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动”课堂教学,即“课前任务驱动、课堂师生合作互动、课后培育自动”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愉悦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的高效性,是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三动”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愉悦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努力提倡践行“三动”教学模式,建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提高全市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课前问题驱动——课堂师生合作互动——课后培育学生自动”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营造一个自主、高效、合作探究、共享和谐的课堂。
一、课前“任务驱动”,让主动学习落到实处
问题驱动是教学的前提。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是课前问题任务驱动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对照导学案结合课本进行课前自学。对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问题探究”“思维拓展”等各模块的整体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对照课本开始自主独立学习,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实效。导学案的编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补充相关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讲究整体、单元、框架之间的有效统一;教学问题的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优生能得到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既尊重了差异,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要求学生对预习中有困惑、疑难的地方做好笔记,让学生带着课前准备的问题进入课堂,在课上进行学习研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提升了学生的收集、组织、分析和加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得到应有的发展。
“学生生发问题——教师整合问题——课堂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的环节及推动教学深入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中将复杂的认知任务分割成一个个小的认知环节,在每一个环节设置有效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投入到解决问题的程序中去,每一个独立的认知环节都在“疑问—求索—释问—反问”的程序中进行。如在讲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谁是遗传物质?)】
1. 阅读课本第43页的图3-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结果不同,为什么?
②第三组的“加热杀死”的含义是什么?(备注:加热温度至80-100℃,蛋白质将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度降至55℃左右时,DNA双链重新恢复。)
③第四组实验中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菌是怎么产生的?
④从小鼠体内分离出有毒的S型活菌的后代仍然是有毒的S菌,这说明什么?
⑤究竟是什么物质使无毒的R活无毒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⑥综合四组对比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寻找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设计
(1)设计思路: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察,确定唯一变量。
(2)实验步骤:把由S型活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如图1)。
(3)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艾弗里的实验):
①只有加入哪种物质,R型活菌才能转化为S型活菌呢?
②加入DNA以后所有的R菌都能转化吗?这说明什么?
③DNA水解物是什么?(加入DNA酶,把DNA降解为脱氧核苷酸)
④艾弗里的实验说明什么?(说明只有完整的DNA才能发生转化作用)
⑤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研究成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⑥为什么艾弗里的实验没有使世人完全信服?问题在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艾弗里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将 (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开,因此他的实验结论还不够严谨。科学家从神奇的大自然中寻找到一种生物(T2噬菌体),它在侵染细菌时能够将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1952年, 和 (赫尔希和蔡斯)以 (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標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1. 分析病毒结构及侵染过程(媒体展示):略。
2. 寻找实验的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①到目前为止,一共学习了几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实验?(回顾归纳知识)
②实验中为什么用35S和32P作标记?如何标记T2噬菌体?(阅读理解教材第45页右上栏的相关信息)
③通过此项技术表明赫尔希和蔡斯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3. 实验过程:
(1)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上清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了沉淀物有没有35S呢?原因是什么?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哪种物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2)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说明上清液有没有32P呢?原因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2P?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哪种物质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3)归纳出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噬菌体是在DNA的指导下完成繁殖的,进一步说明DNA才是真正的 (遗传物质)。
(4)拓展延伸
回顾历经24年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我们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
(①科学探索是艰辛曲折的;②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发现整理的过程;③要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④科学发展需要技术支持)
【进一步探究:遗传物质都是DNA?】
1. 阅读课本第46页,回答: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只含蛋白质和RNA。
2. 归纳总结:绝大多数(具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生物如病毒(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以上述“问题链”为驱动机制,围绕问题,学生课前预习时根据导学案设置的问题,不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个解开“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在“解问”过程中不仅深化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归纳结论的能力。
二、课堂“师生互动”,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可以将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兴趣爱好、能力、性别等方面平行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在学习上组内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组际间相互辩论、相互交流解决已有的问题,发现、生成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地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学会向他人学习,在“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的目标,经历“学生质疑—教师参与解疑—学生释疑”的完整过程,使课堂教学多了活力与生机,多了观点的碰撞与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对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碰撞产生出来的新颖、独特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对学生阐述出来的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观点及时进行引导或补充,同时也鼓励其他合作小组对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探究结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如在讲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通过创设各种活动环节,充分利用媒体投影、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互动环节1】基础过关:首先由小组成员提出自主完成导学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小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小组长记录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收集各小组的新问题,利用媒体投影等现代信息技术呈现问题,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拨,归纳小结,解决基础问题。
