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安宁教授是韩城人。韩城是一个文化名城,有地缘文化气质,其实广而扩之,整个北方,我们黄河流域这一块都有它特有的一种文化气质。我是汉中人,属于巴蜀文化(区域),跟邱正伦都是一块的。到西安工作半辈子,实际上是一种客居的心态,这种客居的心态,有时对秦文化地缘的这种气质的感受,反倒可能比较敏感一点。我一直想找个说法来概括这种地缘气质,最后有一次去铜川回来,暮色苍茫,一路坐车回来,我就找到了“苍茫”这个词,并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两句诗。今天就拿“苍茫”这个词,来试着展开对解教授作品的解读。
研读解安宁作品总体的印象:气息朴茂,气象宏约,气格中正。作为创作主体,是那种很虔敬地对待艺术,很虔敬地对待他所想画的画儿的画家,而这次的展出,可以说是一次入境而有待超越的艺术汇报。
先说这次画展的命名。一个展览策划命名真的很重要,刚才张渝提到了这个展名的问题,但有点委婉,依我说,“黄河题材”这四个字是这个展览策划和命名的一大硬伤。我们知道,在艺术创作中,“题材永远是次要的”。所有的元素可能都是重要的,唯有题材这个概念在艺术创作里面永远是次要的。刚才邱正伦也谈到了,如果只用“黄河情”就很好,然后“解安宁山水画展”。前面加上“黄河题材”四个字,就老套了。
我为啥在这里想说这个话,或者说不好意思地冒昧地敢说这个话,因为它触及了我研究西部美学的一个根本性立场或者说理念。从肖云儒先生,还有李震先生,以及上溯十七年,西部文学,西部艺术,这么一路梳理过来,老谈题材问题,题材,风情,像闻捷写的那些诗歌等,这个最后变成了真的很表面的一个问题,而且它真的会造成邱正伦先生讲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且反倒最后成为很麻烦的纠结。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座的书法家薛养贤和安宁一样都是韩城人,我们看养贤的字,你能说它是韩城人写的字,你能说它是北方人写的字,你拿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拿到一切有汉字文化的板块去,都会由衷地欣赏而不关心他是哪里人。原因在哪里?在于养贤的书法艺术修养中,如刚才赵振川先生讲的,接的是非地缘性的那个大的文脉,它不在于是面对什么地缘创作的。赵振川先生前面其实讲了一个关于中国近百年不仅是艺术,而且包括整个文学和文化,小传统和大传统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站在百年激荡的小传统的这个河岸边,一定要时时回顾、眷顾、反顾那个大传统,来重新找到我们在这个小传统里面的立身入史之要点。
这里顺便就要谈到我对解教授作品的具体印象,尤其是他创作的发生机制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是有一点点情和理之间没能摆顺的感觉。你说他这个“情”,充满了激情,真的是有那种冲击力,而且是很真诚的感情,刚才养贤那个比喻太棒了。但是你会发现在图式造型、笔墨关系拿捏上,他又非常理性,我还特别翻了一下解教授写的那些教科书和教材,特别讲学理的,我一下还说不清。至少我自己感觉,画黄河题材的那批大画,主题性的画,反倒还有些小小的麻烦,看起是大画,看到最后感觉是小画,好像是一幅大画的某一个部分。但是他带有传统意味的那些画,不可以着眼于题材选择的那些画,包括我进去右手的第一幅画,六尺整张的,我反倒觉得在气势之外、在形式之外、那个韵味那个气息就很值得回味。这牵扯到一个问题,有时很理性地在把握一幅画,可能就和这个题材的选择有关系了,却又是充满着激情,临池充满着激情,临池之前又充满着一种理性,这两个心理机制间的纠结,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一时我还很难说清楚。
顺便说个题外的话。这些年我一直讲,只有真正的山水中人,才能画好真正的好山水画。那么,人,艺术,与山水的关系是什么?我曾经说过一个俏皮话,真正的诗人,是先听上帝讲话,再与上帝对话,然后再代上帝发言,而最高的诗人,最后是和上帝一样,不说话。我们什么时候听过上帝说话?听不见,上帝无处不在,但上帝从来不说话。那么真正的山水画家,我觉得应该再往前走,刚才几位先生也讲到了,五十才知画,所以我刚才讲了临界而有待超越,安宁教授还不到五十嘛。
先听山水讲话,然后再和山水对话,最后再代山水说话,最高的境界是和山水一样不说话。但不说话就没有文本的体现了,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把你的写生所得到的那个形、那个激情和来自于我们的文脉的那个无形,那个韵,如何更好地融会贯通起来。
张渝先生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北方山水画讲势,南方山水画讲韵。但是再大的势,尤其是这几年的展览导致的这个要有“视觉冲击力”的“势”,还是要和韵结合起来才更有品位。从接受美学上来讲,你说冲击力厉害还是渗透力厉害?你说大江东去厉害,还是李清照那个夜半三更梧桐雨,一滴滴滴到天明更厉害?对此我们大概是要做一下反思的,你看范宽的北方山水的这个势里边,其实韵味还是很足的。当然我不是说张渝先生这个命题不对,他实际上是指出和梳理了一种很重要的脉络,但是我们作为艺术家本人,在创作中还是要把这个质和文、势与韵的关系有机地考虑一下。
