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总归”的具体语用实例着手,运用语法学中的词类划分理论、语用学中的言语交际理论等相关知识,探讨“总归”所属副词次类的问题。论文首先对“总归”分别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若干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说明了“总归”既是时间副词又是语气副词的理由,从而得出“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归纳出辨别“总归”所属副词次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总归”; 副词 ;时间副词 ;语气副词
引言
“总归”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总归”究竟是属于时间副词的范畴还是属于语气副词的范畴尚无定论。笔者查阅了北京大学中文语料库,以及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对“总归”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总归”作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与某一时间参照点的先时、后时或同时关系的一种副词。这一时间参照点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具体的所指,它可以是说话时间,也可以是句中某一具体时间词语[1]。通过一系列的例句分析,发现“总归”作时间副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
第一,“总归”作时间副词时表示事情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通常作状语,可以在单句中使用,也可以用于复句,同时在句中常常出现具体的表示时间概念的词。例如:
(1)现在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2)“傻孩子,女人,这辈子总归要结婚的,婚姻才是归宿。(岑凯伦《合家欢》)
(3)早晨,潘信诚开口了,“主要看政府,只要政府快,工商界总归跟得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以上例子中都有表示具体时间概念的词,“总归”在句中主要表明某一结果最终必然出现,但是这种结果当前没有出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最终实现,“总归”是在强调状态或结果出现的时间。
“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句子中的时间名词是可以表示时间概念的名词,如例(1),也可以是表示具体的时间的名词,如例(3),这些表示时间概念或者具体时间的名词,就是句子的时间参照点。
第二,“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句子中未出现具体的时间词语,而以说话或写作时间为参照点。例如:
(4)但观众也知道他马三立是被冤枉的,总归会有“乐死人”的大包袱在等着他。(徐城北《马三立就是庖丁》,《文摘报》2005年9月18日)
(5)“记忆私,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总归要熄灭。”
(6)“我们一个女儿家,怎么打日本?”春儿笑着说,“我们那里有了抗日联军,我就要想法投奔他们去。总归会有人要打小日本的。”(孙犁《风云初记》)
例(4)中,句子中没有时间词,就以写作时间作为参照点,句子中的“总归”表明不因前面的情况而改变,以后必然如此。例(5)中“总归”前面的情况并不影响说话者已经认定的观点,强调结果不因前提的存在而改变。例(6)中,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时间,而以说话人的说话时间作为时间参考点,“总归”强调要打小日本的必然性,尽管现在没有实现。
“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强调的是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是指一段时间之后,而不是之前,也不是此时。换言之,“总归”作时间副词时,时间的指向是将来,而不是过去、现在。例如:
(7)谢谢你们这样的仁义之家,子孙万代都荣华富贵!有缘总归能相逢。”
(是指未来会重逢,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
第三、从分布来看,时间副词“总归”出现在叙述句中。
叙述句是对客观事件或动作行为的陈述,因此需要与客观世界中的某一具体“时间”发生联系,这就需要时间词语的介入。时间副词很少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表达的多是“非过程情状”,一般不需要时间成分的介入就可以实现交际功能。例如:
(8)“带过去也总归要扔,两只樟木箱也要卖掉,一室户工房,一套红木家具也塞不进去……”
(9)艺术总归离不开艺术家,而艺术家在中国,其遭遇,与他们的乱发粗服一样,更多地得到的是数也数不清的侧目、误解。
(10)不過日子一久,总归瞒不过人。(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因此,当“总归”作时间副詞时,经常与表示时间概念的词共现,以出现的时间词作为时间参照点;当句子中没有出现具体时间词时,则以说话或写作时间为参照点。当然,“总归”作为时间副词时,时间指向一定是将来,否则不是时间副词。
2“总归”作语气副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学术界认为语气副词是说话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主观意愿的副词。
笔者认为语气副词的判别,仅仅以语气为标准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根据语气范畴,就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这种“语气范畴”的范围是难以划定的;同时,它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词语表达的语气意义并不稳定,往往视句子的内容或上下文及情景而定,特别是当我们把语调和重音因素考虑进去时,情况就更为复杂,有些问题一时还难以说清。为此,笔者认为确定语气副词应结合语气、形式、功能三个方面的特点,互相渗透,互为印证,以确定哪些词是语气副词。
2.1“总归”作为语气副词的句子形式特点。
