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致中先生逝世快有三十年了。我一直想写篇文章,写写我和他不多的交往,往往写下三两行,思路阻塞,难以成文。但他的影像,在我的心目中又是深湛的,不随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减损,就像一条挣不脱的红丝线,每逢他的祭日,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灵。
我最早一次见那致中先生,是在“文革”尚未结束的1975年。
那年我二十七岁,在一所军工厂子弟中学教语文。婚姻问题成为我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军工厂的适龄女工月工资43.5元,比我多6.5元,当时在我所在地方是一个“天文数字”,她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嫁一个“臭教书匠”,何况我还有父亲档案里的那些说不清楚的所谓“历史问题”。我看中的,对方不同意;领导、朋友、家人介绍的,我又不情愿。
这时候,我在吉林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皇甫修文,给我介绍了正在该校读书的学生,即我现在的老伴。认识不久,她就说,要过一关,去见她的大伯父。
记得是一个周日,我一大早坐6路专线公交车从郊区赶到市里,与她会合,到了后来我十分熟悉、不足十平米的福绥街小屋。这是一位退休在家的老人,高高的个子,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说话语速不快不慢,有板有眼。一见面,就让人倍感亲切、厚重。人长得厚重,为人也厚重。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张罗喝酒,花生米、黄瓜钱、土豆干……都是下酒菜,记得拿出的是一瓶“永吉原浆”,似乎可不可以过他这关,全看喝酒。我那时还不喝酒,也没见过这阵势,就这么一盅一盅喝起来,几盅下肚,脸就开始发红,没过多久,半瓶就没了。“看这酒品,可交!”一锤定音。那天,我记不得是怎么坐长途汽车回到远郊的中学教师宿舍的。
二
渐渐地,我对“老那家”,特别是这位大伯父有了更多的了解。
那(Nā)姓,是满族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出自于音译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那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冠以姓氏的,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等地,辉发、叶赫两部与哈达、乌拉两部虽同属纳拉氏氏族,但并不同宗。叶赫那拉氏出过著名的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族先人,原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元末明初之际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迁徙,落脚地之一是现今的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后续子孙在这里生活了五六百年,被视为“满族发祥之地”,至今留有“乌拉古城墙”“百花公主点将台”等遗址及其种种传说故事。
那致中,满洲镶黄旗那拉氏后人,1911年(辛亥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乌拉街满族镇靠近松花江的三家子村,字和溥,号松水逸人,斋号晚晴斋。生于诗书礼仪之家,遵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6岁入私塾,开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学了“四书”“五经”,熟读《大学》和《中庸》,他作为经过系统传统教育的“中国最后一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充分领悟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诗书画结缘,同时,他又深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开始他的人生之路的。
我所知道的是,大伯父那致中民国以来成为三家子“那氏家族”的“主事人”,最为这个家族后人念念不已的,是他改变整个家族命运之举。