总之,安宁教授目前的这个山水画,至少黄河题材这一类的,势还是不错,正襟危坐,但少一点散发乱服,少一点韵味方面的东西。安宁在将来的创作中,要渐渐能把质和文这个关系处理好,把写生和传统这个关系处理好,然后再把它浑然打成一片,到六十以后,大概将形成真正的解安宁式的山水格局和山水风格。
研读解安宁作品总体的印象:气息朴茂,气象宏约,气格中正。作为创作主体,是那种很虔敬地对待艺术,很虔敬地对待他所想画的画儿的画家,而这次的展出,可以说是一次入境而有待超越的艺术汇报。
先说这次画展的命名。一个展览策划命名真的很重要,刚才张渝提到了这个展名的问题,但有点委婉,依我说,“黄河题材”这四个字是这个展览策划和命名的一大硬伤。我们知道,在艺术创作中,“题材永远是次要的”。所有的元素可能都是重要的,唯有题材这个概念在艺术创作里面永远是次要的。刚才邱正伦也谈到了,如果只用“黄河情”就很好,然后“解安宁山水画展”。前面加上“黄河题材”四个字,就老套了。
我为啥在这里想说这个话,或者说不好意思地冒昧地敢说这个话,因为它触及了我研究西部美学的一个根本性立场或者说理念。从肖云儒先生,还有李震先生,以及上溯十七年,西部文学,西部艺术,这么一路梳理过来,老谈题材问题,题材,风情,像闻捷写的那些诗歌等,这个最后变成了真的很表面的一个问题,而且它真的会造成邱正伦先生讲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且反倒最后成为很麻烦的纠结。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座的书法家薛养贤和安宁一样都是韩城人,我们看养贤的字,你能说它是韩城人写的字,你能说它是北方人写的字,你拿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拿到一切有汉字文化的板块去,都会由衷地欣赏而不关心他是哪里人。原因在哪里?在于养贤的书法艺术修养中,如刚才赵振川先生讲的,接的是非地缘性的那个大的文脉,它不在于是面对什么地缘创作的。赵振川先生前面其实讲了一个关于中国近百年不仅是艺术,而且包括整个文学和文化,小传统和大传统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站在百年激荡的小传统的这个河岸边,一定要时时回顾、眷顾、反顾那个大传统,来重新找到我们在这个小传统里面的立身入史之要点。
这里顺便就要谈到我对解教授作品的具体印象,尤其是他创作的发生机制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是有一点点情和理之间没能摆顺的感觉。你说他这个“情”,充满了激情,真的是有那种冲击力,而且是很真诚的感情,刚才养贤那个比喻太棒了。但是你会发现在图式造型、笔墨关系拿捏上,他又非常理性,我还特别翻了一下解教授写的那些教科书和教材,特别讲学理的,我一下还说不清。至少我自己感觉,画黄河题材的那批大画,主题性的画,反倒还有些小小的麻烦,看起是大画,看到最后感觉是小画,好像是一幅大画的某一个部分。但是他带有传统意味的那些画,不可以着眼于题材选择的那些画,包括我进去右手的第一幅画,六尺整张的,我反倒觉得在气势之外、在形式之外、那个韵味那个气息就很值得回味。这牵扯到一个问题,有时很理性地在把握一幅画,可能就和这个题材的选择有关系了,却又是充满着激情,临池充满着激情,临池之前又充满着一种理性,这两个心理机制间的纠结,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一时我还很难说清楚。
顺便说个题外的话。这些年我一直讲,只有真正的山水中人,才能画好真正的好山水画。那么,人,艺术,与山水的关系是什么?我曾经说过一个俏皮话,真正的诗人,是先听上帝讲话,再与上帝对话,然后再代上帝发言,而最高的诗人,最后是和上帝一样,不说话。我们什么时候听过上帝说话?听不见,上帝无处不在,但上帝从来不说话。那么真正的山水画家,我觉得应该再往前走,刚才几位先生也讲到了,五十才知画,所以我刚才讲了临界而有待超越,安宁教授还不到五十嘛。
先听山水讲话,然后再和山水对话,最后再代山水说话,最高的境界是和山水一样不说话。但不说话就没有文本的体现了,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把你的写生所得到的那个形、那个激情和来自于我们的文脉的那个无形,那个韵,如何更好地融会贯通起来。
张渝先生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北方山水画讲势,南方山水画讲韵。但是再大的势,尤其是这几年的展览导致的这个要有“视觉冲击力”的“势”,还是要和韵结合起来才更有品位。从接受美学上来讲,你说冲击力厉害还是渗透力厉害?你说大江东去厉害,还是李清照那个夜半三更梧桐雨,一滴滴滴到天明更厉害?对此我们大概是要做一下反思的,你看范宽的北方山水的这个势里边,其实韵味还是很足的。当然我不是说张渝先生这个命题不对,他实际上是指出和梳理了一种很重要的脉络,但是我们作为艺术家本人,在创作中还是要把这个质和文、势与韵的关系有机地考虑一下。
总之,安宁教授目前的这个山水画,至少黄河题材这一类的,势还是不错,正襟危坐,但少一点散发乱服,少一点韵味方面的东西。安宁在将来的创作中,要渐渐能把质和文这个关系处理好,把写生和传统这个关系处理好,然后再把它浑然打成一片,到六十以后,大概将形成真正的解安宁式的山水格局和山水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