第一,“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表达对事件最终出现结果的一种无奈的语气。此时,“总归”之后常接表示否定的词[2]。例如:
(11)是不早了,父母又不在家,坐晚了总归不好。(方方《桃花灿烂》)
(12)孩子缺衣少裤,婶娘就把棉花纺成线,再用脚踏木机织成布,可是,用粗布做的衣服总归不好看。(《人民日报》1995年) (13)离了婚再结婚的,总归没有原来的好。(《当代报刊》1997年10月)
第二,“总归”做语气副词时,位于“是”(充当焦点标记词)的前面,具有评判性,既有判断的作用,又有强调的功用。当“是”后是NP时,“是”不能被省略。这种情况,语气有时仅仅是对出现的结果进行强调,表明施事者或言语者对结果的期待或者是主观看法[3]。例如:
(14)杨清民笑道:你去看看,带着几个联防的。总归是咱们的管辖范围嘛。(谈歌《城市警察》)
(15)办比赛总归是少数人比、多数人看才好。
我們把副词提取了之后,句子的评判语气明显减弱,焦点也没有原来明显。试比较:
(16)最重要的是康伟业这个人不好女色,不好女色的男人总归是要回家的。(池莉《来来往往》)
(17)最重要的是康伟业这个人不好女色,不好女色的男人()是要回家的。
总之,语气副词“总归”可以修饰用于判断整个命题或充当焦点标记的“是”,这说明它与“是”在义类关系和语义配合上有相容性,起强调的作用。
第三,“总归”作语气副词时,用于“名词+总归+是+名词”的句式中,强调事物持有的性质、特点。例如:
(18)她的童年决不是金色的,但是童年总归是童年。(陆文夫《人之窝》)
(19)高强,你听我说下去,制度总归是制度,如果我们为了一个学生,而改变我们的制度,那么学校就会办不下去。(石康《奋斗》)
第四,“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独立成句,位于句中或句首,其后常用逗号表停顿。此时,副词“总归”主要是为了表示语气的停顿,引出后面的句子,烘托出语气的昂扬,表达言语者在对前面的事情造成结果的总结。省略“总归”不会影响句子原意,但句子的情感意义荡然无存。例如:
(20)太老了,他活到九十好几,也有说一百好几十,总归,没有人说得清他的岁数。(高行健《灵山》)
(21)李诚,是因为焦急还是因为疲乏,总归,他像猛烈战斗罢的每一个人一样:脾气很凶、面容枯燥,不愿意说话。(杜鹏程《保卫延安》)
第五,多个“总归”的连用可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
(22)我这又是何苦呢?祖母想,不管怎么说怎么吵,总归他们都是我的儿子呀,总归他们都开口闭口叫我妈呀,总归是我把他们养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方方《出门寻死》)
第六,“总归”作语气副词时还可以和其他词语共现连用,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4]:
一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与“相信”、“觉得”、“感到”、“想”、“看见”、“说明"等表心理、言语或认知义动词共现。
(23)南孙觉得生活总归待她不错,以后如何,以后再算。(亦舒《流金岁月》)
(24)大家也知道他马三立是个热心肠,觉得总归他是被冤枉的。(徐城北《马三立就是庖丁》,《文摘报》2005年9月18日)
(25)这说明,办法总归是有的,关键在于大家努力去创造。(佚名《稳定物价要做切实的工作》,《人民日报》1989年7月25日)
(26)注释家姜德明让我感到极大的鼓励,我永远铭记恩师遗言赠语,做一个“总归是”的“少壮派”,继续“活跃”至终,师法吾师。
二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与“但”、“但是”、“可”、“不过”等转折连词同现,一同加强前提与结果之间的矛盾对比。例如:
(27)他们的服饰、姿势、神态各不相同,但总归起来却只有三种形象。(周克玉《生命的留影》)
(28)虽说侬侬有我们照顾,可你总归是她丈夫啊,再说你不想等看看孩子吗?(百合《蓝色星》)
(29)请他告诉梅院长,我们老爷在灵隐,所以不晓得这位洋大人的身分,不过总归是我们老爷的好朋友。(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三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是还可以与“还”“也许”“似乎”等副词连用。例如:
(30)虽然说“是药三分毒”,但它毕竟是药,总归还会利大于弊。(新华社2001年4月份新闻报道)
(31)也许总归有些经历是我们要去面对的,而有一些我们避开了就避开了,没避过则会转变整个命运。(妖娆《我们的爱情如此平常》,《江南时报》2005年5月4日)
(32)英雄是足够英雄的了!壮烈是足够壮烈的了!似乎总归还缺少点悲剧味儿……
第七,“总归”作语气副词除了用于陈述句(如11-32例)外,偶尔还用在疑问句、感叹句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5]。例如:
(33)当时我脑袋“嗡”地一下大了,智力会受影响么?又一路安慰自己:孩子成不了作家贾平凹(也是丹凤县人),也总归能学下去吧?(卢小飞《流岭深处寻“希望”》,《人民日报》1994年4月8日)
(34)卢小波:“有什么不好?总归比金苟强多了吧?”(《当代报刊》1993年)
(35)总归我们这些大老粗、土包子跟他们搞不来!(吴强《红日》)
(36)总归去就近的县委招待所!我说。(高行健《灵山》)
2.2“总归”作语气副词的元语功能:
张谊生(2006)提出了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元语功能。他在文中指出,语气副词主要是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用来组织话语结构[6]。“总归”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并不介入话语的基本命题内容,去掉它们也不会影响命题的真值,所以它们同样具有元语功能。语气副词“总归”的元语功能主要体现为:评价功能和篇章功能。
第一,“總归”作语气副词的评价功能。
所谓评价,是指说话者对说话内容所持的态度和批评。在语气系统中,语气副词与助动词都具有评价性功能(齐沪扬2003)。
(37)这一点,所有媒体一直在说,但做起来总是很难,但一定要争取做,都是好评,总归没劲。(王洪波《“纸媒书评版”面临危机吗?》,《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日) (38)他是那种踏实的庄户人,干一样,成一样,哪怕少一点小一点,但总归是办得很好。(王艾生《他心系太行山穷乡亲》,《人民日报》1988年7月18日)
在这两个例句中,“总归”"可以删除,句子依然成立,但是缺少了作者对这件事情的主观态度。
第二,“总归”作语气副词的篇章功能。
张谊生(2000)认为汉语的语气副词在篇章中主要表现连接功能。他将现代汉语副词在篇章连接过程中的功能分为六种情况:表顺序、追加、条件、解说、让步和因果。下面我们将从解注关系、让步关系和因果关系来考察語气副词“总归”在篇章中的连接功能[7]。
