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实,虚构应有一定的限度。《三国演义》的虚构有得有失,主要问题是为了拥刘反曹贬孙,极力贬低曹操和周瑜,拔高刘备和诸葛亮,使得主要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历史小说; 虚构; 限度; 拔高;贬低
历史小说应该如何进行虚构,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有批评它“太实”的,如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惟《三国演义》与《残唐记》、《宣和遗事》、《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1]有批评它虚实错杂的,如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就说:“凡演义之书,如《列国志》、《东西汉》、《说唐》及《南北宋》多纪实事,《西游》、《金瓶》之类,全凭虚构,皆无伤也。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故演义之属,虽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但须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错杂如《三国》之淆人耳。”[2]当然,也有认为《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辩证艺术”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的[3]。那么,《三国演义》的虚构是否成功呢?《三国演义》堪称历史小说的典范吗?
应该说,《三国演义》在众多的历史小说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它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较好地反映了那段时期的历史面貌,能给人以很强的历史真实感。但是,为了突出正统思想,《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拥刘反曹贬孙”,贬低曹操和周瑜,拔高刘备和诸葛亮,使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这是不足效法的。
笔者认为,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实,虚构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小说的特点,跟一般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以上述观点考查《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部名著在虚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凭作者的好恶随意贬低或拔高历史人物的问题,这集中表现在曹和刘备、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
我们先从曹操和刘备说起。
尽管人们对历史上的曹操褒贬不一,但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总不为过。陈寿给他写的评语是:“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4]这个评语,实在不能算低了。此外,魏末王沈说他用兵“变化如神”,“军无幸胜”,又“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
[5]西晋陆机说他“建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6]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甚至认为他的权势“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于汉室也”。[7] 这和欧阳修所说“魏之取汉,无异汉之取秦”,[8]异调同工,言外都认为曹操篡权是收拾了天下动乱的大好事。可是,《三国演义》不但把曹操写成阴谋篡汉的乱臣贼子,而且还突出了他的奸险,而证明曹操奸险狠毒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吕伯奢全家。小说写曹操在逃命途中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来在明知误杀的情况下,为了“免祸”,竟然残忍的将吕伯奢也杀了,还说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话,以至于使陈宫离他而去。
然而,史籍上是怎样记载的呢?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此事。《三国志•武帝纪》说董卓要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欲引为心腹,曹操料定董卓必败,不愿与董卓合作,改名换姓,逃出洛阳,东归家乡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当路过中牟县的时候,被亭长怀疑,押解至县,关了起来,但县功曹知道曹操是英雄,便放了他。《资治通鉴》也是这样记载的。并未提及吕伯奢及其家人。然而,裴松之注《三国志》记曹操东归,却冒出了一个吕伯奢,但情节不一如下:
1、 王沈《魏书》说曹操带着几个亲信在逃归乡里途中路过故人成皋吕伯奢庄宅,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与几个宾客抢劫曹操的马匹及财物,于是曹操“手刃击杀数人”,将其击退。
2、郭颁《世语》亦说吕伯奢不在家,他的五个儿子都在,曹操自知背叛董卓罪重而心虚,怀疑伯奢家人图己,遂“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据此,曹操亦未杀吕伯奢。
3、孙盛《杂记》说,曹操“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随之凄怆地说出了他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名言。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曹操并未杀吕伯奢,杀伯奢子亦出于无奈,属自卫性质。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曹操“手剑夜杀八人”,但亦未杀吕伯奢。如果是第三种情况,曹操虽误杀伯奢家人,还是没有杀吕伯奢。《三国演义》既不采取王沈《魏书》的说法,也不采取郭颁《世语》和孙盛《杂记》的说法,而是虚构了伯奢出去打酒,回来的路上遇见仓皇逃走的曹操和陈宫,为了“免祸”,在明知是误杀的情况下,曹操竟然丧心病狂地把吕伯奢也给杀了。还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改成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样就突出了曹操的阴险残暴。小说的作者当然有权这样处理野史杂记提供的材料。问题是,对同样是有野史杂记甚至是正史记载其污点的刘备,小说的作者却百般为其开脱,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小说给删去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怒鞭督邮”本是刘备所为,小说移植到了张飞的头上;为了表现刘备“近得民心,远得民望”,竟捏造出一个刘安杀妻供食的荒唐故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比《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刘备形象时对史料取舍和虚构的不同做法,很容易看出作者出于好恶对历史人物的贬低或拔高。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三国演义》在塑造周瑜和诸葛亮形象时,贬低周瑜拔高诸葛亮,使这两个形象与历史人物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历史上的周瑜是难得的帅才,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气量非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他心胸开阔,举贤荐能,一再举荐鲁肃给孙策和孙权,丝毫不嫉贤妒能;他折节为国,以德服人,赢得了众人甚至是敌人的仰慕。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了他以宽广的胸怀感动程普、两人结为莫逆之交的故事:“普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这充分证明周瑜绝非量窄之人。可是小说却写周瑜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嫉贤妒能,在赤壁之战中几次谋害诸葛亮,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而遭到失败,最后反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这“三气周瑜”的故事确实写得非常生动,可是却违背了历史真实,歪曲周瑜的形象。
周瑜是赤壁之战事实上的指挥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和《资治通鉴》都有明确的记载,连曹操在写给孙权的信中也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9]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盛赞的也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合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决定战争胜负方面却没有起多大作用。《三国演义》在写到赤壁之战时有意贬低周瑜,拔高诸葛亮,写他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促使孙权决计破曹,又草船借箭,并且在关键时刻借来了东风,对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由此,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的谋略到底如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历史人物。经过小说的渲染,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在《三国演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奇谋妙计,层出不穷,计无不成,用兵如神。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他的特长就是善于奇谋妙策,然而从史书记载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长于奇谋的人。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在评语中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那么,陈寿说的对不对呢?
