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日,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就吉林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
在谈到我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任克军主任说,进入“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严峻,任务繁重。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深入分析了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是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二是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将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农村干部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城乡统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城乡间的差距将加快缩小;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支撑能力将显著提高;五是农产品加工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现代农业的拉动能力将明显增强;六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七是全球性农产品供求偏紧将长期存在,同时在流通过剩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将持续坚挺,农产品市场持续看好。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只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抓住难得的有利机遇,勇于正视面临的突出矛盾,采取切实有力的应对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日益繁荣的好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十二五”规划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深刻变革的转型期、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科学、稳妥地估算,到201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保持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产值达到1200亿元,参茸总量保持全国第一,林蛙、中药材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林业产值实现1400亿元,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良性互动,同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5000亿元,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食品输出基地、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循环高效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劳务经济快速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前列。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一条主线、打造八个亮点、实现一个率先”,使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农民更加富裕殷实,农村更加繁荣和谐,城乡一体化格局雏形基本确立。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实现“五转”。一是转型,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外延式扩大生产向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转变,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农业生产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二是转化,农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加工转化,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三是转变,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转变;四是转移,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统筹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劳动力加快转移;五是转换,劳动者思想观念更新,生产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加快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转换。
“打造八个亮点”,就是突出做好八个事关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并使其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亮点。一是打造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亮点。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建设、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等工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全程农机化,实现面积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的建设目标,建设1000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1600万亩旱作节水示范田,1000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二是打造良种培育建设工作亮点。新品种研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加快农业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加大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力度,着力培育研发、推广、经营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力争“十二五”期间玉米、水稻、大豆和畜禽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良种实现新突破。三是打造抗旱能力建设工作亮点。我省粮食增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在下大力气抓好引水工程的基础上,加快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速度,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十年九旱的问题,同时建设好节水农业工程。四是打造农业机械化建设工作亮点。农机化水平的高低标志着现代农业建设的程度。加快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建设面积达到2000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5%、85%和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五是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亮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强化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0个以上。六是打造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工作亮点。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力争达到800万亩以上。七是打造农业信息化工作亮点。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八是打造强化惠农政策工作亮点。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使各项惠农政策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
“实现一个率先”,就是通过强化基础地位,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谈到我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任克军主任说,进入“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严峻,任务繁重。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深入分析了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是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二是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将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农村干部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城乡统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城乡间的差距将加快缩小;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支撑能力将显著提高;五是农产品加工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现代农业的拉动能力将明显增强;六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七是全球性农产品供求偏紧将长期存在,同时在流通过剩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将持续坚挺,农产品市场持续看好。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只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抓住难得的有利机遇,勇于正视面临的突出矛盾,采取切实有力的应对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日益繁荣的好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十二五”规划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深刻变革的转型期、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科学、稳妥地估算,到201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保持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产值达到1200亿元,参茸总量保持全国第一,林蛙、中药材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林业产值实现1400亿元,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良性互动,同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5000亿元,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食品输出基地、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循环高效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劳务经济快速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前列。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一条主线、打造八个亮点、实现一个率先”,使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农民更加富裕殷实,农村更加繁荣和谐,城乡一体化格局雏形基本确立。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实现“五转”。一是转型,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外延式扩大生产向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转变,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农业生产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二是转化,农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加工转化,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三是转变,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转变;四是转移,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统筹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劳动力加快转移;五是转换,劳动者思想观念更新,生产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加快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转换。
“打造八个亮点”,就是突出做好八个事关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并使其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亮点。一是打造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亮点。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建设、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等工程,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全程农机化,实现面积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的建设目标,建设1000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1600万亩旱作节水示范田,1000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二是打造良种培育建设工作亮点。新品种研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加快农业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加大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力度,着力培育研发、推广、经营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力争“十二五”期间玉米、水稻、大豆和畜禽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良种实现新突破。三是打造抗旱能力建设工作亮点。我省粮食增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在下大力气抓好引水工程的基础上,加快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速度,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十年九旱的问题,同时建设好节水农业工程。四是打造农业机械化建设工作亮点。农机化水平的高低标志着现代农业建设的程度。加快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建设面积达到2000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5%、85%和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五是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亮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强化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0个以上。六是打造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工作亮点。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力争达到800万亩以上。七是打造农业信息化工作亮点。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八是打造强化惠农政策工作亮点。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使各项惠农政策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
“实现一个率先”,就是通过强化基础地位,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