一、解注关系。例如:
(39)新纳粹总是新纳粹,杀人放火也好,祭起“恶人先告状”的法宝也好,有良知的人们是不会轻易被迷惑住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总归压不了正。(谢川《“苍蝇”的新战略》,《人民日报》1994年2月19日)
(40)大学时的一位教师说,沿北回归线绕地球一周,只有我们中国是绿色的——青山绿水还有河渠环绕的平原,至于外国么,要么是莽莽高原,要么是茫茫沙漠,总归是不毛之地。(《长江日报》1995年2月6日)
以上两例中,后一分句直接对前一分句进行总结,“总归”一般出现在表结论的分句中。
二、让步关系。例如:
(41)虽然摇滚歌手解刀卸甲蜗居于城市的一角干起了酒水营生,但有些东西总归是不会失真变味的,比如这样的打动人的深夜吟唱。(卫慧《床上的月亮》)
(42)尽管是为商重利,买卖如战场,商贩们总归还是有灵性的普通人吧。(中杰英、李德宏《经济前线的哨兵》,《人民日报》1989年11月5日)
三、因果关系。例如:
(43)对于动脉硬化的心衰病人,不仅要低盐,还要低脂肪。但这个量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把握,所以总归病人应进食很清淡的饮食。(杨锐《低盐低脂加运动定期复诊重调治》,《人民日报》2001年9月7日)
(44)父亲说:“总归会有人的,我现在一百多块钱一个月,房子有一套,找个老伴儿暖暖脚也不会太难。”(方方《桃花灿烂》)
语气副词“总归”在语篇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与篇章功能。“总归”主要出现在有解注关系、让步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语段里,表示对事情的总结,与其他的词汇配合从而实现篇章的连贯性。
由以上分析可见,副词“总归”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从句法成分的角度看都作状语,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表现的意味不同,有时重在表达时间的概念,有时重在强调某种感情,表达某种语气,与其他的词汇配合实现语段的连贯性,从而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
3“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理由
3.1“总归”在历史上就有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用例
“总归”是动词“总”“归”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实在意义不断虚化并粘合而成的副词。“总归”从秦朝开始粘合以来,一直到元代,“总归”都是作为一个动词性的状中式偏正短语使用的,还不是副词,它主要出现于名词之前,意为“全都归结到”。例如:
(45)文字之义,总归六书,故曰立字之本焉。(《汉书》)
一直到明代“总归”后接谓词性成分用例逐渐增多,成分趋于复杂,已经具备了凝同副词句法环境。这时候的“总归”在句中修饰谓语,主要作时间副词,强调事情将来一定会出现的结局。如:
(46)独有做不好事的,或出孟浪,或极机巧,事成总归奸盗诈伪,不成不免绞斩徒流。(《醉醒石》)
(47)比丘僧说:“婆婆,你休扯着我们要魔王。你魔王解悟,恩与仇总归空幻。他如今忘了报复.得往好处去了。”(《续西游记》)
例(46)中,“总归”与后一分句中的“不免”相对举,“不免”在唐代已凝结为副词(张悦2006),所以我们认为此处的“总归”也已成副词。其引出“事态最终发展如何”,在这样的句法语义环境中,“总归”可以看成是时间副词。
至清代,“总归”则既可作时间副词,也可作语气副词[8]。如:
(48)太太听了。只是摇头,老爷也似乎不以为可。但是左归右归,总归不出个道理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49)倪做仔倌人,吃仔格碗断命饭,总归会有几化说勿出来格事体。(《九尾龟》)
因此“终于”兼属时间副词与语气副词的范畴是汉语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2现代汉语中的语用事实表明“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今天,语言学界词类划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其次是形态特征和意义特征;其中意义特征虽然不能作为主要依据,但在每类词的次类划分上起着重要作用。从“2”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总归”分别表示时间和语气的情况都非常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3.3“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切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一词身兼二职甚至多职,只要不产生歧义,不影响言语交际,就会得到社会的普遍社同,约定俗成并逐渐流传下去。这是语言经济、节约原则的体现[9]。
从这一原则出发,笔者认为“总归”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是从语用层面扩大“总归”一词的语用效果,使其既可表明时间概念,又可傳达言语者的主观情感。从“2”中对“总归”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总归”在语用层面上的经济原则已得到普遍承认,“总归”事实上已兼有了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职责。可见“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性原则的体现。
4辨别“总归”所属副词次类的方法
4.1从句中有无明确的时间概念的词或者句子的时间指向是否为将来的角度分析 如果句子中有明确表示时间的词、短语或句子,则“总归”通常在句中作时间副词,用以表示事情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如果没有表示时间的词,则看句子中的“总归”是否有暗示经过一段时间必然出现某一结果(这种结果当前是没有实现的)的意味,有则是时间副词。
(50)叶桑想要回去了。不管她将要面对什么,她想总归迟早要面对的。
(51)这棋只我们这一宗传下来。王一生赢了我,不晓得他是什么路,总归是高手了。(阿城《棋王》)
例(50)中有表時间概念的词“迟早”,“总归”在句中强调叶桑要去面对这一结果在将来一定出现;例(51)中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句子中的“总归”后面的结果在当前已经实现,所以不是时间副词。
