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青少年的田径训练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以后工作、生活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中学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田径训练;问题;对策
田径运动由来已久,在世界体育运动项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田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准。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行走或者跑步练习,会大大提高他的身体素质,而且如果长时间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中学田径队训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田径队训练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体现多样化。但是目前,在很多中学的田径教学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挂图示范、口头讲解或者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重复性的训练手段,不符合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未能充分调动中学生对田径这一运动项目的锻炼热情,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中学田径运动训练所用到的硬件设施不齐全,进而使得田径训练队的水平不高。
2.中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1)一名田径运动员每天都有较大的运动训练负荷量,在田径运动训练中,他们要承受着各种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压力,有些运动员在过度的训练中会发生休克现象。(2)在中学田径训练时,大多数学校都会选择在室外进行田径训练,外面的风吹日晒,使得中学生从心理上会感觉太累、太苦,不愿意参加田径运动。(3)中国家庭中的大多数家长在教育观念方面侧重于文化课方面的教育,不重视甚至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学生对田径运动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愿意积极地进行田径运动。
二、加强中学田径训练管理的对策
1.采用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加大对中学田径运动硬件设施的投入。根据中学体育运动科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田径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适时地设置新的教学情境,进行多样化、趣味化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热爱这项运动。此外,由于体育硬件设施是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大对田径运动器材的投入,让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体育器材进行学习、训练,提高田径技能,便于体育教师进行管理。
2.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
田径运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的内脏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等,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田径运动动作简单,很容易学习,学生学会后经常进行锻炼,长此以往还会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因此,要加强对田径运动本身具有的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这项运动的正确认识,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这项运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体会运动着的身体所散发的健康光芒。
3.教师要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
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训练强度。训练强度的大小要依据中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使训练强度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因为太大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身体软组织拉伤,一旦医治不当,就会留下后遗症,给学生的未来前途带来不良的影响。而训练强度太小,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既浪费了时间,又让中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技能。体育教师在训练时,可以参照我国著名的体育教练孙海平教育刘翔的训练模式,先进行力量训练,再进行速度训练,让学生具备了强壮的体力以后,再提升速度。
4.田径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之所以要求田径训练强度保持一定的结构性,是为了让学生的整个训练过程、训练结果和实际比赛时的水平差距不大,也就是把平常的训练按照比赛的要求和规格,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一训练项目,以提高学校田径运动队的水平。同时,还要注重保持训练强度的稳定性,保证学生在参加田径运动比赛前后和平常的训练强度一致,学生的运动量不能过分加大或者减小,要把运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在中学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按照田径运动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对学生自身的体育潜力进行深入地开发,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中学田径队训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使田径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提高中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爱程度,为我国田径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良才。
参考文献:
张世宝.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方法[D].山东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江西省玉山县岩瑞中学)
关键词:中学;田径训练;问题;对策
田径运动由来已久,在世界体育运动项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田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准。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行走或者跑步练习,会大大提高他的身体素质,而且如果长时间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中学田径队训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田径队训练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体现多样化。但是目前,在很多中学的田径教学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挂图示范、口头讲解或者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重复性的训练手段,不符合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未能充分调动中学生对田径这一运动项目的锻炼热情,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中学田径运动训练所用到的硬件设施不齐全,进而使得田径训练队的水平不高。
2.中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1)一名田径运动员每天都有较大的运动训练负荷量,在田径运动训练中,他们要承受着各种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压力,有些运动员在过度的训练中会发生休克现象。(2)在中学田径训练时,大多数学校都会选择在室外进行田径训练,外面的风吹日晒,使得中学生从心理上会感觉太累、太苦,不愿意参加田径运动。(3)中国家庭中的大多数家长在教育观念方面侧重于文化课方面的教育,不重视甚至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学生对田径运动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愿意积极地进行田径运动。
二、加强中学田径训练管理的对策
1.采用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加大对中学田径运动硬件设施的投入。根据中学体育运动科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田径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适时地设置新的教学情境,进行多样化、趣味化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热爱这项运动。此外,由于体育硬件设施是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大对田径运动器材的投入,让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体育器材进行学习、训练,提高田径技能,便于体育教师进行管理。
2.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
田径运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的内脏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等,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田径运动动作简单,很容易学习,学生学会后经常进行锻炼,长此以往还会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因此,要加强对田径运动本身具有的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这项运动的正确认识,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这项运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体会运动着的身体所散发的健康光芒。
3.教师要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
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训练强度。训练强度的大小要依据中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使训练强度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因为太大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身体软组织拉伤,一旦医治不当,就会留下后遗症,给学生的未来前途带来不良的影响。而训练强度太小,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既浪费了时间,又让中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技能。体育教师在训练时,可以参照我国著名的体育教练孙海平教育刘翔的训练模式,先进行力量训练,再进行速度训练,让学生具备了强壮的体力以后,再提升速度。
4.田径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之所以要求田径训练强度保持一定的结构性,是为了让学生的整个训练过程、训练结果和实际比赛时的水平差距不大,也就是把平常的训练按照比赛的要求和规格,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一训练项目,以提高学校田径运动队的水平。同时,还要注重保持训练强度的稳定性,保证学生在参加田径运动比赛前后和平常的训练强度一致,学生的运动量不能过分加大或者减小,要把运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在中学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按照田径运动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对学生自身的体育潜力进行深入地开发,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中学田径队训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新型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使田径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提高中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爱程度,为我国田径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良才。
参考文献:
张世宝.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方法[D].山东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江西省玉山县岩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