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主流青少年电影迎来全盛期?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迟了近半年时间,《分歧者》终于与内地观众见面了。
  从莫名其妙就走红的《暮光之城》,到实实在在卖口碑的《饥饿游戏》,从反乌托邦性质的《分歧者》到即将上映充满幻想色彩的《移动迷宫》,青少年电影经历了一个从边缘到主流、从低级到高级的蜕变过程。而今年暑期档一大黑马,《星运里的错》,更是为青少年电影带来了关于生与死、爱与恨、苦与愁的哲学思索。这在之前的青少年电影中,是闻所未闻的。
  简言之,曾经被认为在《暮光之城》后会迅速进入低谷,甚至一蹶不振的青少年电影,正在重新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不仅没有走衰式微,反而开辟了一条“文艺复兴”的捷径。展望秋冬档,多部青少年电影还将轮番轰炸影市,似乎在向我们昭示,这一新兴题材已经步入了全盛期。
  《暮光之城》走向主流
  这边《哈利·波特》还没完结,那边《暮光之城》就用票房大好、口碑大烂、明星莫名其妙就红了的诡异姿态,把青少年电影送上了高票房、高回报的杰出商业位置。制作总成本3.85亿美元,票房收入约30亿美元的傲人成绩,令许多商业片汗颜。《暮光之城》的成功就此打开了青少年电影走向主流的大门。随后,各种各样的“跟风之作”——尤其是奇幻题材——蜂拥而至,但都因缺少一定的话题与偶像面孔出演而折戟沉沙。直到《饥饿游戏》的出现,人们才再次看到了青少年电影的魅力。
  青少年电影怎样能卖座?原著知名 星光卡司 巧妙营销
  青少年电影为什么对青少年有如此致命的杀伤力?简单来说,先天优势、后天努力再加上运作得当,是这类电影大卖的“三步走”操作范例。
  先天优势,指的是这些电影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热卖青少年小说。像《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在被拍成电影前,各自的同名原著小说早已风靡全球了。这类小说有着较为固定的态势,情节无外乎涉及爱情、青少年成长两方面内容。在不同的故事中,成长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要么经历死亡,要么经历病痛,要么是自己遭遇危险。但是结果总是一样,那就是在故事结尾,原本幼稚的人物变得成熟,原本一根筋的角色也变得聪慧。在题材上,这些影片大多受制于原版小说,基本都是科幻或奇幻类型。《暮光之城》说的是吸血鬼、狼人和人类的三角恋;《安德的游戏》说的是外星人与人类的大战;即将上映的《移动迷宫》是一部与《异次元杀阵》类似的科幻片;《分歧者》和《饥饿游戏》则主打反乌托邦元素和动作场面;《温暖的尸体》和《美丽生灵》虽然分别加入了僵尸和巫术元素,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倒是《星运里的错》走出了这一窠臼,影片讲述了两个患有癌症的年轻人的故事,在一大堆“装神弄鬼”、“怪力乱神”的青少年影片中,显得卓尔不群。
  后天努力,说的是一个公司对这些电影的把握。这其中有对演员的选择,有对影片的整体把握,更有对市场的灵敏嗅觉。以《饥饿游戏》为例,首集上映时主演詹妮弗·劳伦斯已经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影片自然也以其为最大宣传点。青少年电影,实际上是一种粉丝电影,倘若片中没有明星,那就造几个明星咯。因为这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并且让影片具有持续发酵能力的酵母。所以,我们在《宿主》中看到了西尔莎·罗南,在《分歧者》与《星运里的错》里看到了谢琳·伍德蕾。而与这些年轻的演员配戏的,又都是一些经验丰富老戏骨。《哈利·波特》里的全明星英伦班底,《分歧者》里的凯特·温斯莱特,《饥饿游戏》里的菲利普·塞弗·霍夫曼、朱丽安·摩尔、伍迪·哈里森、唐纳德·萨瑟兰等都是为新人保驾护航的“大使”。另一方面,要营造系列电影的长期热度,就需要制片公司对影片有一个前瞻性的长期安排。很多影片在开拍时,小说还没有写完,如何安排情节的走向,让影片和小说实现双赢,这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在拍摄《暮光之城》的时候,《暮光之城4:破晓》(上部下部)的小说就还未出版,而对于拍摄续集的可能性,制片公司也摸不着头脑,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直到《暮光之城4》开始筹拍时,原著作者才提出了一个要求——她希望制片方能把这本754页的小说拆分成上下集拍摄上映。小说作者参与电影制作甚至出镜客串,在青少年电影圈中可谓比比皆是;而将最后一部拆分成上下两集上映,更是早已成为了青少年电影系列的标配。
  运作得当,电影拍完了,还需要卖电影。换言之,需要片方独道的营销策略。所以,我们看到青少年电影在销售时出尽奇招。搞主题派对,搞预售,搞病毒视频与病毒网站的宣传,甚至还有片方会在首映礼上举办Cosplay大赛。虽然正统的影迷会觉得这样做太过于狗血,但是青少年却乐此不疲。拍摄一部电影和操盘一部(套)电影并不是一回事。说白了,这就是拍电影与卖电影的区别。一个是工匠的工作,一个是营销的工作。虽说各有分工,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可能地多卖掉一点拷贝、多赚取一个镍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青少年电影的营销工作卓有成效。虽然这些电影或许无法成为奥斯卡的座上宾,但是在青少年中拥有非比寻常的影响力,对于发行方来说,这已然足矣。
  青少年电影是市场细分的产物。换言之,好莱坞在多年之前并不重视青少年市场,并没有为这个市场专门推出对症下药的影片。而随着这些年电影市场逐渐饱和,细分的需求被提上了台面。《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的成功亦让青少年电影成功地跻身主流电影市场。不过,这些电影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故事简单,人物形象单薄,题材固定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如今一窝蜂拍摄的各式青少年电影,也令“窝里斗”竞争愈发激烈。如果,青少年电影要杀出重围的话,题材上的突破是必须的——或许,几年前大热的《朱诺》,以及在今年夏天诞生的惊喜《星运里的错》,能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变革的思路。
