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从教数年以来的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收获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高三教学和复习上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一、过多地强调了技巧,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假期补课期间,我常常让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我发现,语文水平稍高的同学的观点非常相似。谈及两年高中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些学生往往会说只学会了做题。学科教学走到这步境地,我分析有两种原因:
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
其二,囿于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这些方言区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基于此,我该做怎样的努力呢?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改变呢?个别优秀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出众,我请她谈谈她的体验还有对老师语文教学的建议,她说:“除了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我感觉比较有兴趣外,其实在课堂上我也是上进心驱使着在听。
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开放式的阅读课,在自由的阅读和跟老师平等的交流中,我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她的话让我也想起了自己中学时代学语文的情形,我不也正是在自己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成绩的吗?
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二学年,我们每周设有一节阅读课,用这点儿时间阅读别说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没有办法,阅读课上我只好要求学生看一些《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之类的杂志,至于一些名著根本无暇顾及。“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让学生们读一些这样的通俗的文章,试想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大作?
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同时,阅读时一定要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而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写读书心得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次是加强写作的练习。
我们常常说,写作要靠积累,其实积累途径只有两个,一是阅读材料的积累,再就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一日不练口生,一日不写手生。所以,我想接下来除了让学生尽量每周记周记,这样不仅培养同学们观察思考的能力,还锻炼了同学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想,长此以往,同学们的写作就不会文不通字不顺,或者辞不达意了。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语文组每年级每学期都举办一次诗歌擂台赛、成语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争取每个月都有语文活动,然后优秀者再参加校级的比赛。每一次比赛给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校出现一种“天天学语文,语文天天学”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课堂授课的收效,忽略了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的全程监督和检测
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这里的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的接受,因而老师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引导就显得特别困难,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很见成效,放弃尝试,回到老路上去,驾轻就熟,我往往就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放松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然后,还是“吃力不讨好”地灌输,课堂教学改革地尝试浅尝辄止,课后地全程指导和检测的原有的规定形同虚设。
我想今后还要坚持预习和复习的整理本的检查和检测,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以及课堂学习这几个环节上能环环相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真正充当起的主人。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仅仅是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愿意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三、过多地突出了教师预设的意旨,忽略了学生本身感受语文的特点和差异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致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每节课都有所取舍,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运有各种条件和手段,创设情境地,使每节课都有亮点,每节课都有高潮。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已经试过用画面,声音创设情境,试着把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都调动起来,那几节课,我也确实体验到难得的兴奋。刚接触课文时,学生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
在这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比较,积极参与,然后再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的尝试我会在高三的教学中坚持下去。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
一、过多地强调了技巧,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假期补课期间,我常常让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我发现,语文水平稍高的同学的观点非常相似。谈及两年高中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些学生往往会说只学会了做题。学科教学走到这步境地,我分析有两种原因:
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
其二,囿于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这些方言区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基于此,我该做怎样的努力呢?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改变呢?个别优秀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出众,我请她谈谈她的体验还有对老师语文教学的建议,她说:“除了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我感觉比较有兴趣外,其实在课堂上我也是上进心驱使着在听。
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开放式的阅读课,在自由的阅读和跟老师平等的交流中,我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她的话让我也想起了自己中学时代学语文的情形,我不也正是在自己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成绩的吗?
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二学年,我们每周设有一节阅读课,用这点儿时间阅读别说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没有办法,阅读课上我只好要求学生看一些《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之类的杂志,至于一些名著根本无暇顾及。“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让学生们读一些这样的通俗的文章,试想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大作?
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同时,阅读时一定要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而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写读书心得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次是加强写作的练习。
我们常常说,写作要靠积累,其实积累途径只有两个,一是阅读材料的积累,再就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一日不练口生,一日不写手生。所以,我想接下来除了让学生尽量每周记周记,这样不仅培养同学们观察思考的能力,还锻炼了同学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想,长此以往,同学们的写作就不会文不通字不顺,或者辞不达意了。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语文组每年级每学期都举办一次诗歌擂台赛、成语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争取每个月都有语文活动,然后优秀者再参加校级的比赛。每一次比赛给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校出现一种“天天学语文,语文天天学”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课堂授课的收效,忽略了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的全程监督和检测
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这里的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的接受,因而老师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引导就显得特别困难,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很见成效,放弃尝试,回到老路上去,驾轻就熟,我往往就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放松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然后,还是“吃力不讨好”地灌输,课堂教学改革地尝试浅尝辄止,课后地全程指导和检测的原有的规定形同虚设。
我想今后还要坚持预习和复习的整理本的检查和检测,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以及课堂学习这几个环节上能环环相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真正充当起的主人。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仅仅是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愿意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三、过多地突出了教师预设的意旨,忽略了学生本身感受语文的特点和差异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致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每节课都有所取舍,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运有各种条件和手段,创设情境地,使每节课都有亮点,每节课都有高潮。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已经试过用画面,声音创设情境,试着把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都调动起来,那几节课,我也确实体验到难得的兴奋。刚接触课文时,学生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
在这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比较,积极参与,然后再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的尝试我会在高三的教学中坚持下去。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