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升级的校园样本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春节,陕西富平县的高中生刘强是在监牢里度过的。
  去年年底,富平县法院一审判决,刘强犯故意伤害罪,处有期徒刑3年。虽在律师建议下,被告人上诉到渭南市中院,要求适当缓刑,但改判的机会有多大不得而知。
  刘强只是一个个案,一个缩影。
  近几年,中国社会的暴力在学生群体中频频得到“体现”,而且有演化为恶性暴力之势。有些暴力,甚至比成年人的暴力,更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度引发全国关注和人们的紧张情绪的药家鑫案,不过是学生暴力的一个升级版本。

事件


  去年3月15日之前,刘强还是他所在中学一位很受瞩目的人物。
  他爱穿戴,出手大方,行事高调,身旁自然围拢起一伙兄弟。这种“张扬”的风格,引起了比他高一级的某位“老大”的不满,特别是“老大”身边人也向此男生靠拢时,“老大”就更加觉得有出手纠正这种状况之必要了。
  老大放话要打刘强,而刘强也不示弱:“让他来,谁害怕谁!”刘强的话传回到“老大”耳里,紧张气氛一触即发。刘强亦觉不妥,其实他心里还是害怕的,便托社会上一位人物,他的“干哥”出面调解,并当面向“老大”赔礼道歉。
  刘强的道歉,并未能平息“老大”心头的愤懑,因为这次道歉并未使他们的关系、地位向有利于 “老大”的方向发展。经过半年的酝酿,“老大”决定还是要打刘强。
  2012年3月14日晚,“老大”派人跟踪和堵截刘强,但那天刘强感冒,提早回家了,堵截没有成功。第二天,刘强得知“老大”要打他的情报,去商店买了把匕首,装在书包里,并约了3名要好的兄弟,准备帮他打架。他告诉他们他带了刀,但这些帮手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未向老师报告,以图阻止这场斗殴,而是跟在刘强后面,义无返顾地加入到殴斗中。
  当天晚上10点左右,晚自习结束后,“老大”率领自己的“兄弟”们,堵在校门外丁字路口,那是刘强回家的唯一路线。在“老大”的计划中,那本来应该是一场载入史册的行动,他纠集了20多名兄弟,要一举将对手打服,从此学校将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地位。他所纠集的那些同学,对刘强并无多少了解,有的人根本不认识他,只凭“老大”一句“某某最近比较可憎,准备打他”,就跟着过来了。
  一场混战开始,刘强被打倒在地,一二十人上前围殴,外面的人想打都挤不到跟前。刘强掏出匕首,在“老大”左大腿上刺了一刀。
  据刘强被捕后供述:当时他只是想让“老大”停手,别再打他,但“老大”显然没有停手的意思,他仍抓住刘强的衣服挥拳打击。他每打一下,刘强就又刺他一刀,于是一场斗殴演变成了杀人。

