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综述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正在对迁移进行着更深一步的研究,很多研究都针对如何在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克服负迁移的影响,发挥正迁移的影响这个问题提出了观点。本文针对迁移对二语学习者进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概述,并将在二语学习者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描述。以此为二语习得的教学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语音迁移;词汇迁移;语法迁移
  【作者简介】张晨,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一、简介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元素,已经被很多学者认可和研究。魏红梅指出关于迁移的主要特征就是一种已经学得的知识对于另一个知识的影响。Odlin认为语言迁移就是一种目的语和已经掌握的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先对于迁移的理论进行概述,又对于迁移同语音,词汇,语法相结合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迁移领域研究的现状,为二语教学与学习提出新建议。 作者认为教学中应正视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以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我们应该重视在实际研究中的规律总结,思考如何利用迁移促进教与学,而不是单纯的认为母语与目标语的相同之处即引起正迁移,不同之处即引起负迁移,本文旨在给当下语言迁移研究带来新思路,促进对语言迁移机制的探讨。
  二、理论研究
  1.迁移中的重要理论。双语心理词库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结构和词汇的提取。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迁移的认识,从而对迁移研究产生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型的构建日益关注概念与词汇连接的可变性和发展性。(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2013)。新沃尔夫主义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概念迁移存在的合理性,迁移研究向概念层面拓展成。新沃尔夫主义也为概念迁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在新沃尔夫主义的研究框架内,思维既被传统地视为储存在大脑中的事件记忆模式,又被进一步解读为一种即时的事件言语化过程。较之于早期研究模式,新沃尔夫学派所考察的认知域、语言类型、语言层面更加多样化,实验任务设计更加严谨。这也为迁移研究面对复杂多样的二语习得环境,如何提高结论的可信度提供了重要参照。复合语言能力观是由Cook和Grosjean等针对双语者独特的认知、言语行为提出的一种语言能力动态发展观。反向迁移现象最初是作为一项重要证据出现在复合语言能力理论构建中,因此复合语言能力观的提出直接推动了反向迁移研究的迅速发展。( Rothman 2011,夏全胜2010)。
  总之,新的理论发展赋予了迁移新的含义: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充满了可变性的认知现象;迁移是多语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多向性;贯穿于语言社会化过程中的概念发展是迁移产生的根源。
  2.语音迁移。近年来,国外的二语语音习得研究集中围绕问题:二语口头话语感知与表达的关系、二语口头话语的音系学研究、二语口头话语的语段理论研究、二语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二语口头话语的超音段研究、二语音系习得中的母语迁移、非语言因素对二语音系习得的影响、二语语音教学研究。
  优选论。它根据输入和限制来决定单词的语音形状,就像自然音系学假设有一套普遍自然过程存在一样。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受到一套规则的影响,这些约束并不是不可违犯的,有些规则虽然被违犯,却能用来控制语言系统中不存在但又广泛使用的某些模式。连接论。把音系系统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各个不同的子系统在平行运作。因此,母语和二语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而是组成一个共同的音系空间,确定两种语言的语音结构,并且在二语的发展中相互作用。
  学习者二语音系习得的进展不仅受到语言因素的制约,还受到个人以及社会因素的制约。最近一个研究的热点就是本族语者对外语学习者的态度,前者的态度一部分是由文化决定的包括对固定音系模式的判断。早期的关键期假说声称,学习外语有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就不可能再习得地道的目标语口音。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成人同样能够习得目标语的标准发音,而即使在关键期到来之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仍然有可能无法避外国口音。学习者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到二语音系习得,比如语言天赋,包括各种认知能力和策略能力。(王立非 孙晓坤:2007)。
  3.词汇迁移。如果在二语习得中一语的词汇语法系统迁移,则称为语言迁移;如果迁移只发生在词汇意义层面,但不涉及概念范畴的调整或重构,则称为意义迁移; 如果意义迁移涉及原始概念系统的调整或重构,则称为概念迁移。所有的概念迁移都涉及意义,而不是所有的意义迁移都涉及概念迁移。概念范畴中的概念通常指事物類别的思维表征。借助于语言的概念涉及词汇概念、语法概念、语法隐喻概念和语篇概念。其中,词汇概念即人类对自然现象、景观、人类行为等进行概念识解、分类与映射的结果。不同语言中的映射会因视角不同,而产生词汇概念范畴的成员或特征的差异。
  就词汇层概念迁移而言,汉英两种语言词语所对应的概念范畴往往有所不同,范畴的类典型或边缘成员也可能有不语学习中原有概念范畴或某概念表征可能会迁移到英语表达中,如某些动词所对应的动作概念,概念范畴较广,概念意义较多,可与之搭配的词语较丰富,可与之类联接的词性也相应较多,更容易出现两种语言中基本意义( 即原型意义) 或某些引申意义( 即边缘意义) 的不同,也更容易造成概念迁移后,某些词汇使用范围过大,词汇搭配、类联接,甚至语义韵出现偏误。
  4.语法迁移。就语法层概念迁移而言,汉英语法概念范畴大不相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语法无动词非谓语形式、数、时态等概念范畴及其概念结构,即使有某些语法概念,如主语、谓语,这些语法概念也不是汉语的概念表征,不是汉语表达所必须考虑的因素。汉语者在意合语言特征影响下形成了整体思维方式,因而缺乏某些语法概念的分类。在英语表达时,词汇搭配、类联接上往往表现语义清晰,但不合语法的语言特征,即汉语者是将汉语缺乏某些语法概念范畴的概念表征迁移到了英语表达中。   以下仅以人称、数和时间范畴为例加以阐释:人称范畴在不同的语言中编码为不同的词汇与句法形式,词汇形式包括指称的形式、亲属称谓、人称代词等,句法形式包括数与性别的标记等。数的范畴:依据形态句法上是否有数的标记,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量词语言与名词类语言。时间范畴:世界上的语言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大有不同。由于对时间概念的不同理解,不同语言选择了不同的隐喻手段来表达时间概念(张会平,刘永兵:2015)。
  三、实证研究
  1.迁移的研究方法。搭配( collocation) 是词语之间的结伴关系( 梁茂成等,2010: 12)。许多词语都有较为固定的伴侣,这些伴侣称为搭配词,如for是look较常见的右搭配词。为更有效地分析词语搭配,人们常用两个词共现频数及共现率来考察搭配强度。依据研究需要,我们选用了对数似然的方法,借助了BFSU Collocator软件(梁茂成等,2010) 。与搭配相关的另一概念是类联接(Stubbs,2009: 124)。类联接也关注结伴关系,但上升到了词类及语法层,如冠词经常与名词构成类联接。语义韵:有些词与某些词汇搭配或类联接时,会产生一些联想意义,如褒贬、好恶,即产生了语义韵 。
