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效益要得到提高,关键要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和引导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借鉴了江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的做法,制作了一份化学活动单导学案——《奇妙的二氧化碳》,具体的研制过程如下。
一、设计思路
针对《奇妙的二氧化碳》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应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方面加以关注,因此我们决定在本节教学内容上设计三个教学活动,在设计思路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知”到“学会”逐层递进,从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饮料——“雪碧”入手,让学生学会“做出猜想”,在“交流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在“反思与评价”的基础上获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与石灰水反应,从而“感知”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真实存在。
接着我们通过展示两瓶无色气体,提供真实情境,要求学生在比较提供的鉴别方法中,掌握如何区别“空气”和“二氧化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反思与评价”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二——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还能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性质。最后通过提供背景材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借助干燥和潮湿的紫色小花分别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其中存在一种酸或酸性物质的缘故,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碳酸。接着将其得到的红色的溶液加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得到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还会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有机物的结论,从而总结出二氧化碳的一个用途——温室肥料。为了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我们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回忆本节课中所涉及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之后再归纳、整理、表述出来,教师进行板书;同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是通过学生回忆、总结、表述,由教师引导、纠正、板书;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投影说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二、活动反思
1.目的明确
笔者认为,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只有在有了任务再去实施,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本次教研活动,笔者首先在活动的目的上做了认真的构思,提高教学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所得,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和实效。
2.合理安排
这节课跟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有以下特点:(1)从多种途径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本节课除了教师和教材外,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导学、化学实验也成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尤其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思维的碰撞。(2)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本节课让学生进行三个探究活动,大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3.集思广益
我们都知道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此次教学研究活动中,笔者就感悟到其中的道理。开始我们编制这份“活动单导学案”是在该校化学组进行的,全组共有5位化学教师。在上完课讨论的时候,有老师提出,背景材料之后的演示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最好改用稀醋酸,其理由是醋酸在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学生也知道它具有酸味,是一种酸。我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就采纳了这个建议,调整了导学案。
4.总结得失
只有实践——体会——再实践——再体会,教学才会有提高,课堂才会出效益。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从事教学多年的老教师都是如此。当然本节课的实验较多,其中有两个实验很容易失败,一是“向澄清石灰水中倒入少量雪碧”,要注意的是刚打开瓶盖的雪碧中溶有的二氧化碳较多,如果倒入的雪碧量不控制好,就有可能出现看不到浑浊的现象,造成实验的失败,实验时可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雪碧,就能确保实验的成功;二是“向装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实验也很容易失败,如果蜡烛没有被熄灭,可以在雪碧瓶口塞一个单孔橡皮塞连接的玻璃导管,然后将玻璃管的末端放在上层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摇动雪碧瓶,不一会儿即可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的现象。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设计思路
针对《奇妙的二氧化碳》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应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方面加以关注,因此我们决定在本节教学内容上设计三个教学活动,在设计思路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知”到“学会”逐层递进,从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饮料——“雪碧”入手,让学生学会“做出猜想”,在“交流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在“反思与评价”的基础上获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与石灰水反应,从而“感知”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真实存在。
接着我们通过展示两瓶无色气体,提供真实情境,要求学生在比较提供的鉴别方法中,掌握如何区别“空气”和“二氧化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反思与评价”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二——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还能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性质。最后通过提供背景材料——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借助干燥和潮湿的紫色小花分别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其中存在一种酸或酸性物质的缘故,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碳酸。接着将其得到的红色的溶液加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得到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还会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有机物的结论,从而总结出二氧化碳的一个用途——温室肥料。为了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我们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回忆本节课中所涉及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之后再归纳、整理、表述出来,教师进行板书;同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是通过学生回忆、总结、表述,由教师引导、纠正、板书;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投影说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二、活动反思
1.目的明确
笔者认为,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只有在有了任务再去实施,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本次教研活动,笔者首先在活动的目的上做了认真的构思,提高教学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所得,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和实效。
2.合理安排
这节课跟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有以下特点:(1)从多种途径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本节课除了教师和教材外,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导学、化学实验也成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尤其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思维的碰撞。(2)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本节课让学生进行三个探究活动,大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3.集思广益
我们都知道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此次教学研究活动中,笔者就感悟到其中的道理。开始我们编制这份“活动单导学案”是在该校化学组进行的,全组共有5位化学教师。在上完课讨论的时候,有老师提出,背景材料之后的演示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最好改用稀醋酸,其理由是醋酸在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学生也知道它具有酸味,是一种酸。我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就采纳了这个建议,调整了导学案。
4.总结得失
只有实践——体会——再实践——再体会,教学才会有提高,课堂才会出效益。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从事教学多年的老教师都是如此。当然本节课的实验较多,其中有两个实验很容易失败,一是“向澄清石灰水中倒入少量雪碧”,要注意的是刚打开瓶盖的雪碧中溶有的二氧化碳较多,如果倒入的雪碧量不控制好,就有可能出现看不到浑浊的现象,造成实验的失败,实验时可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雪碧,就能确保实验的成功;二是“向装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实验也很容易失败,如果蜡烛没有被熄灭,可以在雪碧瓶口塞一个单孔橡皮塞连接的玻璃导管,然后将玻璃管的末端放在上层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摇动雪碧瓶,不一会儿即可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的现象。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