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是中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本质和内涵,继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思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将传统文化渗入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1]。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其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下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情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展开教学。
  一、注重教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应从教材入手,以课本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向学生展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教材的传统文化理念、价值观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在作品阅读和理解中感知和体会文本所要传达的传统文化意义,进而实现思想、文化共鸣的教学目的。比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学中,由于该文是《红楼梦》长篇小说的节选内容,因而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面较为广泛,其所蕴含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品味,然后再为学生进行讲解,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大家找找文中有多少次写到座次内容?从这当中,大家可以发现哪些礼仪讲究?”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展开阅读,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后教师基于“座次文化”的基础上向学生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如身份地位、吃饭礼仪、饮食文化等。通过以上诱导学习,在教材基础上,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阅读,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
  二、重视课堂教学,构建传统文化氛围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也得益于课堂教学的展开[2]。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构建。中国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如高二语文必修三“离骚”选文,这是一部宏观的辞赋代表,该作品充满了浓重的浪漫主义文化气息,在韵律、句式、行文上均具有较高的古典文化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古典文化知识理论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文化内涵[3]。再比如当学生学习到高二语文必修四“滕王阁序”一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鉴赏学习,进而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對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首先,在开篇前,先让学生对文章的虚词、疑问代词、一词多义等用法进行教材查阅,以更深入地挖掘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然后,教师再引導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阅读品味,继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古典韵味带来的愉悦学习享受。
  三、丰富教学手段,直观课件展示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进无疑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增添了一份新的生机与活力[4]。语文教学不仅是声音的朗读和文字符号的感知,还应是情境的再现,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语文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上去。而多媒体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无法直观再现情景这一难题。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以课件为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课件展示中可以直观地感知文本内涵。比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课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些祖国山河壮观、自然风景优美的视频或图片,继而让学生在感官视觉、听觉下,充分感受到当时毛泽东写下这首词时所带的激情澎湃心情。而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该词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最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知识的独特魅力。这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大大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也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在学习中也不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四、延伸课外活动,拓展与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不单是课堂教学,还应是课外延伸与扩展。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应延伸到课外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为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发现和学习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经典诗歌、散文作品等诵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化阅读水平,继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比如当学生学习到高一语文必修二“河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根据“荷塘”“月色”等词语意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外活动延伸探讨。中国文学作品大多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手法进行构思描写,而文中的字里行间往往渗透了作者的无限思想情感,“河塘月色”一文中,包含有众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古典乐曲、园林景观、“月色文化”等,这些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道德情操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实践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外资料收集、查找中加深对古典乐曲、月色意象、荷花意象等的文化理解,继而使其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人格,最终实现全面提升自我的教学目的。
  【结 语】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发展成长起重要作用。注重教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同时,重视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延伸课外活动,将可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生.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5(09)
  【2】赵会莲.让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07)
  【3】张日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2)
  【4】熊霞.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7(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思考。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价值取向  在教学中,语文一直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它能够发掘人性当中的真、善、美,能给人不一
肱骨髁上部因解剖原因容易发生骨折,多见于儿童,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引起神经血管并发症、后遗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畸形等.本院自1996年8月至
目的了解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合并其他畸形的发病情况,探讨MD病理组织学特点、并发症、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3年1月MD61例病理变化和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因而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培养和形成人的现代综合素质,
期刊
我长大了!我今年已经10岁了,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可爸爸妈妈都不觉得。今天我要做一件事来证明。  我坐在椅子上想了想,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我看见妈妈在洗我和姐姐的红领巾,我走过去兴奋地说:“妈妈,您辛苦了,让我来自己洗红领巾吧!”  妈妈想了想,说:“不行。”  我嘟着嘴巴撒娇地对妈妈说:“求求您了,给我一次机会好吗?”  妈妈听了,再次说“不行,就是不行。”妈妈摸了摸我的脑袋又说:“孩子,妈妈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从孔子创立学派后,深得后人信奉,<韩非子&#183;显学>记载儒家分为子张、子思、颜氏、孟氏、(孟子)漆雕氏、仲良氏、孙氏(荀子)、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