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唯一性要求
这类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考生的正确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考查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这类要求主要反映在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和正误判断题等题型之中。如各地单项选择题都分别明确标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的不给分;在多项(不等项)选择题中也明确告之:每小题给出的答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错选漏选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研究“问”和“答”的必然联系以及“问”的具体规定性和具体指向性是什么,才能做到“答”的有的放矢。
二、限制性要求
这类要求既有客观题的限制,也有主观题的限制。在客观试题中,如判断题要求“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全打√或全打×的不给分”或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不改正的不给分”。在主观题中,如一些地区就明确要求考生在回答实践活动题、探索实验题和政治小论文时“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和班级”。青岛的非选择题则统一要求做到:“答案字数限定到28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超标者扣1分。”在材料分析题中,所有地区都明确要求“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也就是说回答问题必须依据材料内容再回归教材并根据材料要求进行取舍,而不是教材内容的全部照搬照抄。以上这些限制性要求,一是对传统的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二是对考生正确、规范解答不同类型试题起着指导和引导作用,使之学会思考判断,努力做到简明扼要;三是给所有考生一个平等竞争的考试环境,使投机取巧者失去了市场,让真正掌握知识和方法的考生在应试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升学考试的选拔甄别的功能。
三、条件性要求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辨析题和判断说明题都明确规定:只判断不分(辨)析或判断错误也进行了分(辨)析的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做到判断与分(辨)析要同步进行。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要确保判断正确有效,否则将会劳而无功。因此考生只能做到既要判断准确,还要正确分(辨)析说明,才不至于失分,才能得到理想的成绩。另外,在多项(不等项)选择题中,除大部分地区规定“多选少选错选不给分”外,黑龙江等一部分地区还规定所有选项均选择正确者给满分外,但“少选却选择正确者给1分(一般情况下每小题为3分)”,这是对考生学习的肯定和尊重,因此,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要求,要敢于选择和善于选择,尽可能地实现完全正确。
四、自由性要求
1.列举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包括列举观点和列举事实两大类。列举观点主要是要求列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重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根据“问”的要求,允许不同的考生列举的内容各不相同。譬如在同一试题中张三可以是ABC,李四可以是ACD,王五可以是DEF……列举事例,既可以是教材中的事例,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对不同的考生其答案也是异彩纷呈的。
2.启示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既要注意教材基本结论的运用,更要注意自己学习知识感悟升华的认识,解答试题时首先要立足教材,继而跳出教材。从而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怎样做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不仅是看你怎样说(答),而是看你怎样做——那就是看你答题时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是主观臆造的,是否结合了自身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五、创新性要求
这类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突出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让优秀的学生在创新中脱颖而出。这类试题要求考生立足背景材料,通过发散思维。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拓创新的时代特点。一要结合自身实际,二要突出实践探究,三要注重他为我用。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艾翠玲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操作主题的构建与策略进行论述。试构建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就必须讲究科学的策略。现介绍四种常用的策略。
一、反思总结策略
反思总结策略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I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以及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反思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可以总结反思他人的宝贵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还可以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或者一堂失败的课,可能是师生间的一次;中突。也可能是与专家的一次对话)。要对“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就必须对“关键事件”进行如实的记录(因为事件本身是无法呈现其自身意义的,只有在事后的反思中我们才能断定它是否真是“关键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素材。
二、对话反思策略
对话反思策略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一种方法。对话反思法类似于我们平常采用的专题性的小型研讨会。
例1《说茶》一课的教学过程
(1)揭题释题。
(2)自学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①交流引导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②思考、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①分段学文,学生提出问题,概括,自主选择讨论问题;②初读课文:分段读、全篇读、分角色读。
(5)总结全文。座谈会上。执教者首先谈本课所力图贯穿的语文新课标理念,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前准备阶段。由学生去预习课文。教学每个自然段时,学生自主学习质疑。然后教师对其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出示在黑板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再与几个同学合作解决,倡导学生主体、自主合作学习。
1.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
座谈会时我们采用发展性互动性评判,评课教师认为,执教者是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点来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应把教育重点放在系统知识的传授上,与课堂 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这种既缺乏生机又没有热情的刻板程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
