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的纹样艺术及其影响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瓦当是中国古代屋檐建筑中兼具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始于西周中晚期,到汉代发展极盛。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笔者通过现有资料对瓦当的纹样艺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瓦当;汉代;汉长安城遗址;纹样;遗产
  一、瓦当概述
  (一)瓦当的概念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砖和瓦是重要的材料。在传统建筑中,屋檐顶端的盖头瓦被称作瓦头,位于筒瓦顶端,呈下垂状。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瓦当在古建筑的应用中往往起到固定上瓦,遮盖两行瓦之间缝隙,从而保护木制飞檐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装饰屋檐,使屋檐更具美感。基于此,多数学者分析,“瓦当”这一称呼很可能是根据它的位置和作用得来的。
  (二)瓦当的演变历程
  瓦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典建筑上的一种特有装饰,大多是圆形或者半圆形的,可在筒瓦前部使用,还可以在板瓦铺设的小式瓦建筑中使用,它既实用又美观,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瓦当的出现及其发展,是古代匠人们用自己的巧思与技艺创造形制各异的图案,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结果。每一片小小的瓦当都承载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思想和生产力成果,展示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表1)。
  追溯我国瓦当的起源,最早可以从西周时期开始探寻,西周时期的扶风召陈遗址中就有瓦当存在。瓦当发展到春秋晚期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形制,并且已经成为大型建筑的重要材料。最初的瓦当形制比较单一,呈半圆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仅注重瓦当的实用性,并没有特别关注瓦当的装饰作用,所以对瓦当的美化也不够,在瓦当的纹饰方面,仅仅采用简单的粗线条进行装饰。尽管这些线条非常简单,也已将瓦当的质朴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了当时人民的建筑思想。在西周后期,瓦当在建筑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瓦当的需求量增大,且要求越来越多,不仅注重其实用性,还注重其美观性,因此,瓦当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图案,随着技艺的发展,图案的精美程度越来越高。
  发展至战国时期,瓦当的纹饰已经具备明显的地域特色,而这一时期的瓦当纹饰更加多样。楚国以素面瓦当为主,齐国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瓦当,秦国流行单个动物图案组成的瓦当,鲁国以云纹瓦当为主,洛阳周王城则大多使用素面的半瓦当以及以动物为纹饰的瓦当,河北燕下都出土的瓦当存在大量的饕餮纹样和山云纹样,还有少量瓦当上刻有鸟纹,在齐国时期,树木双兽卷云纹半瓦当数量庞大,赵国则是素面圆瓦当数量较多,还存在少量的三鹿纹瓦当,燕国虽然多使用饕餮纹瓦当,但是这一时期的饕餮纹已经非常简化,仅突出饕餮的双目,之后又进行了改易,以卷云纹为主。
  到了汉代,瓦当的图像较多地使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灵兽,同时人们将篆体文字作为一种新的装饰图案刻画在瓦当上。装饰瓦当的文字使用的是小篆体,在瓦当上,小篆体文字密切排列,均匀和谐,将瓦当刻画得古朴大气。这也充分凸显了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昌盛,同时展现出汉代古朴的艺术思想。在文辞方面,汉代瓦当多刻画一些祈福的吉利语言,这种瓦当集艺术的美观性和文化的传承性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汉代风格。
  二、汉代瓦当—集大成者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或者文化方面,汉朝都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成就较高的时期。受到经济、文化、政策的影响,汉代人民的思想较为先进,且积极进取,在对外交流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成果,從丝绸之路的开通即可窥见一斑。
  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势必会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得到体现,而这一时期的瓦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发展状况。在继承了秦瓦当传统形制的基础上,汉朝的瓦当在内容、形制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具象向抽象转变,由写实向写意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汉代瓦当的装饰题材比较丰富,选题包含了空中、地上、神话、民间等各方面的内容(表2)。
  (一)图像纹瓦当
