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以来,针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不少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据研究的内容与角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与现状
在我国,实行对学生的资助,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求学由来已久。赵中建指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以及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任初明也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但都是大同小异。倪彬、倪玲(2005)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几种资助形式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资助形式的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极具参考价值。范先佐(2010)从历史的高度对我国学生资助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从汉代的太学生不缴纳学费,正式学生享受官俸一直到民国时期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由国家给予公费待遇,由之可见,对学生资助不是突兀出现的,有其历史根源。
二为什么要资助,资助的意义何在
高校学生资助由来已久,为什么要资助,资助的意义何在,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有那么多人上不起学,高校为什么要收费?张国强(2010)做出解答:高等教育的成本是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方承担,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这里需要指出,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而应收取学费的观点,也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教育收益理论等成为各国收取学费的理论依据。叶忠(2000)、陈鹏(2010)、夏书亮(2010)等也做了相同的研究,这些研究也为为什么高校要收费做了理论解释。
陈有春、刘军(2006)指出,在宏观层面,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有一些重要功能,例如社会整合的政治功能、社会教育的文化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功能等等,在此就不一一陈述。但叶忠(2000)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高校学生资助,第一是有促进公平,赢得社会认同的功能。我们知道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在非理想化的社会中,要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并无现实的可能性,但可以做到相对的公平,把这种使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不至于由于经济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大学生资助政策抉择的出发点,也是各国追求社会公平理念的一种重要表现。第二,可以调节供求,保障国家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资源,必然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供求矛盾,而国家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可以适当地调节。此外学生资助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励学习,保证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等。对高校学生资助意义的研究也使人们认识到资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由谁来资助,怎样来资助
陈鹏(2009)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应该承担责任。范先佐(2010)也指出,在政府主导下,要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有必要建立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贺保月(2010)明确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资助主体在资助资源分配中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我们知道政府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举办者,是高等学校的主要投资者,也是高等学校的行政领导和管理者;市场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创造的科技、文化成果的使用者,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者,经过对这三种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供给主体在资助资源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明确是由谁来资助后,我们有必要知道究竟是怎么样来资助的,在这方面,提到最多的是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资助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
贺保月(2010)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提出,高等教育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按需分配,注重效益的原则;第二,权利与义务对等,实施多元混合资助的原则;第三,量力而行,能力与负担一致的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有效指导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具体来说范先佐(2010)总结了党和政府为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比如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和免费医学生培养制度。刘宏波(2011)也指出,要创新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主要有如下观点:推行学生资助制度的法律化、加大学生资助经费筹集力度、加大国家助学贷款规模等等,这些都回答了怎么样来资助的问题。
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公等方面。贺保月(2010)指出高等教育资助资源的分配不公及不平衡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不同区域间的分配、区域内不同高校间的分配、同一高校内不同专业间的分配、同专业内不同个体间的分配。王红、陈纯槿、童宏保(2010)通过引入有序Logistic模型来分析,指出在高校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因素:学校、个人以及家庭,并且指出重点学校(211、985工程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点高校学生、学生个人专业、性别和生源地也对学生获得资助水平有影响等等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我们知道虽然理论上一直倡导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现实中往往以学校层级的高低来决定学生资助的分配,这样就把我们提倡的公平理念在运作中偏向了绩效目标,从客观因素分析,这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有限,因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有一定倾向性,但是我们要力争建立“以公平为基本原则,公平和绩效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
四怎样来偿还
通过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及资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我们知道资助后的偿还是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者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张国强(2010)提出,延长偿还期限,由毕业前偿还改为毕业后偿还,实行收入联动式和特殊行业减免偿还制,这些措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偿还贷款,制度设计也更体现以人为本,并且有利于打消学生借贷后的后顾之忧。夏书亮(2010)提出,关于贷款的回收,各国学者曾经提出毕业税、教育券等各种方法,目前来看,“按收入比例还贷”和由“税收部门或者养老保险系统回收贷款”是最为有效的贷款回收方法,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关于如何偿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五对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研究的整体述评
对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他们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研究内容高度集中,注重对高校学生资助主体进行分析,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展开,而很少涉及其他行为主体;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者不局限于教育这个范围,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带有主观性和思辨性,但基于实证调查和客观数据系统地分析的研究不多见;研究层次深入,对高等学校资助制度的研究由开始关注的资金的问题,然后逐步转入社会保障系统和就业等方面。
尽管现有研究已从多个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资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助者资格的认定模糊。各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还仅仅依赖于入学时的《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户籍地的一张证明,至今没有更科学的复核办法,对困难学生的数据难以进行动态更新,缺乏对虚假陈述家庭收入的行为进行监管,不利于有效合理配置各种资助资源。
第二,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涉及较少。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是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主要针对公办高校,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很少涉及。
第三,社会力量的参与具有无序性。国家鼓励并寻求多方面筹措资助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而我国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不成熟。
参考文献
[1]叶忠.论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功能[J].教育与经济,2000(3).
