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针对目前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由“主角”变成“配角”的尴尬境地,甚感忧虑。教学评价虽经多方改进,但成效甚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教学评价的指向;教学评价的内容;评价行为的实施者;教学评价的方法,希求能达到让中职语文评价走出困境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素质;单一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还肩负着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重任。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教学工作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教学没有热情,应付了事;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不愿意学。
在现今的中职学校系统,按专业分班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将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就使得中小学中处于主科地位的语文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学生和家长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大多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毕业后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学习专业的意向十分明确,至于说对文化课的学习,则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不仅学生和家长有这种偏见,就连一些学校领导也存在这种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情况
中职学校由于专业定位和学生出路的不同,往往在教学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不多,就是有,也只是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阶段。这就造成教师的信息匮乏、视野狭窄。中职学校对于教学研究的重视不足,缺少必要的督促和投入,使得整个教学的氛围不浓。同时,由于作为文化课的语文在中职学校中日益被“边缘化”,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教学评价也不太关注文化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思进取,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多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考试合格率,缺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著名的罗杰斯学习理论中曾说过,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较大的白鼠’与‘较慢的计算机’”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
虽然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的软硬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歧视的心理。同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是初中教育中的失败者,自身的语文基础往往较差,阅读面狭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上从不或者很少在师生面前回答问题,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往往还存在自卑、懒惰、惧怕考试等心理问题,培养难度很大。要想把他们培养成思想素质良好、专业知识与技能过关的实用人才,就必须建立与他们的心理相适应且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从而使学生们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成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三、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思考
现在的中职教学评价是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是把为社会服务作为教学的指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校和社会间的时空错位和脱节,使得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已为社会、学校和家长所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实行的依然是分数决定一切的应试教育思想。这导致中职教育虽然实行的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在理论上和文件中不断呼吁多元的评价,但真正实行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中职语文的评价还是以分数成绩和统一的标准、模式进行评价。而中职语文教学是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无助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技能的提高。它主要带来以下几方面不符合中职语文实际需要的问题。
(一)教学评价的指向
在实际的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应该是通过评价的方式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来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但由于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普通中学的语文评价模式,通过学期的试卷来对学生进行书面的阶段性测试,通过分数来区分学生的学习优劣和判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与否。这种评价对实际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反而在无形中引导师生只注重分数和合格率。虽然大家都知道分数的多少、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所有表现,但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却总是拿学生的成绩说事,这将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劲头,瓦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严重的弊大于利,遑论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了。现在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指向在检测教师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合格率达标率上,完全无助于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
中职语文的教学评价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量化检测的自然科学阶段,是以达成课程目标要求的结果评价阶段;没有从整体上关注学生的全部教学课程要求;教学评价的内容设定脱离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特色,忽视了中职语文注重实用的特点,没有或者很少从学生将来职业岗位需要的角度,去设定评价的内容。只注重检验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而轻视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查;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考察,而忽视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检测。更有甚者,要么评价的内容单一雷同化:要么轻率随便地确定评价的内容:中职语文考试的内容往往是最基础的,或者完全照搬练习册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移植于普高的练习,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相差太远,让学生望而却步。评价内容的这种片面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严重影响到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在评价教师这一块上,也只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和考试的达标情况,其他比如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则被忽视或很少考虑到。
(三)评价行为的实施者
现在的中职语文评价体系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被排除在了教育评价的过程之外;学生被教师评价,由教师来评判学生的一切;教师则由教育行政管理者来评判,决定教师教学业绩和职务晋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各自都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到和他们利益有关的评价过程中去。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以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学行为的开展和检验为中心和出发点的,比如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采用试卷的形式,以教师的批改成绩为准。教育行政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注重教案的编写、日常课堂教学常规、学生的成绩状况等,标准单一、形式刻板,无助于教师的专业生成。由于教育评价行政化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它重视的是来自外 部的评价,轻视内部的评价,不考虑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现今的评价往往得不到师生的共同认可。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自从标准化考试进入语文评价体系后,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就出现了单一和教条化的趋势:客观试题标准化,主观试题也试图标准化,或准标准化。这种试卷考核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再加上考试前教师划定考试范围、指出复习内容,然后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合格的考试机制,这种学业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教师的考核方法也是固定化僵化单一的。虽然近些年,语文会考试卷也在作着不断的尝试,增加了语文应用性能力测试,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但语文评价的主打方式仍是卷面考试。这种评价方式与职高语文的教学目标、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是不相称的。
故而,笔者思索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重点应是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过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多主体的评价,对于评价的结论,尽量作建设性描述,不作或尽量少作定论性的描述。这就非常符合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学策略: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用合约——提供学习资源——利用社区——交友小组——自我评价。现将本人对学生学习过程所作的部分考察,图示如下:
这张评价表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分为对学习过程的考察和期末卷面考试两个部分,学生的语文总评成绩为学习过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之和,学习过程的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60%和40%。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较大,意在突出过程性评价在整个中职语文评价中的地位,彰显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分为六个模块进行,即日常作业、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综合实践和学习态度。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将对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综合实践的考察作为中职语文评价的重点,这四个模块占到整个学习过程考察成绩的80%。日常作业和学习态度两个模块,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规范程度,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对日常作业采取定量考核的办法,占整个学习过程考察成绩的20%;设置学习态度模块意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识起激励的作用,发挥语文评价的激励功能,所以这一项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灵活加分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深感中职语文沿用普通中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已脱离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完全不适应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要,必须改变这种重视定量评价、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随意、评价结论无法促进学生成才、发挥不出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的被动局面。本人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可以在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注重真实性,注重真实学习情景的展现,让评价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结果。因为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的具体事实来说明。长此以往,必将能“云开见月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素质;单一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还肩负着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重任。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教学工作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教学没有热情,应付了事;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不愿意学。
