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内的交往,要求在交往中富有人文气息,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应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叶澜语)这句话深刻阐明了人文性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语文教学相比,数学课堂更缺乏应有的激情,教材的理性多于情感。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使人文关怀有机地体现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体现于教学情境创设之中
如前所述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理性多于情感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已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普遍重视。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创设得好 ,可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反之 ,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不良后果 。例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两步加减计算应用题时,设计了“游戏导入”这个教学情境,课一开始,老师就提问 :“小朋友们乘过汽车吗?”学生齐声回答:“乘过。”老师说:“好 ,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 。愿意参加这个游戏的请举手 。” 小朋友们听说做游戏,都激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接着说:“我们先请5位同学上来乘车,……”话未说完,立刻有10多名学生涌上讲台 。这时,老师一看学生乱了套 ,马上大声呵斥:“谁叫你们都上来的 ?”于是老师随手拉了5个同学,其余的学生在老师的推推搡搡下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这时原来热烈的氛围 立刻变得冷清了 ,即使那几位有幸被选中参加游戏的学生也没有了先前那种高涨的激情了 。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能得到发展吗 ?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激活吗 ?教师的人文关怀无形之中就丢失了。如果这位老师在没有宣布请5位同学之前,先提示学生乘车应讲文明 、讲秩序 …… 的话 ,学生也许就会受到启发而不会乱套。或者即使学生已经乱了套 ,老师也不应该大声呵斥 ,而应该发挥教学机智 ,对学生说 :“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这是好的 。但是乘车应该讲文明、讲秩序,这班车只能先上5位同学,其余同学等下班车好吗?”这样,以商量的口氣将其余同学安排到座位上,即使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沮丧,从而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2.体现于师生平等对话之中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与学生的对话 ,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或“发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因此,数学课堂上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作为教师来说 ,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对话活动中来,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中来;要以机智、幽默、风趣的语言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创设宽松的对话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对话;要以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对话,善于对话;要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语调、商讨的语气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从而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关怀。
3.体现于课堂练习设计之中
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 ,要达到其目的,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如何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是从练习设计的形式上体现 ,即改变过去那些单调、生硬的词语 ,换上一些提示性、激励性、启发性的语句;其二是从练习设计的内容上体现,即练习题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情感态度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和激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4.体现于课堂教学评价之中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或解答问题时的对和错,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要努力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此外,还可体现于考试命题之中。在命题形式上,可在试卷的开头设计一段亲切生动的的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乘坐这列智力快车,参加我们的智力大冲浪活动,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还可将各种题型由那些枯燥单调的字眼改为一些激励性的提示语,如“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又对又快。”“你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通过这些热情、亲切、儿童化的语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厌烦感和恐惧感,极大地诱发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命题内容上要努力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反映 ,分类要求 ,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渗透教师的人文关怀。
1.体现于教学情境创设之中
如前所述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理性多于情感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已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普遍重视。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创设得好 ,可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反之 ,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不良后果 。例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两步加减计算应用题时,设计了“游戏导入”这个教学情境,课一开始,老师就提问 :“小朋友们乘过汽车吗?”学生齐声回答:“乘过。”老师说:“好 ,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 。愿意参加这个游戏的请举手 。” 小朋友们听说做游戏,都激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接着说:“我们先请5位同学上来乘车,……”话未说完,立刻有10多名学生涌上讲台 。这时,老师一看学生乱了套 ,马上大声呵斥:“谁叫你们都上来的 ?”于是老师随手拉了5个同学,其余的学生在老师的推推搡搡下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这时原来热烈的氛围 立刻变得冷清了 ,即使那几位有幸被选中参加游戏的学生也没有了先前那种高涨的激情了 。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能得到发展吗 ?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激活吗 ?教师的人文关怀无形之中就丢失了。如果这位老师在没有宣布请5位同学之前,先提示学生乘车应讲文明 、讲秩序 …… 的话 ,学生也许就会受到启发而不会乱套。或者即使学生已经乱了套 ,老师也不应该大声呵斥 ,而应该发挥教学机智 ,对学生说 :“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这是好的 。但是乘车应该讲文明、讲秩序,这班车只能先上5位同学,其余同学等下班车好吗?”这样,以商量的口氣将其余同学安排到座位上,即使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沮丧,从而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2.体现于师生平等对话之中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与学生的对话 ,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或“发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因此,数学课堂上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作为教师来说 ,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对话活动中来,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中来;要以机智、幽默、风趣的语言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创设宽松的对话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对话;要以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对话,善于对话;要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语调、商讨的语气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从而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关怀。
3.体现于课堂练习设计之中
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 ,要达到其目的,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如何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是从练习设计的形式上体现 ,即改变过去那些单调、生硬的词语 ,换上一些提示性、激励性、启发性的语句;其二是从练习设计的内容上体现,即练习题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情感态度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和激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4.体现于课堂教学评价之中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或解答问题时的对和错,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要努力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此外,还可体现于考试命题之中。在命题形式上,可在试卷的开头设计一段亲切生动的的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乘坐这列智力快车,参加我们的智力大冲浪活动,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还可将各种题型由那些枯燥单调的字眼改为一些激励性的提示语,如“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又对又快。”“你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通过这些热情、亲切、儿童化的语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厌烦感和恐惧感,极大地诱发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命题内容上要努力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反映 ,分类要求 ,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渗透教师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