环境


  刘强一岁多时,父母就离开他,双双去甘肃打工。刘强由爷爷奶奶带大。除了过年过节通一下电话,父母跟他没有更多的交流。大概是为了弥补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父母舍得给刘强零花钱。上高中后,刘强自己在外租房住,与爷爷奶奶的交流也不多了。
  刘强的班主任老师认为:刘强平时不会主动惹事,但处事比较冲动。他认为父母不在他身边,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好。
  虽然刘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但参与打架的其他同学大都来自普通家庭,父母双全,有的务农,有的在镇上开商店,孩子的家庭温暖并不缺失,他们之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主要是受义气影响。
  该中学高一学生赵某某说:“我不认识那伙人,我和他们没有矛盾。我是给刘强帮忙的,那一伙人打刘强我就出手了。”闫某某说:“我和刘强是通过一个社会上的大哥认识的。因为刘强比我高一级,大哥说,如果我在学校有啥事的话,可以找他帮忙。”案发时,这两个孩子都只有十五六岁。
  同样,“老大”纠集的20多名高二、高三学生,有的根本不知道刘强是谁,但“因为‘老大’在学校混得比较好,我在学校有事能寻‘老大’给我帮忙解决,所以我参与打人”。“‘老大’跟我们说,刘强有点可憎,想打他,具体的矛盾我就不知道了” 。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姜妮娜律师,向《南风窗》记者讲述了她接触过的一起案子:长安区某校高三某班同学,为争女友得罪了旧日朋友。这群人前来寻仇。该同学很害怕,央请与他要好的班长帮忙打架。七八个人围着他俩拳打脚踢。混乱中,班长掏出刀子一阵乱捅,却捅到了自己同学腿上,致其大腿内侧动脉失血过多而死。班长被长安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民事赔偿10万元。同学父母对民事赔偿不服,上诉到西安中院;班长在家是独生子,眼看就要考大学了,为义气而犯法,断送前途,父母一时也难以接受,天天打吊针。
  姜妮娜律师说,中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男孩要在女孩面前显示勇气,特别容易激动,因为女孩而打架的特别多。
  与普通中学相比,西安重点中学学生打架的少,但早恋的多。西安五大名校之一、陕西师大附中教师杨林科认为,中学生打架与早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教育失败及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不知所措的反映。去年杨林科老师曾以一篇《教育万言书》闻名西安教育界。
  杨林科所在学校的某个拐角墙上,学生们在上面写满了各种暧昧肉麻的话,像“老公我爱你”之类,“学生们喜欢在这里发泄各种暧昧情感,男生写,女生也写”。杨林科说:“但重点初、高中谈恋爱的同学还不算多,大约不到1/3吧,普通中学的就多了。去年我回老家,听说当地初中一个女娃怀孕了,5个月后被其母亲发现报警。女娃说,她先后与5名男生发生过性关系,不知道是谁让她怀孕的。”
  西安的中学普遍没有法制课,也没有指导学生应对青春期问题的课程。个别中学偶尔会请片警、律师、消防队员去做法律讲座。在“考分就是一切”的今天,家长向校长要分数,校长向老师要分数,老师向学生要分数。所有的压力最后都落到了学生头上,不仅使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情绪失调,使老师无暇他顾,亦使得师生关系僵硬紧张,冲突频生。   杨林科说:“去年,我校有一名女老师,讲课时有人在下面说话,她让其中一名学生出去,那名学生认为带头说话的不是他,让他出去不公平,站着不动。女老师就去推他。这位学生比老师还高一头,抓住老师的头发往墙上撞……最后,学校将这名学生劝退了事。”

