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战役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岛群岛战役是一次政治意图大于军事意图的战役。战役开始之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役的成败对日本全面战败的大势已经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夺取千岛群岛对于苏联而言,改善了苏联舰艇向外洋的出口问题,并使之“成为苏联的防御基地和从鄂霍茨克海远航太平洋的大门”。
  北方四岛(日称)可以说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北方四岛问题使俄日两国关系止步不前,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上摩擦不断,折射出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问题的复杂性和激烈性。
  当前有许多人都把二战中苏军进攻虎头要塞视为二战中苏军最后的战役,其实1945年8月18日至9月1日进行的千岛群岛登陆战役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最后的一场战役。
  在此次战役中苏军通过一次其在战争中少有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一举占领了这个在东北亚极具战略意义的群岛,为随后的冷战时期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争霸占据了非常好的战略态势,甚至—直到现在都让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虽然千岛群岛战役是苏军远东攻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地区非常恶劣的地理与交通条件,大大限制了苏军部队的调动和后勤补给,造成千岛群岛战役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战区。而且由于苏联海军相对薄弱,特别在远东地区登陆舰艇与大型舰艇稀少,所以这次战役的规模无法与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很多登陆战役相比。因此该战役往往不为人知,本文将重新回顾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
  战役背景
  太平洋西北部,在堪察加半岛顶端的洛帕特卡角与北海道东北的纳沙布角之间,长达1200多公里的海面上,有一长列串珠状的岛屿,这就是千岛群岛。它们的内侧是鄂霍次克海,而外侧则是汹涌咆哮的太平洋。大小岛屿像商量好了似的,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正好是太平洋与鄂霍次克海的天然分界线。岛和岛之间的空隙和不可胜数的海峡,则是大洋与它的边海进行水体交换的通道。
  千岛群岛的名字译成英语是KurilIslands。Kuril源于阿伊努语,意思是“云”、“雾”,即是“烟雾迷漫”。而日本人则称“千岛列岛”,意思是“一千个岛屿”。岛上的火山很多,时常喷发形成烟雾迷漫的景象。而群岛所在的海域也是大雾漫漫,常常笼罩在深沉的雾霭之中,同火山喷发,冒烟现象结合在一起,自然更是烟雾迷漫了。
  千岛群岛中的主要岛屿有占守、幌筵、新知、得抚等岛以及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择捉、国后、齿舞、色丹,为日俄争议岛屿),全部共由56个岛组成,全长约1200公里,总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各岛以山地为主,海拔500-1800米。气候湿润,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多雾,是千岛群岛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陡峻。群岛中择捉岛最大,面积3139平方公里,有海湾10余处,可停泊大型舰船。俄罗斯在几个岛分别建有机场与大型的核潜艇基地。
  千岛群岛为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扼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日本与俄国围绕千岛群岛展开过激烈的争夺。1855年根据日俄双方在下田签定的《日俄友好条约》规定,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为两国在千岛群岛的边界(这里也是传统的南千岛群岛和北千岛群岛的分界线)。1875年,日俄又签署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规定库页岛全归俄国,而千岛群岛全归日本。随着日本对千岛群岛的开发,其战略地位也开始逐步凸显。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千岛群岛不断扩充兵力和兴建军事设施,更是使苏联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千岛群岛北端的占守岛和堪察加半岛的洛帕特卡角仅隔12公里宽的千岛第一海峡)。因此,为了打通苏联远东进出太平洋的出口,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坚持将千岛群岛划归苏联。其实最初美国是不赞成将整个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的,在1944年12月28日的“美国关于千岛群岛领土问题的备忘录”中美国提出将南千岛群岛还是保留为日本所有,而将北千岛群岛置于国际托管之下。但最终,美方还是作出了让步,这一条作为苏军参加对日作战的先决条件之一被写进了1945年2月11日签定的雅尔塔协定。
