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扶贫济困长效机制 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所有贫困旗县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第10个实现贫困旗县脱贫摘帽的省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巨大胜利。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扶贫济困长效机制仍不完善,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文章,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为内蒙古探索建立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脱贫攻坚 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当前,内蒙古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一、构建扶贫长效机制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两大国家战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准确理解长效机制和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科学设置接续和衔接过渡期,把有效衔接与平稳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臣华认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内蒙古扎实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重中之重。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政策法规处高凤义、李殿龙认为,巩固扩大脱贫成果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其中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形成的体制机制是农村现代治理模式的重要抓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内蒙古研究室李健、毕国栋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两者目标相连,依次推进,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实践过程,乡村振兴有必要、有可能借鉴和接续脱贫攻坚的政策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向纵深发展,最终朝着农村牧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方向稳步迈进。内蒙古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沙咏梅认为,正确看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探索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途径,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要从时间上的连续性、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联动性、减贫战略的重大转型四个方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条件处于劣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老龄化等劣势天然存在,相对贫困完全消除还面临着较大挑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高志明认为,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不够,社会发育滞后、文明程度较低,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民族宗教、国防安全等因素叠加,稳定脱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脱贫攻坚难度加大。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郭爱平等认为,内蒙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滞后性,自身地理自然条件给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较大阻力。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双宝、武振国认为,内蒙古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存续加深,开始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同时新生代知識技能型人口保持净流出,人口结构变动将约束持续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整体支撑能力欠佳
  内蒙古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尤其表现在县域经济以及东西部地区发展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对整体支撑能力失衡。杨臣华认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贫困旗县基本上都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财政收入不多、居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同时内蒙古东部与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部发展整体情况仍处在较低水平,区域整体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不平衡不充分。
  (三)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融合发展不畅
  内蒙古存在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发展缓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畅等问题,阻碍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志明认为,内蒙古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主导产业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富民产业薄弱,特色优势产业对脱贫致富的带动性较差。郭爱平等认为,内蒙古产业融合发展不通畅,产业发展存在“故步自封”现象,龙头企业数量少且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融合技术较为落后,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基层治理能力低下、长效增收机制不完善、人才机制短板、监管执行不到位是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不完善的重要方面。杨臣华认为,内蒙古深度贫困区贫困人口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深度贫困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缺乏技能、孤寡残病等贫困人口占比较大是普遍现象,产业扶贫短板较多,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完善。高志明认为,内蒙古一些基层组织薄弱、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低下,一些基层干部观念陈旧、作风不实,一部分贫困嘎查村没有形成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不高,行政执法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郭爱平等认为,内蒙古存在大量过度垦荒、泛滥畜牧、违规占用草原、农牧产品加工的工厂废水处理不当等环境破坏行为。同时内蒙古新型农村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农牧专业人才匮乏、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落后。李健、毕国栋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不畅主要表现在规划衔接不够、思想衔接不够、政策衔接不够、体制机制衔接不够四个方面。双宝、武振国认为,返贫致贫风险将增加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同时生态与脱贫“双赢”的艰巨性将加剧牧区推进“有效衔接”的困难。   (五)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减贫速度有所放缓
  新冠肺炎疫情在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带来影响。双宝、武振国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出了一道加试题。在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放缓带动减贫的速度减慢,公共财政支持减贫的能力受到削弱,整体上将减弱经济发展带动减贫致富的效能。
  三、构建完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平顺企稳,确保政策延续过渡
  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是推动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李健、毕国栋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在于政策的承接和延续,要认真梳理,把好的政策延续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沙咏梅认为,在政策衔接上,要把脱贫攻坚战的特惠性帮扶工作与普惠性民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其向常规性、长期性政策转变。双宝、武振国认为,要保持现行政策和工作体系的总体连续和稳定过渡。
  (二)精准会意,做好规划上下衔接
  严格依照上级精神,做好“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推动 “多规合一”,推动规划上下衔接。李健、毕国栋认为,要对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相关文件精神,细化专项实施方案,保持规划的一致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沙咏梅认为,规划衔接上,要将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和相对贫困治理战略纳入到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规划中,做好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双宝、武振国认为,将巩固脱贫成果和新减贫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做好时序和内容衔接。
  (三)多点支撑,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以多元为模式,以龙头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建立农村牧区产业减贫助兴的长效机制。杨臣华认为,要巩固提高产业扶贫减贫质量,通过多元产业发展和多元支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过程。高凤义、李殿龙认为,要加大自治区促进产业精准扶贫20条政策措施宣传和执行力度,引导和推动更多农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带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壮大。高志明认为,要把做强支柱产业与扶持富民产业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郭爱平认为,要把握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广农牧业业态转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产业融合。李健、毕国栋认为,要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紧密衔接,推进一、二、三產融合发展,建立起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四)统筹谋划,加快农村牧区基建步伐
  加强软硬共建,着眼“新基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志明认为,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主体培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郭爱平认为,要加快农村“新基建”步伐,加大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打造互联网农村生态链,提速智慧农村、智慧农业建设。