4.2从“总归”作语气副词时所构成的句子形式及元语功能的角度分析
句子形式角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总归”之后常接表示否定的词,表达对事件最终出现结果的一种无奈的语气;位于“是”(充当焦点标记词)的前面,具有评判性,既有判断的作用,又有强调的功用;用于“名词+总归+是+名词”的句式中,强调事物持有的性质、特点;可独立成句,位于句中或句首,其后常用逗号表停顿;多个“总归”的连用时;与“相信”、“但是”、“也许”共现连用时;用在疑问句、感叹句中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元语功能角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表示说话者对说话内容所持的态度和批评,“总归”删除之后,句子依然成立,但是缺少了作者对这件事情的主观态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出现在有解注关系、让步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语段里,表示对事情的总结,与其他的词汇配合从而实现篇章的连贯性。
4.3从言语者主观情感的角度分析
语言是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的,语言本质上是人主观意念的外在符号表征。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表现的成分,也就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就表明了他对于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因此,从言语者主观情感的角度来看,如果副词“总归”在句子中含有较强烈的情感因素,言语接收者较明显的就能感受到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诸如确定、无奈等情感,这时“总归”就属于语气副词的范畴;而当“总归”在句中所含的主观情感很轻微,以至于听话者感觉不到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偏重于表示事情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的结果时,此时“总归”是作为时间副词来使用的。
4.4辨别“总归”所属副词次类时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句子中“总归”表示某一程度出现,此时就是作时间副词。“总归”作时间副词,表示的是这一结果当前没实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如果当前这一情况已经存在,那么“总归”就不是时间副词。例如:
(52)10元钱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总归表达了一个残疾青年为国分忧的心。(高东升《愿灾区人民早日战胜洪灾》,《人民日报》1991年7月30日)
(53)不管她將要面对什么,她想总归迟早要面对的。(方方《暗示》)
这两句中中的“总归”都表示某一结果一定出现,但是,前一例句中的“总归”所表示的结果在现在已经实现了,后一句中是结果当前没有实现,在将来才会实现,所以前一例句中的“总归”是语气副词,后一例句中的“总归”才是时间副词。当然依据是否有时间词,以及与“但”共现的原则也能够判断出来。
二是“总归”作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有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在某些句子中,“总归”既可以是看作是时间副词也可以是看作是语气副词,例如:
(54)面对惊涛,你便是一座大堤!面对狂雪,你便是一道绿篱!餐风宿露时也会充满豪情与希冀。你,总归要向远古迁徙!
例(54)中,“总归”表达的结果是现在没有实现的,同时通过“总归”,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言语者对于这一结果的出现含有的感叹语气,因此笔者认为此例中宜把“总归”既看作时间副词,也看作语气副词。
三是由于主观认知的差异,可能会对言语中的“总归”所属次类作不同的理解。言语交际者存在个体差异,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认知差异会导致言语者之间的“信息差”[10]。比如你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你说:“总归我是要读大学的!”或许说话者毫无得瑟,感叹之意,只是畅聊未来,自己以后会怎么样,此时“总归”作时间副词;但听者或许会认为说话者是在得瑟,炫耀,把“总归”理解成语气副词。这就是主观认知差异导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5结论
“总归”语气副词用法很复杂。既可以作时间副词,又可以作语气副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总归”归为时间副词或语气副词,实际上它既是时间副词,也是语气副词。“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是语用现象丰富多彩的表现;既有语言的历史沿革的积淀,又受语言变化发展的影响。单个词语是静态的,但当它用于交际时则是动态的。要客观地、全面地考察、认识某个词的语义范畴、语用特点等,需要回归到言语交际中来,需要结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等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群.试论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性质及分类[J].语言与翻译(汉文).2010年(01).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黄云峰.现代汉语归结义语气副词研究——以“终于”、“总算”、“总归”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04).
[5]王天姣.“毕竟”类语气副词研究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7]黄云峰.语气副词“终于”“总算”“总归”语用功能的考察[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8]王静、张磊.副词“总归”的形成与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8).