评课教师普遍认为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为中心,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观察、体验、发现,使学习能引起学生积极、持久的探索兴趣,这样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要以学生的自律性学习为特点。培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适应在社会上面临各种情景。成为能够对其周围的环境施加某些影响,而不是完全受环境支配的人。
2.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执教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议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完善。
例2重新设计的《说茶》一课的教学过程
(1)课前搜集有关茶的资料,搜集形式可多样,如互联网、课外书、茶家介绍等。
(2)学习有关茶道,收集茶具。
(3)充分预习课文,课的形式以到茶馆喝茶为主,让学生说茶、品茶。
(4)组织形式:①学生分散坐;②几位优等生开茶馆。其他同学当茶客品茶。
课的流程:
(1)一位同学为大家表演茶道并讲解茶艺。
(2)其他同学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预习课文所得进行边品茶边说茶,自由发言。①执教者围绕研讨专题上课,其余教师带着问题听课;②执教者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③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④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三、录像反思策略
录像反思策略就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1)上课和录像:教师围绕专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施教,同时把课堂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2)观看录像:执教者组织其他老师观看录像,执教者预先谈教学设计,再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观看录像的人员评价。
(1)上课和录像;(2)观看录像,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或观看录像的人员的评价),评价主要教学环节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4)根据评价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性总结。
四、档案袋策略
档案袋策略是以建立专题性档案袋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不断反思,从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并进行分类。如创新教育类、转化差生类、课程开发类等。然后在每个专题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忆与反思,记录下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自己必须努力之处。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自我教育的过程。
我们在运用以上反思策略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时,要做到“三忌”:一忌形式主义。反思的目的是完善自我,而非应付检查。所以,反思性总结的内容要真实,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忌空泛冗长。反思性总结应写得翔实、具体、准确,不应泛泛而谈。三忌失真失用。反思性总结的内容应客观、真实、实用。特别是反馈意见,更应客观公正。
这类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考生的正确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考查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这类要求主要反映在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和正误判断题等题型之中。如各地单项选择题都分别明确标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的不给分;在多项(不等项)选择题中也明确告之:每小题给出的答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错选漏选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研究“问”和“答”的必然联系以及“问”的具体规定性和具体指向性是什么,才能做到“答”的有的放矢。
二、限制性要求
这类要求既有客观题的限制,也有主观题的限制。在客观试题中,如判断题要求“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全打√或全打×的不给分”或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不改正的不给分”。在主观题中,如一些地区就明确要求考生在回答实践活动题、探索实验题和政治小论文时“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和班级”。青岛的非选择题则统一要求做到:“答案字数限定到28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超标者扣1分。”在材料分析题中,所有地区都明确要求“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也就是说回答问题必须依据材料内容再回归教材并根据材料要求进行取舍,而不是教材内容的全部照搬照抄。以上这些限制性要求,一是对传统的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二是对考生正确、规范解答不同类型试题起着指导和引导作用,使之学会思考判断,努力做到简明扼要;三是给所有考生一个平等竞争的考试环境,使投机取巧者失去了市场,让真正掌握知识和方法的考生在应试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升学考试的选拔甄别的功能。
三、条件性要求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辨析题和判断说明题都明确规定:只判断不分(辨)析或判断错误也进行了分(辨)析的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做到判断与分(辨)析要同步进行。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要确保判断正确有效,否则将会劳而无功。因此考生只能做到既要判断准确,还要正确分(辨)析说明,才不至于失分,才能得到理想的成绩。另外,在多项(不等项)选择题中,除大部分地区规定“多选少选错选不给分”外,黑龙江等一部分地区还规定所有选项均选择正确者给满分外,但“少选却选择正确者给1分(一般情况下每小题为3分)”,这是对考生学习的肯定和尊重,因此,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要求,要敢于选择和善于选择,尽可能地实现完全正确。
四、自由性要求
1.列举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包括列举观点和列举事实两大类。列举观点主要是要求列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重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根据“问”的要求,允许不同的考生列举的内容各不相同。譬如在同一试题中张三可以是ABC,李四可以是ACD,王五可以是DEF……列举事例,既可以是教材中的事例,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对不同的考生其答案也是异彩纷呈的。