  图像纹瓦当的纹饰采用了线面结合的刻画方式,用写实手法形象地展现出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匠人善于捕捉瞬息之间的灵感,大胆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刻画、想象和创造,同时还将想象中的事物刻画到瓦当中以发挥装饰作用。人类用无限夸张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将神话中的图像刻画出来,赋予了其艺术价值,如饕餮纹、怪兽纹等,它们是对自然飞禽走兽的某些特征加以整合、提炼而来的。汉代图像纹主要有四神纹、鹿纹、鱼纹、龙凤图腾纹、人物纹等,这类纹饰还有周、秦时期的特点,但是一反周秦时期纹饰的狰狞美,此时的纹饰更加柔和、自由、活泼,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蓬勃旺盛的生命,天真狂放的气势,简单而不俗气、夸张而有分寸、修饰而不捏造,都说明汉代瓦当制造者已经在制作过程中懂得运用夸张而有节制、增饰润色而又不违背事实的原则。汉长安城礼制建筑遗址出土的四神瓦当是汉代瓦当中的珍品,四神是四种被神化的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2)。在古代,它们各为一方之神,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四神瓦当大多被置于大型宫殿群中,表明不同方位和建筑的不同用途,它们既有沉稳厚重之感,又呈空灵飘逸之势,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珍品,对考古、建筑及现代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四神瓦当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符号代表,也体现了汉代艺术设计极强的包容性,它是现代设计思想的启迪,为后人的设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图案纹瓦当
  图案纹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抽象总结,它采用几何形的线条对瓦面进行简单的勾勒装饰,图案纹的运用是线性艺术形式的一种体现。在整个勾勒过程中,线条逐渐变形、简化,图案纹本身的含义已经被淡化,凸显其图案的内涵。在图案纹当中,葵纹瓦当数量较多,比较常见。图案纹瓦当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发展到秦代,图案纹已经成为一种特色纹饰。   汉代后期,葵纹瓦当逐渐向云纹瓦当发展,这一时期瓦当图案的呈现更加严谨,构图形式多变。西汉时期数量最庞大的瓦当是云纹瓦当,它的花纹特点如下:中心呈现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云纹的主要变化,云纹瓦当大致可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图3)。
  (三)文字瓦当
  汉代时期,文字瓦当最具特色,在当时的建筑装饰中占据重要地位,彼时瓦当上的文字用词华丽、优美,语言内容除包括歌颂、祈祷、祝福外,还有记录实事、趋利避害的词语等。在汉代,“未央”“长乐”是全国各阶层通行的吉祥语。“未央”含有祛灾、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长乐”即时常快乐、长久快乐,未央、长乐两宫名即取义于此。带有“未央”“长乐”文字的瓦当,最初既特指未央宫和长乐宫,又有吉祥的含义。文字瓦当用于宫廷建筑、陵墓建筑、私宅建筑等方面,多为阳文。瓦当上有用来表示祝福和祈盼之意的文字,比如“长生无极”“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词语(图4);也有用来做标记的文字,以标明建筑的名称,如“长乐”对应长乐宫,“上林”对应上林苑等;还有表示官职的词语,如“都司空”等;用于墓葬中标明墓葬名称,如“高祖万世”等。在汉代,文字瓦当是当时的主流,内容极其丰富,且书法造诣颇高,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瓦当上的文字几乎都是篆体,具有盘曲纠绕、线条明朗的特点,瓦当刻画具有非常强的可塑造性,因此,将篆体用于圆形瓦当中更容易发挥其作用,体现文字的线条美。在汉代,文字瓦当是当时瓦当的艺术巅峰,是瓦当艺术的佼佼者。匠人利用文字线条的伸缩性特点,将瓦当文字刻画得变化多端,体现了印章和书法的古典美。
  图5为1951年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直径16.8厘米的“汉并天下”瓦当,此瓦当为纪念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建立汉王朝而作。
  图6为汉单于和亲瓦当,其瓦当上的“单于和亲”文字反映了历史上汉匈和亲之事。
  三、结语
  笔者长期从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研究工作,对汉文化及汉瓦当情有独钟,汉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而瓦当艺术正是这种文化的产物,是一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株奇葩,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亮点。从瓦当艺术中,能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到他们热爱生命、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简介
  何潇雨,1975年7月生,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文博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陈根远,朱思红.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3]傅嘉羲.中国瓦当艺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叶朗.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6]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7]陈振廉.书法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8]傅嘉义.中国瓦当艺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孟卫东.汉代瓦当的形式构成美[J].文艺研究,2010(11):153-154.
  [10]张玉.瓦当上的纹饰—浅谈汉代四神瓦当[J].大众文艺,2011(8):275.