[9]陈淑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总归”; 副词 ;时间副词 ;语气副词
引言
“总归”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总归”究竟是属于时间副词的范畴还是属于语气副词的范畴尚无定论。笔者查阅了北京大学中文语料库,以及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对“总归”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总归”作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与某一时间参照点的先时、后时或同时关系的一种副词。这一时间参照点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具体的所指,它可以是说话时间,也可以是句中某一具体时间词语[1]。通过一系列的例句分析,发现“总归”作时间副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
第一,“总归”作时间副词时表示事情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通常作状语,可以在单句中使用,也可以用于复句,同时在句中常常出现具体的表示时间概念的词。例如:
(1)现在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2)“傻孩子,女人,这辈子总归要结婚的,婚姻才是归宿。(岑凯伦《合家欢》)
(3)早晨,潘信诚开口了,“主要看政府,只要政府快,工商界总归跟得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以上例子中都有表示具体时间概念的词,“总归”在句中主要表明某一结果最终必然出现,但是这种结果当前没有出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最终实现,“总归”是在强调状态或结果出现的时间。
“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句子中的时间名词是可以表示时间概念的名词,如例(1),也可以是表示具体的时间的名词,如例(3),这些表示时间概念或者具体时间的名词,就是句子的时间参照点。
第二,“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句子中未出现具体的时间词语,而以说话或写作时间为参照点。例如:
(4)但观众也知道他马三立是被冤枉的,总归会有“乐死人”的大包袱在等着他。(徐城北《马三立就是庖丁》,《文摘报》2005年9月18日)
(5)“记忆私,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总归要熄灭。”
(6)“我们一个女儿家,怎么打日本?”春儿笑着说,“我们那里有了抗日联军,我就要想法投奔他们去。总归会有人要打小日本的。”(孙犁《风云初记》)
例(4)中,句子中没有时间词,就以写作时间作为参照点,句子中的“总归”表明不因前面的情况而改变,以后必然如此。例(5)中“总归”前面的情况并不影响说话者已经认定的观点,强调结果不因前提的存在而改变。例(6)中,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时间,而以说话人的说话时间作为时间参考点,“总归”强调要打小日本的必然性,尽管现在没有实现。
“总归”作时间副词时,强调的是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是指一段时间之后,而不是之前,也不是此时。换言之,“总归”作时间副词时,时间的指向是将来,而不是过去、现在。例如:
(7)谢谢你们这样的仁义之家,子孙万代都荣华富贵!有缘总归能相逢。”
(是指未来会重逢,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
第三、从分布来看,时间副词“总归”出现在叙述句中。
叙述句是对客观事件或动作行为的陈述,因此需要与客观世界中的某一具体“时间”发生联系,这就需要时间词语的介入。时间副词很少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表达的多是“非过程情状”,一般不需要时间成分的介入就可以实现交际功能。例如:
(8)“带过去也总归要扔,两只樟木箱也要卖掉,一室户工房,一套红木家具也塞不进去……”
(9)艺术总归离不开艺术家,而艺术家在中国,其遭遇,与他们的乱发粗服一样,更多地得到的是数也数不清的侧目、误解。
(10)不過日子一久,总归瞒不过人。(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因此,当“总归”作时间副詞时,经常与表示时间概念的词共现,以出现的时间词作为时间参照点;当句子中没有出现具体时间词时,则以说话或写作时间为参照点。当然,“总归”作为时间副词时,时间指向一定是将来,否则不是时间副词。
2“总归”作语气副词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学术界认为语气副词是说话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主观意愿的副词。
笔者认为语气副词的判别,仅仅以语气为标准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根据语气范畴,就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这种“语气范畴”的范围是难以划定的;同时,它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词语表达的语气意义并不稳定,往往视句子的内容或上下文及情景而定,特别是当我们把语调和重音因素考虑进去时,情况就更为复杂,有些问题一时还难以说清。为此,笔者认为确定语气副词应结合语气、形式、功能三个方面的特点,互相渗透,互为印证,以确定哪些词是语气副词。
2.1“总归”作为语气副词的句子形式特点。
第一,“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表达对事件最终出现结果的一种无奈的语气。此时,“总归”之后常接表示否定的词[2]。例如:
(11)是不早了,父母又不在家,坐晚了总归不好。(方方《桃花灿烂》)
(12)孩子缺衣少裤,婶娘就把棉花纺成线,再用脚踏木机织成布,可是,用粗布做的衣服总归不好看。(《人民日报》1995年) (13)离了婚再结婚的,总归没有原来的好。(《当代报刊》1997年10月)
第二,“总归”做语气副词时,位于“是”(充当焦点标记词)的前面,具有评判性,既有判断的作用,又有强调的功用。当“是”后是NP时,“是”不能被省略。这种情况,语气有时仅仅是对出现的结果进行强调,表明施事者或言语者对结果的期待或者是主观看法[3]。例如:
(14)杨清民笑道:你去看看,带着几个联防的。总归是咱们的管辖范围嘛。(谈歌《城市警察》)
(15)办比赛总归是少数人比、多数人看才好。
我們把副词提取了之后,句子的评判语气明显减弱,焦点也没有原来明显。试比较:
(16)最重要的是康伟业这个人不好女色,不好女色的男人总归是要回家的。(池莉《来来往往》)
(17)最重要的是康伟业这个人不好女色,不好女色的男人()是要回家的。
总之,语气副词“总归”可以修饰用于判断整个命题或充当焦点标记的“是”,这说明它与“是”在义类关系和语义配合上有相容性,起强调的作用。
第三,“总归”作语气副词时,用于“名词+总归+是+名词”的句式中,强调事物持有的性质、特点。例如:
(18)她的童年决不是金色的,但是童年总归是童年。(陆文夫《人之窝》)
(19)高强,你听我说下去,制度总归是制度,如果我们为了一个学生,而改变我们的制度,那么学校就会办不下去。(石康《奋斗》)
第四,“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独立成句,位于句中或句首,其后常用逗号表停顿。此时,副词“总归”主要是为了表示语气的停顿,引出后面的句子,烘托出语气的昂扬,表达言语者在对前面的事情造成结果的总结。省略“总归”不会影响句子原意,但句子的情感意义荡然无存。例如:
(20)太老了,他活到九十好几,也有说一百好几十,总归,没有人说得清他的岁数。(高行健《灵山》)
(21)李诚,是因为焦急还是因为疲乏,总归,他像猛烈战斗罢的每一个人一样:脾气很凶、面容枯燥,不愿意说话。(杜鹏程《保卫延安》)
第五,多个“总归”的连用可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
(22)我这又是何苦呢?祖母想,不管怎么说怎么吵,总归他们都是我的儿子呀,总归他们都开口闭口叫我妈呀,总归是我把他们养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方方《出门寻死》)
第六,“总归”作语气副词时还可以和其他词语共现连用,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4]:
一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与“相信”、“觉得”、“感到”、“想”、“看见”、“说明"等表心理、言语或认知义动词共现。
(23)南孙觉得生活总归待她不错,以后如何,以后再算。(亦舒《流金岁月》)
(24)大家也知道他马三立是个热心肠,觉得总归他是被冤枉的。(徐城北《马三立就是庖丁》,《文摘报》2005年9月18日)
(25)这说明,办法总归是有的,关键在于大家努力去创造。(佚名《稳定物价要做切实的工作》,《人民日报》1989年7月25日)
(26)注释家姜德明让我感到极大的鼓励,我永远铭记恩师遗言赠语,做一个“总归是”的“少壮派”,继续“活跃”至终,师法吾师。
二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时可以与“但”、“但是”、“可”、“不过”等转折连词同现,一同加强前提与结果之间的矛盾对比。例如:
(27)他们的服饰、姿势、神态各不相同,但总归起来却只有三种形象。(周克玉《生命的留影》)
(28)虽说侬侬有我们照顾,可你总归是她丈夫啊,再说你不想等看看孩子吗?(百合《蓝色星》)
(29)请他告诉梅院长,我们老爷在灵隐,所以不晓得这位洋大人的身分,不过总归是我们老爷的好朋友。(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三是“总归”作语气副词是还可以与“还”“也许”“似乎”等副词连用。例如:
(30)虽然说“是药三分毒”,但它毕竟是药,总归还会利大于弊。(新华社2001年4月份新闻报道)
(31)也许总归有些经历是我们要去面对的,而有一些我们避开了就避开了,没避过则会转变整个命运。(妖娆《我们的爱情如此平常》,《江南时报》2005年5月4日)
(32)英雄是足够英雄的了!壮烈是足够壮烈的了!似乎总归还缺少点悲剧味儿……
第七,“总归”作语气副词除了用于陈述句(如11-32例)外,偶尔还用在疑问句、感叹句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5]。例如:
(33)当时我脑袋“嗡”地一下大了,智力会受影响么?又一路安慰自己:孩子成不了作家贾平凹(也是丹凤县人),也总归能学下去吧?(卢小飞《流岭深处寻“希望”》,《人民日报》1994年4月8日)
(34)卢小波:“有什么不好?总归比金苟强多了吧?”(《当代报刊》1993年)
(35)总归我们这些大老粗、土包子跟他们搞不来!(吴强《红日》)
(36)总归去就近的县委招待所!我说。(高行健《灵山》)
2.2“总归”作语气副词的元语功能:
张谊生(2006)提出了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元语功能。他在文中指出,语气副词主要是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用来组织话语结构[6]。“总归”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并不介入话语的基本命题内容,去掉它们也不会影响命题的真值,所以它们同样具有元语功能。语气副词“总归”的元语功能主要体现为:评价功能和篇章功能。
第一,“總归”作语气副词的评价功能。
所谓评价,是指说话者对说话内容所持的态度和批评。在语气系统中,语气副词与助动词都具有评价性功能(齐沪扬2003)。
(37)这一点,所有媒体一直在说,但做起来总是很难,但一定要争取做,都是好评,总归没劲。(王洪波《“纸媒书评版”面临危机吗?》,《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日) (38)他是那种踏实的庄户人,干一样,成一样,哪怕少一点小一点,但总归是办得很好。(王艾生《他心系太行山穷乡亲》,《人民日报》1988年7月18日)
在这两个例句中,“总归”"可以删除,句子依然成立,但是缺少了作者对这件事情的主观态度。
第二,“总归”作语气副词的篇章功能。
张谊生(2000)认为汉语的语气副词在篇章中主要表现连接功能。他将现代汉语副词在篇章连接过程中的功能分为六种情况:表顺序、追加、条件、解说、让步和因果。下面我们将从解注关系、让步关系和因果关系来考察語气副词“总归”在篇章中的连接功能[7]。
一、解注关系。例如:
(39)新纳粹总是新纳粹,杀人放火也好,祭起“恶人先告状”的法宝也好,有良知的人们是不会轻易被迷惑住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总归压不了正。(谢川《“苍蝇”的新战略》,《人民日报》1994年2月19日)
