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怎么练?作业当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业具有反馈功能,它便于教师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调节教学实践;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手段。有效的作业设计和批改能帮助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综合素质,保持可持续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而,要走出目前英语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误区,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精选精练的作业,这样才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既不加重负担,又能激发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语作业布置和批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缺乏情趣。很多教师把机械的抄写单词、词组或课文作为作业的主要形式。这种单纯的作业抄写,忽视了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背离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每天机械地、被动地、重复地做这些既无情趣、又无创造性的劳动,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厌恶,久而久之,就会失掉学习英语的兴趣。
2 作业适切性、衔接性差,偏离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业布置随意性大,没有规划,不能明确每次作业的目的;作业与作业间衔接性差,相关知识重复次数少;以题海战术来求得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甚至布置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如抄写单词、短语或课文几十遍)。这样的作业不仅空耗教师、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导致厌学,降低质量,有悖于学科作业的主旨。
3 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不能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地布置统一的作业,对无论处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作一样的要求。而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面前不可能人人等同、处于同一水平。这样,好的学生会因“吃不饱”而难以提高,差的学生则会因“吃不了”、“消化不掉”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
4 作业布置重笔头、轻听说,缺乏对能力的培养。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大部分英语作业都以书面作业为主,轻视对听力和口语的练习,不能兼顾听、说、读、写的均衡发展。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作业显然无法达到这个最终目的。
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 形式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兴趣。英语作业要以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相结合。除了布置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标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墙报、英语角等作为非书面作业。每天课堂上五分钟的英语演讲,每个学生都会尽其所能去准备;课本剧改编与表演本身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英语墙报上谁不希望自己的大作被人欣赏称赞!元旦或生日时,自制一张贺卡,写上英文贺词,所有学生都会做到设计新颖别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类似的作业,不用老师督促检查,同学们都会自觉做到最好。
2 作业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作业布置要突出英语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为学生运用英语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与舞台。
3 作业批改讲究实效性。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全批全改。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批改只重结果(对错),而忽略过程(错误的原因),达不到作业的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失去了作业的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作业批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认真批改,评讲作业,做到“四有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要指导学生自觉建立纠错本,对纠错的内容要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巩固纠错效果。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保证质量。
(2)粗批和精批相结合。一会、二会甚至有些三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可粗批,仅给以对错评价即可;三会、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要精批,批阅时不仅要评出对错,而且要对错误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要写好阅后记,摘录典型和普遍的错误,以便教师讲评时有的放矢,学生知晓知识上的缺陷并对症下药,确保作业的实效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面批,这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培养学生自信心。
(3)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评价转换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自改的作业,主要是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批改前教师要有必要的提示;作业互改可在讨论中进行,书面表达最适宜互改。
4 掌握适切性和适量性,有的放矢。优化作业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解决高耗低能现象。选题要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把布置大量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练习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
5 兼顾听说读写,注重能力培养。听力和口语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为语言交际的能力。因而,听说读写是英语学科必要的练习形式,作业布置不能只顾读写,忽视听说。
做听力练习,要改变传统的“听录音、对答案、再读一读”的做法。听前要使学生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熟悉话题,预测大意,布置任务;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主题大意,捕捉细节信息,完成任务;要把听力和口语相结合,听录音后,要求根据笔记写出梗概,进行复述,这既可检查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又能练习语音语调,评价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对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有错必纠。
6 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布置层次分明的同步作业。可采取分档布置法:A档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所有口头、听力和书面作业),每生必做,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B档作业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可随意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综合题,充分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优生满足求知欲,差生增强自信心;对同一作业,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如书面表达,差的学生只要求写4.5个简单句,意思基本通顺即可;中等学生要求写6—9句,意思要通顺且注意连贯,允许有少量错误;优秀的学生要求写10句以上,句式尽量不单一,用词力求准确,语言流畅,基本无语言错误。教师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展望
