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在悠久的中日友好交流关系中,文学交流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早、最直接收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和启发。在这其中,和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郁达夫就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带有浓郁的日本文学色彩。本论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以中国近代文学代表人物郁达夫为研究中心,浅析日本近代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郁达夫;佐藤春夫;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他成为真正的小说家还得从日本留学说起。郁达夫曾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回顾到。「この年の授業が大変きつかったが、私は放課後、ロシア作家の英語役の小説初恋、春潮とも読んだ。このように西洋文学に触れてから、どんどん小説を読み始めた。」、「高等学校の四年間、露、独、日、仏などの読んだ外国の小説は1000部を超えた。」王向远也在《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中写到:“郁达夫1913年去日本留学,据称在那时读了上千种外国小说的郁达夫,自然会接触到再日本广为流传的卢梭作品的。而且,郁達夫所受卢梭的影响,主要地表现为《忏悔录》中的那种赤裸裸的自我告白。这一点恰恰是与日本作家对卢梭的选择和认识相一致。以告白忏悔个人私事为特征的日本“私小说”,受到了卢梭《忏悔录》的直接影响,而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既直接地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影响,又通过日本文坛的中介受到了卢梭的影响”。由此可见,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和西方文学、日本文学都是密不可分的。
郁达夫沉迷于小说的世界无法自拔的结果就是他自己也开始执笔写小说。1921年,他相继完成《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部小说。这三部小说都是以留日生活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沉沦》这部小说,它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部《沉沦》正是郁达夫受日本浪漫主义作家佐藤春夫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在郁达夫留学的8年中,他接触了许多日本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并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佐藤春夫、葛西善哉、志贺直哉等人是他经常提到的。而作为文学上的导师他所敬仰的正是浪漫主义作家佐藤春夫。郁达夫是通过当时正在东京高师在读的田汉介绍才认识的。他阅读了他的《田园的忧郁》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沉沦。
那么,郁达夫究竟是怎么受日本文学,特别是佐藤春夫的影响的呢?
众所周知,郁达夫留学期间,是日本文坛新浪漫派的隆盛期,同时也是从自然主义向私小说转型的期间。自然主义强调自我发展、个性表现和性的描写,而私小说着重挖掘“我”的内心世界,突出自我。受这些影响,郁达夫的作品展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学不同的色彩。中国传统小说以叙述为主,但郁达夫的小说却充满了浓浓的抒情性,而且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也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郁达夫的早期作品中这样的内容比较多,而这正是受到佐藤春夫的影响。在这里我把《沉沦》和《田园的忧郁》进行对比,来浅析藤春夫对郁达夫的影响。
首先,在内容上,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青春的抑郁、苦闷、病态心理。“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诗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这是文章的前言部分,仅仅两句话就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苦闷之感,奠定了文章悲伤的基调。在《田园的忧郁》中主人公“离开令人窒息的大都市,他终于来到这个地方,这个灵魂的居所。乡愁似的情绪风一样远了。这是一个绿草萋萋的村落,距离三个大城市大约都是二、三十公里。”主人公在城市生活中倍感压力,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地方,于是他来到这个村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净土。对比这两段,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描写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和对生活的压抑之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写法上,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是使用的第三人称,是当时(明治末年到大正初期)比较流行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形态。而郁达夫也同样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整篇文章都是“他”的所见所闻,“他”所看到的,“他”所听到的,“他”所感受到的。这种第三人称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自由抒发情感,写起来也很方便,完全不考虑文章的结构起伏,比较灵活。
再次,在环境的描写上,这两部作品虽然没有着重描写,但都有意无意地勾勒出了自然环境和人物相互融合,衬托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沉沦》的开始部分写到开学第一天的场景“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地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这里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看似美好,实则是作者为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故意而写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只有主人公一个人,这样显得主人公更加孤单,好像世界上就只剩自己一般。而《田园的忧郁》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乡愁似的情绪风一样远了。这是一个绿草萋萋的村落,距离三个大城市大约都是二、三十公里。”这里表现出了主人公离开喧嚣后的喜悦之情,村落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明朗。对比两者可以发现,作者用散文式的写法来描写景物,在表现浪漫自由的同时,也衬托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总的来说,郁达夫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受日本的自然主义和白桦派思想的影响。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浪漫的抒情小说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轮》 王向远 1998年12月 湖南教育出版社.
