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萃取头萃取萝卜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PDMS/DVB和DVB/CAR/PDMS 两种萃取头,以固相微萃取(SPME)法提取萝卜风味物质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风味物质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两种萃取头提取的风味物质成分差别,以确定适宜的萃取头。结果表明:两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共检测到29种风味成分,PDMS/DVB 提取数量为17 种,DVB/CAR/PDMS为27种;PDMS/DVB萃取头所萃取的醇类、异硫氰酸酯类的数量比DVB/CAR/PDMS萃取头少2种,烷烃类少3种,杂环类少1种,酯类、酮类均未检测到;DVB/CAR/PDMS萃取异硫氰酸酯类、烷烃类、醛类、杂环类、酮类、醚类及醇类的灵敏度高,PDMS/DVB萃取芳香族类的灵敏度高。因此,根据获得风味物质数量、种类以及灵敏度,供试萃取头中,DVB/CAR/PDMS比PDMS/DVB更适于提取分析萝卜风味物质成分。
  关键词:萝卜;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头;GC-MS
  中图分类号:Q50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052-04
  萝卜风味物质类型和含量是衡量萝卜品质的重要指标。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是一种集取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为一体的无溶剂样品预处理技术[1,7],该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已广泛用于植物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检测,但关于萝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少。研究表明不同萃取头的SPME对萃取结果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有很大影响[2,8],比较适用于草莓香气成分和苹果挥发性成分萃取的是50/30 μm DVB/CAR/PDMS 纤维头 [3,4],而对厚皮甜瓜果汁香气成分的萃取以CarboxenTM/PDMS 萃取头较好[5]。目前关于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对萝卜风味成分萃取效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PDMS/DVB和DVB/CAR/PDMS两种固相微萃取头,结合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比较两种萃取头对萝卜挥发性物质提取分析效果,旨在确定适宜的萃取头,更精确的测定萝卜风味成分的组成。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鲁萝卜1号(绿皮萝卜)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商品成熟期取样后立即送至实验室。
  1.2主要仪器
  手动SPME进样器,固相微萃取装置,DVB/CAR/PDMS(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涂层厚度50/30 μm)萃取头,PDMS/DVB(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涂层厚度65 μm)萃取头,均产自美国Supelco公司;色谱柱为RET-5(30 m×0.32 mm×0.25 μm)弹性石英纤维毛细管柱。
  1.3试验方法
  样品处理:称取新鲜萝卜样品15 g,切碎后立即放入烧杯中,迅速用铝箔封口;采样台预热温度40℃,插入SPME顶空取样30 min,将萃取头插入GC进样口,250℃解吸3 min后进样分析。
  色谱条件:气相色谱柱为RET-5(30 m × 0.32 mm × 0.25 μm)弹性石英纤维毛细管柱;升温程序:35℃保持3 min,以3℃/min升至45℃,再以6℃/min升至130℃,最后以8℃/min升至230℃,保持8 min;载气(He)流速2.54 ml/min;压力2.4 kPa;进样方式:不分流。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全扫描模式,扫描范围:45~450 a/m 。
  1.4定性定量方法
  定性分析:色谱分离后,质谱扫描每个色谱峰得到质谱图,所得质谱信息经计算机用标准NIST08质谱图数据库确定香气物质组分种类。
  定量分析: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含量。
  1.5化合物萃取灵敏度的比较
  2.3固相微萃取头萃取的灵敏度
  由图2可见,PDMS/DVB萃取芳香族类的CANV高于DVB/CAR/PDMS的,说明PDMS/DVB萃取芳香族类的灵敏度高;而DVB/CAR/PDMS萃取异硫氰酸酯类、烷烃类、醛类、杂环类及醇类的CANV高于PDMS/DVB的,表明DVB/CAR/PDMS萃取此5类物质的灵敏度高。
  鉴于酯类、酮类、醚类分别仅有乙酸乙酯、1-戊烯-3-酮、二甲基二硫醚1种化合物,其灵敏度可通过绝对峰面积进行比较。由图3可见,DVB/CAR/PDMS 萃取酮类、醚类及酯类的灵敏度均高于PDMS/DVB。
  3结论
  在固相微萃取头萃取萝卜化合物的数量和种类上,DVB/CAR/PDMS萃取头明显优于PDMS/DVB;DVB/CAR/PDMS萃取异硫氰酸酯类、烷烃类、醛类、杂环类、酮类、醚类、酯类及醇类的灵敏度高,而PDMS/DVB萃取芳香族类的灵敏度高,且萝卜中芳香族类的含量相对较少,异硫氰酸酯类、醇类及醚类含量相对较高,在灵敏度上DVB/CAR/PDMS萃取头优势更大。综合考虑萃取化合物的数量、种类以及灵敏度,供试萃取纤维头中,DVB/CAR/PDMS是进行萝卜风味物质成分分析的最佳固相微萃取头。
  参考文献:
  [1]Vas G, Vekey K.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 powerful sample preparation tool prior to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2004,39(3): 233-254.
