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民俗文化知识,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对“经典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民俗文化 主题 情感 性格
“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鲁迅先生说话往往一语中的,且入木三分。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高中教材,选取了许多名家典范之作,这些“经典文本”积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老舍《茶馆》中飘散出的京腔京韵、鲁迅笔底演绎的热闹隆重的《祝福》、沈从文《边城》中走出的娉婷少女翠翠……这些原汁原味或飘着异域芬芳的民俗文化,对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可口的精神文化大餐。
“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民俗专家陈勤建语)语文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深层开发民族文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好挖掘“经典文本”中“高雅文化”的一面,而置民俗文化于不顾。学生看不到文化的渊源,不懂得文化的成因,从而使课程文化受到了局限。例如:我国古今大手笔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通过大量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刻画人物艺术形象,揭示人性本质,拓深主题思想。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切入,无疑是一条快捷之路。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分析和指导,仅仅只是从社会性和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套路教学,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及深邃的教育内涵。
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民俗文化知识,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对“经典文本”的理解。
一、利用民俗体悟主题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一地以经典的、现代新意识的方式来评析、解读,容易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认知的误解,在读解“经典文本”时流于其表而不知其源,对名著的“精义”所在,感到触摸难及,不能体悟。
教学鲁迅小说《祝福》时,我作了这样的导入情景设计,学生七嘴八舌谈新年“祝福”,然后顺势介绍绍兴地区的“祝福”习俗。“祝福”是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地域性十分浓郁。清范寅《越谚》卷“风俗”项下云:“作福,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曰:‘作春福’。”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封建礼教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迷信观念。正是这一习俗所渗透出的思想意识左右着祥林嫂的一言一行:鲁四老爷因祥林嫂是寡妇而不让她碰祭器、牲礼;鲁镇上的人们嘲讽她改嫁贺老六;柳妈劝她捐门槛替身赎罪。由此构建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是当时当地现实生活的忠实写照,是古越地区农村乡镇生活风貌的真实缩影,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鲁镇的“祝福”中,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祝福”的热闹隆重与祥林嫂的孤寂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无情摧残。理解了“祝福”这一民俗,从而加深了对文章主题内涵的理解。如果弃“祝福”这一民俗于不顾,而以今天通行的祝愿之意去理解,就与作者的用意相去甚远了,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利用民俗体味人物情感
“民俗是人类心底的文化。”民俗中流淌着人的思想情感。结合课文的具体民俗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体味人物的情感。
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临别叮咛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与“下九”是古代传统的女儿节。“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妇女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拜月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轻描淡写之中展现了姑嫂真情。这种难舍难分姑嫂情,融合在民风习俗中,充满淳厚的人情味,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再如《湘夫人》结尾“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就亮闪出一幅清丽的民俗生活画面。湘君在真挚的爱而不得见,失望、愁思,怨怒的情绪一下发展到高潮,弃衣抛物于江中。这种举止,不只是个人的一时气愤行为,它是婚恋中情人气恼绝情的习俗表现方式。拘洪兴祖依《方言》所述,“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这是一种贴身衣服。“袂”在这里与“褋”,应对举成文,指外衣。把它们作为定情物送给恋人是古代女子恋爱生活流行的习惯。《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就有晴雯送红菱袄给宝玉的描写。《湘夫人》结尾对民俗中特有的“断情”方式进行艺术勾勒,展示了乡土的风情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利用民俗分析人物性格
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
礼仪,贯穿于人们生活过程之始终,它的礼俗成份最浓,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最重要,影响也较深。教材中出现的君、臣、卿、相等不同的称谓,源于人物不同的地位,而且古人的座位和朝向与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鸿门宴》排定的座次为:“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和他的叔父项伯坐的是主位,坐西面东,是最尊贵的座位。其次是南向,坐着谋士范增,再次是北向,坐着项羽的客人刘邦,说明在项羽眼里刘邦的地位还不如自己的谋士。最后是西向东坐,因张良地位最低,所以这个位置就安排给了张良。鸿门宴上座次安排主客颠倒,反映了项羽的自尊自大和对刘邦、张良的轻侮,项羽的这种自傲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项羽的悲剧结局。
以东向为尊,在《史记》中有充分的反映,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挠。”武安侯田蚡,自“以为汉相尊”,而“自坐东乡”,让其兄坐在次于东乡的南乡。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在堂室结构的室中,而是在一些普通的房子里或军帐中,都是以东向为尊的。所以顾炎武《日知录》亦云:“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以东向为尊的礼俗源于先秦,在《仪礼•少牢馈食礼》和《特牲馈食礼》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周代士大夫在家庙中祭祀祖先时,常将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位置放置在室内的西墙前,面向东,居于尊位。学生如果不理解这些有关座次的民俗文化就很难理解《鸿门宴》中项羽的自傲自大,更别说理解他的悲剧结局的预示性。
同样,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涉及座次安排问题。“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林黛玉身为客人,该坐此位而十分推让。这举止正符合她初入贾府的小心谨慎、自尊自爱——“惟恐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被他人耻笑了去”。
我国著名课程教学专家钟启泉说:“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提高学生的民族思维特质。学生只有真正了解,懂得民俗文化才能发自内心的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学。
经济越全球化,民族文化越要本土化。民俗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在多元文化冲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除了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表达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既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掘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对于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古代经典文本,更应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出版社2002年1月