那是林彪部队“围困长春”那年,我刚刚故去的朋友白光润,五岁时就经历了全家七口人九死一生地逃出长春、落脚农村的全过程,在他的回忆录《时代与人生》中生动记录了这场灾难后弥漫乡间的“城市恐惧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大伯父那致中说服三家子“那氏家族”老老少少,舍弃全部房产和土地,举家迁往原名“吉林乌拉”的吉林市,这是需要眼界和胆识的。依依不舍房产和土地的二伯父,到铁路部门枕木防腐厂当了工人(后全家去了哈尔滨),我岳父以教书为业,辗转于永吉三中、八中任教,姑母随老姑父去了建筑部门(后调到大连),大伯父则在吉林市做小买卖艰难度日,“公私合营”后在一个日杂商铺任会计。这就使“那氏家族”及其子弟在其后接踵而来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中未受波及,家庭成分被定为“城市贫民”,1940年前后出生的子女大多顺利考取了国家重点大学,大伯父二儿子甚至进了航空学院,有的顺理成章地享有国家助学金,是后来的子嗣艳羡不已、望尘莫及的(虽然文革中所在单位到三家子外调,还有三家子的所谓“追逃”,又被重新划为“富农”,直至“文革”结束才恢复“城贫”)。
三
我真正熟悉了大伯父那致中,并有了深度了解,是1977年后,我以郊区(今丰满区)高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学院(今北华大学),读书及留校任教的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读《那致中诗书画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以及网上可以搜到的回忆文章,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大伯父书法艺术的“黄金期”,人们尽可以用“四人帮”粉碎后迎来的“艺术的春天”形容之,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大伯父侄女、《那致中诗书画集》主编那常筠教授,对伯父在窘迫生活中痴迷书法有生动的描述:“年轻时因家境贫寒没钱买纸墨,他就用自做的‘笔’蘸水在沙地上练书法。前些年,纸张难买到,伯父上街,若遇到卖宣纸的,想方设法买到手。有一年春节,伯母等着伯父买回干豆腐炒菜,没想到打开一看竟是一叠浅黄色的宣纸,弄得全家人哭笑不得。家里的报纸、废书、废本,甚至买东西的包装纸等伯父都写上墨笔字,有時稍不留神,家里连一张能当‘手纸’用的纸都找不到。”(《缅怀伯父那致中先生》)
我是诗书画的“门外汉”,只能精选出书画界德高望重的先生们的评价,择要录之。著名书法家张运城老先生说:
那老擅写草书,他是在二王等行草书、特别是《十七帖》上下过苦功夫的人,深得草书三昧。细观那老所作草书,大气苍秀,玉蕴巉崖,倘能瞻山识璞,定能获知音之快。那老又擅写榜书,如庚申年为吉林北山所题“泛雪堂”,藏颜寓柳,端凝朴厚,常惹过往行人驻足瞻赏。那老又能以书绘竹,再题上自作诗,书竹相映,朴厚潇洒之至,如其为人。像那老这样诗书画造诣均深之人,在书画界并不多见(见《神州传翰墨,海国植风竹——怀念可敬的师长那老致中先生》,收《那致中诗书画集》)。 “松江一帆”的新浪博客转载的陈德江、戴景新的文章也可一引。对大伯父的诗、书、画研究甚深的陈德江说:“那致中帖学独尊王羲之十七帖,又心摹手追秦、汉、魏、晋碑刻,融碑学、帖学于一体。”又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那致中先生书法艺术的巅峰期,以行草书和大字榜书载誉书坛。他的榜书奇肆、奇险、奇古,其气峻宕,其神飞逸。骨力若金石,苍古若摩崖。解放前,那先生所题匾额就遍布河南街以西地段,特别是北大街、顺城街、西大街、德胜街、临江门,更是随处可见。……题写‘泛雪堂’匾,以神采之足、气韵之美享誉江城……那先生亦擅篆刻,为市印刷厂刘美兰女士所治‘刘美兰印’系其代表作”(《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见2014年3月27日《江城日报》)。同样是《江城日报》,2014年4月1日登载的戴景新《深深缅怀永在心——纪念那致中先生诞辰105周年》说:“(那老)晚年喜欢画梅、兰、竹、菊。所画之梅具‘冷艳寒香清彻骨’的高洁,兰有‘超尘拔俗高士风’的清雅,竹带‘劲节虚心傲骨雄’的洒脱,菊含‘坚贞自持晚节终’的操守。他凡画都自作诗题之,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显示了书画大家的才华。”
2015年“江城四老书法展”的策划人和主持者王宝林先生,综合赵连成、张运城等耄耋老人,还有著名书法评论家张瑞田的回忆文章,所写《江城书坛大布衣——怀念那致中先生》(见“三惜草堂”的新浪博客)对大伯父的诗、书、画及交友、为师,还有清贫自守,均有言及腠理的评述。我最为赞赏的,是他的文章冠以“大布衣”的称谓。我是浙江海宁人,清中叶那里就出过著名的“西泠五布衣”(吴颖芳、丁敬、金农、魏之琇、奚冈),他们都以诗书画名世,却不应科举,鸿博不就,沽酒街市,寄情山水,逸韵超隽,其一致坚守的布衣精神,就是不畏于势,不惑于神,不弃尊严,不趋炎附势,孤守、叛逆、自由而旷达。大伯父也是这样一位可以南北相映衬的“大布衣”,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之外,较之“西泠五布衣”,他接受了现代新文化,身上尤重“清贫淡泊,一诺千金,解危济困”的墨家精神,近代墨学复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鲁迅说“墨子之徒为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呼朋唤友,己诺必诚”的侠义之气在大伯父身上亦熠熠生辉。