2.启示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既要注意教材基本结论的运用,更要注意自己学习知识感悟升华的认识,解答试题时首先要立足教材,继而跳出教材。从而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怎样做类试题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不仅是看你怎样说(答),而是看你怎样做——那就是看你答题时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是主观臆造的,是否结合了自身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五、创新性要求
这类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突出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让优秀的学生在创新中脱颖而出。这类试题要求考生立足背景材料,通过发散思维。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拓创新的时代特点。一要结合自身实际,二要突出实践探究,三要注重他为我用。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艾翠玲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操作主题的构建与策略进行论述。试构建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就必须讲究科学的策略。现介绍四种常用的策略。
一、反思总结策略
反思总结策略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I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以及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反思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可以总结反思他人的宝贵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还可以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或者一堂失败的课,可能是师生间的一次;中突。也可能是与专家的一次对话)。要对“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就必须对“关键事件”进行如实的记录(因为事件本身是无法呈现其自身意义的,只有在事后的反思中我们才能断定它是否真是“关键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素材。
二、对话反思策略
对话反思策略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一种方法。对话反思法类似于我们平常采用的专题性的小型研讨会。
例1《说茶》一课的教学过程
(1)揭题释题。
(2)自学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①交流引导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②思考、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①分段学文,学生提出问题,概括,自主选择讨论问题;②初读课文:分段读、全篇读、分角色读。
(5)总结全文。座谈会上。执教者首先谈本课所力图贯穿的语文新课标理念,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前准备阶段。由学生去预习课文。教学每个自然段时,学生自主学习质疑。然后教师对其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出示在黑板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再与几个同学合作解决,倡导学生主体、自主合作学习。
1.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
座谈会时我们采用发展性互动性评判,评课教师认为,执教者是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点来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应把教育重点放在系统知识的传授上,与课堂 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这种既缺乏生机又没有热情的刻板程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
评课教师普遍认为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为中心,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观察、体验、发现,使学习能引起学生积极、持久的探索兴趣,这样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要以学生的自律性学习为特点。培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适应在社会上面临各种情景。成为能够对其周围的环境施加某些影响,而不是完全受环境支配的人。
2.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执教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议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完善。
例2重新设计的《说茶》一课的教学过程
(1)课前搜集有关茶的资料,搜集形式可多样,如互联网、课外书、茶家介绍等。
(2)学习有关茶道,收集茶具。
(3)充分预习课文,课的形式以到茶馆喝茶为主,让学生说茶、品茶。
(4)组织形式:①学生分散坐;②几位优等生开茶馆。其他同学当茶客品茶。
课的流程:
(1)一位同学为大家表演茶道并讲解茶艺。
(2)其他同学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预习课文所得进行边品茶边说茶,自由发言。①执教者围绕研讨专题上课,其余教师带着问题听课;②执教者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③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④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三、录像反思策略
录像反思策略就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1)上课和录像:教师围绕专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施教,同时把课堂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2)观看录像:执教者组织其他老师观看录像,执教者预先谈教学设计,再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观看录像的人员评价。
(1)上课和录像;(2)观看录像,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或观看录像的人员的评价),评价主要教学环节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4)根据评价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性总结。
四、档案袋策略
档案袋策略是以建立专题性档案袋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不断反思,从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并进行分类。如创新教育类、转化差生类、课程开发类等。然后在每个专题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忆与反思,记录下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自己必须努力之处。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自我教育的过程。
我们在运用以上反思策略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时,要做到“三忌”:一忌形式主义。反思的目的是完善自我,而非应付检查。所以,反思性总结的内容要真实,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忌空泛冗长。反思性总结应写得翔实、具体、准确,不应泛泛而谈。三忌失真失用。反思性总结的内容应客观、真实、实用。特别是反馈意见,更应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