作中,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性选用了“联创共建”、“两学一研”等模式,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明显增强了基层团建工作,发挥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为党组织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后备力量。
2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创新途径探讨
2.1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来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学生,在党团建设上首先需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建立党建带团建联系人、党团活动结合及专项考核机制等,来不断健全高校党团建设。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党建指导站,统一协调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对联系人的培训工作,并注重选拔高素质的学生当员来担任“党建带团建联系人”,承担起关注、反馈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改善思想观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以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来引导普通学生的職责。既往不少高校的党团活动基本呈现各自为政状态,党支部以发展党员为主,不重视活动的开展,团组织活动缺乏党支部的指导和规范,相互间交流较少。党团活动结合机制的建立,能有效体现以“带”促“建”。对于党团活动的具体情况,学校应建立一系列考核机制,以明确党、团两级的建设情况,经费投入、获得效果等,对其进行一定的评价,促进下一步党团建设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2.2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党建中的作用
团组织是各级党组织的帮手,为党组织储存后备力量,其作用的发挥是党建带团建的中心和根本所在。高校应在各类团建活动中,有目的的纳入党的主题教育,如在一些与党有关的重大节日时进行党章、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发挥团组织储备职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创新性采用推优学分制,形成新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促进其潜能的发挥。以团员建档为基础,同时纳入各门学科考试成绩、思想道德、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学科创新、校园及社会范围的文体活动等内容,每一项有专门的记录和打分,用量化的形式来综合反映学生情况。每隔一定时间在全校公示优秀团员得分和排名,让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自身及优秀团员之间的差距,进而形成争优、上进的积极氛围。在每年发展党员的时间段,根据团员的评分情况,择优推荐入党名单。整个过程应统一标准,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公平公正。
2.3创新党建带团建模式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现代的青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式上,均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应结合当代青年学生习惯并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党团工作。青年学生富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事物适应较快,尤其习惯于网络环境,包括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网络沟通、网络交流等。高校需利用这一特点,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用在线课堂、党校等方式,开展系列线上活动,扩大党团建设的影响力。开设党建论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政策类热门话题的讨论,在便于党组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前提下,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组织线上党建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结合活动场所共建的手段,确定团建活动的目标,规范具体活动过程,同时避免党建活动的形式化,做到两者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学生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应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内涵,创新工作模式,完善相关机制,实现两者间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怡岚. 强化党建带团建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J]. 陕西教育(高教), 2018, (12):72-73.
[2]郑长忠. 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3): 76- 80.
[3]颜涛, 刘蓓, 肖志军, 等. 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探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4): 69- 71, 74.
[4]陈学文.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以广东金融学院“党建带团建”实践为例[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8, (6): 35-37.
[5]李恩峰. 公安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模式研究[J]. 卷宗, 2016, (2): 180.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创新方法
共青团包括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党团关系,共青团的存在及其变化发展的程度,均需要受到党团关系所左右。就目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来看,其重点在于支持和推动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创新,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团建设需要时刻把握青年学生的生活、心理、行为、交流等方面的特点,不断更新思路、创新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的内涵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高校共青团团员在思维活跃和创新精神方面都更有优势,做好共青团工作,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坚固战斗力基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党建带团建,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党组织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还应该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等层面不断作出研究,以探寻领导团建的有效形式,在两者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党的青年工作基础。高校学生的“党建带团建”,其根本在于“建”,即通过把握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组织覆盖,汇聚广大青年学生的力量,不断改进党团建设,使党的事业永葆青春;关键在于“带”,即党组织履行其政治责任,在思想、组织、工作等方面做好对团组织的领导和带动,注重团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干部队伍。在以往的工作中,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性选用了“联创共建”、“两学一研”等模式,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明显增强了基层团建工作,发挥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为党组织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后备力量。
2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创新途径探讨
2.1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来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学生,在党团建设上首先需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建立党建带团建联系人、党团活动结合及专项考核机制等,来不断健全高校党团建设。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党建指导站,统一协调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对联系人的培训工作,并注重选拔高素质的学生当员来担任“党建带团建联系人”,承担起关注、反馈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改善思想观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以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来引导普通学生的職责。既往不少高校的党团活动基本呈现各自为政状态,党支部以发展党员为主,不重视活动的开展,团组织活动缺乏党支部的指导和规范,相互间交流较少。党团活动结合机制的建立,能有效体现以“带”促“建”。对于党团活动的具体情况,学校应建立一系列考核机制,以明确党、团两级的建设情况,经费投入、获得效果等,对其进行一定的评价,促进下一步党团建设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2.2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党建中的作用
团组织是各级党组织的帮手,为党组织储存后备力量,其作用的发挥是党建带团建的中心和根本所在。高校应在各类团建活动中,有目的的纳入党的主题教育,如在一些与党有关的重大节日时进行党章、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发挥团组织储备职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创新性采用推优学分制,形成新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促进其潜能的发挥。以团员建档为基础,同时纳入各门学科考试成绩、思想道德、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学科创新、校园及社会范围的文体活动等内容,每一项有专门的记录和打分,用量化的形式来综合反映学生情况。每隔一定时间在全校公示优秀团员得分和排名,让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自身及优秀团员之间的差距,进而形成争优、上进的积极氛围。在每年发展党员的时间段,根据团员的评分情况,择优推荐入党名单。整个过程应统一标准,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公平公正。
2.3创新党建带团建模式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现代的青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式上,均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应结合当代青年学生习惯并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党团工作。青年学生富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事物适应较快,尤其习惯于网络环境,包括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网络沟通、网络交流等。高校需利用这一特点,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用在线课堂、党校等方式,开展系列线上活动,扩大党团建设的影响力。开设党建论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政策类热门话题的讨论,在便于党组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前提下,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组织线上党建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结合活动场所共建的手段,确定团建活动的目标,规范具体活动过程,同时避免党建活动的形式化,做到两者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学生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应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内涵,创新工作模式,完善相关机制,实现两者间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怡岚. 强化党建带团建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J]. 陕西教育(高教), 2018, (12):72-73.
[2]郑长忠. 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3): 76- 80.
[3]颜涛, 刘蓓, 肖志军, 等. 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探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4): 69- 71, 74.
[4]陈学文.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以广东金融学院“党建带团建”实践为例[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8, (6): 35-37.
[5]李恩峰. 公安院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模式研究[J]. 卷宗, 2016, (2): 180.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