四
我想多说一些的,就是大伯父那致中老先生身上的这一面,一个较少为人谈及的一面,这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不书法”、只喝酒聊天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亲朋好友,有机关干部、搞工程技术的、教书的,也有街头理发剃须者、做手艺活的……九流三教,来者不拒;这个世界重亲情,友情,亲戚朋友之间无论谁跟谁,从不说重话,不同辈份之间有难处,能够帮忙的,一定帮。
大伯父很看重我,凡是这个“福绥街小屋”热闹一点的聚会,必会通知正在吉林师范学院读书的我参加。他的通知方式很特别,从不用电话,却总能以各种方式准确地找到我。一次老姑父从大连来,是我所在系另一班级的一位女同学告我晚上按时到,后来一打听,让她通知我的,是几乎隔三差五、有事没事都要到“小屋”坐坐的一位“瓦匠”;还有一次,是外系同学绕了几个弯转到我这里的一张纸条,问出处,回答是某煤场送煤的“车夫”……“福绥街小屋”常常是少长咸集,宾客满座,围桌畅饮,其乐融融。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活动中,我更多地知道了吉林古城的今昔,北山风光一时的过往,龍潭山的步步是典……仿佛这座城市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没有大伯父不知晓的。大伯父不仅熟悉他的前辈“吉林三杰”(宋小濂、徐鼐霖、成多禄)的工诗善书,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和他聊起“五四”后的新文化,他则列举与他同时代的“吉林四大天”(吉林市有四位被认为颇有才气的现代青年,他们的名号中都有个“天”字,因而被人们称作“吉林四大天”)对江城现代文化的开拓,说起他们的贡献来,他更是精气十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我后来研究“吉林四大天”之一的穆木天,“福绥街小屋”便成了我经常登临之地。
穆木天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1900年出生在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913年考入省城吉林(市)第一中学,两年后被该校保送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18年7月毕业,回吉林(市)考取了吉林省公署旗蒙科官费留学资格,往日本留学。翌年9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一高”),1920年升入京都“三高”文科部,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是发起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23年他利用假期回吉林市毓文中学授课,并与友人创办了东北最早的新文学团体白杨社,出版了诗刊《白杨》。1929年再度回到吉林市,担任吉林大学教授两年。大伯父就讲到,穆木天每次上课,开始十分钟,总要抨击时政,上至蒋介石卖国,下至张作相腐败,旁至社会丑闻、市井恶习,痛骂一通才开讲。穆木天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把吉林市视为故乡,表现故乡的自然山水、城市风光、社会生活、民间疾苦,是他创作的诗集《旅心》《流亡者之歌》的一个核心内容。我后来在《新文学史料》上发表《穆木天传略》《穆木天著译年表》,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在该书“自序”中说:“我的妻子是满族人,这使我结识了很多有‘老吉林’之称的旗人,尤其是我始终敬重的大伯父那致中老先生,他经常谈到这座古老的江城的历史、名人和风俗习惯,谈到穆木天在吉林市的经历和生活佚事,这些,也有助于我去接近穆木天及其诗歌。”
五
我熟悉、了解的日常的大伯父,无疑更亲近这个喝酒聊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三六九等之分,来的都是朋友,书法只是他结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一些回忆所记,1957年被打成右派,从北京发配到吉林的江学张、窦黎明都成为他的好友,虽没有资料表明,他们的结交在右派平反之前,但从他为江学张不幸逝世所作感怀诗,以及窦黎明的那句“能为我师者,惟那致中耳!”可见,右派与否,不会丝毫减损他们之间的友情。这从一个侧面有助于理解他为什么始终如一“淡泊明志”。同样来自乌拉街三家子的赵连成在《那致中诗书画集·序言》中说:“‘伪满’时期,当地政府听说他识文断字,在乡间威信很高,曾多次动员他到伪乡、县部门做事,他断然拒绝。”陈德江回忆,1979年吉林省举办建国三十周年书画展览,他的两件行书作品荣获第一名,并被中国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前身)发展为会员(吉林市唯一一位),这无疑是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他却不以为意。