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整本书阅读出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_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50年代,社会派推理在日本出现,东野圭吾作为获得过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的当代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就有以《白夜行》《幻夜》等为代表的社会派推理。本文浅析其作品。
  关键词:推理小说;日本;社会派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51-01
  20世纪50年代,继本格派推理之后,社会派推理在日本出现,社会派推理继承了本格派的谜题,但却不仅限于密室。而是把事件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揭露和反映社会黑暗。有的也具有一定的政治问题的投射。反应了当下社会人民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东野圭吾的后期作品就以社会派推理为主。
  (一)以《宿命》为分水岭的社会派推理创作
  1990年东野圭吾创作了小说《宿命》,这是东野圭吾创作风格的转折点,也是他创作风格的分水岭,他从早期的本格推理对诡计的重视和塑造转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却同时保留了犯罪手法的巧妙和谜题的复杂性。《宿命》的主人公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瓜生和勇作,勇作从小想成为医生,但在考试的时候却因为父亲的意外与医学院失之交臂,最后成为了警察。而瓜生不但考取了那所医学院还和勇作的初恋女友结婚,不久,瓜生的父亲去世,在之后的家庭聚会上须贝社长被杀,警方介入后瓜生同父异母的弟弟被怀疑为凶手,最后勇作因为从小与瓜生一起长大,了解他不喜欢吃鳗鱼,识破了他的不在场证明。揭破了他的杀人诡计。除却小说中的犯罪手法,最主要的是二人的宿命与羁绊。相同的血液是宿命,也是自然中无法抗拒的力量,一方面,瓜生和勇作是宿敌,勇作性格内行,瓜生健谈开朗,善于交际,勇作的在学业方而被人看好,最后却因为意外成为警察,瓜生完成了勇作的梦想,成为了医生。另一方面,多年后的一场命案又把二人联系在一起。小说的末尾瓜生道出真相,原来二人是同母的兄弟关系,所及即使是自幼分离,他们还是有着同一种血液,有着几乎重合的经历,并且还爱上同一个女人。最后二人冰释前嫌,有什么会比亲情可贵呢?让人感叹亲情真美,可能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之处。
  (二)融入亲情的社会派推理《红手指》
  东野圭吾转型后期社会派佳作极多,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加贺恭一郎”系列,系列中的《红手指》中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犯罪过程,由此可见复杂的谜题已经不是东野圭吾的创作着力点。小说创作与20世纪90年代,那时日本正值经济危机,物资稀缺,作为家庭中的男人,为了维系生活需要一人担起家里生活的开销,于是他们忙于工作,没有其他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交流,这往往导致家庭教育的不平衡,子女父爱缺失,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红手指》最为社会派推理小说,恰恰反映了这一现象。前原的妻子八重子对孩子有着强烈的占有和溺爱,由于丈夫忙于工作,封闭的教育模式让儿子直巳已经成长为一个性格暴躁,自闭,不负责任,有人格缺陷,不尊重父母的人,还发展出了喜欢女童的爱好。昭夫虽然经常观察儿子,但却没有健康的沟通和交流。在孩子杀人之后试图包庇孩子,嫁祸给一直作为他生活累赘和包袱的母亲。作为社会派推理小说,《红手指》直面大背景下社会的悲凉的现实,青少年犯罪,不良的家庭教育和老无所依的现象。也把恶写于善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人性,描绘人性善恶,人情冷暖,增添了推理小说的社会意义。
  最后加贺恭一郎对前原昭夫说,“昭夫先生你认真看过你母亲的眼睛吗?如果你认真看过母亲的眼睛,就会发现那不是一双老年痴呆的眼睛,它里面充满了哀伤和绝望。”爱能杀人也能给人救赎,东野圭吾就在小说中描绘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亲情与恶意的较量。
  (三)无冕之王《白夜行》
  1997年,东野圭吾创作了他的又一个社会派推理经典代表作《白夜行》,小说以发生在废弃工厂的谋杀案开场,大阪府的刑警试图侦破此案,但由于废弃工厂是一个密室,仅仅存在一个只有小孩能进出的通风管道,所以取证后一直悬而未决,在此后的长达19年中,参与此案的男孩女孩都已經长大,主要的故事围绕这二人展开。小说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股票投机浪潮狂热,引起了日本经济的虚假繁荣,泡沫破裂后经济体系崩塌,无数企业面临倒闭,房价成倍上涨,人们的失业率激增,人们而对金钱,迷失人性,经济的重压已经让日本人难以喘息。泡沫经济过后,日本又连续发生了地震等重大社会事件,有的社会学家认为,这一系列连续事件使这一时代下的日本人民群众发生彻底的变化,也影响了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也是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源头。小说的最后一句写道“只见雪穗正沿着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她一次都没有回头。没有了亮司,她的黑夜不再犹如白昼,她将永远的生活在黑暗中。
  《白夜行》可以说写尽人性之恶人性之悲,由罪恶引发的爱和救赎,让它成为了东野圭真正的“无冕之王”。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线索众多,有明有暗,交错复杂,他继承了松本清张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把案件的侦破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在推理小说中融入亲情,友情,爱情,有人说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推理写人性之恶比人性之善更加深刻。他把由爱和恶引起的犯罪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揭示社会的才是人悲剧的源头,如同他在《恶意》里写的那句话“为爱可以粉身碎骨,因恨能够万劫不复”。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的齐齐哈尔古驿站驿路调查过程中,在讷河市有关方面的安排下,我偕同调研组成员特意去老莱镇(原喀穆尼喀驿站)粮库进行考察。只见粮库里粮囤林立,规规矩矩。有现代化的,也有一些相对原始的,印象中草帽顶土坯围子的早已不存在了。站在高高的粮囤边上仔细端详,引发我无限的遐想。我曾经自以为是:这个粮库的基础也许就是当年的驿站粮仓,必定这里曾经清代大站道各驿站中出粮较多的地方。假如真的是这样,它与清代