  2.迁移的新研究领域。按照方向这一维度,迁移的研究领域如下:正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 reverse transfer) 以及二语对三语、三语对四语等过渡语之间的侧向迁( lateral transfer)。对反向迁移的系统研究表明了迁移是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不仅仅是母语的专权,所以之前从母语迁移角度进行的各种研究也可以从反向迁移的角度进行,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迁移研究的空间。对侧向迁移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回答迁移的源语言问题,即目标语的学习更容易受到母语还是中介语的影响。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研究发现,提出了3 种不同的观点: 任何已有的语言积累都会对随后的语言学习产生支架效应;二语作为临近语言优先对三语习得产生影响,母语知识迁移会受到二语阻碍;三语与母语、二语之间的语言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是确定迁移方向的主要因素( Rothman 2011)。
  概念迁移首先是一种理论假设,基本思想是:语言使用者由于受另外一种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的干扰,会影响其对当前语言的理解和产出。其次,概念迁移又是一种研究视角,其基本目标是基于上述假设开展验证性的实验研究,以最终建立起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语言迁移机制模型( 姜孟2010: 167)。概念迁移研究对推动新沃尔夫主义和双语心理词库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沃尔夫主义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跨语言研究对象可从不同母语背景的单语使用者拓展至双语使用者;研究视角可从静态描述母语对思维模式的影响转向动态分析双语学习对思维发展的影响,这样更能深入洞察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多元动态关系,提升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适性。其次,概念迁移研究进一步充实了双语心理词库研究内容,推动双语处理和表征模型的修订和完善。
  3.词汇迁移。汉英某些词语在语义上虽接近,但概念范畴及其属性却有所不同。如汉语“上”与英语“on”是对译词,但汉语空间概念[上]的概念属性与英语的[ON]不同:[上]的概念属性为:“射体位置在地标之上”。射体可与地标接触,也可与地标有段距离; 射体可全部暴露在外,也可处于半包围状态,而[ON]需要射体与地标接触,同时射体需全部暴露在外,这两种属性并不是[上]所必备的,换言之,[上]的概念范畴比[ON]的概念范畴宽泛。在词汇学习时汉语者时常出现概念迁移偏误,在不该使用“on”的语境里误用了“on”( 张会平,刘永兵:2013)。
  纠正二语概念迁移偏误需要逐步调整或重建学习者的概念范畴系统,形成二语概念表征。这是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概念内化的难易程度。第二个因素是二语输入的频率。二语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频率越高,二语者就越可能将这一概念内化。第三个因素是语言交际的参与度。通过与目标语本族语者接触,二语者可以在实践经历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可以在日常对话中体会目标语与母语概念系统的区别,也可以及时发现交际中的语言偏误,及时反思语言偏误的深层原因。第四个因素是二语者学习新概念系统的意识。传统教学主要强调帮助学生识记某词汇或句法形式,理解该语言形式的意义,强调在任务教学中练习这些语言形式。诚然,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所学语言的显性知识。
  4.语法迁移。冠词。如随意添加冠词a: a friends from different schools,a gifts given by her friend;该用the 的地方省略the: a part of ( the) boss’ssuggestions,use ( the) law to fight against……
  曲折变化。如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此方面的差异,中国学生难免会出错,忘记’s或’,如people right,children safety。
  时态。汉语只表现动作是否完成或者是否在进行当中。如汉语中的完成动作通常用“了”表示,而“了”指将来也指过去。例如:我吃了饭再去学校。汉语主要利用词汇手段来达到各种体的概念,而英语通过时态直接表现。因此,中国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时态方面的错误:we have not see ( saw) her for a long time( Odlin 2004,Jarvis 2002)。
  四、趋势和启示
  迁移活跃时期表现为:对迁移方向的关注将迁移研究的空间无限扩大,使各种多语学习中所发生的迁移现象都有可能被发现;无论是多角度探究迁移的触发条件还是从概念层面阐释迁移的根源,研究者都在试图为错综复杂的迁移现象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性理论模式,深度前所未有。迁移研究的迅速发展既得益于新构建的理论,又反过来为后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促进理论发展的持续性。未来迁移的研究方向表现为,把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迁移研究领域,从系统的自组織性、各变量的相互联结性、蝴蝶效应等角度阐释迁移的非线性行为,将对迁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方法上看,今后迁移研究既要关注长期的发展变化模式,也要重视短期内的微观变异行为。因此,研究者可采用实验研究和微观、历时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延长研究周期,增加测量密度,只有这样才能从错综复杂的迁移现象中归纳出令人信服的变化轨迹(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2013)。   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首先,发挥对比分析的指导作用,促进母语正迁移。当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存在着明显的共同要素时,这种相同的部分就会自动发生迁移,并能够促进汉语的学习。因此,对于二语学习者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上的负向迁移,教师应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帮助学生减少负迁移。同时,科学合理地编排教材,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要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和汉语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在教材当中还需要根据情境,有针对性的编排相关的练习,使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得到巩固。另外,大量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情境,使学生亲身感知母语和汉语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减低语篇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使用汉语的机会,例如可以播放一些相关题材的电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到真实的环境中去完成,利于提高汉语的学习水平。
  References:
  [1]Flecken,M.Event Conceptualization by Early Dutch-GermanBilinguals:Insights from Linguistic and Eye-tracking[J].Data.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1,62(1):34-37.