198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来吉林录制他的书、画艺术专题节目,他却避而不见(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 这切合我记忆中的大伯父,他从不以自己为江城“书坛四老”之一自居,不以“著名书法家”的赞誉而自诩,他常常认为自己不过一个普通老人,只是比别人见多识广一些,他不想被这些“身外之物”束缚身心自由,仅仅把书法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如他的好友所言,淡然蜗居庐內,偶有感触,品酒挥毫,吟诗作画。这应该是他遗留下的书画作品真迹非常之少,仅是其他书画名家作品存世量的几十分之一,而为书画界后人慨叹不已的主要原因。
可以举一桩最有说服力的事例以证之。
大伯父从乌拉街三家子搬迁至吉林市,我以为最适合他喜爱的诗书画艺术发展的,是以教书为业。而且,他也擅长此道,十七岁时在乡间就延揽族中子弟,在家中立塾讲学,小他十余岁的老姑父、我岳父都是他的学生,经他之手,把那氏家族“以读书为重”的一脉传统传递了下去——这个家族后续子孙时时提起,1977年大连老姑父带着高考落榜的儿子几闯教育主管部门,硬是把被漏批的考卷找回来,把儿子送进大连理工大学——我从中看到了大伯父那致中的身影。
已近“不惑之年”的大伯父到吉林市,是他一生的重大抉择,那么,他为什么选择利润微薄、仅能活口度日的小买卖为生呢?我以为,除了一些偶然因素外,主要源于他的社会人生体味之深重,所求之一,就是不为外物所累的“身心自由”。虽然日后的“公私合营”“三反五反”为他始料不及;靠47元工资供养两个儿子读大学,还要时不时接济告贷上门的亲戚,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退休后还要走“五七道路”,老两口被强行发配到偏远的农村——我能想到,对于没有生产技能又缺乏体能和营殖能力的老两口,在这“苦难的岁月”中亲朋好友的重要;只有亲历过如此境遇的人,才最懂得“江湖”与“庙堂”之间,孰重孰轻?何况经历过1949年后历次政治运动的他,早已把上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他的书法如“出土文物”,腾空而起,古色古香,陈德江说当时学“那体书法”成为一种“时尚”,但1980年后的他依然故我,生存方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还是那个“福绥街小屋”,还是那些故友亲朋,还是那样开怀畅饮、肆意而谈。从不计较“阿堵物”的他,“酒”依然是不可须臾离身之物,在他口中也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奇效,王宝林说:“那老善饮,晚年也因饮酒过度造成手颤。为人挥毫时,经常是喝一口烈性白酒,含在口中,手竟神奇地不颤了。顷刻间,一幅动静有致、气度超然、纵横捭阖、古朴自然的‘那体书法’诞生,引得旁观者啧啧称赞”(《江城书坛大布衣——怀念那致中先生》,见“三惜草堂”的新浪博客)。
六
诗家讲“功夫在诗外”,诗人的生存方式、人生历练、精神特征、生活习性,深深地烙印在他诗歌创作的特有表现方式上,这在大伯父那致中的现代格律诗词创作中就有表现:如他的《咏梅(一)》:“不同百卉争时艳,无意争春只报春,冰雪难欺香欲烈,岁寒独放一枝春。”(《那致中诗书画集》第101页);如他的《题竹(五)》“不论寒暑与秋冬,笑貌长存一色青,千秋由来高格调,不甘俯势与阿从。”(《那致中诗书画集》第103页)这诗与他晚年喜欢画的梅、竹交相辉映,不就是他人生的深刻写照吗?不就是他精神气质的高度凝缩吗?如此人生历练与精神特征,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与境界。陈德江先生的概括一语中的:“那先生的书法自成一格,平和之中透出苍古老辣,被称之为‘那体’”——他“创立了‘那体书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出处见前文),这是通览书法界诸多大家后提炼出的一個睿识;郭宝林先生的《沉如铁铸重精神——书法家那致中先生逝世三周年祭》认为“‘字如其人’这一点在那致中先生身上得到了证明”——“先生流离坎坷一生,耿介正直的性格,大气凛然的气质,对形成其与此相关的艺术风格”至关重要。该文对“那体书法”有鞭辟入里的详释,不妨多一些引述:
先生属“尚碑”的书家,一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大汉”。其书重气、重质,形成一种“重、拙、大”的总体风格。以笔势写结构,形迹风神及审美意趣追求“金石气”,执拗地寻求深沉浑厚、奔放老辣之美,其张力与震颤的“岩味”如刀冲石,透出“阳刚”与“拙重”之气。尽管“阳刚”与“拙重”在视觉上不那么具有亲近感,且需要潜层的审美释读与深刻的回味才能接受其“拙重”之美,然而这正是内在的大真、大巧、大美。正如我国著名书法家、“当代草圣”林散之对那先生的评价那样:“起伏跌宕,古拙苍劲,沉如铁铸。”非深厚的功力,高深的造诣而难为之,先生堪称“大手笔”!