(40)大学时的一位教师说,沿北回归线绕地球一周,只有我们中国是绿色的——青山绿水还有河渠环绕的平原,至于外国么,要么是莽莽高原,要么是茫茫沙漠,总归是不毛之地。(《长江日报》1995年2月6日)
以上两例中,后一分句直接对前一分句进行总结,“总归”一般出现在表结论的分句中。
二、让步关系。例如:
(41)虽然摇滚歌手解刀卸甲蜗居于城市的一角干起了酒水营生,但有些东西总归是不会失真变味的,比如这样的打动人的深夜吟唱。(卫慧《床上的月亮》)
(42)尽管是为商重利,买卖如战场,商贩们总归还是有灵性的普通人吧。(中杰英、李德宏《经济前线的哨兵》,《人民日报》1989年11月5日)
三、因果关系。例如:
(43)对于动脉硬化的心衰病人,不仅要低盐,还要低脂肪。但这个量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把握,所以总归病人应进食很清淡的饮食。(杨锐《低盐低脂加运动定期复诊重调治》,《人民日报》2001年9月7日)
(44)父亲说:“总归会有人的,我现在一百多块钱一个月,房子有一套,找个老伴儿暖暖脚也不会太难。”(方方《桃花灿烂》)
语气副词“总归”在语篇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与篇章功能。“总归”主要出现在有解注关系、让步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语段里,表示对事情的总结,与其他的词汇配合从而实现篇章的连贯性。
由以上分析可见,副词“总归”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从句法成分的角度看都作状语,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表现的意味不同,有时重在表达时间的概念,有时重在强调某种感情,表达某种语气,与其他的词汇配合实现语段的连贯性,从而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
3“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理由
3.1“总归”在历史上就有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用例
“总归”是动词“总”“归”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实在意义不断虚化并粘合而成的副词。“总归”从秦朝开始粘合以来,一直到元代,“总归”都是作为一个动词性的状中式偏正短语使用的,还不是副词,它主要出现于名词之前,意为“全都归结到”。例如:
(45)文字之义,总归六书,故曰立字之本焉。(《汉书》)
一直到明代“总归”后接谓词性成分用例逐渐增多,成分趋于复杂,已经具备了凝同副词句法环境。这时候的“总归”在句中修饰谓语,主要作时间副词,强调事情将来一定会出现的结局。如:
(46)独有做不好事的,或出孟浪,或极机巧,事成总归奸盗诈伪,不成不免绞斩徒流。(《醉醒石》)
(47)比丘僧说:“婆婆,你休扯着我们要魔王。你魔王解悟,恩与仇总归空幻。他如今忘了报复.得往好处去了。”(《续西游记》)
例(46)中,“总归”与后一分句中的“不免”相对举,“不免”在唐代已凝结为副词(张悦2006),所以我们认为此处的“总归”也已成副词。其引出“事态最终发展如何”,在这样的句法语义环境中,“总归”可以看成是时间副词。
至清代,“总归”则既可作时间副词,也可作语气副词[8]。如:
(48)太太听了。只是摇头,老爷也似乎不以为可。但是左归右归,总归不出个道理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49)倪做仔倌人,吃仔格碗断命饭,总归会有几化说勿出来格事体。(《九尾龟》)
因此“终于”兼属时间副词与语气副词的范畴是汉语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2现代汉语中的语用事实表明“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今天,语言学界词类划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其次是形态特征和意义特征;其中意义特征虽然不能作为主要依据,但在每类词的次类划分上起着重要作用。从“2”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总归”分别表示时间和语气的情况都非常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3.3“总归”在现代汉语中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切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一词身兼二职甚至多职,只要不产生歧义,不影响言语交际,就会得到社会的普遍社同,约定俗成并逐渐流传下去。这是语言经济、节约原则的体现[9]。
从这一原则出发,笔者认为“总归”兼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是从语用层面扩大“总归”一词的语用效果,使其既可表明时间概念,又可傳达言语者的主观情感。从“2”中对“总归”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总归”在语用层面上的经济原则已得到普遍承认,“总归”事实上已兼有了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职责。可见“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性原则的体现。
4辨别“总归”所属副词次类的方法
4.1从句中有无明确的时间概念的词或者句子的时间指向是否为将来的角度分析 如果句子中有明确表示时间的词、短语或句子,则“总归”通常在句中作时间副词,用以表示事情在经历一定时间之后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如果没有表示时间的词,则看句子中的“总归”是否有暗示经过一段时间必然出现某一结果(这种结果当前是没有实现的)的意味,有则是时间副词。
(50)叶桑想要回去了。不管她将要面对什么,她想总归迟早要面对的。
(51)这棋只我们这一宗传下来。王一生赢了我,不晓得他是什么路,总归是高手了。(阿城《棋王》)
例(50)中有表時间概念的词“迟早”,“总归”在句中强调叶桑要去面对这一结果在将来一定出现;例(51)中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句子中的“总归”后面的结果在当前已经实现,所以不是时间副词。
4.2从“总归”作语气副词时所构成的句子形式及元语功能的角度分析
