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大胆开放课堂,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评价学生成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任务驱动;计算机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20130-01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本文以word的学习为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此抛砖引玉,以下为具体实施过程。
1 精心备课,设计任务
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计算机文化基础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计算机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对word的学习,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从页面设置,项目符号,页眉页脚等内容便能看出。随着对word实际应用更深入的学习,知识点清晰,实用,对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图文混排是在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以后参加工作后都会频繁用到,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布局能力,因此作为单独一课时来上。由于学生对word的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并且高中时已经初步涉及到图文混排,因此本课程的设置相对教材要求有一定程度上的拔高,且试着让学生自己大胆去探索,从而让课程略显饱满和灵活。
2 创设情景,引入任务
情境创设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需要教师创设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思维激宕起来,自然地引出任务。教师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关注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选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的有利时机,提出任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在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时,首先播放电影《冰河世纪》片头,引出恐龙灭绝主题。通过播放电影片头,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上课的积极性,接着提供《恐龙为什么灭绝?》阅读材料。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恐龙为什么灭绝?》”的Word文档。能否快速地回答出文章中提到的恐龙的种类及恐龙为什么会消失?有的学生因为文章太长,回答不够全面。另外有学生与同桌分工合作,回答地较为全面。教师及时地引入学习任务,针对Word文档的阅读,Word软件提供给我们“查找”的功能。如我们查找文中的与“恐龙”相关的内容。查到一个阅读一个。查找中“高级”选项的运用,主要搜索选项中的向上、向下、全部的操作用途。
3 明确方向,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学习了word的查找功能后,让学生明确word图文混排的用途,教授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指出word文档中光有文字还不够完美,需要图文并茂,提供给学生一个文件夹,其中保存图片,请学生自己浏览。教师将“霸王龙.jpg”图片插入到文档中相关内容中。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们将这些图片“对号入座”地插入到文档中去。当学生们尝试地将图片插入后,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几位学生谈谈是如何将图片插入的?学生有的说是利用“查找”将文章中的“恐龙”有关的内容找出来,找到一个将相应的图片插入。学生是利用“查找”找到文章中与图片名相对应的词后,将图片插入,如先的到“霸王龙”,然后将对应图片插入。图片插入以后出现部分文档面积的空白现象,提出任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选取图片,单击右键,打开“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在“版式”选项中,选择一种图文混排方式。这样原来一篇只有文字的“恐龙为什么灭绝”Word文档,进过我们的阅读处理后,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增强。
4 总结反馈,任务评价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倡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同时,达到对自身的发展提高的目标。情景的创设是贯穿全课始终的,学生在情景中,完成任务,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情景是将全课的教学目标串联起来的“绳子”。我们的教师利用“绳子”,更容易设计诸多个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每个同学都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会了“查找”,“替换”命令,以及word文档的图文混排,在以后生活中,应用会十分广泛。
总而言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知道教师这节课里要做什么事,要借助哪些工具,学习某些方法是为了达到目标效果。在现实学习生活利用所学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3]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4]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孟海斌,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大学报,2007,(2).
关键词: 任务驱动;计算机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20130-01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本文以word的学习为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此抛砖引玉,以下为具体实施过程。
1 精心备课,设计任务
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计算机文化基础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计算机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对word的学习,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从页面设置,项目符号,页眉页脚等内容便能看出。随着对word实际应用更深入的学习,知识点清晰,实用,对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图文混排是在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以后参加工作后都会频繁用到,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布局能力,因此作为单独一课时来上。由于学生对word的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并且高中时已经初步涉及到图文混排,因此本课程的设置相对教材要求有一定程度上的拔高,且试着让学生自己大胆去探索,从而让课程略显饱满和灵活。
2 创设情景,引入任务
情境创设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需要教师创设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思维激宕起来,自然地引出任务。教师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关注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选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的有利时机,提出任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在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时,首先播放电影《冰河世纪》片头,引出恐龙灭绝主题。通过播放电影片头,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上课的积极性,接着提供《恐龙为什么灭绝?》阅读材料。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恐龙为什么灭绝?》”的Word文档。能否快速地回答出文章中提到的恐龙的种类及恐龙为什么会消失?有的学生因为文章太长,回答不够全面。另外有学生与同桌分工合作,回答地较为全面。教师及时地引入学习任务,针对Word文档的阅读,Word软件提供给我们“查找”的功能。如我们查找文中的与“恐龙”相关的内容。查到一个阅读一个。查找中“高级”选项的运用,主要搜索选项中的向上、向下、全部的操作用途。
3 明确方向,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学习了word的查找功能后,让学生明确word图文混排的用途,教授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指出word文档中光有文字还不够完美,需要图文并茂,提供给学生一个文件夹,其中保存图片,请学生自己浏览。教师将“霸王龙.jpg”图片插入到文档中相关内容中。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们将这些图片“对号入座”地插入到文档中去。当学生们尝试地将图片插入后,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几位学生谈谈是如何将图片插入的?学生有的说是利用“查找”将文章中的“恐龙”有关的内容找出来,找到一个将相应的图片插入。学生是利用“查找”找到文章中与图片名相对应的词后,将图片插入,如先的到“霸王龙”,然后将对应图片插入。图片插入以后出现部分文档面积的空白现象,提出任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选取图片,单击右键,打开“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在“版式”选项中,选择一种图文混排方式。这样原来一篇只有文字的“恐龙为什么灭绝”Word文档,进过我们的阅读处理后,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增强。
4 总结反馈,任务评价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倡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同时,达到对自身的发展提高的目标。情景的创设是贯穿全课始终的,学生在情景中,完成任务,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情景是将全课的教学目标串联起来的“绳子”。我们的教师利用“绳子”,更容易设计诸多个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每个同学都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会了“查找”,“替换”命令,以及word文档的图文混排,在以后生活中,应用会十分广泛。
总而言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知道教师这节课里要做什么事,要借助哪些工具,学习某些方法是为了达到目标效果。在现实学习生活利用所学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3]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4]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孟海斌,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大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