先生属“尚意”的书家,理智地意识到主观情感及自我意象表达的重要,从不将“书法”与“写字”归于同一范畴。先生最忌雷同、媚俗,不因袭他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也不因袭自己,“画到生时是熟时”。在他的总体风格中,我们看到的是面貌各异的书法作品。“无法而法”“没有风格的风格”。或庄或谐,或张或驰,或魏或隶,全凭作品内容及届时之意趣、灵感,全然忘却自己在写字,只觉得在创作、在抒发。个性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一任宣泄,每每妙墨佳构如湿地之蘑,于案头匆匆而生。
与古往今来社稷、江山的建功立业者一样,在如此而成的诗书画里挺立起来的,不同样是一个大写的“人”吗?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
那致中先生逝世快有三十年了。我一直想写篇文章,写写我和他不多的交往,往往写下三两行,思路阻塞,难以成文。但他的影像,在我的心目中又是深湛的,不随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减损,就像一条挣不脱的红丝线,每逢他的祭日,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灵。
我最早一次见那致中先生,是在“文革”尚未结束的1975年。
那年我二十七岁,在一所军工厂子弟中学教语文。婚姻问题成为我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军工厂的适龄女工月工资43.5元,比我多6.5元,当时在我所在地方是一个“天文数字”,她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嫁一个“臭教书匠”,何况我还有父亲档案里的那些说不清楚的所谓“历史问题”。我看中的,对方不同意;领导、朋友、家人介绍的,我又不情愿。
这时候,我在吉林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皇甫修文,给我介绍了正在该校读书的学生,即我现在的老伴。认识不久,她就说,要过一关,去见她的大伯父。
记得是一个周日,我一大早坐6路专线公交车从郊区赶到市里,与她会合,到了后来我十分熟悉、不足十平米的福绥街小屋。这是一位退休在家的老人,高高的个子,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说话语速不快不慢,有板有眼。一见面,就让人倍感亲切、厚重。人长得厚重,为人也厚重。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张罗喝酒,花生米、黄瓜钱、土豆干……都是下酒菜,记得拿出的是一瓶“永吉原浆”,似乎可不可以过他这关,全看喝酒。我那时还不喝酒,也没见过这阵势,就这么一盅一盅喝起来,几盅下肚,脸就开始发红,没过多久,半瓶就没了。“看这酒品,可交!”一锤定音。那天,我记不得是怎么坐长途汽车回到远郊的中学教师宿舍的。
二
渐渐地,我对“老那家”,特别是这位大伯父有了更多的了解。
那(Nā)姓,是满族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出自于音译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那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冠以姓氏的,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等地,辉发、叶赫两部与哈达、乌拉两部虽同属纳拉氏氏族,但并不同宗。叶赫那拉氏出过著名的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族先人,原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元末明初之际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迁徙,落脚地之一是现今的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后续子孙在这里生活了五六百年,被视为“满族发祥之地”,至今留有“乌拉古城墙”“百花公主点将台”等遗址及其种种传说故事。
那致中,满洲镶黄旗那拉氏后人,1911年(辛亥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乌拉街满族镇靠近松花江的三家子村,字和溥,号松水逸人,斋号晚晴斋。生于诗书礼仪之家,遵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6岁入私塾,开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学了“四书”“五经”,熟读《大学》和《中庸》,他作为经过系统传统教育的“中国最后一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充分领悟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诗书画结缘,同时,他又深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开始他的人生之路的。
我所知道的是,大伯父那致中民国以来成为三家子“那氏家族”的“主事人”,最为这个家族后人念念不已的,是他改变整个家族命运之举。
