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课程标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历史教学环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及时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科学教育观;课程标准;学习兴趣;及时反思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1.关注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好恶、需求、个性与特长,因此,教学中要热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品质优秀、专业精通的发展型教师。
二、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课程标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研究透历史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本体部分(即内容标准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作不同水平的划分。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历史教学环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成为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做法之一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构建自由、民主、宽松、和谐、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历史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2.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唯一、有效性的原则,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随时调整教法,如开展辩论演讲、自学讨论、课堂分组讨论、动手画图制作、角色扮演、新闻发布、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
4.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
历史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巧妙处理,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获得对久远的历史事物的感觉经验,进而理解课本中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当然,历史情境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材料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实物情境、表演情境等。笔者认为,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又能使教学任务在学生的愉快参与中轻松完成。
四、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及时反思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而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这就需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只有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提高,这正符合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总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
关键词:科学教育观;课程标准;学习兴趣;及时反思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1.关注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好恶、需求、个性与特长,因此,教学中要热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2.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品质优秀、专业精通的发展型教师。
二、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课程标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研究透历史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本体部分(即内容标准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作不同水平的划分。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历史教学环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成为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做法之一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构建自由、民主、宽松、和谐、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历史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2.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不唯一、有效性的原则,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随时调整教法,如开展辩论演讲、自学讨论、课堂分组讨论、动手画图制作、角色扮演、新闻发布、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
4.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
历史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巧妙处理,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获得对久远的历史事物的感觉经验,进而理解课本中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当然,历史情境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材料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实物情境、表演情境等。笔者认为,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又能使教学任务在学生的愉快参与中轻松完成。
四、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及时反思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而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这就需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只有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提高,这正符合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总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