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通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富民宜居、平安和谐”为目标,推动通州在建设苏中最强县的征程上迈开坚实的步伐。“十五”后3年,全市呈现提速发展的强劲态势,财政收入在全省江北县级财政中率先突破2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两年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保持12%左右的增幅。今年1—7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自营出口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苏中县(市)中名列第一。
以人为本,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04年上半年,我市围绕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选择新阶段的发展路径,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认真审视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既充分肯定新世纪以来实施“五大战略”(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战略)、发展“五类经济”(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打造“五张名片”(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的成功实践,同时查找发展中存在的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践证明,要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又快又好的发展轨道,首要一条就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生产力的主体成为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市委召开全委会,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了人本理念。一是激发创业的内在动力。持续开展“人人都来创造社会财富”主题教育活动,选派50%的市镇两级机关干部投身经济一线,组织小康户竞赛,使“创造社会财富,推进跨越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全市3595名机关干部帮办领办民营企业;1951名村干部创办经济实体,占村干部总数的90.2%;6.7万户农民进入创业领域,占比由2002年的8%提高到目前的16.9%。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民营经济的高增长。2004年与2005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及注册资本数均超过改革开放历年来的总和,平均每天新增个体工商户100户,新增私营企业15家,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增强创富的内在本领。着力抓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全市60%以上的成年农民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不断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8万人。三是提高创新的内在素质。在全市机关、企业、系统、社区、村镇、家庭等6类学习型组织体系中加强创新学习,形成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今年4月,结合中心组学习,市委专门召开人才强市研讨会,探索有通州特色的人才强市之路,提出创业型企业家队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服务型党政干部队伍的培养目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1.36万名,在苏中县(市)中总量领先,这些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通州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面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
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产生凝聚力,对外可以产生影响力,是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思想文化力量。在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有城市精神的引导和支撑。经过全民大讨论,我们提炼出了“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并把实践城市精神与推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培育通州人。激励全市上下不断增强争创一流的志气、跨江争雄的勇气、自强不息的豪气和拼搏进取的锐气,做敢于自信的通州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崇学纳新,以宽容他人的气度和衷共济,做善于包容的通州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效为准,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做甘于求实的通州人;推陈出新,激流勇进,以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开创未来,做勤于创造的通州人。二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加速“两个率先”。提出到2008年在苏中率先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比省委确定的实现时间提前2年。目标的高点定位,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目前,全市已有17项小康指标达标,4项超过时序进度,4项可望如期实现,总体实现度位居苏中第一。三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推进“学昆山”。积极响应省委提出的“学昆山”号召,结合通州实际,将“学昆山”活动作为今年全市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以新时期的创业文化推动翻番竞赛,鼓励各镇村在本市及苏南县(市)中寻找标兵,奋力赶超。目前,在省统计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通州已有8项指标的总量和9项指标的增幅超过苏南的中等县(市),初步形成了跨江争雄之势。
协调发展,增创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市委针对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要求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不协调因素,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和广泛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通州现在最大的特色是板块产业,通州的未来也决定于板块产业,必须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加速产业集聚,以此破解发展难题。一是以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竞争力。去年上半年,市委开展了产业集群现象调研,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制定了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并召开市委全委会专门讨论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倾全市之力发展家纺、船舶修造及钢结构、纺织服装、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今年1—7月,五大产业产值超过502亿元,占比达到63.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二是以产业集聚加快富民进程。得益于产业集聚造就的独特创业环境,农户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愈益高涨,并由此带来了收入的可喜变化。2005年,通州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47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1元;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522元,增长17.8%,高出全省3.8个百分点。同时,由此推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05年,全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上升至50.2:100,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三是以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我们确定8个经济较发达镇,分别挂钩7个经济欠发达镇,从产业转移、项目信息交流、劳动力吸收、企村挂钩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在财政金融、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今年1—7月,这7个镇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的平均增幅分别高于全市4个和3个百分点。
可持续发展,积蓄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环境建设也会出生产力。我们通州要保持发展后劲,就必须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并进,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载体,努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黄金地带”。继2003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后,进一步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健康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五城同创”目标,不断深化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已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被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吸收为成员城市。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开展“法治通州”、“平安通州”创建活动,创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二是抓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树立环保优先理念,制定了“有产业、有技术、有规模、有税收、无污染”的项目准入标准,从源头上导引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色织、钢丝绳板块的污水集中处理,逐步淘汰高污染项目。三是抓科技,努力走出一条有通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优先保证科技经费的拨付,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发挥好导向作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15%和63.62%,在全省保持领先,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今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争取新的更大的进步。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卫东
