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主阵地课堂。于是,“把学习主阵地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新课程标准》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 自主化 活动化 生活化 情感化
一、课堂应是“自主化”的课堂
1.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如在上《花喜鹊和小乌鸦》这一课时,在创编节奏这个环节上,以往都是老师给学生一个节奏,让学生按着老师的要求去拍打节奏。上课时我先做了一些节奏练习的铺垫,然后提议让学生自由组合,用身体表现自己所编的节奏,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创编节奏非常认真,而且节奏创编种类非常多,我感到惊讶同时也非常高兴,因为学生们的潜力是大有可挖的,平时自己又做教具、又想节奏创作那也是有限的,放下架子与同学一起学习,才能使师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如在学习《跳吧,跳吧》这首歌曲时,这是一首A调歌曲,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要在以前早就要教学生唱啦,可我尝试了一下只带学生找到do音所在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其它音,学生们很快找到其它音的位置,并且能与我轻声漫唱,又一次教学的尝试使我获得成功,他又证明了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老师的“推”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应是“活动化”的课堂
小学音乐课的音乐作品,作为学生的感知音乐内容的一种媒体,通过这一媒体要得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引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而理解、表达音乐内容。
1、 1.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是指人、物体的形状。正因为这一艺术特征,是音乐教学的语言与音乐中的各表现因素产生某种对应关系,运用这一关系,针对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差的状况,让音乐旋律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之具体想象化,在教学中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为一年级学生讲音阶时,教学语言设计为: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教室在楼上,你们是怎样上来的? 学生:从楼梯上来的。这时就可以演奏音阶:1 2 3 4 5 6 7 并介绍这些音一个比一个就像同学们上楼一样,使音乐形象化。教师:如果一个同学背着沉重的东西上来了,你们听是不是这样:1——2——3——4——5——6——7——1 用缓慢速度演奏低音音阶。教师:一位同学高高兴兴地从楼下轻快跳跃的上来,你们听 1 2 3 4 5 6 7 1。对不对?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通过这一教学,使学生对音阶的上下行音响表象与上下楼的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了,加深了学生对音阶的了解,诱发了音乐形象的初步理解。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并进行了纪律和安全教育。
2.2、音乐教材的形象性
小学音乐教材以艺术作品为主体,适应小学生的音乐心里,要开启学生对作品的联想、想象,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相互转换,产生审美通感的最佳心理,就必须深入挖掘、掌握教材中的形象性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乐器结合教材内容演奏一些描写动物活及其声音的特性音调,让学生感受,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并得到课堂上的丰富的活动锻炼,如:这是杜鹃鸟的叫声,最高的叫声为小杜鹃,中间的为年轻的杜鹃,最低的为老杜鹃。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高、低、大、小,理解成杜鹃所在的位置的远近。音乐教学中选择形象鲜明易懂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及音乐表现手段。培养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其最佳途径是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作品所表达的直观的情感色彩。
三、课堂应是“情感化”的课堂
1.1、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教师很可亲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爱的使者。这种美和爱,单纯如学生,却最能体会。音乐老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活泼大方,音乐老师不一定热情奔放,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久久陶醉。尤其是刚进入小學阶段的学生,老师关爱的眼神,真诚的话语,都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
2.2、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很“自由”"自由"
黑格尔说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地,协调地,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 施教者和受教者专著于对艺术品的关照,暂时放弃个人的私欲,也超越了规范和技法,完全处于精神的自由状态。对于小学生,这种精神的自由很大程度地受身心自由的影响。一言一行都受牵制,又何来艺术体验时的精神愉悦?所以我的做法是“悠着点”。欣赏音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且慢呵斥他的随意,不妨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的表演,待他心满意足后自会上座位。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了。对于小学初始阶段而言,如果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初始的学习兴趣,甚至连原有的兴趣都丧失了的话,音乐老是难辞其咎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之初就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引领孩子进入音乐殿堂的良好开端。
总之,通过“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使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 理、何 工 著《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
