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机器人做饭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顺德名厨马惠良遇到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看起来也最无厘头的一次挑战:收一群机器人做徒弟,教它们做饭。
  马惠良16岁出道,迄今已从业26年。他是国家级烹饪大师,成名后游走各国,除了粤菜,还很擅长做东南亚菜。
  记者问:“当你知道你的新徒弟是一群机器人时,你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
  马惠良答得很干脆:“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炒作。”
  这种情绪,在马惠良亲眼看到那些高达3米、方中带圆,看起来更像炉子的钢铁机器,也就是朋友口中的“机器人厨师”的雏形时,达到了高峰—就凭这些机器,要传承我们一帮大厨兄弟数十年积累的技艺?
  太夸张了吧。
  马惠良接下研发副总监的任务,要面对的其实不是机器,而是这些机器的运作逻辑的设计者—以戴相录博士为首的、超过200名高学历理工男。
  而这些理工男,绝大多数連饭都不会做。
  但他们有着比一般人更缜密细致的想法和精益求精的实验精神,以及,轴—不会做饭不要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到跟大厨完全一致就可以啦。
  戴相录随妻子工作调动加入碧桂园后,延续他此前做智能厨房研究的经验,迅速组建起了由200名研究员组成的千玺机器人研究院。
  他认为,机器人学艺,最重要的便是“标准”二字。中国厨艺,精髓就在于由不同烹饪者手法的微妙差别演化出无数独特风味。戴相录带领的团队,却要想办法让中国厨房里那些“不可言说”的经验和秘密,变成完全公开、可以复制和调整的参数。
  普通厨师学艺,都是从在师傅身边打杂开始,观察、练习,模仿师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甚至习惯。中式厨艺讲究火候,而关于火候的秘密,都藏在大厨的一言一行之中。
  但戴相录认为,所谓火候,就是什么时间、用什么火力做什么事以及做多久,而这些都可以数据化、流程化。“我们熟悉的标准化餐饮,像麦当劳、真功夫这些品牌,都是这样控制过程的。”既然西餐和简餐可以,传统中餐一定也可以。
  具体到教机器人做饭,就是先模仿大厨的一举一动:在林潮带、刘炽平、马惠良等数十位粤菜大厨周围360°架设摄影机,拍好后“一帧一帧看回放,观察大厨在每一个时间点的动作:放什么料、用什么火、炒多久,然后尽量还原到机器人的操作上”。
  戴相录需要马惠良解决的另一件事,是把所有菜谱整理出来。不是家常菜谱的简单整理方式,而是要把用到的所有材料分成4份—因为机器人炒菜机里只有4个放材料的格子,主料、辅料只能整合成4份。这在炒菜时眼前瓶瓶罐罐不可胜数的老厨师看来,是非常不可理喻的。
  “因此,在机器人餐厅的运作中,中段的部分就显得非常重要。”马惠良说。“中段”指的是中央厨房的处理阶段。目前,原料处理、辅料混合等工序大部分还需要人工完成,最后要将材料准确地分成4份,以适应机器人的炒菜逻辑。
  “机器非常稳定,不会像人一样因为累了而让出品打折扣。”马惠良认为,机器也有优点。话虽这么说,机器人独立操作制成的第一道菜就让马惠良头都大了:菜完全没有味道,甚至没炒熟。
  最后,每道菜都试验了上千遍,才终于保证了出品的色香味完全符合大厨的评判标准。研发了两年、积攒了近百个成熟的菜式之后,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方才开张。
  马惠良对“出师”的机器人徒弟评价颇高—“达到了大厨水平的九成。”
  在媒体试吃会上,还展出了已经研制成熟的甜品、汉堡和煲仔饭机器人,菜品种类正在逐渐丰富中。马惠良透露,目前团队正在研制难度很大的双皮奶机器人,力求传承大厨林潮带的顶级手艺。
  经历了两年来从无到有的研发过程,马惠良的观念已有了明显的改变。他说:“所有的机器人都在快速迭代,这是餐饮业的一次工业革命。”
  (摘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2020年1月16日,彼岸花开荐)
其他文献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该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在与生命赛跑。他日夜扑在一线,往往凌晨2时刚躺下,4时又得爬起来,接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力争抢回重症患者的生命。  “身穿军装,我们不上谁上!”  —2020年1月29
期刊
我们都知道,呼吸道疾病患者很可能会通过打喷嚏或咳嗽传染他人,但喷嚏到底能喷多远呢?  2014年,有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  科学家Lydia Bourouiba利用高速视频解析了打喷嚏和咳嗽时产生的流场,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两者的传播距离。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打喷嚏和咳嗽时喷出来的是什么?  打喷嚏和咳嗽开始于深呼吸,此时肺部的空气被压缩,最后,吸入的空气在几分之一秒内被肺压出来。  打喷
期刊