句子形式角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总归”之后常接表示否定的词,表达对事件最终出现结果的一种无奈的语气;位于“是”(充当焦点标记词)的前面,具有评判性,既有判断的作用,又有强调的功用;用于“名词+总归+是+名词”的句式中,强调事物持有的性质、特点;可独立成句,位于句中或句首,其后常用逗号表停顿;多个“总归”的连用时;与“相信”、“但是”、“也许”共现连用时;用在疑问句、感叹句中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元语功能角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表示说话者对说话内容所持的态度和批评,“总归”删除之后,句子依然成立,但是缺少了作者对这件事情的主观态度;“总归”做语气副词时,出现在有解注关系、让步关系或因果关系的语段里,表示对事情的总结,与其他的词汇配合从而实现篇章的连贯性。
4.3从言语者主观情感的角度分析
语言是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的,语言本质上是人主观意念的外在符号表征。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表现的成分,也就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就表明了他对于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因此,从言语者主观情感的角度来看,如果副词“总归”在句子中含有较强烈的情感因素,言语接收者较明显的就能感受到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诸如确定、无奈等情感,这时“总归”就属于语气副词的范畴;而当“总归”在句中所含的主观情感很轻微,以至于听话者感觉不到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偏重于表示事情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的结果时,此时“总归”是作为时间副词来使用的。
4.4辨别“总归”所属副词次类时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句子中“总归”表示某一程度出现,此时就是作时间副词。“总归”作时间副词,表示的是这一结果当前没实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如果当前这一情况已经存在,那么“总归”就不是时间副词。例如:
(52)10元钱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总归表达了一个残疾青年为国分忧的心。(高东升《愿灾区人民早日战胜洪灾》,《人民日报》1991年7月30日)
(53)不管她將要面对什么,她想总归迟早要面对的。(方方《暗示》)
这两句中中的“总归”都表示某一结果一定出现,但是,前一例句中的“总归”所表示的结果在现在已经实现了,后一句中是结果当前没有实现,在将来才会实现,所以前一例句中的“总归”是语气副词,后一例句中的“总归”才是时间副词。当然依据是否有时间词,以及与“但”共现的原则也能够判断出来。
二是“总归”作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有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在某些句子中,“总归”既可以是看作是时间副词也可以是看作是语气副词,例如:
(54)面对惊涛,你便是一座大堤!面对狂雪,你便是一道绿篱!餐风宿露时也会充满豪情与希冀。你,总归要向远古迁徙!
例(54)中,“总归”表达的结果是现在没有实现的,同时通过“总归”,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言语者对于这一结果的出现含有的感叹语气,因此笔者认为此例中宜把“总归”既看作时间副词,也看作语气副词。
三是由于主观认知的差异,可能会对言语中的“总归”所属次类作不同的理解。言语交际者存在个体差异,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认知差异会导致言语者之间的“信息差”[10]。比如你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你说:“总归我是要读大学的!”或许说话者毫无得瑟,感叹之意,只是畅聊未来,自己以后会怎么样,此时“总归”作时间副词;但听者或许会认为说话者是在得瑟,炫耀,把“总归”理解成语气副词。这就是主观认知差异导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5结论
“总归”语气副词用法很复杂。既可以作时间副词,又可以作语气副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总归”归为时间副词或语气副词,实际上它既是时间副词,也是语气副词。“总归”兼属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范畴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是语用现象丰富多彩的表现;既有语言的历史沿革的积淀,又受语言变化发展的影响。单个词语是静态的,但当它用于交际时则是动态的。要客观地、全面地考察、认识某个词的语义范畴、语用特点等,需要回归到言语交际中来,需要结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等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群.试论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性质及分类[J].语言与翻译(汉文).2010年(01).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黄云峰.现代汉语归结义语气副词研究——以“终于”、“总算”、“总归”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04).
[5]王天姣.“毕竟”类语气副词研究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7]黄云峰.语气副词“终于”“总算”“总归”语用功能的考察[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8]王静、张磊.副词“总归”的形成与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8).
[9]陈淑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