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不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能够促进他们审美能力、文化素养、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学一直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许多问题,教学模式还有待改进。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希望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09
在过去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较深,教师、家长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事实上,音乐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但目前来看,在教学当中仍有着一些问题,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音乐教学模式。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1.音乐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由于音乐并不是考试学科,许多小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升学率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把重心放在了文化课的教学上,音乐教学则处于学校工作的边缘,学校层面对音乐课程的轻视对教学效果形成了直接性的影响。而在这一环境下,音乐教师的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区,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并播放相应的音乐,没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进度,也没有引入贴近学生喜好的流行音乐,只是按照教材和课件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下滑,参与积极性降低。
2.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可否认,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音乐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或技能型的学科,还涉及到对学生情感层面的培育。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新课程标准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感知、赏析和表达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侧重于从音律的角度来分析歌曲,而忽略了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单调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然而,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具有单一化的问题,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负责听讲,或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歌唱训练,在教学中的自主参与度较低,以至于出现了小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音乐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
1.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创设有利的环境
首先,学校的领导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营造有利于音乐教学的环境,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社团、广播站以及其他的学校活动等,融入音乐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在每天的早晨、大课间和放学时,利用广播播放一些经典歌曲或流行歌曲,在播放音乐前,可由音乐教师或者学生来担任广播站的主持人,利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对歌曲的歌名、演唱者、风格等信息进行初步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音乐活动,比如在端午、国庆等节假日的前一天,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中的活动开展歌唱活动,借此来抒发学生愉悦的心情,缓解他们平时学习的压力,同时还能够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小学生建设一些音乐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以社团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扩大音乐教学的影响力。
2.引导学生解读音乐内涵,形成情感共鸣
情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要加强对他们情感层面的引导,使他们深入理解音乐中的精神内涵,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歌曲的时候,教师不能停留在歌词、曲调等方面,还要向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者的相关信息等,让学生对歌曲形成深入全面的认知,接着让学生通过聆听来体会其中的情感,营造出相应的学习氛围,再结合教师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过新年》的时候,本课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过新年》,并能够体会过年时候热烈、欢快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出过年的景象,创设出“过新年”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一说过年的风俗习惯。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关于新年的图片,并播放歌曲《过新年》,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通过反复练唱来掌握这一歌曲。课堂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在歌声当中结束这一课的教学。
3.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一些音乐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小学生往往会出现消极对待的心理,比如在学习音符的时候,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练习数字对应的音符,不但学生的记忆不深刻,且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活动方式,如分发给学生一些音符卡,教师用钢琴进行弹奏,弹出音符的时候,手持对应卡片的学生就要站起来,并唱出这个音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
三、结语
总之,音乐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深化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体会,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审美水平、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琴.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漫谈[J].魅力中国,2018,(52):57.
[2]冯文娟.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5):149-150.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09
在过去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较深,教师、家长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事实上,音乐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但目前来看,在教学当中仍有着一些问题,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音乐教学模式。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1.音乐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由于音乐并不是考试学科,许多小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升学率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把重心放在了文化课的教学上,音乐教学则处于学校工作的边缘,学校层面对音乐课程的轻视对教学效果形成了直接性的影响。而在这一环境下,音乐教师的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区,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并播放相应的音乐,没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进度,也没有引入贴近学生喜好的流行音乐,只是按照教材和课件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下滑,参与积极性降低。
2.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可否认,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音乐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或技能型的学科,还涉及到对学生情感层面的培育。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新课程标准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感知、赏析和表达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侧重于从音律的角度来分析歌曲,而忽略了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单调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然而,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具有单一化的问题,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负责听讲,或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歌唱训练,在教学中的自主参与度较低,以至于出现了小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音乐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
1.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创设有利的环境
首先,学校的领导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营造有利于音乐教学的环境,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社团、广播站以及其他的学校活动等,融入音乐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在每天的早晨、大课间和放学时,利用广播播放一些经典歌曲或流行歌曲,在播放音乐前,可由音乐教师或者学生来担任广播站的主持人,利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对歌曲的歌名、演唱者、风格等信息进行初步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音乐活动,比如在端午、国庆等节假日的前一天,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中的活动开展歌唱活动,借此来抒发学生愉悦的心情,缓解他们平时学习的压力,同时还能够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小学生建设一些音乐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以社团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扩大音乐教学的影响力。
2.引导学生解读音乐内涵,形成情感共鸣
情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要加强对他们情感层面的引导,使他们深入理解音乐中的精神内涵,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歌曲的时候,教师不能停留在歌词、曲调等方面,还要向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者的相关信息等,让学生对歌曲形成深入全面的认知,接着让学生通过聆听来体会其中的情感,营造出相应的学习氛围,再结合教师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过新年》的时候,本课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过新年》,并能够体会过年时候热烈、欢快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出过年的景象,创设出“过新年”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一说过年的风俗习惯。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关于新年的图片,并播放歌曲《过新年》,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通过反复练唱来掌握这一歌曲。课堂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在歌声当中结束这一课的教学。
3.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一些音乐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小学生往往会出现消极对待的心理,比如在学习音符的时候,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练习数字对应的音符,不但学生的记忆不深刻,且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活动方式,如分发给学生一些音符卡,教师用钢琴进行弹奏,弹出音符的时候,手持对应卡片的学生就要站起来,并唱出这个音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
三、结语
总之,音乐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深化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体会,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审美水平、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琴.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漫谈[J].魅力中国,2018,(52):57.
[2]冯文娟.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