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础薄弱、自卑、偏见、就业、外界因素等),缺乏学习目标,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易产生学习倦怠等。通过数年高职教学调查、分析研究,提出通过心理辅导、树立自信、改变教学方式等策略,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 高职生 分析研究 心理辅导 倦怠心理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竹笋般产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更苛刻,数量逐步减少,严重影响学生思想,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越来越凸显,影响教学、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甚至影响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学习倦怠成因调查和分析
  我们调取了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白银矿冶技术学院近3年学生录取成绩单,归纳出各科平均成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由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组成,基础差,学习积极性相对不足,自卑感较强。
  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反应实际状况,问卷涉及各方面内容,以多选形式,要求只选一项。向以上三所学校发放600份调查问卷,收回率均在92.4%以上。从调查结果可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枯燥无味(52%),教师讲课方式单一(44.5%),考核内容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用人要求(47.6%),就业前景不好或就业难(67.2%),不良情绪的影响(37.2%);对专业或学习不感兴趣(35.3%);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20.2%),家庭压力(16.2%),英语学习感兴趣(5.2%)。
  通过跟踪4个年级127名学生的日常生活,发现业余时间学习或看课外书的学生不到24%,32%的学生谈情说爱,68.4%的学生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校教育因素
  (1)课程设置与教材编排不合理性。高职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历史较短,缺乏办高职的有效经验,只能更多地“搬运”本科院校教学方式,如高职英语的A、B级考试就是模仿大学“四、六级”考试,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特色。高职教材建设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很多院校不同专业开设同一门课程,不能体现专业特点,在这次调查中52%的学生觉得课程设置枯燥;另外学校很多教材都“搬运”本科学校教材,教材理论知识过多、过深,实用性差,与高职教育明显存在差异,与特殊群体实际状况不符合,这是造成部分同学学习倦怠的原因。(2)教师授课水平。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某些课程感到厌倦还与授课教师有一定关系。在回收的540份调查中感到课程枯燥无味的高达52%,教师讲课方式单一的达到44.5%,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两大因素,而这两个选项和授课教师的能力是挂钩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授课教师水平影响学学习积极性。(3)学风不良、考风不正。我统计3年来某高职院校学生上课人数情况,发现学生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基础课在22.6%以上,专业课在31.4%以上,个别科目在46%以上,而且,随着年级升高呈增加趋势。出现考试前划定考试范围、考试作弊、找人替考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2.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高,学生没能考上本科院校才来读高职,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产生厌倦情绪导致。(2)就业难和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使高职学生对读书作用产生怀疑,使高职学生意识中产生严重的“读书无用论”思想。(3)基础差,学习失去追求目标,学习动力下降。(4)大学扩招后出现“宽进宽出”现象,学生没有学习压力,“60分万岁”思想严重,这种心态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不珍惜学习机会,放弃刻苦学习的信念,产生学习倦怠。(5)就业制度不健全、不公平就业竞争的消极影响,很多单位企业都是“任人唯亲”,就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直接挂钩,学好学坏不直接影响就业。
  3.学生自身因素
  (1)从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招生高考招生分数普遍偏低,文化基础较差,学生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课,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好专业没有信心。特别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成绩不到初中学生水平,让他们对学习英语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学习英语感到非常困难,进一步产生厌学心理。(2)学生到大学后不适应大学学习方法。中学与大学教学方式不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突出矛盾在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大学学习。大学专业学习是开放式、启发式的,专业课老师只给学生讲解基本原则与规律,更多的是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习内容的专业化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使知识深度和理解难度较中学时代发生很大变化,对高职学生学习提出新的挑战。(3)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本身没有学习深造的想法,是迫于父母期望和压力才来到大学学习的。还有部分学生对在校学习的重要性感受不深,觉得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学好学坏没有什么区别,每天来学校就是为了完成“任务”。(4)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同学选择现在所学专业是迫于外界压力,如高考分数、父母意愿等,对于现有学习内容兴趣不浓,因此对课堂传授的知识比较抵触。(5)对外界的自控能力较差。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学生很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学习更容易被动。尤其当前社会,外界各种诱惑比较多,如网络、娱乐场所等,很多高职学生把握不住自己,沉迷网络,谈情说爱,打工兼职,甚至每日无所事事,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小,调查显示68.4%的学生业余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
  二、改变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方法
  我从事英语教育工作多年,现以英语教育为例展开研究。将所带四个班分为两组(人数分别是62人和65人),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做了以下实验,从结果看第一组采用的教学方式取得了预想的结果。   1.新生入学英语基本情况摸底
  高职英语教育虽然是高中英语学习的延续,但方法有所不同,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较快引导新生学好英语这门课,我对4个班127名学生做了基本调查。
  从统计分数来看,分数在0~60分的占绝大多数。说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低,学生学好这门课相当困难,学生易产生倦怠心理。但这正是高职学生和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第一组在教学中采取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信心,适当减轻教学压力。如记单词,先教会方法,让每个学生每天记住5~10个单词,2~3条语法,阅读一段英文,做到每节课前检查,累积平时成绩,并计入期末考核依据,词汇量增加后增强学习兴趣。第二组按照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即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感到学习很困难,产生倦怠心理。一年后第一组的英语成绩有较大提高,有47人通过学校考试。第二组人员英语成绩提高较小。
  本调查问卷设置为单选题,从问卷来看掌握词汇量是学生的难点。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记忆词汇的方法存在严重弊端,有一半学生音标都未掌握,致使词汇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针对这一情况,在第一组中将中学词汇、语法等贯穿新课程教学中,做到课前考察、积分,课后一起复习,对掌握较好或进步较快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督促或引导一些有学习倦怠的学生;第二组教学方式相同,但没有考察、复习和督促。年终考试,第一组不及格人数仅为7人,第一组不及格人数为23人。
  2.课堂学习情况调查
