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改革现有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是当前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必然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思维的渗透,是培养大学生数学创新素质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50-02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公共课程。多年以来,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的推导,运算技能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得出如下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数学内容情境,引导学生批判性质疑
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学内容,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明确学习内容即可。教师注意运用建设性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崭新的角度构思,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二、在探究、发现知识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实践运用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后都要归结到实践运用中去。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四、教师自身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活动产生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改变学生是观众、听众的陈旧教学模式。因为陈旧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拓宽学生自己的翱翔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五、以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
教师要让高等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现实世界中的数学走进课堂。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的迫切要求。人类的进化,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创造。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
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需要指出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足够的时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并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对待挫折失败,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创新的成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创新摇篮。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毛京中.创新力的培养与工科数学教学的创新[J].大学数学,2003,19(1):51-53.
[2]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0,1(3):9-11.
[3]赵多彪.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教学教学研究,2001,2(11):2-4.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50-02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公共课程。多年以来,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的推导,运算技能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得出如下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数学内容情境,引导学生批判性质疑
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学内容,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明确学习内容即可。教师注意运用建设性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崭新的角度构思,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二、在探究、发现知识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实践运用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后都要归结到实践运用中去。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四、教师自身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活动产生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改变学生是观众、听众的陈旧教学模式。因为陈旧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拓宽学生自己的翱翔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五、以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
教师要让高等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现实世界中的数学走进课堂。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的迫切要求。人类的进化,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创造。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
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需要指出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足够的时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并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对待挫折失败,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创新的成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创新摇篮。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毛京中.创新力的培养与工科数学教学的创新[J].大学数学,2003,19(1):51-53.
[2]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0,1(3):9-11.
[3]赵多彪.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教学教学研究,20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