口罩的历史很短,但和口罩有着相似作用的“类口罩物”历史悠久。  公元前6世纪,崇尚拜火教的古波斯人就认为人的气息不洁。举行宗教仪式时,人们要用布包住脸,免得不洁的气息冲撞神。这一幕被刻在了波斯古墓的浮雕上。  人的气息有多不洁?1897年,德国医生费吕格用实验证明,对着创口说话能造成创口感染。同年,奥地利医师米库利兹?阿德凯也倡议医生做手术时要用口罩将口鼻遮住,以减少外科手术中的感染。  1861
期刊
一旦出门,就可能面对飞沫。飞沫的传播速度高达35米/秒,传播距离可达8米以上,所以,戴口罩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手段。但是,口罩该如何选、怎样戴,才能取得良好的保護效果呢?  口罩的防护等级  口罩有不同的执行标准:N系列是美国标准,KN系列是中国标准,FFP系列是欧洲标准。同一系列中,数字越大,防护等级越高。采用不同标准的口罩的防护等级高低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FFP3>FFP2=N95=KN9
期刊
“岁月流逝,在珠江潮起潮落之间,这座古老的码头,竟把老年活成了少年。”74岁的卢绮萍在她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太古仓》里这样说。而这段形容广州太古仓码头的话,正是卢绮萍自己的写照。  “我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兴趣广泛,对戏剧、摄影、电影、音乐、美术都有浓厚的兴趣。”卢绮萍说。学生时代,卢绮萍一直沉醉于各种文艺活动,但工作后她在一家企业当文员,与文艺之路渐行渐远。后来她改做广告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总算是
期刊
医学和文学都是探索人和生命的学科,前者用药物和手术刀治疗人的身体,后者则用文字剖析和滋养人的心灵,两者从本质上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外不少著名的文学家都曾经学医,有的甚至是个中高手。在他们身上,文学和医学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柯南道尔:眼科医生的侦探世界  1859年5月22日,柯南道尔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他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随后,他作为随船的
期刊
谈起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提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传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采集草药,采集来的草药他还要亲口尝试,鉴别草药的功能。一天,他采药时尝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感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赶紧找了棵树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手捡了两片放进嘴里咀嚼,没想到除了有一股清香,他还顿感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仔细观
期刊
在竹编队伍里,老刘绝对是个异人。握手的时候我就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别的竹编工匠手都像用久了的尼龙板刷一样扎人,是一双被砍竹锯竹、刮青做篾丝搞得伤痕累累的手;老刘的手虽然骨节宽大,沉厚有力,却毫无毛刺。旁人向我“揭发”说:“30年前老刘就把老婆的擦脸油当护手霜用了。你去看看他是怎么做篾丝的,就知道他这双手,为什么跟那些编篮子、编菜篓的人不一样。”  我是观赏了老刘的竹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后找上
期刊
一天上午,我正在锻炼身体,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问:“在干吗?”我开玩笑地说:“正在预存……”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了:“预存话费还是什么呀?”我说:“不是,我是在预存健康。”  未雨绸缪是一种生活智慧。有时候我想,既然话费、电费、燃气费等等都可以预存,那么,一个人的健康不是更应该“预存”吗?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运动,积累起来,到一定时间,自然会产生“健康红利”,对抵抗岁月的侵蚀也许大有裨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市场上N95、医用外科口罩等防病毒口罩紧俏,不少人家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将用过的口罩放到锅里蒸、放进水里煮、放在紫外灯下烤、噴上酒精消毒后再晾干等重复利用口罩的“妙方”。  乍一看,这些方法针对新冠病毒怕高温、怕酒精、怕紫外线的弱点,确实能将口罩上的病毒杀死。但是,防病毒口罩真的能这样处理,然后走上循环利用之路吗?  《科技日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