  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交与前苏联,于是千岛群岛南部的择捉、国后、色丹、齿舞群岛在战后便划归了前苏联,但日本未予以承认。今天所说的日俄领土争端指的就是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的归属问题。这四个岛屿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
  千岛群岛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四岛位于冷、暖流交汇处,水产丰富,渔业发达,是世界三大著名渔场之一。国后岛产大蟹、海参,择捉岛是捕鲸基地,地下矿产也非常丰富。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四岛扼守“黄金水道”,附近水域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克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四岛拥有许多天然良港,这些港口港阔水深,可长年停泊大型船舶。比较有名的有色丹岛上的斜古丹港,择捉岛单冠湾的年荫港和天宁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帝国联合舰队正是从择捉岛上的单冠湾出发,前往夏威夷偷袭珍珠港,使美军蒙受了巨大损失。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力衰微,俄海军战略由“远洋进攻”转为“近海防御”,俄太平洋舰队由中太平洋及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至白令海,收缩至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外侧。同时还关闭了千岛群岛上的部分海军基地,驻军人数也大为减少。然而,最近几年,为恢复海军强国的地位,俄开始加强千岛群岛的军事实力。俄军总参谋长2002年在对远东地区视察之后决定增加千岛群岛驻军,重新开放被关闭的军事基地。同时,俄军还多次在千岛群岛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千岛群岛重新成为俄罗斯远东基地群中的重要桥头堡。
  战役准备
  因为千岛群岛是日本最为重要的北方前哨,所以对于它的防守日军从始至终g是极为重视的。二战爆发后,日军不断加强群岛的防御,提高它的级别,特别是1943年9月日军大本营将其划进“需绝对扼守”的绝对国防圈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瓜岛争夺战役开始之后,日军败迹凸现,战争形势日趋恶化,日军着力增强千岛群岛方面的防御力量,驻守千岛群岛的部队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几个守备队狂增到1945年夏的两个半正规师团和大量的守备部队。特别重要的几个主要岛屿上的军事设施和防御工事更是得到了特别巩固和加强。到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8月,驻扎在千岛群岛的兵力居然超过8万人。日军在整个群岛上修建有多达9座大型机场,一次可容纳近600架各式作战飞机,其中有6个在群岛中防御最为坚固(也处在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和幌筵岛上。在这两个岛屿上日军还建有两个设施完
  

善的海军基地——片岗和柏原,虽然防御得到加强,但此时日军的海上和空中力量都已经消耗殆尽,剩下为数不多的海空部队都被准备用于保卫本土,所以部署在这里的海空军部队微不足道,居然只有一些小型舰艇和8架飞机。但是整个千岛群岛战役中最为激烈与残酷的战斗就将在这个距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岛屿上展开。
  1945年8月,日军部署在千岛群岛陆军部队全部隶属于日本第五方面军,其司令官是秱口季一郎中将。这些部队大都是1944年后陆续在原驻军的基础上扩编组建而成的,官兵总体素质相当差。例如第91师团就是于1944年4月在原千岛第1守备队的基础上扩建的,因此对这里严酷的气候环境较为适应。而且在北线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日军有充足的时间作大量的后勤准备工作。加之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作掩护和完善的战防工事作为依托,日军在千岛方面的防御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苏军方面,早在雅尔塔会议后,苏军就开始明显加快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到1945年8月初,苏军已经在远东集结了多-达174万部队准备对日作战,总体实力远远超过要被进攻的日军。不过,隶属于远东第2方面军的,担负着进攻千岛群岛任务的堪察加防区的部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只能通过海运和少量的空运进行军事调动和后勤补给,准备工作并不顺利。而且从苏联远东中心地区到堪察加半岛的海上交通线上的几个重要海峡均在日军控制之Vo因此苏军特意提前在堪察加防区储备了足够使用一年以上的军用物资,部分弥补了一旦开战后因交通不便造成的补充困难。
