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
方法:对20例桡骨茎突腱鞘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汤剂口服,辅以局部推拿治疗,对照组予激素封闭治疗。
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3个月后达到治愈或好转,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中药治疗方法简便、效佳、价廉,对那些不愿接受封闭治疗者,以及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患者尤其适宜,因而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秩窄性腱鞘炎经筋脉络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2-01
桡骨茎突腱鞘炎是骨伤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通常用利多卡因加泼尼松龙局部封闭可奏效。但有些患者对激素有禁忌症,如兼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者,就不适宜局部封闭治疗。腕部狭窄性腱鞘炎,起病缓慢,亦有因用力过度而突然发病者。早期症状仅觉局部酸痛,之后日渐加重,是以腕部桡侧剧烈疼痛,伸屈指肌腱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腕部桡侧酸痛,拇指内收、尺偏时疼痛剧烈,并伴有无力、活动受限制,不能提物。有时疼痛可向下放射到手指,向上放射至前臂或上臂。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发病于成年女性。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伸屈指、握拳等动作都不能正常完成。检查可见桡骨茎突部皮肤颜色无改变或轻度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与软骨相似的豆状(似黄豆、绿豆状)硬结,屈指握拳、尺偏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正常。严重病例,拇外展和背伸时能触及摩擦音,病程久者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为此,自年以来,作者采用自拟活血散瘀汤治疗该病,与局部封闭各治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将确诊为桡骨茎突腱鞘炎的2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9-73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年1个月,平均26.5天;病情輕度2例,中度7例,重度1例。对照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30-71岁,平均44.6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1年,平均25.7天;病情轻度1例,中度8例,重度1例。两组患者均因桡骨茎突处疼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而就诊,在年龄、病程、病情、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均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自拟活血散瘀汤药物组成:黄芪15g,当归10g,三七5g(研粉分2次吞服),桃仁10g,红花10g,炒白芍15g,蜈蚣两条(研粉分2次吞服),牛膝10g,焦杜仲10g,桂枝6g,防风10g,生甘草3g。病程较长的上方交替酌加白芥子10g,赤芍10g,生地黄10g,桑寄生15g,川芎10g,党参15g,水蛭3g(研粉分2次吞服);病程较长的重症病例可将水蛭加量至4~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配合每天定时做轻轻握拳伸指练习,并抬高手臂温和旋转手臂手腕,每次10~15次,每日4~6次可促进疗效。
2.2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2ml加泼尼松龙12.5mg作局部封闭,每周1次,共1-3次。
3疗效观察
4讨论
桡骨茎突部腱鞘内包绕着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2],对肌腱有保护作用,腱鞘的两层之间构成一腔,内有腱鞘滑液,起着保护和润滑肌腱免受摩擦或压迫作用。腱鞘与骨质构成骨纤维管。由于腱沟浅而狭窄,沟面又覆盖着腕背韧带,正常时,两腱只能紧密地通过这一坚硬的鞘内。经常持久的外展拇指,使肌腱在狭窄的腱鞘内不断地运动摩擦,可引起腱鞘损伤性炎性水肿[3],腱鞘内外层逐渐增厚,以致腔道变窄,鞘内的张力增加,因而产生疼痛及功能障碍。本病属中国传统医学“伤筋”范畴。由于感受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滞经络,郁久化热而出现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等症状。因而总的病机可概括为“气血壅滞,热毒内结”。注“郁、痰、瘀”为其主要矛盾,选用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开瘀力较强的黄芪、汉三七、桃仁、蜈蚣为主药,用于临床,每获疗效。黄芪味甘温,人肺、脾二经,善治气虚表虚.气血运行不畅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为补气升阳活血,固表止汗之要药,取其益气活血之功效。三七味甘微苦温,人肝、胃二经,其功效为止血,活血,消肿止痛力最强,内而脏腑,外而筋骨肌肤,凡气滞血瘀之症,跌打损伤,诸痛之症,用之则效。桃仁味苦甘平,人心、肝、大肠三经,善治血瘀气滞之症,取其破血行瘀止痛之功效。蜈蚣味辛,性温有小毒,人肝经,其功效为走窜力最强,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助三七、桃仁活血,行瘀力。当归养血活血1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桂枝、防风宣通血脉,散风止痛;生白芍柔肝缓制,共奏活血化瘀定痛,缓制舒筋通络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
[2]周秉文,潘达德.简明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72
[3]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91
