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4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比较新生儿不同时期的身體情况。结果: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2岁时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1岁时,智力发育、精神运动发育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2岁时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辅助治疗为新生儿治疗的新方法,可尽可能减少通气治疗中的损伤,为新生儿治疗的理想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
新生儿身体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呼吸不畅、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及呼吸间断暂停等疾病危险性较大,如果不给于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当前,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成为ICU重症新生儿不可或缺的治疗仪器之一[2]。本研究以我院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时段身高、体重等指标与正常新生儿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早产儿16例,占比40.0%,足月新生儿24例,占比60.0%。出生时,新生儿体重2.3~3.6kg,平均体重为(2.4±1.2)kg。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3d~15d,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4.8±1.2)d。以此40例患儿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呼吸机、气管插管选择及配合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呼吸机为德尔格(Babylog)牌呼吸机,新生儿触发采用控制通气或辅助通气方式,并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式逐步撤机[3]。新生儿取仰卧位,置于红外线辐射小儿病床上,认真检查供养、导气管位置,确保在最佳位置妥善固定呼吸机 插管。同时,合理调节湿化器温度、湿度,将室内温度控制于32℃~35℃,室内湿度维持于70%左右。
1.2.2 严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4h给予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监测,并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自主呼吸,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查传感器、气管及连接管连接、运行情况,以及呼吸机参数等[4]。如果发生不良状况,则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制定有效的方案,客观记录病情变化。
1.2.3 气管内吸痰护理 在吸痰之前,首先用100%氧通气4~5次,或加大氧流量1min。护理人员佩戴口罩、无菌手套,采用软硬度、长度合适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快速开闭负压吸引器以行间歇性吸引,尽可能减轻对气管组织的损伤。抽吸痰液时,注意左右捻转,并轻轻向上提导管,每次抽取时间控制在10s内。痰液吸取的原则:准确、快速、无菌和无损伤。如果痰液量过多,则可进行多次吸引,在吸引的间歇期,给予患儿气囊通气4~5次,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吸引,防止患儿缺氧。
1.2.4 呼吸机撤机前后护理干预 撤机前,给予患儿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避免拔管后声门水肿造成窒息;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认真清理,撤机后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身体耐受力调整供氧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5]。
1.3 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出院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测量新生儿0~1岁、2岁时智力发育、身体发育情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及头围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MDI、PDI数据用均数(±)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身高、头围及体重等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2岁时身高、头围及体重指标比较 2岁时,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1.3cm、平均头围46.3cm、平均体重11.7kg,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2.8cm、平均头围47.3cm、平均体重13.0kg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1岁、2岁时MDI、PDI指标比较 1岁时,对照组MDI、PDI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岁时,两组新生儿MDI、PDI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在新生儿与呼吸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血氧浓度,然后逐步让患儿呼吸恢复正常。不过,在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如对呼吸机使用不当或患儿耐受力较差,则会改变患儿胸腔内压力,损伤其它健康器官,出现血流失调、出血及呼吸机疲劳等[6]。因此,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身体状况、呼吸机参数变化及传感器运作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
同时,由于新生儿脑部发育能力强,如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或呼吸不畅时则对脑部细胞健康状态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本研究给予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显示:(1)2岁时,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1.3cm、平均头围46.3cm、平均体重11.7kg,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2.8cm、平均头围47.3cm、平均体重13.0kg无明显差异(P>0.05);(2)1岁时,对照组MDI、PDI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岁时,两组新生儿MDI、PDI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不会对患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文金平.刍议新生儿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29(1):42-43.
[2]黄 愉.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3,21(6):211-213.
[3]朱楠楠,张 红,李忠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5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31(2):91-92.
[4]庞金玲.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2-233.
[5]姚慧海,邓晓琳,玉英等.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0):4550-4556.
[6] ZuNannan,Zhang Hong,Li Zhongcai. Ventilator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150 cases of clinical nursing [J] .Lu Nursing Journal,2015,23(14):121-123.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
新生儿身体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呼吸不畅、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及呼吸间断暂停等疾病危险性较大,如果不给于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当前,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成为ICU重症新生儿不可或缺的治疗仪器之一[2]。本研究以我院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时段身高、体重等指标与正常新生儿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早产儿16例,占比40.0%,足月新生儿24例,占比60.0%。出生时,新生儿体重2.3~3.6kg,平均体重为(2.4±1.2)kg。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3d~15d,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4.8±1.2)d。以此40例患儿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呼吸机、气管插管选择及配合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呼吸机为德尔格(Babylog)牌呼吸机,新生儿触发采用控制通气或辅助通气方式,并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式逐步撤机[3]。新生儿取仰卧位,置于红外线辐射小儿病床上,认真检查供养、导气管位置,确保在最佳位置妥善固定呼吸机 插管。同时,合理调节湿化器温度、湿度,将室内温度控制于32℃~35℃,室内湿度维持于70%左右。
1.2.2 严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4h给予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监测,并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自主呼吸,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查传感器、气管及连接管连接、运行情况,以及呼吸机参数等[4]。如果发生不良状况,则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制定有效的方案,客观记录病情变化。
1.2.3 气管内吸痰护理 在吸痰之前,首先用100%氧通气4~5次,或加大氧流量1min。护理人员佩戴口罩、无菌手套,采用软硬度、长度合适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快速开闭负压吸引器以行间歇性吸引,尽可能减轻对气管组织的损伤。抽吸痰液时,注意左右捻转,并轻轻向上提导管,每次抽取时间控制在10s内。痰液吸取的原则:准确、快速、无菌和无损伤。如果痰液量过多,则可进行多次吸引,在吸引的间歇期,给予患儿气囊通气4~5次,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吸引,防止患儿缺氧。
1.2.4 呼吸机撤机前后护理干预 撤机前,给予患儿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避免拔管后声门水肿造成窒息;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认真清理,撤机后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身体耐受力调整供氧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5]。
1.3 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出院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测量新生儿0~1岁、2岁时智力发育、身体发育情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及头围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MDI、PDI数据用均数(±)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身高、头围及体重等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2岁时身高、头围及体重指标比较 2岁时,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1.3cm、平均头围46.3cm、平均体重11.7kg,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2.8cm、平均头围47.3cm、平均体重13.0kg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1岁、2岁时MDI、PDI指标比较 1岁时,对照组MDI、PDI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岁时,两组新生儿MDI、PDI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在新生儿与呼吸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血氧浓度,然后逐步让患儿呼吸恢复正常。不过,在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如对呼吸机使用不当或患儿耐受力较差,则会改变患儿胸腔内压力,损伤其它健康器官,出现血流失调、出血及呼吸机疲劳等[6]。因此,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身体状况、呼吸机参数变化及传感器运作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
同时,由于新生儿脑部发育能力强,如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或呼吸不畅时则对脑部细胞健康状态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本研究给予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显示:(1)2岁时,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1.3cm、平均头围46.3cm、平均体重11.7kg,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身高82.8cm、平均头围47.3cm、平均体重13.0kg无明显差异(P>0.05);(2)1岁时,对照组MDI、PDI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岁时,两组新生儿MDI、PDI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不会对患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文金平.刍议新生儿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29(1):42-43.
[2]黄 愉.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3,21(6):211-213.
[3]朱楠楠,张 红,李忠彩.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5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31(2):91-92.
[4]庞金玲.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2-233.
[5]姚慧海,邓晓琳,玉英等.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0):4550-4556.
[6] ZuNannan,Zhang Hong,Li Zhongcai. Ventilator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150 cases of clinical nursing [J] .Lu Nursing Journal,2015,23(1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