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即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审美品格的塑造。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表现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大量的诗、词作品,这为塑造学生审美品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品格。
一、走进诗歌,感受诗之美。
诗歌是一座巨大的美学宝库,著名诗人布罗茨基说“诗歌是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的美有多种表现形式: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等。要塑造学生的审美品格,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感受到诗歌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诗歌中的美,擅于将这些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较浅层次的审美体验,并逐渐唤醒审美意识。如:教学杜甫的《望岳》时,应展现出巍峨雄壮、峰奇景丽的画面美和会当绝顶,俯视一切的情感美;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应展现出含蓄哀婉、深情内敛的情感美和宁静深邃、触人心绪的意境美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借助绘画等外物,通过情感饱满的诵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这些诗情诗意中,获得更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加深理解,品味诗之美。
托物言志是诗人最常运用的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这些所“托”之物大多是诗人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从复杂多变的人生事物中选取出来、匠心独运地排列组合起来、具有美学品质的意象。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这些意象的情况下,审美体验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进而才能更好地品味诗人蕴含在意象中深刻的美学内涵,提高审美品格。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紧抓情境和意境两个关键。
1.情境还原,设身处地感其思。
笔者在教授晏殊的《浣溪沙》时,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大家都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旁边坐着你最要好的朋友;明年的今天,大家可能还在上课,仍在熟悉的教室里,可老师不一样了,最好的朋友转校了,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却一样表现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学生的情绪被情境所感染,已经与晏殊创作《浣溪沙》时的情景相似。笔者便紧接着告诉学生:北宋的词人晏殊也遇到和大家一样的情况,他在听曲品酒的时候,想起了去年同一时候亦是在这里相聚饮酒,与今相较,大不相同,大家想知道晏殊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吗?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晏殊的诗中,去感受晏殊对于美好事物消逝不在的缅怀和忧伤之情,以及对于宇宙人生循环往复却各不相同的充满哲理性的思考。学生因有之前类似情境的还原,感同身受,对于诗人表达的意境便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于诗人所传达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绪产生强烈共鸣,对于诗中的情感美与哲思美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2.把握意境,理解感悟品词句。
在《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教学时,可抓住诗歌“喜春”这一核心点,向同学提问:从诗歌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学生争相回答:“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里可以看出来”、“从争啼的莺莺燕燕,从衔泥筑巢的春燕可以看出来”、“从四处长起来的春花,从鲜嫩的春草里可以看出来”……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对于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对春天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整首诗欢娱、明丽的意境有了较好的把握,对于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有了自己较直观的认识。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啄”换成“衔”好不好?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便有学生回答:不好,啄字表现出燕子这边啄啄,那边啄啄,欢快的情绪,如果改成衔,燕子这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便没有了,诗歌的情感也大打折扣。学生对诗歌意境有了整体把握后,通过适宜地提问引导,引发学生对诗歌语言进行比较、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艺术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独特魅力,感受诗人创作在意境烘托上的超人智慧,更深地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使审美品格得到有效提升。
三、移情入诗,体验诗之美。
审美品格的塑造,在于发现美、感受美,在于理解美、品味美,但只有我们参与到美的创造中,体验美的灵魂,对于美才能有真正的理解和判断。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总会有意无意地留白,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描绘,为我们参与诗歌之美创造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在感受、理解诗歌美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移情入诗,将诗人未曾提及的、将诗人言及辄止的、将诗人言而不绝的部分,具体化、细节化,以还原、再创作的方式,将自身的情感逐渐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融入到美的创造中,从而深层次地体验诗歌之美。如教学《夜雨寄北》这首诗时,李商隐已经将对夫人的思念之情和未知归期的伤感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笔者便要求学生:请你以李商隐的口吻,写一封家书。让学生通过想象,参与到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情感中。通过这样的参与方式,学生对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美感便有更好把握与体会。
总之,诗歌中蕴含着太多的审美元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遵循审美品格塑造规律,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耐心地逐步推进审美教育,积极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奏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体会,塑造学生的审美品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单位: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