  对日战争开始前,苏军部署在堪察加防区(司令格涅奇科少将)的部队并不是很多,包括:第101步兵师,师长季亚科夫少将。独立步兵第198团、独立步兵第5、第7营以及分布在堪察加半岛沿岸的一些边防独立部队和分队。另外,隶属于空军第10集团军(司令日加列夫空军上将)的混成航空兵第128师(师长叶列明上校)和驻扎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司令波诺马廖夫海军上校,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30余艘小型战舰,1个海军独立轰炸航空兵团以及海军陆战队的一些部队也将参与进攻千岛群岛的战役。
  从实力上讲,苏军虽然兵力上并不占优势,但海空力量远远超过日军,而且苏军的炮兵力量相当惊人,加上是集中优势兵力进行进攻作战,特别是这场战役是在日军战败前夕打响的,占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所以苏军上下在战前对此役取胜的信心相当大。
  相比之下,此时整个日军大势已去,守岛日军士气降到极点。但苏军不利的方面也很多,首先由于参加作战的这些苏军部队长期仅限于担负堪察加半岛的防御任务,比如101步兵师是1938年在彼得洛巴甫斯克组建,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该师长期作为战略预备队驻扎在堪察加半岛。因此部队战斗素质和西线部队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其次参战部队缺乏登陆作战的经验及协同训练,登陆舰只的数量非常少,战前侦察也进行得很不充分,甚至直到登陆之前苏军居然还没有掌握日军布防的详细情报。这些都对即将进行的登陆作战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战役前奏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紧接着苏军三个方面军超过1 50万人的部队在长达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8月11日,苏军第56步兵军(隶属于第16集团军)和北太平洋舰队也开始进攻驻扎在南库页岛上的日军。按原计划,苏军远东部队在南库页岛战役结束后才会集中更多的部队和舰艇再发起对千岛群岛的攻势,但远东战役开始后日军的迅速溃败迫使苏军加快了进攻千岛群岛的战役进程。8月15日,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普尔卡耶夫大将和尤马舍夫海军上将下令立即准备和实施千岛群岛进攻战役。同日,堪察加防区接到了远东第2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发出的战役训令,要求发动登陆战役,攻占舒姆舒岛(占守岛)帕拉木希尔岛(幌筵岛)和奥涅科丹岛(温弥古丹岛)等岛屿。
  为了解决各军(兵)种之间的协同,苏军成立了由堪察加防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和混成航空兵第128师组成的联合司令部,负责战役计划的制定和登陆作战的实施。格涅奇科少将为该联合司令部的司令,波诺马廖夫海军上校被任命为副司令。8月15日15时,格涅奇科少将向所属部队下达了登陆战役的命令。
  双方的准备工作
  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苏军应该先攻占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再以此为跳板,向幌筵岛和温弥古丹岛发起进攻,若条件允许,可同时在幌筵岛登陆。
  占守岛是北千岛群岛中少有的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岛屿,但正因为如此,日军在此重点设防,防御体系极为坚固。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这里就建立了“北千岛临时要塞”,以加强该岛的防御。而在战争后期进行的岛屿要塞化工程中,更是不惜工本构建起了完善的工事配系,日军在岛上共建有34个大型永备发射点,24个临时火力点和近40公里长的防坦克壕。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堑壕,掩体、各种各样的地雷多得数不胜数,遍布这个380平方公里的小岛。特别是在这些最深达50米的地道中不仅能够调动兵力而且拥有良好的后勤保障设施。占守岛上的日军还修建了约120公里长的交通线,以便在岛内实施机动。开战时驻扎在占守岛的守军总共大约有8000人,需要指出的是,占守岛拥有第11坦克联队的64辆坦克(包括19辆一式中型坦克,20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和25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此外,日军还可以得到幌筵岛上第91师团的其余部队约15000人的支援。
  而苏军在定下了攻占占守岛的决心后,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却颇费了一番周折,苏军的登陆方案至少都在3个以上。最后选择在占守岛登陆,是因为该岛较适合上陆的海岸地带日军几乎都设有纵深达3~4公里的抗登陆工事。岛西南的片岗基地拥有设施良好的码头,适合部队登陆和装备卸载,夺取片岗基地后还可以有效地切断岛上守军的后援。但要在此登陆,苏军将面对日军集结在此的重兵集团(第73旅团约一半以上的兵力都集中在片岗——别飞湖地区和千岛第二海峡沿岸)的反击而且登陆舰队也将受到不便航行的千岛第二海峡的制约,极易遭到海峡两岸占守岛和幌筵岛上日军的攻击。最终苏军的登陆地点选在了占守岛东北角国端崎与小泊崎之间一段3公里长的浅滩海岸,虽然防守该区域的日军兵力并不弱,日军独立步兵第282大队就驻守在这里,防御工事也很良好,在国端崎和小泊崎还设有环形防御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钢轨移动式火炮,而且可以很快得到第73旅团以及其他部队的支援。
  但苏军在此上陆减少了被守军提前发现的机会,提高了战役的突然性和隐蔽性,登陆部队和舰艇也较为安全。此外, 在该区域苏军还可以得到驻洛帕特卡角炮兵连的炮火支援。这是苏军重点考虑过的,因天气恶劣而造成空军和海军无法提供有效的火力保障的情况下将会非常重要。