  课堂学习虽不是唯一的,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除了研究教师如何完成对这群“特殊群体”的英语教学外,还进一步研究学生如何学,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方式,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表3是我对一学年学生课堂内学习情况的统计,将平均数填入表中。表3显示学生在课内学习方式上,大多数习惯于传统听课方式,老师认真讲,学生仔细听,勤记笔记。主动发言或提问对他们来说较困难。另有部分选择做与英语无关的事。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第一组采用教师多提问,对主动发言或提问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在个人积分表中加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学生放下包袱,充满自信。同时了解睡觉及做其他事的学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半年后第一组主动发言和提问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大,做其他事的学生几乎没有了。
  3.业余时间学习
  课外学习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现行英语基础教学课时实在太少。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了解,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外学习尤显重要。
  表4显示,小部分学生每天花一定时间学习外语,而80%以上的学生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第一组每天布置作业,通过检查、通报等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增多,有的学生主动借阅一些英语课外书籍,如《英语世界》等。第二组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有所减少。
  4.教学方式改进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的要求,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找准教学切入点,我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调查。
  表5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生动的教学方式。我备课时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制作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PPT,在第一组学生课堂教学中逐步采用,经过一年教学观察,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很大提高。
  5.学习目的调查
  表6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是为考试和更易找到工作。语言研究者认为,学习语言带给学习者的实惠越多,学习者的动机越强。Robert Gardner和Wallance Lamber(1972)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有两种: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入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交往或接近,了解和吸收他们的文化;工具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是为了实际好处,如通过考试、获得奖学金、找到一份好工作、增加晋升机会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兴趣。
  三、启示和建议
  1.加强高职学生入学教育,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和心理转换,尽快适应高职学习生活
  比如,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词汇教学。我研究认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要做到“捡旧学新”,不断强化和扩充词汇量。在一年时间内要求掌握2000~3000个单词和基本语法知识;其次,让学生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和技巧,讲解一些构词知识,如词根、前缀、后缀等;最后传授一些词汇记忆方法,如分组、拟声、联想、类比等。
  2.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克服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教学中首先采取心理疏导方式,让学生树立信心,适当减轻学生压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采取积分累计、及时表扬等手段。
  3.严肃课堂纪律
  手机的使用既方便了人们,又让部分人成瘾。针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课堂上一些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我在强制措施无效的情况下,制作了手机袋,写上了每个同学的姓名,上课前要求学生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并装进写有对应姓名的袋子,初步解决学生玩手机的顽症和逃课行为。
  4.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的要求,编制教材与课程设置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基本思路
  更新教材内容,采取多元化的、灵活的授课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如,在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动画内容等,通过实验和动手、联想等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5.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转变育人理念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存在一定差异。高职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某一岗位、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特点,既要紧跟现实变化,又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式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拓创新实践教学的各种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应为人师表和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成绩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上体验到成就感。教师应尽可能采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
  6.聘请国外专家或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或者技师参与高职教育,拓宽学生视野。
  7.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高职生特点,采用督促方式和启发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效果,不断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8.指导课外自学
  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如英语是一门长期积累的学科,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引导学生阅读英语读物,如《英语沙龙》、《英语世界》等,帮助他们寻找其他学习途径,另外,如收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上英语学习网站等。同时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Lamber 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社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剧,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设置正是在国际化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其就业方向主要是对外教授汉语课程。而英国文学作为英国人民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这就要求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的同时学习并了解英国文学及文化,这也是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之所在。非英语专业如何使学生对英国文学课程感兴趣并学有所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下工夫。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英国文学 教学方法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介绍了案例教学的作用,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案例教学应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职教育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潜力的内分泌作用的蛋白。然而,由于FGF21较低的内在生物稳定性,其在治疗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个瓶颈。在以往的研究中
摘 要: 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特点和高师地科专业教学现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教革设计和实施方法探讨。  关键词: GIS课程 教学改革 高校地理师范类专业  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等项目的深入开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GIS)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