方法:对20例桡骨茎突腱鞘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汤剂口服,辅以局部推拿治疗,对照组予激素封闭治疗。
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3个月后达到治愈或好转,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中药治疗方法简便、效佳、价廉,对那些不愿接受封闭治疗者,以及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患者尤其适宜,因而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秩窄性腱鞘炎经筋脉络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2-01
桡骨茎突腱鞘炎是骨伤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通常用利多卡因加泼尼松龙局部封闭可奏效。但有些患者对激素有禁忌症,如兼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者,就不适宜局部封闭治疗。腕部狭窄性腱鞘炎,起病缓慢,亦有因用力过度而突然发病者。早期症状仅觉局部酸痛,之后日渐加重,是以腕部桡侧剧烈疼痛,伸屈指肌腱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腕部桡侧酸痛,拇指内收、尺偏时疼痛剧烈,并伴有无力、活动受限制,不能提物。有时疼痛可向下放射到手指,向上放射至前臂或上臂。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发病于成年女性。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伸屈指、握拳等动作都不能正常完成。检查可见桡骨茎突部皮肤颜色无改变或轻度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与软骨相似的豆状(似黄豆、绿豆状)硬结,屈指握拳、尺偏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正常。严重病例,拇外展和背伸时能触及摩擦音,病程久者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为此,自年以来,作者采用自拟活血散瘀汤治疗该病,与局部封闭各治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将确诊为桡骨茎突腱鞘炎的2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9-73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年1个月,平均26.5天;病情輕度2例,中度7例,重度1例。对照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30-71岁,平均44.6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1年,平均25.7天;病情轻度1例,中度8例,重度1例。两组患者均因桡骨茎突处疼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而就诊,在年龄、病程、病情、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均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自拟活血散瘀汤药物组成:黄芪15g,当归10g,三七5g(研粉分2次吞服),桃仁10g,红花10g,炒白芍15g,蜈蚣两条(研粉分2次吞服),牛膝10g,焦杜仲10g,桂枝6g,防风10g,生甘草3g。病程较长的上方交替酌加白芥子10g,赤芍10g,生地黄10g,桑寄生15g,川芎10g,党参15g,水蛭3g(研粉分2次吞服);病程较长的重症病例可将水蛭加量至4~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配合每天定时做轻轻握拳伸指练习,并抬高手臂温和旋转手臂手腕,每次10~15次,每日4~6次可促进疗效。
2.2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2ml加泼尼松龙12.5mg作局部封闭,每周1次,共1-3次。
3疗效观察
4讨论
桡骨茎突部腱鞘内包绕着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2],对肌腱有保护作用,腱鞘的两层之间构成一腔,内有腱鞘滑液,起着保护和润滑肌腱免受摩擦或压迫作用。腱鞘与骨质构成骨纤维管。由于腱沟浅而狭窄,沟面又覆盖着腕背韧带,正常时,两腱只能紧密地通过这一坚硬的鞘内。经常持久的外展拇指,使肌腱在狭窄的腱鞘内不断地运动摩擦,可引起腱鞘损伤性炎性水肿[3],腱鞘内外层逐渐增厚,以致腔道变窄,鞘内的张力增加,因而产生疼痛及功能障碍。本病属中国传统医学“伤筋”范畴。由于感受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滞经络,郁久化热而出现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等症状。因而总的病机可概括为“气血壅滞,热毒内结”。注“郁、痰、瘀”为其主要矛盾,选用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开瘀力较强的黄芪、汉三七、桃仁、蜈蚣为主药,用于临床,每获疗效。黄芪味甘温,人肺、脾二经,善治气虚表虚.气血运行不畅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为补气升阳活血,固表止汗之要药,取其益气活血之功效。三七味甘微苦温,人肝、胃二经,其功效为止血,活血,消肿止痛力最强,内而脏腑,外而筋骨肌肤,凡气滞血瘀之症,跌打损伤,诸痛之症,用之则效。桃仁味苦甘平,人心、肝、大肠三经,善治血瘀气滞之症,取其破血行瘀止痛之功效。蜈蚣味辛,性温有小毒,人肝经,其功效为走窜力最强,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助三七、桃仁活血,行瘀力。当归养血活血1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桂枝、防风宣通血脉,散风止痛;生白芍柔肝缓制,共奏活血化瘀定痛,缓制舒筋通络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
[2]周秉文,潘达德.简明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72
[3]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