【互动环节2】重、难点突破:将重、难点知识设置成层层递进的若干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本节重、难点知识是通过分析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的结论。问题设置如下:
(1)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上清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含有被标记的35S?原因是什么?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哪种物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2)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说明上清液有没有32P呢?原因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2P?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在繁殖时哪种物质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学生在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中产生共鸣,在交流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自主合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合作探究气氛浓厚。通过教师点拨,步步剖析,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本质,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三、课后培育“自动”,深化理解知识
课后是反馈和矫正错误的重要环节,是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的重要纽带,是促成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的达成和提升的体现。但布置作业应体现学科特点,遵循学习规律。科学地布置课后作业,以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这样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布置作业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全程控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布置作业要体现巩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作业的布置就要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可根据学生情况布置拓展型、实践型、合作型、分析型、反思型等符合实际的分层课后作业。
四、践行“三动式”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首先,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三动式”教学方法的关系。“三动式”教学方法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否定,某些知识还需要教师讲授学生才能理解,不能整堂课所有知识都让学生自主去讨论探究,“三动式”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其次,设计探讨的問题、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进行设计,不能过易、过多或过难,必须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根据学科特点尽量在问题设置时采用社会生活实例和新闻时事、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最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否定。对学生在思维碰撞出来的火花,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发挥余地,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初步证明,“三动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落实、师生共同力量的发挥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都是有实际效果的。
总之,“三动式”教学将认知目标向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和谐共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目标由个体独学向集体交流合作变化,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三动式”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成为师生情感互动,激发思维火花,提升综合能力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有效阵地。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的高效性,是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三动”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愉悦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努力提倡践行“三动”教学模式,建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提高全市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课前问题驱动——课堂师生合作互动——课后培育学生自动”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营造一个自主、高效、合作探究、共享和谐的课堂。
一、课前“任务驱动”,让主动学习落到实处
问题驱动是教学的前提。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是课前问题任务驱动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对照导学案结合课本进行课前自学。对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问题探究”“思维拓展”等各模块的整体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对照课本开始自主独立学习,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实效。导学案的编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补充相关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讲究整体、单元、框架之间的有效统一;教学问题的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优生能得到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既尊重了差异,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要求学生对预习中有困惑、疑难的地方做好笔记,让学生带着课前准备的问题进入课堂,在课上进行学习研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提升了学生的收集、组织、分析和加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得到应有的发展。
“学生生发问题——教师整合问题——课堂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的环节及推动教学深入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中将复杂的认知任务分割成一个个小的认知环节,在每一个环节设置有效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投入到解决问题的程序中去,每一个独立的认知环节都在“疑问—求索—释问—反问”的程序中进行。如在讲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谁是遗传物质?)】
1. 阅读课本第43页的图3-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结果不同,为什么?
②第三组的“加热杀死”的含义是什么?(备注:加热温度至80-100℃,蛋白质将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度降至55℃左右时,DNA双链重新恢复。)
③第四组实验中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菌是怎么产生的?
④从小鼠体内分离出有毒的S型活菌的后代仍然是有毒的S菌,这说明什么?
⑤究竟是什么物质使无毒的R活无毒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⑥综合四组对比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寻找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设计
(1)设计思路: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察,确定唯一变量。
(2)实验步骤:把由S型活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如图1)。
(3)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艾弗里的实验):
①只有加入哪种物质,R型活菌才能转化为S型活菌呢?
②加入DNA以后所有的R菌都能转化吗?这说明什么?
