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国际经营也面临一些新的财务问题。其中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日益重要。选择合适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有助于规避和弱化汇率变动风险,更切实地反映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外币报表折算的规定主要为指导性意见。本文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外币报表折算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外币;折算;报表;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313-01一、外币报表折算的形成
由于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每月会计期末需将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与母公司一致的本位币后,再进行合并报表。由于汇率波动及对不同报表选择不同的汇率,会在折算时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与汇兑损益不同,外币报表折算差是企业当期未实现的损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二、外币报表折算重难点探讨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折算汇率。通常为对于资产负债类科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对于损益类科目采用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汇率。
其次考虑主表折算顺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交替折算。先折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中用历史汇率折算的科目,然后用每期平均汇率折算利润表,得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年末数=年初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利润分配及提取盈余公积”。
(一)资产负债表重点分析如下:
1、坏账准备的折算:对于资产类项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为净额列示,其所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利润表中以“资产减值损失”列示。实践中将外币表折成人民币表,如应收款项净额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而资产减值损益用平均汇率,会造成应收款项净额≠应收款项原值-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故实践中对坏账准备的本年计提数、期末数用资产负债表即期汇率折算,把期末期初汇率不同造成的差异,单设一列“汇率差异变动数”,这样便于查询坏账准备多少是实际计提产生,多少是汇率折算引起的。并把坏账准备的计提数列入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这样三主表相互平衡,并采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更能反映资产的存在情况。
2、股本的折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本投资的折算汇率,应采用历史汇率。如2013年1月1日境外子公司收到母公司汇入实收资本1000万美元,汇率为6.5,折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时,实收资本按1月1日历史汇率为6500万人民币。资产负债采用期末汇率6.0969,折算后外币报表折算差为6096.9-6500=-403.1万元。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6500万元与子公司实收资本6500万元抵消后,母公司合并报表反映外币折算差为-403.1万元。
3、未分配利润的外币折算: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折算公式为:年初未分配利润数+本年利润-本年的利润分配。年初数按资产负债表上年未分配利润年末数填列,本年利润根据当期折算后损益表各项本年累计数汇总而成。对于本年利润分配项目需采用一定折算汇率,但采用何种汇率折算,准则并未明确。实际工作中如果对损益科目采用期初与期末平均汇率折算,通常对利润分配的项目也按同口径汇率折算。
4、少数股东权益的折算:准则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此原则表明少数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一部分,包含了少数股权所代表的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项目,同样应承担折算汇率变动形成的外币折算差,承担汇率风险。
实践中直接用少数股东权益外币金额乘以资产负债表汇率,得出少数股东权益的人民币金额。而不是用损益表中按月累加的少数股东损益数与少数股东权益年初数相加。
(二)利润表重点分析如下:
1、每月折算当期发生额,逐期累加:利润表为月度报表,当月发生额用月平均汇率折算。如1月份利润表用1月平均汇率,2月末仅需对2月当期发生额用2月平均汇率折算,用1月的折算额加上2月的当期折算额得出本年累计数。不能用1至2月累计的外币数直接乘以平均汇率得出本年累计数,这样会让两个月当期发生数相加不等于本年累计数,造成人民币数不勾稽。同时当汇率波动较大时,直接对本年累计数进行折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利润情况。
2、综合收益的折算:其他综合收益为外币报表折算差、资本公积变动等。将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和资本公积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差额填入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
净利润金额加上其他综合收益金额得到综合收益总额。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为,用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期末数减期初数,再减去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损益数,得到当年少数股东综合收益金额。
(三)现金流量表重点分析如下:
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合理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需要注意事项为:
1、现金流量表采用与利润表相似折算方法,用本月发生数乘以平均汇率,得出当期金额,然后按月累计,形成现金流量表本年累计数。此折算方法比用本年美元累计数直接乘平均汇率方法更准确还原现金流量金额,避免汇率波动多大,对现金流折算数额的失真。
2、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采用资产负债表汇率折算,而其他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折算。不同汇率形成的折算差额列入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中。
三、平衡及时性、准确性、统一性三者关系
外币报表折算除需折三张主表,还包括大量副表。对于涉外机构众多的集团企业,合并报表需层层抵消,币种层层转换,会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精力。而公司管理层对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所以更要注重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采用政策的统一性。笔者认为应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发会计集中核算或ERP系统,制定统一折算方法,在全球报表系统中实现自动合并及外币报表转换,提高报表及时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政媛.《外币报表折算及境外企业合并实物探讨》,会计之友2013年8期上