  [2]Jarvis,S.Conceptual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Effects in Categorization and Construal[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11,52(14):49-53.
  [3]Rothman,J.L3 Syntactic Transfer Selectivity and Typological Determinacy:The Typological Primacy Model[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11,66(27):55-59.
  [4]Jarvis,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微课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也能方便学生在课后查漏补缺。在未来高中教学中可与日常教学互相补充。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诗琦,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  一、微课的定义及其理念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单一知识点为主要讲解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云端技术,微课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过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写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有很多突出问题,并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形势要求写作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基于此,本文从合作学习法的理论出发,结合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状况,分析了应用合作学习法的必要性,并分享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关键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诸多行业都呈现出迅速地发展趋势,但是,国内的高职英语教育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越来越明显,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英语的基础就不牢固,再加上学校的教师水平以及教学所用到的设备都比较老旧,这些问题都阻碍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如果想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培养,使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能够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就需要将所出现的问题尽快解决掉。文章以高职院
【摘要】以具体实例说明了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不断降低阅读的难度开拓他们的视野,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例分析  【作者简介】葛兆艳(1982- ),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民生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201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相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源和师资队伍结构有独特性。本文从学生水平、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独立学院的会计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岳志亮,男,河北石家庄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一、前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他们的阅读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阅读;策略;兴趣;语感;习惯;能力  【作者简介】阮慧芳,广东省化州市东山街道中心学校。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阅读则是提高语言交际能
【摘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在驾驭语言方面有较强的能力,通过运用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规范性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和激发创造力。尤其对于小学英语这门学科而言,更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则从把握教学语言尺度、优化语言教学形式以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等分析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策略,望给予语言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
【摘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地向前发展,英语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中国社会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将自身的企业发展与国际当中,这些发现趋势都表明了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社会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需要具有比较强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以和外国人进行比较顺畅的沟通,从而执行一些采访和谈判的任务。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压力,许多大学毕业生并不具有所要求的英
【摘要】英语作为当前国际上的通用语言,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逐渐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我国的重点教学科目。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语感和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课外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出发,对课外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课程;开发;实施  【作者简介】
【摘要】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软硬件设备,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气氛营造,阅读讲解教学中多方面探究了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并分析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的意义,对于实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创新是极大的促进。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混合式教学法;应用  【作者简介】陈甸甸,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高职英语教育作为必修科目,要能够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