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总体目标
  探讨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需要和愿望,能在学习中获得愉快、喜爱的积极情感体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2 必要性
  根据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学生是主体,主体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虽然各科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需要的,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情感的培养,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情况已经普遍存在。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式下教育的需要。
  
  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情感的培养途径
  3.1 教师教学工作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情感的基础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使客体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在以满腔热情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时,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3.2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对本课程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某同学某些科目成绩很好,在和他(她)谈到这些科目的授课教师时,他(她)会显得兴高采烈,尊敬、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谈到那些他(她)不太喜欢的科目的老师时,往往表现出畏惧甚至厌恶的表情。可见学生的学科情感与对授课教师的情感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我认为现在不是说学生不信其道,而是要让他们“亲其师,乐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言语、表情传达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应耐心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责备。要使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要有情感交流。要彻底改变以前的所谓“师道尊严”的观念,要以平等的地位将学生当作朋友,让他们敢于并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平等的对话、真诚的关怀、积极的期待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并能产生相应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愉快的接受新知识的愿望。“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质就是一种情感的转化。
  3.3 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理论抽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对枯燥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但是对可操作的具体事物探究兴趣较强。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如常带学生到学校实习车间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车床加工零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情况,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机床精度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已加工好的一些产品,让学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间的关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外圆与内孔的加工方法与尺寸偏差的测量方法、形状偏差与位置偏差的测量方法等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尺寸公差及配合,形位公差等有关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需要和愿望。
  3.4 利用教学艺术巩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情感
  学生的学习情感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不断巩固的,教师若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长期下去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章节的教学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快乐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装配零件的测绘时,我们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各测绘一个部件,各组学生围绕测绘零部件的装配结构和各零件的功用进行分析讨论。在测绘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合作,人人动手,积极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师生共同选择出最佳方案。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实际工作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我们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将理解难度大的知识用图片、动画形象地演示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和趣味。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情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我们在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是一视同仁的,但在教学中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并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反馈。
  4.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情感的培养要与意志品质的培养相结合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战胜困难的信念是培养课程情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用自己的意志和知识战胜了困难之后,才更能体验到成功和愉快,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程学习的情感。
  情感的培养牵涉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切实注意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安徽省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编写.
  [2] 教育心理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
  [3] 段冰滢.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6).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实例分析,探索了分别采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答有关弹力做功及弹性势能的问题,笔者i,k~j,仔细审题,熟练掌握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中的重要规律,灵活选取研究过程是
随着两汉经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经典也成为一切言说的标准。受其影响与规范,两汉赋论也显现出鲜明的经学色彩。由于各赋论家在对经学的接受程度、对大赋的创作以及对
[目的]进一步提高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好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作用.[方法]以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禾利
《尸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为战国中前期尸佼所作。此书曾在南宋时期亡佚,至清代方被辑佚成书。考之今辑佚本《尸子》,其书与商鞅思想矛盾之处甚多,又多涉及战国
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关键词,利用共词分析法分析研究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12年之前的相关文献,发现此类主题的研究共有整合中的教与学理论、教育技术在整合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永德县小送归铅锌矿为例,从矿山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出发,根据矿区的地质、土壤及气候条件制定出一套矿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措施。结果表明,矿区生态环境的重建既可
为了提高白土苓的栽培水平、规范种植技术,通过多年对白土苓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开展的研究和探索,从白土苓的植物学特征、形态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方
摘 要:根据我校情况,对高专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探索了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应根据专业不同采用分层,突出专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在组织、培训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方面也作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建模专科特色专业特色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b)-0000-00
摘 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很多有关电的知识就潜藏在身边,如何很好地把这些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如何使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在应用中体验、发现,可以采用生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电工基础教学时空生活背景  中图分类号:TUM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57-02  职业技术教育新课
本文分析和研究神经网络建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参考蚁群算法的优化策略实现了一种改进型的神经网络建模算法。针对神经网络在全局搜索性能和收敛方面仍存在的不足,将蚁群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