  [11]王珊.淺论瓦当纹饰的演变与文化内涵[J].汉字文化,2018(17):80-8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明代书法史上,有两件大事令后人瞩目,一是文人书法流派的崛起,二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其中,明代文人书法流派的主流为明代中期兴起于苏州地区的吴门书派,而祝允明正是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其书风影响后世数百年。本文试以祝允明小楷名作《和陶饮酒诗廿首》为例,分析其诗作内容、书法技法与艺术价值,感受并学习祝氏小楷临古而出新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祝允明;《和陶饮酒诗廿首》;诗作内容;艺术价值  一
期刊
摘要:中国的艺术市场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画家对市场有着不同的态度与看法。本文将中国古代书画市场分为雇佣性市场、自由性市场的萌芽和自由性市场的成熟三个阶段。本文以这三个市场阶段为背景,对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画家的市场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场意识;艺术市场;中国画;扬州八怪;徽商  中国的艺术市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画家对市场的态度与看法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在《中国古代艺术市
期刊
摘要: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气势恢宏的风俗画,具有篇幅巨大、人物丰富、景象壮观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北宋京城的社会形态,场景逼真,充分展现了农耕文明的面貌,表现了创作者追求和平盛世的祥和景象,是中国风俗画的代表。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赏析研究;风俗画  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商业、手工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民的生活逐渐丰富,形成了市民生
期刊
摘要:广西侗族农民画是国家认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已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几年,通过国家政府政策的扶持,侗族农民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侗族农民画手工艺不断得到创新,由此衍生出许多符合现代潮流的产品,使其得以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实行“民族文化进课堂”,民族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集中、系统和有效。此外,校园的人际不仅限于国内的学生,还包括留学生,让他们也感
期刊
摘要:在中西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由于受地理环境、政治形势、经济条件、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女性形象一直以来在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选择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为例,通过对顾恺之、波提切利两位大师的创作思想及其具体表现手法的分析,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独特魅力,探索不同
期刊
摘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朝代的更迭使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许多代表性作品。在众多的艺术精品中,汉代以马雕塑独树一帜,成为艺术领域的代表。汉代马雕塑的主要特点是造型雄厚质朴、线条流畅简练,这也是汉代艺术巅峰的典型代表。汉代历经四百余年,在此期间,马雕塑的整体风格和艺术特征不断得到凝练升华,其凭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艺术特征逐渐成为后世雕塑工作者模仿的对象。本文在对汉代马雕塑的起源进行初步介绍后,分析了马
期刊
摘要: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窑口,位于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代始称吉安),其造型装饰内容丰富,其中以独特的剪纸贴花、木叶纹、玳瑁釉等最为著名。  关键词:吉州窑;剪纸;贴花盏;赏析  剪纸贴花俗称“漏花”,日文翻译为“玳皮”,是从事该技艺的工匠通过自己娴熟的技巧,将作为控火艺术的陶瓷和作为形象创作技艺的剪纸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世俗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完美融合。在唐代已有
期刊
摘要:古往今来,玉雕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深受世人喜爱。我国玉雕艺术历经千年的传承,在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发展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玉雕作品不仅具备艺术美感,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当代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日益提升,中国古代诗词与玉雕艺术的融合优势明显。二者的结合不仅赋予了玉雕作品文人雅趣,也使其多了一分唯美内涵。  关键词:古代诗词;玉雕作品;文化品位  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们
期刊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品中,蛙纹最早出现在史前彩陶中。本研究报告根据蛙纹的纹样特性,从蛙纹的起源、演变及其纹样特点着手,立足于蛙纹的纹样特点,赋予其故事性,结合现代的青年文化潮流对其进行再设计,使蛙纹在造型上更具现代感,更容易被青年群体接受。对传统蛙纹进行形象创新,能够使其更符合现代人对设计的需求与视觉审美要求,更好地与现代文化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下再放光彩,重新回到现代群众的视野。  关键
期刊
摘要:在艺术类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设计阶段,避不开构成类艺术。包豪斯,这个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设计学院,几乎被公认为是这一艺术设计范畴的代名词,直接影响了现代设计的标准。提及点、线、面的应用,康定斯基首当其冲,然而对于大众来说,康定斯基虽然是热抽象艺术的领头人,但与之并重的冷抽象艺术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可能更为知名,从现代服装设计到家具设计,再到室内布置等领域,常能发现其经典作品的元素。他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