2.郁文武、谢嘉幸 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主阵地课堂。于是,“把学习主阵地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新课程标准》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 自主化 活动化 生活化 情感化
一、课堂应是“自主化”的课堂
1.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如在上《花喜鹊和小乌鸦》这一课时,在创编节奏这个环节上,以往都是老师给学生一个节奏,让学生按着老师的要求去拍打节奏。上课时我先做了一些节奏练习的铺垫,然后提议让学生自由组合,用身体表现自己所编的节奏,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创编节奏非常认真,而且节奏创编种类非常多,我感到惊讶同时也非常高兴,因为学生们的潜力是大有可挖的,平时自己又做教具、又想节奏创作那也是有限的,放下架子与同学一起学习,才能使师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如在学习《跳吧,跳吧》这首歌曲时,这是一首A调歌曲,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要在以前早就要教学生唱啦,可我尝试了一下只带学生找到do音所在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其它音,学生们很快找到其它音的位置,并且能与我轻声漫唱,又一次教学的尝试使我获得成功,他又证明了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老师的“推”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应是“活动化”的课堂
小学音乐课的音乐作品,作为学生的感知音乐内容的一种媒体,通过这一媒体要得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引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而理解、表达音乐内容。
1、 1.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是指人、物体的形状。正因为这一艺术特征,是音乐教学的语言与音乐中的各表现因素产生某种对应关系,运用这一关系,针对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差的状况,让音乐旋律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之具体想象化,在教学中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为一年级学生讲音阶时,教学语言设计为: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教室在楼上,你们是怎样上来的? 学生:从楼梯上来的。这时就可以演奏音阶:1 2 3 4 5 6 7 并介绍这些音一个比一个就像同学们上楼一样,使音乐形象化。教师:如果一个同学背着沉重的东西上来了,你们听是不是这样:1——2——3——4——5——6——7——1 用缓慢速度演奏低音音阶。教师:一位同学高高兴兴地从楼下轻快跳跃的上来,你们听 1 2 3 4 5 6 7 1。对不对?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通过这一教学,使学生对音阶的上下行音响表象与上下楼的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了,加深了学生对音阶的了解,诱发了音乐形象的初步理解。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并进行了纪律和安全教育。
2.2、音乐教材的形象性
小学音乐教材以艺术作品为主体,适应小学生的音乐心里,要开启学生对作品的联想、想象,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相互转换,产生审美通感的最佳心理,就必须深入挖掘、掌握教材中的形象性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乐器结合教材内容演奏一些描写动物活及其声音的特性音调,让学生感受,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并得到课堂上的丰富的活动锻炼,如:这是杜鹃鸟的叫声,最高的叫声为小杜鹃,中间的为年轻的杜鹃,最低的为老杜鹃。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高、低、大、小,理解成杜鹃所在的位置的远近。音乐教学中选择形象鲜明易懂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及音乐表现手段。培养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其最佳途径是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作品所表达的直观的情感色彩。
三、课堂应是“情感化”的课堂
1.1、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教师很可亲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爱的使者。这种美和爱,单纯如学生,却最能体会。音乐老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活泼大方,音乐老师不一定热情奔放,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久久陶醉。尤其是刚进入小學阶段的学生,老师关爱的眼神,真诚的话语,都能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
2.2、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很“自由”"自由"
黑格尔说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地,协调地,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 施教者和受教者专著于对艺术品的关照,暂时放弃个人的私欲,也超越了规范和技法,完全处于精神的自由状态。对于小学生,这种精神的自由很大程度地受身心自由的影响。一言一行都受牵制,又何来艺术体验时的精神愉悦?所以我的做法是“悠着点”。欣赏音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且慢呵斥他的随意,不妨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的表演,待他心满意足后自会上座位。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了。对于小学初始阶段而言,如果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初始的学习兴趣,甚至连原有的兴趣都丧失了的话,音乐老是难辞其咎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之初就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引领孩子进入音乐殿堂的良好开端。
总之,通过“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使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 理、何 工 著《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
2.郁文武、谢嘉幸 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