其他文献
差前的一晚又莫名失眠。骤然间时间胀了出来。从焦虑而急迫地催促自己入睡,到后来听之任之的坦然,夜就变成了一种体验。看着天花板上光影交错的晃动出神,而黑夜又拉长了白天的苦味。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像是时间缝隙中的游鱼。想到那些关于熬夜和失眠的时刻,于是干脆起身开了台灯,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偷取自由者  “晚安。”但实际上,每次在聊天窗口跟朋友们说了晚安之后,我们都心知肚明,谁也没有睡去。  只是在这两个
当600岁的故宫决心放下身段,赢得的不仅是文创产品一年卖出10个亿的财富,还有外界对其开放、创新的由衷点赞。  联手腾讯 故宫试水“互联网 ”  7月6日,腾讯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雍正三千佳丽的微信聊天截图,认真玩“天天爱消除”游戏的宫女,戴上VR眼镜与虚拟皇帝见面以解相思之苦的后宫娘娘萌化了网友的心。  这是故宫又一次与互联网公司发生亲密接触。此次合作中,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双方
31岁的张一鸣是一堆“攻城师”中的一个,个头不高,戴着眼镜,但他创立的“今日头条”却成为新媒体中的姣姣者。产品上线不到两年,已拿到三轮融资(最近第三轮来自红杉资本),公司估值达5亿美金(30亿人民币)左右。  高估值的背后,是今日头条漂亮的运营数据。这家公司目前只有200余人,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获取了1.2亿的激活用户,日活跃用户量达1300万。  更重要的是,在新一轮的融资中,张一鸣和他的团队
去年7月到中国出任亚马逊中国总裁的英国人葛道远,赶上了中国跨境电商步入飞跃期的关键一年。他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机遇,赴任后更是将跨境电商当作亚马逊中国的核心法宝,让此前相对低调的亚马逊中国进入一个真正的厚积薄发期。去年年底亚马逊中国开通“海外购”商店试运行服务,消费者登录亚马逊中国的网站(Z.cn/ags)即可访问亚马逊“海外购”商店,直接购买来自亚马逊美国网站的原装商品,同质同价。  亚马逊不断扩
分享在啪啪上的内容,是娱乐的、搞笑的、心灵鸡汤类的、甚至各地美景的,许朝军用了一个俗词定义它们的统一属性:正能量。“让用户看到欢乐,或者打动他人,这是一件好事情。  “啪啪”走红是踩到点上了  “口 拍,拍照 说话,让照片能够讲话。”“啪啪”创始人许朝军如此解释这个名字缘由。这款语音 图片的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曾在上线八天就冲至苹果商店社交类应用的首位,下载量破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啪啪突然就火了,
吉林伊通女子田萍的“忽悠”本领可谓高超过人:她自称是“英国留学生、与著名画家黄胄是故交”;老公是“李克农的孙子、中央情报局局长”,儿子是“牛津大学博士”……借助编造出来的这些光环和高超的骗技,田萍共诈骗3800余万元,以及保时捷越野车、奥迪轿车等。就连真正的高干子弟邹仕华也落入了田萍的诈骗陷阱,田萍甚至还捏造了邹仕华绑架抢劫案,将警方骗得团团转,使警方出警100余人次。  2007年11月12日,
从符家宅开车回来已经天黑了,一路上我都在追问“乐乐”和“易生”,这两个家伙用文昌话和大宅的看门人“伊立哇啦”的聊了一个来小时关于这宅子的故事,我硬是半句没听懂。他们就这么硬生生的“欺负”了我这个四川人。  虽然我没听懂他们的聊天,但从那个看门大叔的神态我已深深感到他为这个“豪宅”曾经的辉煌感到骄傲。听易生告诉我,这大叔是这“豪宅”主人的远方亲戚,现在负责看管这宅子。难怪他说起这宅子来浑身是劲!  
日前,一款叫做“谁”的交友APP获得了腾讯和一家香港对冲基金的天使投资,投资总额近1000万元。  它的联合创始人王鼎文认为,一直占据中国陌生人交友市场的两大软件——陌陌和探探已被时代淘汰,他们将用90后的方式打入市场,终结“看脸”、“约炮”、“四句死”的国内交友市场现状。这也是一款被认为有情怀的产品,王鼎文想用这款交友APP让大家找回曾经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让“街遇”成为一种交友方式,还原人们线下
最初知道肖进是因为他给《画皮2》中制作的那场水下换皮,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让许多中国观众第一次在本土电影特效中看出了“惊艳”。  在电影《寻龙诀》中,他和乌尔善再度合作。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仅仅用一个镜头来打动我们,而是用特效化妆的技法去打造一个真正的亡灵帝国。  特效化妆是一门技艺,所谓“技”,是造型、雕塑、翻模、化妆这些基本功。所谓“艺”,是将生活艺术化,使生活得到升华。  “特效化妆”一词源自
唐慧案转折在于媒体介入  “永州妈妈”唐慧,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当地政府、公安都知道我是被媒体关注的人,可是为什么还把我搞进(劳教所里)去呢?我想他们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所以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出来。”(《南方都市报》8月12日)只要想一想,从2006年唐慧为解救女儿报警至今,此案历时已5年多,她先后上访被“抓”已有4次,其间并不乏《凤凰周刊》名记邓飞这些媒体人的关注;再回顾一下唐慧被劳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