2、《文艺民俗学导论》陈勤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关键词】民俗文化 主题 情感 性格
“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鲁迅先生说话往往一语中的,且入木三分。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高中教材,选取了许多名家典范之作,这些“经典文本”积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老舍《茶馆》中飘散出的京腔京韵、鲁迅笔底演绎的热闹隆重的《祝福》、沈从文《边城》中走出的娉婷少女翠翠……这些原汁原味或飘着异域芬芳的民俗文化,对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可口的精神文化大餐。
“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民俗专家陈勤建语)语文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深层开发民族文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好挖掘“经典文本”中“高雅文化”的一面,而置民俗文化于不顾。学生看不到文化的渊源,不懂得文化的成因,从而使课程文化受到了局限。例如:我国古今大手笔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通过大量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刻画人物艺术形象,揭示人性本质,拓深主题思想。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切入,无疑是一条快捷之路。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分析和指导,仅仅只是从社会性和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套路教学,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及深邃的教育内涵。
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民俗文化知识,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对“经典文本”的理解。
一、利用民俗体悟主题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一地以经典的、现代新意识的方式来评析、解读,容易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认知的误解,在读解“经典文本”时流于其表而不知其源,对名著的“精义”所在,感到触摸难及,不能体悟。
教学鲁迅小说《祝福》时,我作了这样的导入情景设计,学生七嘴八舌谈新年“祝福”,然后顺势介绍绍兴地区的“祝福”习俗。“祝福”是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地域性十分浓郁。清范寅《越谚》卷“风俗”项下云:“作福,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曰:‘作春福’。”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封建礼教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迷信观念。正是这一习俗所渗透出的思想意识左右着祥林嫂的一言一行:鲁四老爷因祥林嫂是寡妇而不让她碰祭器、牲礼;鲁镇上的人们嘲讽她改嫁贺老六;柳妈劝她捐门槛替身赎罪。由此构建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是当时当地现实生活的忠实写照,是古越地区农村乡镇生活风貌的真实缩影,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鲁镇的“祝福”中,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祝福”的热闹隆重与祥林嫂的孤寂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无情摧残。理解了“祝福”这一民俗,从而加深了对文章主题内涵的理解。如果弃“祝福”这一民俗于不顾,而以今天通行的祝愿之意去理解,就与作者的用意相去甚远了,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利用民俗体味人物情感
“民俗是人类心底的文化。”民俗中流淌着人的思想情感。结合课文的具体民俗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体味人物的情感。
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临别叮咛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与“下九”是古代传统的女儿节。“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妇女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拜月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轻描淡写之中展现了姑嫂真情。这种难舍难分姑嫂情,融合在民风习俗中,充满淳厚的人情味,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再如《湘夫人》结尾“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就亮闪出一幅清丽的民俗生活画面。湘君在真挚的爱而不得见,失望、愁思,怨怒的情绪一下发展到高潮,弃衣抛物于江中。这种举止,不只是个人的一时气愤行为,它是婚恋中情人气恼绝情的习俗表现方式。拘洪兴祖依《方言》所述,“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这是一种贴身衣服。“袂”在这里与“褋”,应对举成文,指外衣。把它们作为定情物送给恋人是古代女子恋爱生活流行的习惯。《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就有晴雯送红菱袄给宝玉的描写。《湘夫人》结尾对民俗中特有的“断情”方式进行艺术勾勒,展示了乡土的风情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利用民俗分析人物性格
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
礼仪,贯穿于人们生活过程之始终,它的礼俗成份最浓,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最重要,影响也较深。教材中出现的君、臣、卿、相等不同的称谓,源于人物不同的地位,而且古人的座位和朝向与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鸿门宴》排定的座次为:“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和他的叔父项伯坐的是主位,坐西面东,是最尊贵的座位。其次是南向,坐着谋士范增,再次是北向,坐着项羽的客人刘邦,说明在项羽眼里刘邦的地位还不如自己的谋士。最后是西向东坐,因张良地位最低,所以这个位置就安排给了张良。鸿门宴上座次安排主客颠倒,反映了项羽的自尊自大和对刘邦、张良的轻侮,项羽的这种自傲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项羽的悲剧结局。
以东向为尊,在《史记》中有充分的反映,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挠。”武安侯田蚡,自“以为汉相尊”,而“自坐东乡”,让其兄坐在次于东乡的南乡。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在堂室结构的室中,而是在一些普通的房子里或军帐中,都是以东向为尊的。所以顾炎武《日知录》亦云:“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以东向为尊的礼俗源于先秦,在《仪礼•少牢馈食礼》和《特牲馈食礼》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周代士大夫在家庙中祭祀祖先时,常将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位置放置在室内的西墙前,面向东,居于尊位。学生如果不理解这些有关座次的民俗文化就很难理解《鸿门宴》中项羽的自傲自大,更别说理解他的悲剧结局的预示性。
同样,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涉及座次安排问题。“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林黛玉身为客人,该坐此位而十分推让。这举止正符合她初入贾府的小心谨慎、自尊自爱——“惟恐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被他人耻笑了去”。
我国著名课程教学专家钟启泉说:“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提高学生的民族思维特质。学生只有真正了解,懂得民俗文化才能发自内心的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学。
经济越全球化,民族文化越要本土化。民俗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在多元文化冲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除了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表达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既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掘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对于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古代经典文本,更应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出版社2002年1月
2、《文艺民俗学导论》陈勤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