[2]陈益群,曹银娣,陈旭.《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有关问题探讨》,财会学习2006.10
关键词:外币;折算;报表;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313-01一、外币报表折算的形成
由于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不同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每月会计期末需将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与母公司一致的本位币后,再进行合并报表。由于汇率波动及对不同报表选择不同的汇率,会在折算时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与汇兑损益不同,外币报表折算差是企业当期未实现的损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二、外币报表折算重难点探讨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折算汇率。通常为对于资产负债类科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对于损益类科目采用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汇率。
其次考虑主表折算顺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交替折算。先折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中用历史汇率折算的科目,然后用每期平均汇率折算利润表,得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年末数=年初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利润分配及提取盈余公积”。
(一)资产负债表重点分析如下:
1、坏账准备的折算:对于资产类项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为净额列示,其所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利润表中以“资产减值损失”列示。实践中将外币表折成人民币表,如应收款项净额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而资产减值损益用平均汇率,会造成应收款项净额≠应收款项原值-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故实践中对坏账准备的本年计提数、期末数用资产负债表即期汇率折算,把期末期初汇率不同造成的差异,单设一列“汇率差异变动数”,这样便于查询坏账准备多少是实际计提产生,多少是汇率折算引起的。并把坏账准备的计提数列入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这样三主表相互平衡,并采用资产负债表日汇率更能反映资产的存在情况。
2、股本的折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本投资的折算汇率,应采用历史汇率。如2013年1月1日境外子公司收到母公司汇入实收资本1000万美元,汇率为6.5,折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时,实收资本按1月1日历史汇率为6500万人民币。资产负债采用期末汇率6.0969,折算后外币报表折算差为6096.9-6500=-403.1万元。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6500万元与子公司实收资本6500万元抵消后,母公司合并报表反映外币折算差为-403.1万元。
3、未分配利润的外币折算: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折算公式为:年初未分配利润数+本年利润-本年的利润分配。年初数按资产负债表上年未分配利润年末数填列,本年利润根据当期折算后损益表各项本年累计数汇总而成。对于本年利润分配项目需采用一定折算汇率,但采用何种汇率折算,准则并未明确。实际工作中如果对损益科目采用期初与期末平均汇率折算,通常对利润分配的项目也按同口径汇率折算。
4、少数股东权益的折算:准则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此原则表明少数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一部分,包含了少数股权所代表的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项目,同样应承担折算汇率变动形成的外币折算差,承担汇率风险。
实践中直接用少数股东权益外币金额乘以资产负债表汇率,得出少数股东权益的人民币金额。而不是用损益表中按月累加的少数股东损益数与少数股东权益年初数相加。
(二)利润表重点分析如下:
1、每月折算当期发生额,逐期累加:利润表为月度报表,当月发生额用月平均汇率折算。如1月份利润表用1月平均汇率,2月末仅需对2月当期发生额用2月平均汇率折算,用1月的折算额加上2月的当期折算额得出本年累计数。不能用1至2月累计的外币数直接乘以平均汇率得出本年累计数,这样会让两个月当期发生数相加不等于本年累计数,造成人民币数不勾稽。同时当汇率波动较大时,直接对本年累计数进行折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利润情况。
2、综合收益的折算:其他综合收益为外币报表折算差、资本公积变动等。将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和资本公积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差额填入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
净利润金额加上其他综合收益金额得到综合收益总额。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为,用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期末数减期初数,再减去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损益数,得到当年少数股东综合收益金额。
(三)现金流量表重点分析如下:
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合理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需要注意事项为:
1、现金流量表采用与利润表相似折算方法,用本月发生数乘以平均汇率,得出当期金额,然后按月累计,形成现金流量表本年累计数。此折算方法比用本年美元累计数直接乘平均汇率方法更准确还原现金流量金额,避免汇率波动多大,对现金流折算数额的失真。
2、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采用资产负债表汇率折算,而其他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折算。不同汇率形成的折算差额列入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中。
三、平衡及时性、准确性、统一性三者关系
外币报表折算除需折三张主表,还包括大量副表。对于涉外机构众多的集团企业,合并报表需层层抵消,币种层层转换,会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精力。而公司管理层对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所以更要注重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采用政策的统一性。笔者认为应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发会计集中核算或ERP系统,制定统一折算方法,在全球报表系统中实现自动合并及外币报表转换,提高报表及时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政媛.《外币报表折算及境外企业合并实物探讨》,会计之友2013年8期上
[2]陈益群,曹银娣,陈旭.《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有关问题探讨》,财会学习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