那是林彪部队“围困长春”那年,我刚刚故去的朋友白光润,五岁时就经历了全家七口人九死一生地逃出长春、落脚农村的全过程,在他的回忆录《时代与人生》中生动记录了这场灾难后弥漫乡间的“城市恐惧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大伯父那致中说服三家子“那氏家族”老老少少,舍弃全部房产和土地,举家迁往原名“吉林乌拉”的吉林市,这是需要眼界和胆识的。依依不舍房产和土地的二伯父,到铁路部门枕木防腐厂当了工人(后全家去了哈尔滨),我岳父以教书为业,辗转于永吉三中、八中任教,姑母随老姑父去了建筑部门(后调到大连),大伯父则在吉林市做小买卖艰难度日,“公私合营”后在一个日杂商铺任会计。这就使“那氏家族”及其子弟在其后接踵而来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中未受波及,家庭成分被定为“城市贫民”,1940年前后出生的子女大多顺利考取了国家重点大学,大伯父二儿子甚至进了航空学院,有的顺理成章地享有国家助学金,是后来的子嗣艳羡不已、望尘莫及的(虽然文革中所在单位到三家子外调,还有三家子的所谓“追逃”,又被重新划为“富农”,直至“文革”结束才恢复“城贫”)。
三
我真正熟悉了大伯父那致中,并有了深度了解,是1977年后,我以郊区(今丰满区)高考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学院(今北华大学),读书及留校任教的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读《那致中诗书画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以及网上可以搜到的回忆文章,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大伯父书法艺术的“黄金期”,人们尽可以用“四人帮”粉碎后迎来的“艺术的春天”形容之,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大伯父侄女、《那致中诗书画集》主编那常筠教授,对伯父在窘迫生活中痴迷书法有生动的描述:“年轻时因家境贫寒没钱买纸墨,他就用自做的‘笔’蘸水在沙地上练书法。前些年,纸张难买到,伯父上街,若遇到卖宣纸的,想方设法买到手。有一年春节,伯母等着伯父买回干豆腐炒菜,没想到打开一看竟是一叠浅黄色的宣纸,弄得全家人哭笑不得。家里的报纸、废书、废本,甚至买东西的包装纸等伯父都写上墨笔字,有時稍不留神,家里连一张能当‘手纸’用的纸都找不到。”(《缅怀伯父那致中先生》)
我是诗书画的“门外汉”,只能精选出书画界德高望重的先生们的评价,择要录之。著名书法家张运城老先生说:
那老擅写草书,他是在二王等行草书、特别是《十七帖》上下过苦功夫的人,深得草书三昧。细观那老所作草书,大气苍秀,玉蕴巉崖,倘能瞻山识璞,定能获知音之快。那老又擅写榜书,如庚申年为吉林北山所题“泛雪堂”,藏颜寓柳,端凝朴厚,常惹过往行人驻足瞻赏。那老又能以书绘竹,再题上自作诗,书竹相映,朴厚潇洒之至,如其为人。像那老这样诗书画造诣均深之人,在书画界并不多见(见《神州传翰墨,海国植风竹——怀念可敬的师长那老致中先生》,收《那致中诗书画集》)。 “松江一帆”的新浪博客转载的陈德江、戴景新的文章也可一引。对大伯父的诗、书、画研究甚深的陈德江说:“那致中帖学独尊王羲之十七帖,又心摹手追秦、汉、魏、晋碑刻,融碑学、帖学于一体。”又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那致中先生书法艺术的巅峰期,以行草书和大字榜书载誉书坛。他的榜书奇肆、奇险、奇古,其气峻宕,其神飞逸。骨力若金石,苍古若摩崖。解放前,那先生所题匾额就遍布河南街以西地段,特别是北大街、顺城街、西大街、德胜街、临江门,更是随处可见。……题写‘泛雪堂’匾,以神采之足、气韵之美享誉江城……那先生亦擅篆刻,为市印刷厂刘美兰女士所治‘刘美兰印’系其代表作”(《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见2014年3月27日《江城日报》)。同样是《江城日报》,2014年4月1日登载的戴景新《深深缅怀永在心——纪念那致中先生诞辰105周年》说:“(那老)晚年喜欢画梅、兰、竹、菊。所画之梅具‘冷艳寒香清彻骨’的高洁,兰有‘超尘拔俗高士风’的清雅,竹带‘劲节虚心傲骨雄’的洒脱,菊含‘坚贞自持晚节终’的操守。他凡画都自作诗题之,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显示了书画大家的才华。”
2015年“江城四老书法展”的策划人和主持者王宝林先生,综合赵连成、张运城等耄耋老人,还有著名书法评论家张瑞田的回忆文章,所写《江城书坛大布衣——怀念那致中先生》(见“三惜草堂”的新浪博客)对大伯父的诗、书、画及交友、为师,还有清贫自守,均有言及腠理的评述。我最为赞赏的,是他的文章冠以“大布衣”的称谓。我是浙江海宁人,清中叶那里就出过著名的“西泠五布衣”(吴颖芳、丁敬、金农、魏之琇、奚冈),他们都以诗书画名世,却不应科举,鸿博不就,沽酒街市,寄情山水,逸韵超隽,其一致坚守的布衣精神,就是不畏于势,不惑于神,不弃尊严,不趋炎附势,孤守、叛逆、自由而旷达。大伯父也是这样一位可以南北相映衬的“大布衣”,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之外,较之“西泠五布衣”,他接受了现代新文化,身上尤重“清贫淡泊,一诺千金,解危济困”的墨家精神,近代墨学复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鲁迅说“墨子之徒为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呼朋唤友,己诺必诚”的侠义之气在大伯父身上亦熠熠生辉。