[2]《郁达夫 青春和诗》 稻叶昭二 1982年4月 东方书店.
关键词:郁达夫;佐藤春夫;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他成为真正的小说家还得从日本留学说起。郁达夫曾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回顾到。「この年の授業が大変きつかったが、私は放課後、ロシア作家の英語役の小説初恋、春潮とも読んだ。このように西洋文学に触れてから、どんどん小説を読み始めた。」、「高等学校の四年間、露、独、日、仏などの読んだ外国の小説は1000部を超えた。」王向远也在《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中写到:“郁达夫1913年去日本留学,据称在那时读了上千种外国小说的郁达夫,自然会接触到再日本广为流传的卢梭作品的。而且,郁達夫所受卢梭的影响,主要地表现为《忏悔录》中的那种赤裸裸的自我告白。这一点恰恰是与日本作家对卢梭的选择和认识相一致。以告白忏悔个人私事为特征的日本“私小说”,受到了卢梭《忏悔录》的直接影响,而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既直接地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影响,又通过日本文坛的中介受到了卢梭的影响”。由此可见,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和西方文学、日本文学都是密不可分的。
郁达夫沉迷于小说的世界无法自拔的结果就是他自己也开始执笔写小说。1921年,他相继完成《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部小说。这三部小说都是以留日生活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沉沦》这部小说,它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部《沉沦》正是郁达夫受日本浪漫主义作家佐藤春夫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在郁达夫留学的8年中,他接触了许多日本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并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佐藤春夫、葛西善哉、志贺直哉等人是他经常提到的。而作为文学上的导师他所敬仰的正是浪漫主义作家佐藤春夫。郁达夫是通过当时正在东京高师在读的田汉介绍才认识的。他阅读了他的《田园的忧郁》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沉沦。
那么,郁达夫究竟是怎么受日本文学,特别是佐藤春夫的影响的呢?
众所周知,郁达夫留学期间,是日本文坛新浪漫派的隆盛期,同时也是从自然主义向私小说转型的期间。自然主义强调自我发展、个性表现和性的描写,而私小说着重挖掘“我”的内心世界,突出自我。受这些影响,郁达夫的作品展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学不同的色彩。中国传统小说以叙述为主,但郁达夫的小说却充满了浓浓的抒情性,而且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也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郁达夫的早期作品中这样的内容比较多,而这正是受到佐藤春夫的影响。在这里我把《沉沦》和《田园的忧郁》进行对比,来浅析藤春夫对郁达夫的影响。
首先,在内容上,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青春的抑郁、苦闷、病态心理。“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诗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这是文章的前言部分,仅仅两句话就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苦闷之感,奠定了文章悲伤的基调。在《田园的忧郁》中主人公“离开令人窒息的大都市,他终于来到这个地方,这个灵魂的居所。乡愁似的情绪风一样远了。这是一个绿草萋萋的村落,距离三个大城市大约都是二、三十公里。”主人公在城市生活中倍感压力,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地方,于是他来到这个村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净土。对比这两段,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描写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和对生活的压抑之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写法上,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是使用的第三人称,是当时(明治末年到大正初期)比较流行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形态。而郁达夫也同样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整篇文章都是“他”的所见所闻,“他”所看到的,“他”所听到的,“他”所感受到的。这种第三人称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自由抒发情感,写起来也很方便,完全不考虑文章的结构起伏,比较灵活。
再次,在环境的描写上,这两部作品虽然没有着重描写,但都有意无意地勾勒出了自然环境和人物相互融合,衬托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沉沦》的开始部分写到开学第一天的场景“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地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这里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看似美好,实则是作者为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故意而写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只有主人公一个人,这样显得主人公更加孤单,好像世界上就只剩自己一般。而《田园的忧郁》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乡愁似的情绪风一样远了。这是一个绿草萋萋的村落,距离三个大城市大约都是二、三十公里。”这里表现出了主人公离开喧嚣后的喜悦之情,村落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明朗。对比两者可以发现,作者用散文式的写法来描写景物,在表现浪漫自由的同时,也衬托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总的来说,郁达夫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受日本的自然主义和白桦派思想的影响。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浪漫的抒情小说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轮》 王向远 1998年12月 湖南教育出版社.
[2]《郁达夫 青春和诗》 稻叶昭二 1982年4月 东方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