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最重要的目标是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语文课堂。为此,我们进行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特征是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问题的合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研究探索。
一、合理预设,促进教学有效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实施以来,“问题由学生来提”,基本上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流。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然而,有些课也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地反思。
笔者曾在同一所农村学校,听了两位老师同课异教语文S版《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这两位老师都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也许是这些农村学生平常没有提问题的习惯和意识,两个班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例如:小山村原来是怎样的;小山村后来变成什么样了以及一些不理解的字词。这两位老师就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全班学生读课文、找答案。学生提的问题解决了,课也就上完了。课后,笔者和他们交流,说只凭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还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老师为什么不多设问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呢?两位老师都以为: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主人,提问题的权力要交给他们。如果由老师问,一些学校领导就会认为那又是传统教法了。
课堂教学要把握重点、难点,并考虑如何落实、突破。这就需要老师很好地选择合适的“语文问题”,特别是对于文本阅读、理解、感悟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是文本阅读的“核心问题”。而凭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怎能一下子把握这些“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对“核心问题”的预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前些日子,有幸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在这节课上,他通过预设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思考的世界。下面,让我们看看于老师预设的其中一些阅读问题:
1.默读1、2、5段,画出描写母亲言、行、色的句子,思考:哪些句子最关键呢?
2.把画出来的段落反复再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3.让我们聚焦“挡”字,思考: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她挡住的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
4.让我们聚焦“笑”字,一个“笑”字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母爱是什么?
5.让我们再来聚焦一个很不起眼的“?”,思考:为什么用“?”号,它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6.最后,让我们再聚焦母亲临死前留下的那一句话,边看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
于老师凭借着这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阅读的魅力、思考的魅力,同时也感受了深深的人文情——博大的母爱。这节《秋天的怀念》的精彩,合理巧妙的问题预设是关键原因之一。可见,阅读教学应该有合理的问题预设,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领悟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动态生成,成就课堂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可见,阅读中生成新问题是必然的。当然,课堂生成并不是没有定向的自由生成,而是在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为促进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而生发新目标、新方法、新观点、新思想、新态度等。课堂的生成包括教师引发的生成、学生引发的生成和师生共同引发的生成。让课堂更加充满生命活力与灵气的,应该是学生引发的生成和师生共同引发的生成。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指导、鼓励学生产生和形成阅读问题呢?
1.从课题生疑。如《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课可引发生成如下问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它称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从重要语句生疑。如《落花生》一课可提出这样问题:“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一句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伟大”的人?“伟大的人”是不是“有用的人”?
3.从人物对话生疑。如《秋天的怀念》一课,“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母亲说的第二话,为什么要用问号?
4.从文章中心生疑。如《“扫一室”与“扫天下”》一课中,当学生读到“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和“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两句话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大事与小事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让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
5.从人物描写处生疑。如在《丰碑》一课中,军需处长是管棉衣分发的,可在文中却写他穿着“单薄破旧”的外衣,冻死在风雪中,这是为什么?
总之,只要指导学生懂得“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文本中就处处可引发思考,可生成新的阅读问题。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提出以问题作为主线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是课堂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的落脚点。有效的阅读教学一定要通过合理的阅读问题预设,引领学生深刻全面地阅读、理解、感悟文本,并鼓励、引导学生善于生成新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问题的合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研究探索。
一、合理预设,促进教学有效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实施以来,“问题由学生来提”,基本上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流。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然而,有些课也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地反思。
笔者曾在同一所农村学校,听了两位老师同课异教语文S版《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这两位老师都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也许是这些农村学生平常没有提问题的习惯和意识,两个班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例如:小山村原来是怎样的;小山村后来变成什么样了以及一些不理解的字词。这两位老师就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全班学生读课文、找答案。学生提的问题解决了,课也就上完了。课后,笔者和他们交流,说只凭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还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老师为什么不多设问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呢?两位老师都以为: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主人,提问题的权力要交给他们。如果由老师问,一些学校领导就会认为那又是传统教法了。
课堂教学要把握重点、难点,并考虑如何落实、突破。这就需要老师很好地选择合适的“语文问题”,特别是对于文本阅读、理解、感悟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是文本阅读的“核心问题”。而凭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怎能一下子把握这些“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对“核心问题”的预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前些日子,有幸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在这节课上,他通过预设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思考的世界。下面,让我们看看于老师预设的其中一些阅读问题:
1.默读1、2、5段,画出描写母亲言、行、色的句子,思考:哪些句子最关键呢?
2.把画出来的段落反复再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3.让我们聚焦“挡”字,思考: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她挡住的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
4.让我们聚焦“笑”字,一个“笑”字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母爱是什么?
5.让我们再来聚焦一个很不起眼的“?”,思考:为什么用“?”号,它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6.最后,让我们再聚焦母亲临死前留下的那一句话,边看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
于老师凭借着这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阅读的魅力、思考的魅力,同时也感受了深深的人文情——博大的母爱。这节《秋天的怀念》的精彩,合理巧妙的问题预设是关键原因之一。可见,阅读教学应该有合理的问题预设,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领悟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想,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动态生成,成就课堂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可见,阅读中生成新问题是必然的。当然,课堂生成并不是没有定向的自由生成,而是在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为促进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而生发新目标、新方法、新观点、新思想、新态度等。课堂的生成包括教师引发的生成、学生引发的生成和师生共同引发的生成。让课堂更加充满生命活力与灵气的,应该是学生引发的生成和师生共同引发的生成。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指导、鼓励学生产生和形成阅读问题呢?
1.从课题生疑。如《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课可引发生成如下问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它称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从重要语句生疑。如《落花生》一课可提出这样问题:“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一句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伟大”的人?“伟大的人”是不是“有用的人”?
3.从人物对话生疑。如《秋天的怀念》一课,“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母亲说的第二话,为什么要用问号?
4.从文章中心生疑。如《“扫一室”与“扫天下”》一课中,当学生读到“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和“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两句话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大事与小事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让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
5.从人物描写处生疑。如在《丰碑》一课中,军需处长是管棉衣分发的,可在文中却写他穿着“单薄破旧”的外衣,冻死在风雪中,这是为什么?
总之,只要指导学生懂得“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文本中就处处可引发思考,可生成新的阅读问题。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提出以问题作为主线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是课堂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的落脚点。有效的阅读教学一定要通过合理的阅读问题预设,引领学生深刻全面地阅读、理解、感悟文本,并鼓励、引导学生善于生成新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