一、走进诗歌,感受诗之美。
诗歌是一座巨大的美学宝库,著名诗人布罗茨基说“诗歌是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的美有多种表现形式: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等。要塑造学生的审美品格,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感受到诗歌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诗歌中的美,擅于将这些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较浅层次的审美体验,并逐渐唤醒审美意识。如:教学杜甫的《望岳》时,应展现出巍峨雄壮、峰奇景丽的画面美和会当绝顶,俯视一切的情感美;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应展现出含蓄哀婉、深情内敛的情感美和宁静深邃、触人心绪的意境美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借助绘画等外物,通过情感饱满的诵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这些诗情诗意中,获得更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加深理解,品味诗之美。
托物言志是诗人最常运用的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这些所“托”之物大多是诗人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从复杂多变的人生事物中选取出来、匠心独运地排列组合起来、具有美学品质的意象。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这些意象的情况下,审美体验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进而才能更好地品味诗人蕴含在意象中深刻的美学内涵,提高审美品格。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应紧抓情境和意境两个关键。
1.情境还原,设身处地感其思。
笔者在教授晏殊的《浣溪沙》时,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大家都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旁边坐着你最要好的朋友;明年的今天,大家可能还在上课,仍在熟悉的教室里,可老师不一样了,最好的朋友转校了,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却一样表现出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学生的情绪被情境所感染,已经与晏殊创作《浣溪沙》时的情景相似。笔者便紧接着告诉学生:北宋的词人晏殊也遇到和大家一样的情况,他在听曲品酒的时候,想起了去年同一时候亦是在这里相聚饮酒,与今相较,大不相同,大家想知道晏殊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吗?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晏殊的诗中,去感受晏殊对于美好事物消逝不在的缅怀和忧伤之情,以及对于宇宙人生循环往复却各不相同的充满哲理性的思考。学生因有之前类似情境的还原,感同身受,对于诗人表达的意境便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于诗人所传达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绪产生强烈共鸣,对于诗中的情感美与哲思美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2.把握意境,理解感悟品词句。
在《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教学时,可抓住诗歌“喜春”这一核心点,向同学提问:从诗歌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学生争相回答:“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里可以看出来”、“从争啼的莺莺燕燕,从衔泥筑巢的春燕可以看出来”、“从四处长起来的春花,从鲜嫩的春草里可以看出来”……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对于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对春天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整首诗欢娱、明丽的意境有了较好的把握,对于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有了自己较直观的认识。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啄”换成“衔”好不好?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便有学生回答:不好,啄字表现出燕子这边啄啄,那边啄啄,欢快的情绪,如果改成衔,燕子这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便没有了,诗歌的情感也大打折扣。学生对诗歌意境有了整体把握后,通过适宜地提问引导,引发学生对诗歌语言进行比较、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艺术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独特魅力,感受诗人创作在意境烘托上的超人智慧,更深地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使审美品格得到有效提升。
三、移情入诗,体验诗之美。
审美品格的塑造,在于发现美、感受美,在于理解美、品味美,但只有我们参与到美的创造中,体验美的灵魂,对于美才能有真正的理解和判断。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总会有意无意地留白,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描绘,为我们参与诗歌之美创造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在感受、理解诗歌美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移情入诗,将诗人未曾提及的、将诗人言及辄止的、将诗人言而不绝的部分,具体化、细节化,以还原、再创作的方式,将自身的情感逐渐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融入到美的创造中,从而深层次地体验诗歌之美。如教学《夜雨寄北》这首诗时,李商隐已经将对夫人的思念之情和未知归期的伤感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笔者便要求学生:请你以李商隐的口吻,写一封家书。让学生通过想象,参与到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情感中。通过这样的参与方式,学生对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美感便有更好把握与体会。
总之,诗歌中蕴含着太多的审美元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遵循审美品格塑造规律,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耐心地逐步推进审美教育,积极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奏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体会,塑造学生的审美品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单位: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