[2]赵中建.高等学校的学生贷款—国际比较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3]倪彬,等.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2).
[4]柯文进.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分析[J].江苏高教,2001.
[5]黄进,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3).
[6]张民选.关于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政策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04(6).
[7]陈有春,等.中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选择与评价[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5).
[8]张国强.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学生资助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9]张银成.教育资助的公平与效率探讨[D].浙江大学, 2001.
[10]夏书亮.基于国际经验的关于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M].工会论坛,2010.
[11]贾志兰,等.大学生奖学金、贷学金与助学金制度的调查分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4).
[12]杨宝东.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再审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杨亚军,等.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历史考察[J].商场现代化,2008(3).
[14]陈鹏.大众化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15]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6]方春媛,等.当前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比较和启示[J].社科纵横,2011(4).
[17]王震宇,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缘何难以助学:问题及建议[J].中国金融,2007(5).
[18]张芳.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 2004(6).
[19]范先佐.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0]贺保月.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的分配[J].南都学坛, 2011(4).
[21]唐永泽.我国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的变化趋势[J].江苏高教,2002(1).
[22]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红,等.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24]刘宏波.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师, 2011(2).
一历史与现状
在我国,实行对学生的资助,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求学由来已久。赵中建指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以及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任初明也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但都是大同小异。倪彬、倪玲(2005)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几种资助形式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资助形式的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极具参考价值。范先佐(2010)从历史的高度对我国学生资助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从汉代的太学生不缴纳学费,正式学生享受官俸一直到民国时期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由国家给予公费待遇,由之可见,对学生资助不是突兀出现的,有其历史根源。
二为什么要资助,资助的意义何在
高校学生资助由来已久,为什么要资助,资助的意义何在,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有那么多人上不起学,高校为什么要收费?张国强(2010)做出解答:高等教育的成本是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方承担,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这里需要指出,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而应收取学费的观点,也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教育收益理论等成为各国收取学费的理论依据。叶忠(2000)、陈鹏(2010)、夏书亮(2010)等也做了相同的研究,这些研究也为为什么高校要收费做了理论解释。
陈有春、刘军(2006)指出,在宏观层面,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有一些重要功能,例如社会整合的政治功能、社会教育的文化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功能等等,在此就不一一陈述。但叶忠(2000)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高校学生资助,第一是有促进公平,赢得社会认同的功能。我们知道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在非理想化的社会中,要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并无现实的可能性,但可以做到相对的公平,把这种使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不至于由于经济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大学生资助政策抉择的出发点,也是各国追求社会公平理念的一种重要表现。第二,可以调节供求,保障国家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资源,必然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供求矛盾,而国家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可以适当地调节。此外学生资助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励学习,保证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等。对高校学生资助意义的研究也使人们认识到资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由谁来资助,怎样来资助
陈鹏(2009)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应该承担责任。范先佐(2010)也指出,在政府主导下,要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有必要建立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贺保月(2010)明确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资助主体在资助资源分配中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我们知道政府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举办者,是高等学校的主要投资者,也是高等学校的行政领导和管理者;市场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创造的科技、文化成果的使用者,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者,经过对这三种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供给主体在资助资源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明确是由谁来资助后,我们有必要知道究竟是怎么样来资助的,在这方面,提到最多的是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资助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