四
我想多说一些的,就是大伯父那致中老先生身上的这一面,一个较少为人谈及的一面,这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不书法”、只喝酒聊天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亲朋好友,有机关干部、搞工程技术的、教书的,也有街头理发剃须者、做手艺活的……九流三教,来者不拒;这个世界重亲情,友情,亲戚朋友之间无论谁跟谁,从不说重话,不同辈份之间有难处,能够帮忙的,一定帮。
大伯父很看重我,凡是这个“福绥街小屋”热闹一点的聚会,必会通知正在吉林师范学院读书的我参加。他的通知方式很特别,从不用电话,却总能以各种方式准确地找到我。一次老姑父从大连来,是我所在系另一班级的一位女同学告我晚上按时到,后来一打听,让她通知我的,是几乎隔三差五、有事没事都要到“小屋”坐坐的一位“瓦匠”;还有一次,是外系同学绕了几个弯转到我这里的一张纸条,问出处,回答是某煤场送煤的“车夫”……“福绥街小屋”常常是少长咸集,宾客满座,围桌畅饮,其乐融融。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活动中,我更多地知道了吉林古城的今昔,北山风光一时的过往,龍潭山的步步是典……仿佛这座城市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没有大伯父不知晓的。大伯父不仅熟悉他的前辈“吉林三杰”(宋小濂、徐鼐霖、成多禄)的工诗善书,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和他聊起“五四”后的新文化,他则列举与他同时代的“吉林四大天”(吉林市有四位被认为颇有才气的现代青年,他们的名号中都有个“天”字,因而被人们称作“吉林四大天”)对江城现代文化的开拓,说起他们的贡献来,他更是精气十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我后来研究“吉林四大天”之一的穆木天,“福绥街小屋”便成了我经常登临之地。
穆木天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1900年出生在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913年考入省城吉林(市)第一中学,两年后被该校保送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18年7月毕业,回吉林(市)考取了吉林省公署旗蒙科官费留学资格,往日本留学。翌年9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一高”),1920年升入京都“三高”文科部,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是发起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23年他利用假期回吉林市毓文中学授课,并与友人创办了东北最早的新文学团体白杨社,出版了诗刊《白杨》。1929年再度回到吉林市,担任吉林大学教授两年。大伯父就讲到,穆木天每次上课,开始十分钟,总要抨击时政,上至蒋介石卖国,下至张作相腐败,旁至社会丑闻、市井恶习,痛骂一通才开讲。穆木天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把吉林市视为故乡,表现故乡的自然山水、城市风光、社会生活、民间疾苦,是他创作的诗集《旅心》《流亡者之歌》的一个核心内容。我后来在《新文学史料》上发表《穆木天传略》《穆木天著译年表》,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在该书“自序”中说:“我的妻子是满族人,这使我结识了很多有‘老吉林’之称的旗人,尤其是我始终敬重的大伯父那致中老先生,他经常谈到这座古老的江城的历史、名人和风俗习惯,谈到穆木天在吉林市的经历和生活佚事,这些,也有助于我去接近穆木天及其诗歌。”
五
我熟悉、了解的日常的大伯父,无疑更亲近这个喝酒聊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三六九等之分,来的都是朋友,书法只是他结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一些回忆所记,1957年被打成右派,从北京发配到吉林的江学张、窦黎明都成为他的好友,虽没有资料表明,他们的结交在右派平反之前,但从他为江学张不幸逝世所作感怀诗,以及窦黎明的那句“能为我师者,惟那致中耳!”可见,右派与否,不会丝毫减损他们之间的友情。这从一个侧面有助于理解他为什么始终如一“淡泊明志”。同样来自乌拉街三家子的赵连成在《那致中诗书画集·序言》中说:“‘伪满’时期,当地政府听说他识文断字,在乡间威信很高,曾多次动员他到伪乡、县部门做事,他断然拒绝。”陈德江回忆,1979年吉林省举办建国三十周年书画展览,他的两件行书作品荣获第一名,并被中国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前身)发展为会员(吉林市唯一一位),这无疑是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他却不以为意。198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来吉林录制他的书、画艺术专题节目,他却避而不见(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 这切合我记忆中的大伯父,他从不以自己为江城“书坛四老”之一自居,不以“著名书法家”的赞誉而自诩,他常常认为自己不过一个普通老人,只是比别人见多识广一些,他不想被这些“身外之物”束缚身心自由,仅仅把书法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如他的好友所言,淡然蜗居庐內,偶有感触,品酒挥毫,吟诗作画。这应该是他遗留下的书画作品真迹非常之少,仅是其他书画名家作品存世量的几十分之一,而为书画界后人慨叹不已的主要原因。
