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一生都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低年级德育中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及其渗透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其不单单要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中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几千年凝聚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为学生渗透的最佳内容,尤其传统文化中涵盖的积极进取和谦让等优秀品德,因而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整个教学增添活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品德素质,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一、营造文化教育氛围,滋润学生心灵
德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氛围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德育理念的认知。首先,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是学校,而德育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此,我借助班级环境的布置、学校环境的布置来宣传德育理念及传统文化,利用好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让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时刻滋润学生的心灵,一方面增加了德育的时间,一方面加强了德育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室的墙上挂上一些《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著作中的经典名言;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设计一些传统文化的讲解图画或者文章,供学生们观看等等。其次,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而节日的一些风俗和氛围给予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节日期间,我们学校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我带领学生们用“粽子”道具以及纸质的卡片、装饰品等布置教室,然后准备糯米、红枣、葡萄干、腊肉、粽叶等物品,让学生们比赛包粽子、吃粽子;我还准备了一些“问答”比赛,将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风俗、来历、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及原因、节日禁忌、寓意等向学生讲解,顺便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这种活动氛围将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又给予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了解端午节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宣传了节日文化中的德育理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不是简单地进行说教,而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各类德育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魅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如:2019年6月1日——儿童节,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内心深处扎根,让学生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中国传统佳节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在清明节,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参加烈士陵园的献花仪式,进行集体扫墓。在活动开始前,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典故,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烈士的丰功伟绩,让其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不断升华内心。
三、多元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人才精神、批判性继承和综合性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合理地考虑这些方面的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工作的融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时能自信、自爱、自处,激发其爱国、爱家之情。把学生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端正学生思想,培养良好品德。例如:农历2020年9月9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我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打扫卫生,每个学生帮助一位老人洗衣服,整理房间,回家后搀扶着爷爷奶奶到郊外活动,为爷爷奶奶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让德育工作绽放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主导者与组织者,更是传播德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理论,还要具备为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基本技能,因而需要全面提升德育教师综合素质。我们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响应教育部门号召,从多方面重视德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組织德育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知识、德育教育知识等文化讲座或学习活动,有效丰富德育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并建立扎实而且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付诸于课堂实践。例如开展校内教师经典诵读分享会。通过让教师研读《论语》《说文解字》《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大力激发教师读经典的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教师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发现更多教育教学技巧,也能提高自身品位、净化心灵。
结束语
总之,小学是塑造学生正确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关键期,教师应紧抓这一时期特征做好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大量德育素材,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有效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古怀美.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28+30.
[2]陈剑丽.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J].考试周刊,2018(73):13.
[3]胡娇华.谈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J].读写算,2018(08):57.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四小学 66300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其不单单要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中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几千年凝聚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为学生渗透的最佳内容,尤其传统文化中涵盖的积极进取和谦让等优秀品德,因而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整个教学增添活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品德素质,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一、营造文化教育氛围,滋润学生心灵
德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氛围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德育理念的认知。首先,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是学校,而德育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此,我借助班级环境的布置、学校环境的布置来宣传德育理念及传统文化,利用好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让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时刻滋润学生的心灵,一方面增加了德育的时间,一方面加强了德育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室的墙上挂上一些《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著作中的经典名言;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设计一些传统文化的讲解图画或者文章,供学生们观看等等。其次,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而节日的一些风俗和氛围给予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节日期间,我们学校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我带领学生们用“粽子”道具以及纸质的卡片、装饰品等布置教室,然后准备糯米、红枣、葡萄干、腊肉、粽叶等物品,让学生们比赛包粽子、吃粽子;我还准备了一些“问答”比赛,将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风俗、来历、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及原因、节日禁忌、寓意等向学生讲解,顺便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这种活动氛围将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又给予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了解端午节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宣传了节日文化中的德育理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不是简单地进行说教,而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各类德育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魅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如:2019年6月1日——儿童节,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内心深处扎根,让学生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中国传统佳节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在清明节,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参加烈士陵园的献花仪式,进行集体扫墓。在活动开始前,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典故,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烈士的丰功伟绩,让其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不断升华内心。
三、多元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人才精神、批判性继承和综合性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合理地考虑这些方面的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工作的融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时能自信、自爱、自处,激发其爱国、爱家之情。把学生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端正学生思想,培养良好品德。例如:农历2020年9月9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我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打扫卫生,每个学生帮助一位老人洗衣服,整理房间,回家后搀扶着爷爷奶奶到郊外活动,为爷爷奶奶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让德育工作绽放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主导者与组织者,更是传播德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理论,还要具备为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基本技能,因而需要全面提升德育教师综合素质。我们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响应教育部门号召,从多方面重视德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組织德育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知识、德育教育知识等文化讲座或学习活动,有效丰富德育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并建立扎实而且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付诸于课堂实践。例如开展校内教师经典诵读分享会。通过让教师研读《论语》《说文解字》《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大力激发教师读经典的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教师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发现更多教育教学技巧,也能提高自身品位、净化心灵。
结束语
总之,小学是塑造学生正确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关键期,教师应紧抓这一时期特征做好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大量德育素材,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有效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古怀美.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28+30.
[2]陈剑丽.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J].考试周刊,2018(73):13.
[3]胡娇华.谈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J].读写算,2018(08):57.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四小学 6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