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选择,决定树的品质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柏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似乎是定格了的,刚毅、坚定,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然而,有一种柏的个性却会打破你的认知窠臼。
  南美洲有一个叫卷柏的奇特树种,它会自己游走。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足时,它就会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随风在地面上滚动。等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再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当水分又不足时,它会继续迁徙,直到找到充足的水源。
  卷柏的生命力可谓强矣,竟然能突破“树挪死”的铁律,这真是自然界的奇观!用世俗的眼光看,卷柏深谙处世和生存之道:只要暂时能得到好处,就停留进行索取;如果条件对自己生存稍有不利,立马拔根而走。
  然而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卷柏不愿持久扎根的功利哲学,注定其长不成栋梁,只能庸庸碌碌一世,最终成为一团“烧材”。
  那么,卷柏真的就不能“把根留住”吗?实验证明:如果把卷柏封闭起来,阻止其滚动,它会重新扎根在那里,虽然几次将根拔出,但在几次移动不了的情况下,便再也不会动了。此时卷柏的根已深深扎入泥土,而且长势比任何时候都好。可能是它发现,根扎得越深,水分就越充足。
  由此可见,卷柏并不缺少持久扎根的能力,而是缺少持久扎根的选择。只要培育出它持久扎根的基因,坚定其向纵深努力的信念,相信,卷柏也能长起粗壮的铁干铜枝,生出触天吻云的绿叶,成为令人赞叹的古柏。
  根的选择,决定树的品质。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思想引领行为。卷柏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如果我们能树立高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设计自己,定位自己,在某一领域扎下根来,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也可能做出不凡的成绩。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这么一个人,他从事一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职业——理发师。但他深深地扎根在这一行,学会了“一把剪刀能干的所有事情”。他获得美国美容协会“最杰出成就奖”及艺术家与时装界协会颁发的首项“国际荣誉大奖”。他就是世界美发大师沙宣。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在于他在设计每一个发型时,都根据每个人特有的头骨结构及其与几何形状的配合观念,用一把剪刀尽可能理出利落的层次和顺畅的曲线,不断创造出突破性的发型。
  习细屑之事,守不移之志,成可大之功。不难看出,任何行业只要你肯倾心投入,锲而不舍,都可能成为“大师”。想成为真正的书法家,你必须有二十至三十年的苦心修炼,专心临习;想成为真正的摄影家,你必须长期留心世间的风吹草动,光影变幻;想成为真正的作家,需要长期地咀嚼生活,笔耕不辍……不用说,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则需要一生的爱心、恒心和责任。
  清代张潮说:“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长期积累、磨炼和沉淀,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逐渐把生存需要变成情感需要,需要用智慧和才华实现教育价值,从而达到“寓教于情、融教于趣、化教于心”的至境。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也需要安静。教育,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安心和静心。只有在安心、静心状态里,教师这棵“树”,根须才能不断扎向大地深处,才能让自己的枝叶不断伸向天空高处,才可能让自己成为教育之林中的一棵大树,才能让树下的孩子在自己的怀抱和荫庇中,幸福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解题方法的训练,忽视了数学的美.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表现形式都蕴涵着许多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适应各学科的全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创设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创设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属于联想教学方式的一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小学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方法,它也是实现教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行二,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少应进士不第,后通过门荫,出任桐城县主簿,开始他的宦海沉浮之路.晚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
本文就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教体师风、师生关系、教师与工作关系三个方面的分析,讨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借此来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学工作的重要影
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有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语文的阅读,这样严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课改给课堂带来了春天,注入了活力,焕发了生机.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已在我校遍布每一个角落,实施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在
本文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简要地分析在启蒙运动初期这一深刻思想变革的大背景下,英国文学特别是小说所受的影响.分析并阐述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表现出的启蒙思想.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