  [2]刘敬科, 赵巍, 刘莹莹.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11):142-144.
  [3]付蕾,刘正生,孙鑫洋.4 种纤维头对草莓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73-4481.
  [4]付蕾,张丽丽,陈长宝.苹果挥发性成分测定中纤维头的选择[J].果树学报,2011,28(3):503-507.
  [5]张红艳,王伟娟,别之龙.三种固相微萃取头对厚皮甜瓜果汁香气成分萃取效果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19(6):571-575.
  [6]Tara T, Piergiorgio C,Iva S,et al. Optimization of wine headspace analysis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ic and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J].Food Chemistry,2005,93(2): 361-369.
  [7]王忠宾,刘灿玉,徐坤.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成分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44-47.
  [8]杨天慧,魏佑营,王超.大葱、洋葱远缘杂交后代及其亲本挥发性成分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 6: 35-39.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4,46(2):56~58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10对标记引物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系“JZ-108”(Ty-1/Ty-1)、感病纯合系“1712”(ty-1/ty-1)及杂交F1代的Ty-1抗性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SSR47,在抗病纯合材料中产生750 bp的扩增片段,感病材料中产生640 bp的片段,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750 bp和640 bp的扩增片段,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完全一致,证
期刊
摘要:通过对比Trizol、EASYspin和Qiagen 3种试剂盒提取方法,探讨适合核桃叶片总RNA提取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EASYspin试剂盒提取的RNA纯度较高、完整性好,试验用时较短,且试剂盒成本较低。  关键词:核桃;总RNA;Trizol;EASYspin;Qiagen  中图分类号:Q52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011-03  核桃(Jug
期刊
摘要:采用FP-640火焰光度计对大蒜中的全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快速测定钾元素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FP-640火焰光度计;大蒜;全钾  中图分类号:S633.4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110-03  AbstractFP-640 flame photometer was used
期刊
摘要:以转AtNDPK2基因甘薯植株为试材,根据其生理指标及表型变化来鉴定转基因甘薯的耐盐性。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在100、15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株系JN1~JN6的根长显著高于对照。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在5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株系JN1~JN6生长正常,而对照10 d后出现黄叶及枯萎等症状;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对照植株和JN2~JN6在处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世界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了能源草经厌氧发酵生产生物质能——沼气的可行性,并从能源草的资源收集及培育、原料草种植及收获、原料预处理、微生物接种物类别、发酵条件控制以及气体成分分析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能源草;生物质能;沼气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135-05  Abst
期刊
摘要:对8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和其7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明确新麦系列新品种(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势新品系的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7个因素,2012年的排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成穗率>株高>春季最大分蘖数>基本苗数,2013年的排序为成穗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株高>穗粒数>基本苗数>春季最大分蘖数;两年关联度均靠前的小麦新品种(
期刊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硝基控释肥中不同硝态氮含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及普通控释肥相比,硝基控释肥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及干物质量累积,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大薯率、单株薯重和经济产量。其中以4%硝态氮含量的硝基控释肥处理马铃薯各项指标最好,其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和普通控释肥分别提高了12.5%、6.8%。此外,施用硝基控释肥可以改善马铃薯块茎
期刊
摘要: 对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鲁西区域土质粘壤土、肥力中等条件下,鲁05H9 种植密度3.6 万株/hm2且缓控释肥用量750 kg/hm2时能够获得最高纯收益;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处理籽棉、皮棉产量均差异不显著,纤维品质有所提高,这符合棉花简化栽培的要求。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鲁05H9;种植密度;施肥方式  中图分类号:S562.04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源库理论角度分析了郑单958在6.0、6.7、7.3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水平下的自身产量限制因子,指出黄淮海地区在6.75万株/hm2或者更高种植密度水平上进一步改良郑单958是有意义的;在本试验所设的密度水平上,郑单958自身产量限制因子均为源不足。  关键词:玉米;郑单958;产量限制因子;源库  中图分类号:S513.0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
期刊
摘要:以烟台主栽品种花育22号为试材,选用普通氮磷钾复合肥和花生专用控释掺混肥,设置5个处理,对烟台地区花生节肥增效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台地区使用花生专用控释掺混肥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用量为常规氮磷钾复合肥的80%时控释肥产投比最高,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花生;节肥增效;控释肥  中图分类号:S565.2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