贺保月(2010)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提出,高等教育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按需分配,注重效益的原则;第二,权利与义务对等,实施多元混合资助的原则;第三,量力而行,能力与负担一致的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有效指导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具体来说范先佐(2010)总结了党和政府为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所采取的措施,比如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和免费医学生培养制度。刘宏波(2011)也指出,要创新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主要有如下观点:推行学生资助制度的法律化、加大学生资助经费筹集力度、加大国家助学贷款规模等等,这些都回答了怎么样来资助的问题。
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公等方面。贺保月(2010)指出高等教育资助资源的分配不公及不平衡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不同区域间的分配、区域内不同高校间的分配、同一高校内不同专业间的分配、同专业内不同个体间的分配。王红、陈纯槿、童宏保(2010)通过引入有序Logistic模型来分析,指出在高校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因素:学校、个人以及家庭,并且指出重点学校(211、985工程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点高校学生、学生个人专业、性别和生源地也对学生获得资助水平有影响等等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我们知道虽然理论上一直倡导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现实中往往以学校层级的高低来决定学生资助的分配,这样就把我们提倡的公平理念在运作中偏向了绩效目标,从客观因素分析,这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有限,因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有一定倾向性,但是我们要力争建立“以公平为基本原则,公平和绩效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
四怎样来偿还
通过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及资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我们知道资助后的偿还是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者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张国强(2010)提出,延长偿还期限,由毕业前偿还改为毕业后偿还,实行收入联动式和特殊行业减免偿还制,这些措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偿还贷款,制度设计也更体现以人为本,并且有利于打消学生借贷后的后顾之忧。夏书亮(2010)提出,关于贷款的回收,各国学者曾经提出毕业税、教育券等各种方法,目前来看,“按收入比例还贷”和由“税收部门或者养老保险系统回收贷款”是最为有效的贷款回收方法,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关于如何偿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五对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研究的整体述评
对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他们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研究内容高度集中,注重对高校学生资助主体进行分析,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展开,而很少涉及其他行为主体;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者不局限于教育这个范围,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带有主观性和思辨性,但基于实证调查和客观数据系统地分析的研究不多见;研究层次深入,对高等学校资助制度的研究由开始关注的资金的问题,然后逐步转入社会保障系统和就业等方面。
尽管现有研究已从多个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资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助者资格的认定模糊。各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还仅仅依赖于入学时的《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户籍地的一张证明,至今没有更科学的复核办法,对困难学生的数据难以进行动态更新,缺乏对虚假陈述家庭收入的行为进行监管,不利于有效合理配置各种资助资源。
第二,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涉及较少。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是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主要针对公办高校,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很少涉及。
第三,社会力量的参与具有无序性。国家鼓励并寻求多方面筹措资助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而我国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不成熟。
参考文献
[1]叶忠.论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功能[J].教育与经济,2000(3).
[2]赵中建.高等学校的学生贷款—国际比较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3]倪彬,等.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2).
[4]柯文进.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分析[J].江苏高教,2001.
[5]黄进,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3).
[6]张民选.关于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政策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04(6).
[7]陈有春,等.中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选择与评价[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5).
[8]张国强.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学生资助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9]张银成.教育资助的公平与效率探讨[D].浙江大学, 2001.
[10]夏书亮.基于国际经验的关于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M].工会论坛,2010.
[11]贾志兰,等.大学生奖学金、贷学金与助学金制度的调查分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4).
[12]杨宝东.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再审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杨亚军,等.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历史考察[J].商场现代化,2008(3).
[14]陈鹏.大众化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15]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6]方春媛,等.当前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比较和启示[J].社科纵横,2011(4).
[17]王震宇,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缘何难以助学:问题及建议[J].中国金融,2007(5).
[18]张芳.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 2004(6).
[19]范先佐.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0]贺保月.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的分配[J].南都学坛, 2011(4).
[21]唐永泽.我国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的变化趋势[J].江苏高教,2002(1).
[22]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红,等.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24]刘宏波.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师,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