经过学者们的考证,发现《三国演义》中写的诸葛亮的奇谋妙计很多都是虚构的或从别人那里移植过来的。如“火烧博望坡”源自刘备的“博望烧屯”,那时诸葛亮尚未出山;“火烧新野”是虚构的;“舌战群儒”于史无征;“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是孙权的“木船借箭”;“祭坛借风”纯属虚构;“三气周瑜”属于虚构;取西川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主要是刘备、庞统、法正,刘备入川时诸葛亮的任务是 “与关羽镇守荆州”,只是到了战争的后期,才和张飞、赵云一起入川“分定郡县”;“智取汉中”指挥是刘备,主要谋士是法正,诸葛亮的任务是“镇守成都,足兵足食”;“七擒孟获”的情节夸张不实、荒诞不经;“空城计”源自并不确切的“郭冲五事”,事实上诸葛亮从未实施过空城计,倒是赵云在争夺汉中时实行过“空营计”,等等。诸葛亮的军事业绩主要表现在刘备死后,蜀汉相对弱小的情况下,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五次伐魏,稳定了内部,震慑了魏国,但是,连年兴师动众,收效甚微,最后竟病死军中。总之,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萧何式的人物。他的军事才能不在司马懿之下,但也绝不像《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个身披鹤氅,手摇羽扇,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式的人物,不仅严重背离历史人物原型,也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诸葛亮的形象。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确实存在着贬低曹操、周瑜,拔高刘备、诸葛亮的问题,使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严重偏离,在今后的历史小说创作中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 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演义资料汇编》288页。
[2] 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演义资料汇编》692页。
[3]见齐裕 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页。
[5]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页。
[6]陆机《吊魏武帝文》,《文选》伤害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8页。
[7]见于《邵氏闻见后录》,转引自《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8]欧阳修《魏论》,转引自《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9] 转引自安振民《正品三国》,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关键词:历史小说; 虚构; 限度; 拔高;贬低
历史小说应该如何进行虚构,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有批评它“太实”的,如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惟《三国演义》与《残唐记》、《宣和遗事》、《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1]有批评它虚实错杂的,如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就说:“凡演义之书,如《列国志》、《东西汉》、《说唐》及《南北宋》多纪实事,《西游》、《金瓶》之类,全凭虚构,皆无伤也。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故演义之属,虽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但须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错杂如《三国》之淆人耳。”[2]当然,也有认为《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辩证艺术”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的[3]。那么,《三国演义》的虚构是否成功呢?《三国演义》堪称历史小说的典范吗?
应该说,《三国演义》在众多的历史小说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它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较好地反映了那段时期的历史面貌,能给人以很强的历史真实感。但是,为了突出正统思想,《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拥刘反曹贬孙”,贬低曹操和周瑜,拔高刘备和诸葛亮,使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这是不足效法的。
笔者认为,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实,虚构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小说的特点,跟一般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以上述观点考查《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部名著在虚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凭作者的好恶随意贬低或拔高历史人物的问题,这集中表现在曹和刘备、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
我们先从曹操和刘备说起。
尽管人们对历史上的曹操褒贬不一,但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总不为过。陈寿给他写的评语是:“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4]这个评语,实在不能算低了。此外,魏末王沈说他用兵“变化如神”,“军无幸胜”,又“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
[5]西晋陆机说他“建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6]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甚至认为他的权势“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于汉室也”。[7] 这和欧阳修所说“魏之取汉,无异汉之取秦”,[8]异调同工,言外都认为曹操篡权是收拾了天下动乱的大好事。可是,《三国演义》不但把曹操写成阴谋篡汉的乱臣贼子,而且还突出了他的奸险,而证明曹操奸险狠毒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吕伯奢全家。小说写曹操在逃命途中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来在明知误杀的情况下,为了“免祸”,竟然残忍的将吕伯奢也杀了,还说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话,以至于使陈宫离他而去。
然而,史籍上是怎样记载的呢?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此事。《三国志•武帝纪》说董卓要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欲引为心腹,曹操料定董卓必败,不愿与董卓合作,改名换姓,逃出洛阳,东归家乡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当路过中牟县的时候,被亭长怀疑,押解至县,关了起来,但县功曹知道曹操是英雄,便放了他。《资治通鉴》也是这样记载的。并未提及吕伯奢及其家人。然而,裴松之注《三国志》记曹操东归,却冒出了一个吕伯奢,但情节不一如下:
1、 王沈《魏书》说曹操带着几个亲信在逃归乡里途中路过故人成皋吕伯奢庄宅,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与几个宾客抢劫曹操的马匹及财物,于是曹操“手刃击杀数人”,将其击退。
2、郭颁《世语》亦说吕伯奢不在家,他的五个儿子都在,曹操自知背叛董卓罪重而心虚,怀疑伯奢家人图己,遂“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据此,曹操亦未杀吕伯奢。