蔓延


  官方报告的校园暴力案毕竟还是少数,在中学阶段,少年犯罪更多的表现形式,是一般越轨行为、逃学、欺负同学、恶意破坏、盗窃抢劫等。大量的校园暴力不为外人所知,而又发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多数学生犯罪是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证明,是在同伴群体中建立和维护名誉的一种方式,是其增强自尊、避免在学习和社会角色竞争中遭受失败的手段。
  中学校园里的暴力,并不仅仅影响施暴人及受害人,而是对整个一代同学的心灵产生深刻的烙印,所有同学或多或少都会在精神上、心理上成为他们犯罪的受害者。有些人的犯罪倾向可能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形成,但却不为人们注意,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要到大学或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才突然表现出来,例如用“一双弹钢琴的手”杀人的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
  西安雁塔区小寨派出所的片警徐勇,分片负责的社区就包括西安音乐学院。常年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徐警官说:西安大学生作案近几年也呈上升趋势。如果说初、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由于家长监管,与社会接触少等原因,暴力犯罪的欲望还能受到一定管束的话,到了大学,家长不管了,学习任务轻松了,与社会接触也多了,很多学生身上潜藏的不良倾向暴露无遗。
  游手好闲是滋生邪恶的工具。“西安大学生吸毒的多,有钱的学生过生日,邀请好朋友去吃饭,吃完饭后去歌厅唱歌,有些歌厅供应他们冰毒、摇头丸。在场的学生,有的虽然不想吸毒,但又怕大家瞧不起他,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徐警官说。
  学生在学校做过什么,家长不知道,校方也不一定知道。徐警官说:“西安某艺术类院校有个学生被特招入伍,部队下来搞政审调查,我们在网上一查,该生曾因吸毒受到过派出所罚款处理。但家长来质问,说他们孩子没有吸过毒。事实是该生吸毒被抓后,要交罚款,他向家里要钱,谎称是交打架罚款,骗过了家长。”
  而事实上,学校和家长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远不及“社会”。
  学生群体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最容易有“自我”、“个性”,但同时也最容易受社会影响和文化暗示。这也就意味着,社会越是浮躁、冷漠、急功近利、崇拜金钱,越是“丛林化”,就越能培养学生群体的强硬和残忍。
  他们的暴力,不过是对成人社会的变相模仿。
  (文中刘强是化名)
其他文献
随着省级地方“两会”的陆续落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也已结束,35个选举单位经投票选举产生了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这次选举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将对我国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一人一票、同票同值”的新规则下,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又将对中国的政治结构与权力配置产生何
插画/ 小玉  法治,作为一种理念,也许可以形成一套能让全世界所有人都接受的论说;但作为实践的法治,一定是千差万别的。  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特有的,也被公认为是好的制度。很多国家,包括不少与美国文化背景相近的欧洲国家,曾经力图移植这一制度,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法学家朱苏力说得好,“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当“法治中国”的愿景让我们心怀向往时,我们一
近年来,台湾许多媒体都做过历任领导人的评价调查,毫无例外的乃是蒋经国都排第一,而像我这一代,就可算是“蒋经国代”,我们亲眼看着他让落后的台湾脱胎换骨,直到他逝世。我还有幸蒙他两次召见鼓励。  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乃是他那种非常东方式的“立木为信”的领导风格。他1972年6月1日出任行政院长,当时台湾的年青一代对政治很不满意。而他上任之初就以反贪和政治风气的端正为重点。他反贪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的表弟
法治的灵魂是保障人权  中国的法治历程伴随着改革深入崎岖前行。改革初期,《民法通则》、《破产法》等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在巨大的争议中艰难出台。进入新世纪,共识逐渐累积,《物权法》等众多曾经难以想象的法律一一顺利诞生。2011年,随着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的实现,中国的法治建设迈过了“有法可依”的门槛,向纵深发展。  以中共十八大和今年政府换届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新的政治周期,新领导人上任伊始
恰如30多年前的艾滋病疫情,再一次,潘多拉的盒子在非洲打开,灾难飞向全世界。  埃博拉疫情的蔓延,首先是世卫组织的轻忽和应对失策,错过了阻止疫情扩散的最佳时机。其次,世界各国拖延行动,“各人自扫门前雪”,都想把埃博拉病毒挡在自己国门外了事,以至到今年10月中旬,联合国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信托基金存款只剩下10万美元,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国紧急捐款,希望筹得10亿美元以对抗疫情!等到西非三国的抵抗节节败退
中国进行系统改革的压力已经是“与小时俱增”。执政党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因此系统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执政党创新。近年来执政党打出了村级直选、干部推荐票制度、巡视制度、党务公开和县权透明等一系列“组合拳”,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直选和推荐票制度带来的拉票贿选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腐败和贫富分化等问题依然严峻,脱离群众等危险始终伴随,系统改革步伐有滞后于民众诉求的倾向。 
我们这個时代的其中一个根本性谬论就是全球化正迫使民族国家走向消亡。我们被告知说交通与通讯技术革命已经消弭了边界,让世界变得更小。从跨国监管者网络,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到多边机构,新的治理模型正在超越并取代那些只为单一国家服务的立法者。而据说各国国内的政策制定者们在面对全球市场之时也相当软弱无力。  但全球金融风暴却粉碎了这一谬论。是谁救助了银行,注入流动性,启动财政刺激计划,为失业者们提供了社会安全网
中国1978年以来发生的这场改革,已经进行了34年有余。到目前为止,这场大变革的最大成功在于解放了劳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生产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找到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失去了很久的自由和权利,从而使得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仿佛魔力般地从地下被呼唤了出来。  权利,这个与个人自由几乎是同义语的语词,它的失而复得,成为劳动解放的集中的象征。权利首先是财产权,是财产的让占为已有的机会。劳动者的财产
曾几何时,我们经济学家与政治的关系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们在竞争性目标(比如公平和效率)之间做权衡分析,为人们希望达到的经济成果(包括再分配成果)开政策药方。至于接不接受我们的建议,是政客们的事情,而实施这些建议,则是官僚们的事情。  后来,我们中的一些人越来越雄心勃勃,把考察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决策的那些概念和框架用作考量政治行为。“理性选择政治经济学”就这样诞生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让政治学家们
十八大后至今的反腐败,成绩是巨大的,威慑效果是显著的,已经初步实现了官员“不敢腐”的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反腐败上半场。  那么,下半场要干什么?答案也已经日渐清晰,那就是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清明政治的新常态。  有一点是肯定是,即面对巨大的腐败呆账,一定数量的腐败大案、窝案、串案等仍会曝光。如果不把贪官落马的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威慑的效果就会顿消。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