可以举一桩最有说服力的事例以证之。
大伯父从乌拉街三家子搬迁至吉林市,我以为最适合他喜爱的诗书画艺术发展的,是以教书为业。而且,他也擅长此道,十七岁时在乡间就延揽族中子弟,在家中立塾讲学,小他十余岁的老姑父、我岳父都是他的学生,经他之手,把那氏家族“以读书为重”的一脉传统传递了下去——这个家族后续子孙时时提起,1977年大连老姑父带着高考落榜的儿子几闯教育主管部门,硬是把被漏批的考卷找回来,把儿子送进大连理工大学——我从中看到了大伯父那致中的身影。
已近“不惑之年”的大伯父到吉林市,是他一生的重大抉择,那么,他为什么选择利润微薄、仅能活口度日的小买卖为生呢?我以为,除了一些偶然因素外,主要源于他的社会人生体味之深重,所求之一,就是不为外物所累的“身心自由”。虽然日后的“公私合营”“三反五反”为他始料不及;靠47元工资供养两个儿子读大学,还要时不时接济告贷上门的亲戚,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退休后还要走“五七道路”,老两口被强行发配到偏远的农村——我能想到,对于没有生产技能又缺乏体能和营殖能力的老两口,在这“苦难的岁月”中亲朋好友的重要;只有亲历过如此境遇的人,才最懂得“江湖”与“庙堂”之间,孰重孰轻?何况经历过1949年后历次政治运动的他,早已把上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他的书法如“出土文物”,腾空而起,古色古香,陈德江说当时学“那体书法”成为一种“时尚”,但1980年后的他依然故我,生存方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还是那个“福绥街小屋”,还是那些故友亲朋,还是那样开怀畅饮、肆意而谈。从不计较“阿堵物”的他,“酒”依然是不可须臾离身之物,在他口中也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奇效,王宝林说:“那老善饮,晚年也因饮酒过度造成手颤。为人挥毫时,经常是喝一口烈性白酒,含在口中,手竟神奇地不颤了。顷刻间,一幅动静有致、气度超然、纵横捭阖、古朴自然的‘那体书法’诞生,引得旁观者啧啧称赞”(《江城书坛大布衣——怀念那致中先生》,见“三惜草堂”的新浪博客)。
六
诗家讲“功夫在诗外”,诗人的生存方式、人生历练、精神特征、生活习性,深深地烙印在他诗歌创作的特有表现方式上,这在大伯父那致中的现代格律诗词创作中就有表现:如他的《咏梅(一)》:“不同百卉争时艳,无意争春只报春,冰雪难欺香欲烈,岁寒独放一枝春。”(《那致中诗书画集》第101页);如他的《题竹(五)》“不论寒暑与秋冬,笑貌长存一色青,千秋由来高格调,不甘俯势与阿从。”(《那致中诗书画集》第103页)这诗与他晚年喜欢画的梅、竹交相辉映,不就是他人生的深刻写照吗?不就是他精神气质的高度凝缩吗?如此人生历练与精神特征,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与境界。陈德江先生的概括一语中的:“那先生的书法自成一格,平和之中透出苍古老辣,被称之为‘那体’”——他“创立了‘那体书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法家那致中先生》,出处见前文),这是通览书法界诸多大家后提炼出的一個睿识;郭宝林先生的《沉如铁铸重精神——书法家那致中先生逝世三周年祭》认为“‘字如其人’这一点在那致中先生身上得到了证明”——“先生流离坎坷一生,耿介正直的性格,大气凛然的气质,对形成其与此相关的艺术风格”至关重要。该文对“那体书法”有鞭辟入里的详释,不妨多一些引述:
先生属“尚碑”的书家,一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大汉”。其书重气、重质,形成一种“重、拙、大”的总体风格。以笔势写结构,形迹风神及审美意趣追求“金石气”,执拗地寻求深沉浑厚、奔放老辣之美,其张力与震颤的“岩味”如刀冲石,透出“阳刚”与“拙重”之气。尽管“阳刚”与“拙重”在视觉上不那么具有亲近感,且需要潜层的审美释读与深刻的回味才能接受其“拙重”之美,然而这正是内在的大真、大巧、大美。正如我国著名书法家、“当代草圣”林散之对那先生的评价那样:“起伏跌宕,古拙苍劲,沉如铁铸。”非深厚的功力,高深的造诣而难为之,先生堪称“大手笔”!
先生属“尚意”的书家,理智地意识到主观情感及自我意象表达的重要,从不将“书法”与“写字”归于同一范畴。先生最忌雷同、媚俗,不因袭他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也不因袭自己,“画到生时是熟时”。在他的总体风格中,我们看到的是面貌各异的书法作品。“无法而法”“没有风格的风格”。或庄或谐,或张或驰,或魏或隶,全凭作品内容及届时之意趣、灵感,全然忘却自己在写字,只觉得在创作、在抒发。个性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一任宣泄,每每妙墨佳构如湿地之蘑,于案头匆匆而生。
与古往今来社稷、江山的建功立业者一样,在如此而成的诗书画里挺立起来的,不同样是一个大写的“人”吗?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