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心肌组织中心室颤动机制的仿真研究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心肌中的局部传导阻滞现象,在细胞水平上解释颤动中螺旋波的形成和破裂为多重子螺旋波的机制,强调动作电位时程(APD)恢复特性对心室颤动的诱发和维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从心肌细胞APD恢复特性和传导速度(CV)恢复特性出发,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基于一维均匀心肌组织模型,观察不同起搏频率下的APD现象。结果 证明了单个心肌细胞的APD交替以及均匀心肌组织中的非同步交替现象,并在起搏位置的远端发现了局部传导阻滞。结论 均匀心肌组织中,由于APD和CV恢复特性的相互作用,在高频率起搏时,足以产生局部传导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其中“探究—体验”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目的是通过“探究—体验”式课堂的创建来促进学生参与主动性的增强,进而积极地学习探究,同时将感官和情感体验增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讨“探究—体验”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创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体验 课堂  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
陈勇(中国学术论坛网主编):各位晚上好,今天晚上请到的嘉宾是王家新先生,大家欢迎!先请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今晚的话题。
目的 利用起搏脉冲引导普通电极行床旁临时起搏,观察其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我院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共82例。结果 82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RVOT和右室(RV)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流,对比分析动作电位及离子流的特性。结果RVOT心肌细胞
《毛诗注》所谓“《桑中》,刺奔也”的说法,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诗说等皆不符合《桑中》诗之事实。根据诗文所提供的信息,该诗反映的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社会习俗。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
《2008年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心衰指南》)已于2008年9月在网上发表(doi:10.1093/eurheartj/ehn309)。《心衰指南》中涉及胺碘酮使用的适应证主要涉及到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