作业的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火眼金睛披沙淘金,精心筛选;作业的批改更要我们想方设法、不拘一格、因“生”制宜,以期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不能点石成金,但我们可以打磨抛光。作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打磨抛光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自觉做到精心的设计和批改作业,努力使作业的作用由一举一得而为一举两得乃至一举多得。恰当高效的处理作业这一环节,使之成为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重要手段,也能确保所有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怎么练?作业当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业具有反馈功能,它便于教师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调节教学实践;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手段。有效的作业设计和批改能帮助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综合素质,保持可持续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而,要走出目前英语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误区,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精选精练的作业,这样才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既不加重负担,又能激发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语作业布置和批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缺乏情趣。很多教师把机械的抄写单词、词组或课文作为作业的主要形式。这种单纯的作业抄写,忽视了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背离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每天机械地、被动地、重复地做这些既无情趣、又无创造性的劳动,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厌恶,久而久之,就会失掉学习英语的兴趣。
2 作业适切性、衔接性差,偏离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业布置随意性大,没有规划,不能明确每次作业的目的;作业与作业间衔接性差,相关知识重复次数少;以题海战术来求得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甚至布置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如抄写单词、短语或课文几十遍)。这样的作业不仅空耗教师、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导致厌学,降低质量,有悖于学科作业的主旨。
3 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不能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地布置统一的作业,对无论处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作一样的要求。而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面前不可能人人等同、处于同一水平。这样,好的学生会因“吃不饱”而难以提高,差的学生则会因“吃不了”、“消化不掉”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
4 作业布置重笔头、轻听说,缺乏对能力的培养。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大部分英语作业都以书面作业为主,轻视对听力和口语的练习,不能兼顾听、说、读、写的均衡发展。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作业显然无法达到这个最终目的。
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 形式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兴趣。英语作业要以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相结合。除了布置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标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墙报、英语角等作为非书面作业。每天课堂上五分钟的英语演讲,每个学生都会尽其所能去准备;课本剧改编与表演本身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英语墙报上谁不希望自己的大作被人欣赏称赞!元旦或生日时,自制一张贺卡,写上英文贺词,所有学生都会做到设计新颖别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类似的作业,不用老师督促检查,同学们都会自觉做到最好。
2 作业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作业布置要突出英语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为学生运用英语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与舞台。
3 作业批改讲究实效性。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全批全改。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批改只重结果(对错),而忽略过程(错误的原因),达不到作业的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失去了作业的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作业批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认真批改,评讲作业,做到“四有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要指导学生自觉建立纠错本,对纠错的内容要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巩固纠错效果。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保证质量。
(2)粗批和精批相结合。一会、二会甚至有些三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可粗批,仅给以对错评价即可;三会、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要精批,批阅时不仅要评出对错,而且要对错误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要写好阅后记,摘录典型和普遍的错误,以便教师讲评时有的放矢,学生知晓知识上的缺陷并对症下药,确保作业的实效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面批,这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培养学生自信心。
(3)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评价转换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自改的作业,主要是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批改前教师要有必要的提示;作业互改可在讨论中进行,书面表达最适宜互改。
4 掌握适切性和适量性,有的放矢。优化作业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解决高耗低能现象。选题要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把布置大量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练习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
5 兼顾听说读写,注重能力培养。听力和口语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为语言交际的能力。因而,听说读写是英语学科必要的练习形式,作业布置不能只顾读写,忽视听说。
做听力练习,要改变传统的“听录音、对答案、再读一读”的做法。听前要使学生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熟悉话题,预测大意,布置任务;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主题大意,捕捉细节信息,完成任务;要把听力和口语相结合,听录音后,要求根据笔记写出梗概,进行复述,这既可检查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又能练习语音语调,评价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对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有错必纠。
6 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布置层次分明的同步作业。可采取分档布置法:A档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所有口头、听力和书面作业),每生必做,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B档作业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可随意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综合题,充分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优生满足求知欲,差生增强自信心;对同一作业,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如书面表达,差的学生只要求写4.5个简单句,意思基本通顺即可;中等学生要求写6—9句,意思要通顺且注意连贯,允许有少量错误;优秀的学生要求写10句以上,句式尽量不单一,用词力求准确,语言流畅,基本无语言错误。教师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展望
作业的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火眼金睛披沙淘金,精心筛选;作业的批改更要我们想方设法、不拘一格、因“生”制宜,以期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不能点石成金,但我们可以打磨抛光。作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打磨抛光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自觉做到精心的设计和批改作业,努力使作业的作用由一举一得而为一举两得乃至一举多得。恰当高效的处理作业这一环节,使之成为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重要手段,也能确保所有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