以人为本,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04年上半年,我市围绕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选择新阶段的发展路径,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认真审视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既充分肯定新世纪以来实施“五大战略”(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战略)、发展“五类经济”(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打造“五张名片”(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的成功实践,同时查找发展中存在的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践证明,要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又快又好的发展轨道,首要一条就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生产力的主体成为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市委召开全委会,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了人本理念。一是激发创业的内在动力。持续开展“人人都来创造社会财富”主题教育活动,选派50%的市镇两级机关干部投身经济一线,组织小康户竞赛,使“创造社会财富,推进跨越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全市3595名机关干部帮办领办民营企业;1951名村干部创办经济实体,占村干部总数的90.2%;6.7万户农民进入创业领域,占比由2002年的8%提高到目前的16.9%。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民营经济的高增长。2004年与2005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及注册资本数均超过改革开放历年来的总和,平均每天新增个体工商户100户,新增私营企业15家,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增强创富的内在本领。着力抓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全市60%以上的成年农民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不断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8万人。三是提高创新的内在素质。在全市机关、企业、系统、社区、村镇、家庭等6类学习型组织体系中加强创新学习,形成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今年4月,结合中心组学习,市委专门召开人才强市研讨会,探索有通州特色的人才强市之路,提出创业型企业家队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服务型党政干部队伍的培养目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1.36万名,在苏中县(市)中总量领先,这些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通州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面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
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产生凝聚力,对外可以产生影响力,是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思想文化力量。在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有城市精神的引导和支撑。经过全民大讨论,我们提炼出了“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并把实践城市精神与推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培育通州人。激励全市上下不断增强争创一流的志气、跨江争雄的勇气、自强不息的豪气和拼搏进取的锐气,做敢于自信的通州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崇学纳新,以宽容他人的气度和衷共济,做善于包容的通州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效为准,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做甘于求实的通州人;推陈出新,激流勇进,以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开创未来,做勤于创造的通州人。二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加速“两个率先”。提出到2008年在苏中率先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比省委确定的实现时间提前2年。目标的高点定位,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目前,全市已有17项小康指标达标,4项超过时序进度,4项可望如期实现,总体实现度位居苏中第一。三是以新时期城市精神推进“学昆山”。积极响应省委提出的“学昆山”号召,结合通州实际,将“学昆山”活动作为今年全市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以新时期的创业文化推动翻番竞赛,鼓励各镇村在本市及苏南县(市)中寻找标兵,奋力赶超。目前,在省统计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通州已有8项指标的总量和9项指标的增幅超过苏南的中等县(市),初步形成了跨江争雄之势。
协调发展,增创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市委针对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要求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不协调因素,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和广泛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通州现在最大的特色是板块产业,通州的未来也决定于板块产业,必须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加速产业集聚,以此破解发展难题。一是以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竞争力。去年上半年,市委开展了产业集群现象调研,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制定了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并召开市委全委会专门讨论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倾全市之力发展家纺、船舶修造及钢结构、纺织服装、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今年1—7月,五大产业产值超过502亿元,占比达到63.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二是以产业集聚加快富民进程。得益于产业集聚造就的独特创业环境,农户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愈益高涨,并由此带来了收入的可喜变化。2005年,通州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47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1元;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522元,增长17.8%,高出全省3.8个百分点。同时,由此推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05年,全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上升至50.2:100,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三是以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我们确定8个经济较发达镇,分别挂钩7个经济欠发达镇,从产业转移、项目信息交流、劳动力吸收、企村挂钩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在财政金融、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今年1—7月,这7个镇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的平均增幅分别高于全市4个和3个百分点。
可持续发展,积蓄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环境建设也会出生产力。我们通州要保持发展后劲,就必须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并进,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载体,努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黄金地带”。继2003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后,进一步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际健康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五城同创”目标,不断深化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已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被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吸收为成员城市。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开展“法治通州”、“平安通州”创建活动,创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二是抓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树立环保优先理念,制定了“有产业、有技术、有规模、有税收、无污染”的项目准入标准,从源头上导引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色织、钢丝绳板块的污水集中处理,逐步淘汰高污染项目。三是抓科技,努力走出一条有通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优先保证科技经费的拨付,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发挥好导向作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15%和63.62%,在全省保持领先,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今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争取新的更大的进步。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