  (五)绿色优先,实现生态经济共赢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生态有效衔接,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杨臣华认为,加大绿色发展力度,关键在于继续坚持深化绿色减贫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高凤义、李殿龙认为,要创新完善生态扶贫机制,支持社会力量投身防沙治沙,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场、生态牧场、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牧业,加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高志明认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郭爱平等认为,应该打造可持续环境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机制。
  (六)加强保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发展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高凤义、李殿龙认为,继续实施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防贫政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人口帮扶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双宝、武振国认为,要围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常态化减贫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七)多管齐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从人才的培养、引进、挽留、派遣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牧区的智力支撑,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杨臣华认为,在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培养新时代的乡土人才,引进现代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高凤义、李殿龙认为,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简化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招聘程序,放宽限制条件,建立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郭爱平等认为,要注重农村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挽留,为农业人才建设辅助性服务设施与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制,稳定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引进与人才交流。李健、毕国栋认为,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鼓励外出农牧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大力开展农牧民职业教育,造就一支懂农牧业、爱农村牧区、爱农牧民的人才队伍。
  (八)聚焦重点,做好返贫风险防控
  多管齐下,不留死角,聚焦重点领域和区域的风险隐患,做好风险防控。高凤义、李殿龙认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关键环节,明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潜在风险隐患,健全扶贫领域风险防范机制。双宝、武振国认为,针对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实施针对性措施,建立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数据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各级政府减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做好返贫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九)担当实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向高处立意,向低处实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高志明认为,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杨臣华认为,要增强组织衔接高度,不仅要扑下身子加苦干,真抓实干加担当作为,还要在打造良好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弘扬好“蒙古马精神”,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高凤义、李殿龙认为,完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体制机制,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加大从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在青年农牧民中发展党员力度。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摘 要:内蒙古是传统马业大区,拥有发展现代马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独特优势,在全国现代马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现代马产业,对于内蒙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现代马产业 高质量发展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部署要求,内蒙古社科院课题组赴“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就现代马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及思考报告如下。
期刊
摘 要:商业模式的选择是决定网络游戏行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剑网”产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该产品在价值主张、产品定位、盈利模式、成本控制、营销组合和竞合战略层面对网游运营的影响,探讨该商业模式的独特性、可复制性及优化方向性,并基于“剑网”产品商业模式的效仿创新,提出开发深层价值主张、更新广阔产品定位、创造独特盈利模式、掌握精细成本控制、拓展多方营销组合和加强内外竞合关系的建议,以促进该行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治理成本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同时也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机遇。本文从完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入手,提出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促进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
期刊
摘 要:白河县通过“三问、三解、三精准”易地搬迁扶贫,为深度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提供“白河经验”。但在进入后搬迁时代以来,贫困户面临生产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关系融入等诸多难题。为解决后搬迁时代贫困户社会融入问题,建议创新多重就业措施、优化房屋规划设计、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等,加强安置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融入。  关键词:易地搬迁扶贫 后搬迁时代 社会融入 白河县  一、引言  易地搬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直接提醒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事实: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健康与福祉跟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人类缺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不断侵扰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势必会给人类带来不可预估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本文从分析生态危机及产生的根源入手,提出了绿色发展是应对与减缓生态危机的当务之急,是“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对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半农半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居民生活改善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基于访谈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对2011年起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效益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往多数相关研究中存在的补奖标准低的问题,还存在年度补奖资金总额较第一轮减少了约41%、禁牧区的农牧民另租赁草场放牧导致草畜平衡区载畜压力过大、制定政策實施方案时多方沟通参与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各种问题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参考意
期刊
今年以来,党中央在几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强调:“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加快5G网
期刊
摘 要:2020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居住、服务类价格将呈上涨态势,逆周期调节发力及疫情全球蔓延态势持续将推涨物价。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加深,国内外供强需弱显著,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降低企业成本等因素抑制物价涨幅。综合看,2020年下半年,内蒙古CPI有望稳定于“4时代”,PPI仍将处于下行通道。  关键词:疫情影响 工业品价格 物价形势分析  2019年以来,内蒙古物价水平走势有所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山西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但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短板。为提升山西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应在牢牢抓住自身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并推动与京津冀、关中平原、中原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合作,进而带动晋北、晋南、晋东南区域协调发展,以“内外兼修”“承东启西”来引领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摘 要:本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全面审视鄂尔多斯的发展底色,对未来国内外发展环境进行综合研判,结合鄂尔多斯的现实基础与趋势可能,提出到2035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我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市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产业 民主法治 民族文化 富裕安康 生态文明 开放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量的突飞猛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