在现今的中职学校系统,按专业分班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将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就使得中小学中处于主科地位的语文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学生和家长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大多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毕业后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学习专业的意向十分明确,至于说对文化课的学习,则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不仅学生和家长有这种偏见,就连一些学校领导也存在这种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情况
中职学校由于专业定位和学生出路的不同,往往在教学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不多,就是有,也只是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阶段。这就造成教师的信息匮乏、视野狭窄。中职学校对于教学研究的重视不足,缺少必要的督促和投入,使得整个教学的氛围不浓。同时,由于作为文化课的语文在中职学校中日益被“边缘化”,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教学评价也不太关注文化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思进取,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多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考试合格率,缺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著名的罗杰斯学习理论中曾说过,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较大的白鼠’与‘较慢的计算机’”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
虽然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的软硬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歧视的心理。同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是初中教育中的失败者,自身的语文基础往往较差,阅读面狭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上从不或者很少在师生面前回答问题,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往往还存在自卑、懒惰、惧怕考试等心理问题,培养难度很大。要想把他们培养成思想素质良好、专业知识与技能过关的实用人才,就必须建立与他们的心理相适应且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从而使学生们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成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三、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思考
现在的中职教学评价是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是把为社会服务作为教学的指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校和社会间的时空错位和脱节,使得教学评价的实际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已为社会、学校和家长所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实行的依然是分数决定一切的应试教育思想。这导致中职教育虽然实行的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在理论上和文件中不断呼吁多元的评价,但真正实行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中职语文的评价还是以分数成绩和统一的标准、模式进行评价。而中职语文教学是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无助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技能的提高。它主要带来以下几方面不符合中职语文实际需要的问题。
(一)教学评价的指向
在实际的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应该是通过评价的方式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来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但由于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普通中学的语文评价模式,通过学期的试卷来对学生进行书面的阶段性测试,通过分数来区分学生的学习优劣和判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与否。这种评价对实际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反而在无形中引导师生只注重分数和合格率。虽然大家都知道分数的多少、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所有表现,但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却总是拿学生的成绩说事,这将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劲头,瓦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严重的弊大于利,遑论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了。现在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指向在检测教师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合格率达标率上,完全无助于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
中职语文的教学评价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量化检测的自然科学阶段,是以达成课程目标要求的结果评价阶段;没有从整体上关注学生的全部教学课程要求;教学评价的内容设定脱离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特色,忽视了中职语文注重实用的特点,没有或者很少从学生将来职业岗位需要的角度,去设定评价的内容。只注重检验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而轻视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查;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考察,而忽视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检测。更有甚者,要么评价的内容单一雷同化:要么轻率随便地确定评价的内容:中职语文考试的内容往往是最基础的,或者完全照搬练习册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移植于普高的练习,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相差太远,让学生望而却步。评价内容的这种片面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严重影响到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在评价教师这一块上,也只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和考试的达标情况,其他比如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则被忽视或很少考虑到。
(三)评价行为的实施者
现在的中职语文评价体系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被排除在了教育评价的过程之外;学生被教师评价,由教师来评判学生的一切;教师则由教育行政管理者来评判,决定教师教学业绩和职务晋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各自都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到和他们利益有关的评价过程中去。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以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学行为的开展和检验为中心和出发点的,比如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采用试卷的形式,以教师的批改成绩为准。教育行政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注重教案的编写、日常课堂教学常规、学生的成绩状况等,标准单一、形式刻板,无助于教师的专业生成。由于教育评价行政化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它重视的是来自外 部的评价,轻视内部的评价,不考虑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现今的评价往往得不到师生的共同认可。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自从标准化考试进入语文评价体系后,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就出现了单一和教条化的趋势:客观试题标准化,主观试题也试图标准化,或准标准化。这种试卷考核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再加上考试前教师划定考试范围、指出复习内容,然后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合格的考试机制,这种学业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教师的考核方法也是固定化僵化单一的。虽然近些年,语文会考试卷也在作着不断的尝试,增加了语文应用性能力测试,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但语文评价的主打方式仍是卷面考试。这种评价方式与职高语文的教学目标、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是不相称的。
故而,笔者思索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重点应是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过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多主体的评价,对于评价的结论,尽量作建设性描述,不作或尽量少作定论性的描述。这就非常符合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学策略: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用合约——提供学习资源——利用社区——交友小组——自我评价。现将本人对学生学习过程所作的部分考察,图示如下:
这张评价表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分为对学习过程的考察和期末卷面考试两个部分,学生的语文总评成绩为学习过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之和,学习过程的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60%和40%。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较大,意在突出过程性评价在整个中职语文评价中的地位,彰显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分为六个模块进行,即日常作业、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综合实践和学习态度。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将对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综合实践的考察作为中职语文评价的重点,这四个模块占到整个学习过程考察成绩的80%。日常作业和学习态度两个模块,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规范程度,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对日常作业采取定量考核的办法,占整个学习过程考察成绩的20%;设置学习态度模块意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识起激励的作用,发挥语文评价的激励功能,所以这一项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灵活加分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深感中职语文沿用普通中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已脱离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完全不适应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要,必须改变这种重视定量评价、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随意、评价结论无法促进学生成才、发挥不出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的被动局面。本人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可以在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注重真实性,注重真实学习情景的展现,让评价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结果。因为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的具体事实来说明。长此以往,必将能“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