摘 要:西方女性文学初期的目的是揭露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而其第二次浪潮不再囿于女性自身,而是承认男女的差异性,重建女性形象。本文选择了卡里尔·丘吉尔的《天之骄女》中的虚构与现实的表现手法来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第二次浪潮的特点。  关键词:虚构与现实;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二十世紀
摘 要:《第九个寡妇》是“女性新历史小说”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作品通过塑造王葡萄这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女性人物形象,并以其“秋千”般的命运作为一种象征,从个体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本土的历史风云记忆。王葡萄这一女性形象身上所承载的不仅是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的变迁,更多的是人们千年以来坚韧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第九个寡妇》;严歌苓;象征性;意象  作者简介:刘润坤(1984.12-),男,汉族,东莞人,硕士,
摘 要:庐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首创描写女同性恋的女作家,在她之后四五十年才有陈染、林白对这一话题续写。本文就庐隐等女性作家笔下女性同性恋爱下隐含着对于女性自我的反思来进行探索,并且就女性同性恋爱这一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理解女性作家对于女性自身的反思。  关键词:女性作家;女同性恋;女性反思  作者简介:费尚暇(1997.1-),汉,安徽宣城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研
摘 要:处于明清嬗变之际的顾炎武看到了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以期对在歧途上的明末学术予以补救。他学宗“六经”,博览群书,主张“采铜于山”的治学方法;同时漫游四方,进行考察与实践,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结交了名人逸士。他的这种知行观正是对于“一念之动即为行”的空谈心性的明末王学之修正。  关键词:顾炎武;知行合一;阳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语调指说话过程中的音调起伏,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可以从说话者的语调中来判断态度和情绪。作者主要是基于信息结构的视角从语调的四个功能以《绝望的主妇》第八季中的人物对白为语料,探讨语调在信息结构的视角下是如何结合语境在人际交往中来实现推导话语意义的功能。  关键词:语调功能;信息结构;话语意义  作者简介:熊薇(1994.6-),女,汉族,
摘 要: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被广泛文学理论及文学批判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超我、本我、自我三部分组成。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的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深刻揭露了人性之恶,呈现了七人不同的口供,造成真相的扭曲与人性的复杂。其中,当事人真砂、多襄丸及武弘的口供最为冲突,下面以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分析此三人的口供。  关键词:自我;本我;超我  作者简介:王慧敏(1991-),
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7NFUSPITP220,指导老师:缪军荣。  摘 要:红色作为一种主题色彩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浸染了中国的民俗、传统乃至文学。色彩虽是通用的,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国家、民族对同一色彩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导致“红色”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中受不同的思想观念等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寓意。文学作为文化的直接折射,以文字方式记述了这种差异。本文追溯整理了中国“红色情结”
摘 要: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增添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以海为生,海洋在给予他们丰厚食物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少数民族的海神信仰和祭祀仪式构成了我国海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在广西沿海地区生活的京族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少数民族海神信仰历史演变,海神祭祀仪式的文化价值等进行一系列
摘 要: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通过品读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来探究孤独美学和哲学意义。  关键词:刘亮程;寒风吹彻;孤独美学;乡村哲学;《一个人的存庄》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漫天大雪与孤独的他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