③DNA水解物是什么?(加入DNA酶,把DNA降解为脱氧核苷酸)
④艾弗里的实验说明什么?(说明只有完整的DNA才能发生转化作用)
⑤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研究成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⑥为什么艾弗里的实验没有使世人完全信服?问题在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艾弗里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将 (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开,因此他的实验结论还不够严谨。科学家从神奇的大自然中寻找到一种生物(T2噬菌体),它在侵染细菌时能够将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1952年, 和 (赫尔希和蔡斯)以 (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標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1. 分析病毒结构及侵染过程(媒体展示):略。
2. 寻找实验的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①到目前为止,一共学习了几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实验?(回顾归纳知识)
②实验中为什么用35S和32P作标记?如何标记T2噬菌体?(阅读理解教材第45页右上栏的相关信息)
③通过此项技术表明赫尔希和蔡斯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3. 实验过程:
(1)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上清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了沉淀物有没有35S呢?原因是什么?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哪种物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2)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说明上清液有没有32P呢?原因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2P?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哪种物质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3)归纳出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噬菌体是在DNA的指导下完成繁殖的,进一步说明DNA才是真正的 (遗传物质)。
(4)拓展延伸
回顾历经24年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我们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
(①科学探索是艰辛曲折的;②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发现整理的过程;③要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④科学发展需要技术支持)
【进一步探究:遗传物质都是DNA?】
1. 阅读课本第46页,回答: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 (RNA)。如烟草花叶病毒,只含蛋白质和RNA。
2. 归纳总结:绝大多数(具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生物如病毒(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以上述“问题链”为驱动机制,围绕问题,学生课前预习时根据导学案设置的问题,不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个解开“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在“解问”过程中不仅深化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归纳结论的能力。
二、课堂“师生互动”,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可以将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兴趣爱好、能力、性别等方面平行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在学习上组内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组际间相互辩论、相互交流解决已有的问题,发现、生成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地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学会向他人学习,在“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的目标,经历“学生质疑—教师参与解疑—学生释疑”的完整过程,使课堂教学多了活力与生机,多了观点的碰撞与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对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碰撞产生出来的新颖、独特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对学生阐述出来的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观点及时进行引导或补充,同时也鼓励其他合作小组对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探究结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如在讲授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通过创设各种活动环节,充分利用媒体投影、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互动环节1】基础过关:首先由小组成员提出自主完成导学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小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小组长记录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收集各小组的新问题,利用媒体投影等现代信息技术呈现问题,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拨,归纳小结,解决基础问题。
【互动环节2】重、难点突破:将重、难点知识设置成层层递进的若干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本节重、难点知识是通过分析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的结论。问题设置如下:
(1)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上清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含有被标记的35S?原因是什么?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哪种物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2)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说明上清液有没有32P呢?原因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2P?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在繁殖时哪种物质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学生在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中产生共鸣,在交流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自主合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合作探究气氛浓厚。通过教师点拨,步步剖析,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本质,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三、课后培育“自动”,深化理解知识
课后是反馈和矫正错误的重要环节,是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的重要纽带,是促成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的达成和提升的体现。但布置作业应体现学科特点,遵循学习规律。科学地布置课后作业,以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这样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布置作业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全程控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布置作业要体现巩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作业的布置就要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可根据学生情况布置拓展型、实践型、合作型、分析型、反思型等符合实际的分层课后作业。
四、践行“三动式”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首先,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三动式”教学方法的关系。“三动式”教学方法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否定,某些知识还需要教师讲授学生才能理解,不能整堂课所有知识都让学生自主去讨论探究,“三动式”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其次,设计探讨的問题、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进行设计,不能过易、过多或过难,必须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根据学科特点尽量在问题设置时采用社会生活实例和新闻时事、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最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否定。对学生在思维碰撞出来的火花,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发挥余地,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初步证明,“三动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落实、师生共同力量的发挥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都是有实际效果的。
总之,“三动式”教学将认知目标向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和谐共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目标由个体独学向集体交流合作变化,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三动式”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成为师生情感互动,激发思维火花,提升综合能力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有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