3、孙盛《杂记》说,曹操“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随之凄怆地说出了他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名言。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曹操并未杀吕伯奢,杀伯奢子亦出于无奈,属自卫性质。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曹操“手剑夜杀八人”,但亦未杀吕伯奢。如果是第三种情况,曹操虽误杀伯奢家人,还是没有杀吕伯奢。《三国演义》既不采取王沈《魏书》的说法,也不采取郭颁《世语》和孙盛《杂记》的说法,而是虚构了伯奢出去打酒,回来的路上遇见仓皇逃走的曹操和陈宫,为了“免祸”,在明知是误杀的情况下,曹操竟然丧心病狂地把吕伯奢也给杀了。还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改成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样就突出了曹操的阴险残暴。小说的作者当然有权这样处理野史杂记提供的材料。问题是,对同样是有野史杂记甚至是正史记载其污点的刘备,小说的作者却百般为其开脱,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小说给删去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怒鞭督邮”本是刘备所为,小说移植到了张飞的头上;为了表现刘备“近得民心,远得民望”,竟捏造出一个刘安杀妻供食的荒唐故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比《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刘备形象时对史料取舍和虚构的不同做法,很容易看出作者出于好恶对历史人物的贬低或拔高。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三国演义》在塑造周瑜和诸葛亮形象时,贬低周瑜拔高诸葛亮,使这两个形象与历史人物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历史上的周瑜是难得的帅才,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气量非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他心胸开阔,举贤荐能,一再举荐鲁肃给孙策和孙权,丝毫不嫉贤妒能;他折节为国,以德服人,赢得了众人甚至是敌人的仰慕。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了他以宽广的胸怀感动程普、两人结为莫逆之交的故事:“普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这充分证明周瑜绝非量窄之人。可是小说却写周瑜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嫉贤妒能,在赤壁之战中几次谋害诸葛亮,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而遭到失败,最后反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这“三气周瑜”的故事确实写得非常生动,可是却违背了历史真实,歪曲周瑜的形象。
周瑜是赤壁之战事实上的指挥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和《资治通鉴》都有明确的记载,连曹操在写给孙权的信中也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9]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盛赞的也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合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决定战争胜负方面却没有起多大作用。《三国演义》在写到赤壁之战时有意贬低周瑜,拔高诸葛亮,写他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促使孙权决计破曹,又草船借箭,并且在关键时刻借来了东风,对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由此,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的谋略到底如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历史人物。经过小说的渲染,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在《三国演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奇谋妙计,层出不穷,计无不成,用兵如神。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他的特长就是善于奇谋妙策,然而从史书记载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长于奇谋的人。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在评语中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那么,陈寿说的对不对呢?
经过学者们的考证,发现《三国演义》中写的诸葛亮的奇谋妙计很多都是虚构的或从别人那里移植过来的。如“火烧博望坡”源自刘备的“博望烧屯”,那时诸葛亮尚未出山;“火烧新野”是虚构的;“舌战群儒”于史无征;“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是孙权的“木船借箭”;“祭坛借风”纯属虚构;“三气周瑜”属于虚构;取西川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主要是刘备、庞统、法正,刘备入川时诸葛亮的任务是 “与关羽镇守荆州”,只是到了战争的后期,才和张飞、赵云一起入川“分定郡县”;“智取汉中”指挥是刘备,主要谋士是法正,诸葛亮的任务是“镇守成都,足兵足食”;“七擒孟获”的情节夸张不实、荒诞不经;“空城计”源自并不确切的“郭冲五事”,事实上诸葛亮从未实施过空城计,倒是赵云在争夺汉中时实行过“空营计”,等等。诸葛亮的军事业绩主要表现在刘备死后,蜀汉相对弱小的情况下,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五次伐魏,稳定了内部,震慑了魏国,但是,连年兴师动众,收效甚微,最后竟病死军中。总之,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萧何式的人物。他的军事才能不在司马懿之下,但也绝不像《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个身披鹤氅,手摇羽扇,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式的人物,不仅严重背离历史人物原型,也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诸葛亮的形象。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确实存在着贬低曹操、周瑜,拔高刘备、诸葛亮的问题,使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严重偏离,在今后的历史小说创作中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 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演义资料汇编》288页。
[2] 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演义资料汇编》692页。
[3]见齐裕 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页。
[5]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页。
[6]陆机《吊魏武帝文》,《文选》伤害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8页。
[7]见于《邵氏闻见后录》,转引自《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8]欧阳修《魏论》,转引自《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9] 转引自安振民《正品三国》,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