  堪察加防区的苏军在接到进攻千岛群岛的命令后就立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战役准备工作。8月15日凌晨,驻扎在堪察加半岛南端洛帕特卡角的海岸炮兵第945连用4门130毫米火炮就开始猛烈炮击对岸国端崎日军的防御工事。可惜由于给予的准备时间太短,一时缺乏运载舰只的原因,进攻出发时间被迫推迟到了8月16日20时。
  直到8月16日下午,运载船只才准备就绪,16时,登陆部队和装备开始登船,到20时,最后一艘舰艇装载完毕,离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驶往阿瓦琴湾的停泊场。舰队总共装载了8824人,218门大炮和迫击炮以及其他技术兵器及装备,但由于没有大型专用登陆舰,所以没有装载坦种类的重型战车,这也为成为苏军付出重大伤亡的一个失败之举。
  苏军的这次登陆战役由格涅奇科少将指挥,参战部队编制如下:登陆部队被分为一个先遣支队,两个主力梯队和一个佯动支队:先遣支队下辖1个海军陆战队营(欠一个连,该营是刚由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的人员紧急组建完成的,全营共783人),第60海防总队的1个迫击炮连,1个冲锋枪连,1个侦察排,第302团的1个防化排和独立工兵119营的1个工兵连。先遣支队的指挥官由第138团副团长舒托夫少校担任。该支队预定于8月17日23时在国端崎与小泊崎之间登陆,夺取沿岸地带并建立登陆场。
  主力第1梯队下辖第138团(欠2个连),第428榴炮团的1个营,第279炮兵团第2营,独立反坦克歼击炮兵第169营和1个反坦克枪连。由第101师师长季亚科夫少将负责指挥(季亚科夫少将同时担任登陆兵指挥员)。第1梯队将于先遣支队上陆l小时后在国端崎与小泊崎间的登陆场登陆,计划和先遣支队一道沿片岗一国端崎公路向片岗方向发起进攻。主力第2梯队下辖第373团,第279炮兵团第l营和第3营以及海军陆战队1个连,第101师副师长阿尔丘申中校担任第2梯队指挥官。该梯队计划在别飞湖地区登陆,并向片岗进攻。若先遣支队和第1梯队登陆后进展顺利,则直接在幌筵岛登陆,并进占柏原基地。
  佯动支队下辖2个步兵连,1个冲锋枪连和1个反坦克枪连,由堪察加防区作战科副科长拉杜扎诺夫少校率领。预定于8月18日2时在中川湾登陆,登陆后首先攻占86.0高地,而后向片岗方向发动进攻。
  苏联海军为支援登陆作战组建了一支由60余艘舰艇组成的登陆舰队(由波诺马廖夫海军上校统一指挥),它们被分为四个舰艇中队:
  火力支援中队由“基洛夫”号,“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和“鄂霍茨克”号布雷舰组成(这3艘军舰共有11门76~130毫米舰炮),海军少校西佐夫任该中队指挥官。
  警戒中队编有8艘M-4型护卫艇,由斯基巴海军少校负责指挥。
  扫雷中队由“标杆”号、T-155号、T-156号和T-525号扫雷艇组成,由奥列伊尼克海军大尉担任指挥官。
  负责运送兵员和装备的运输中队由鲍戈罗茨基海军中校指挥,编有“北方”号供应船,“极地”号和“天鹅”号海道测量船,“普加乔夫”号、“夏伯阳”号、“科基纳基”号、“乌里茨基”号、“明仁斯基”号、“土库曼”号、“海燕”号、“远东人’号、“红旗”号、“莫斯卡尔沃”号、“潘菲洛夫将军”号、“高尔基”号、“沃尔霍夫”号运输船,16艘登陆舰,2艘自行驳船和4艘浅水型快艇。
  此外,苏联空军混成航空兵第128师和海军独立轰炸航空兵第2团的78架飞机将负责空中支援和掩护。
  经过一整夜令人不安的等待,8月17日凌晨5时,登陆舰队起锚,驶离阿瓦琴湾沿堪察加海岸开往占守岛。
  战役开始——登陆占守岛
  驻守占守岛的日军认为苏军在堪察加的驻军有限,近期不太可能实施登陆作战。第91师团在8月15日当天就收到了裕仁天皇颁布的停战诏书,随后8月17日第五方面军总司令橱口季一郎中将从札幌又发来了关于“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但不得已时可采取自卫行动”的命令。这使得岛上守军更加放松了警惕。
  由于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至占守岛的海上航程约有170海里(舰队航行约需一昼夜时间),苏军为避免被日军过早发现,在航行过程中登陆舰队始终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甚至连航线和登陆目标都是在航行过程中才由格涅奇科少将下达的。为隐蔽起见,从起航开始堪察加东南沿岸的所有灯塔均被关闭,这给登陆舰队的航行带来了困难,而且连日的浓雾也极大地影响了登陆前航空兵对日军的侦察和攻击。
  8月18日凌晨2时15分,登陆舰队驶入千岛第一海峡。但由于天气条件恶劣,登陆时间被迫推迟到了拂晓。20分钟后,驻洛帕特卡角的炮兵连对占守岛进行了例行的炮击,炮击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但并未引起岛上日军的警觉。
  凌晨4时许,在T-334号扫雷舰上的格涅奇科少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随即火力支援中队的舰艇和海岸炮兵第945连开始进行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对海岸猛烈的攻击大约只持续了20分钟左右。4时30分,先遣支队就开始在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上陆,登陆艇被分为三个群,彼此间隔600-700米,达英上尉负责左路群,右路群由伊诺泽姆采夫上尉指挥。而先遣支队指挥官舒托夫少校和海军陆战营营长波奇塔廖夫少校都在中路群。由于舰艇过度超载(是因为舰艇不足的缘故)而吃水很深,为避免触礁,登陆艇只得停在距离海岸150-200米的地方。登陆部队只能泅渡上岸,这给登陆带来了意外的麻烦。但是苏军先遣支队登陆之时海面上弥漫着浓雾,能见度不到100米。日军没有能及时发现登陆的苏军,使得先遣支队并未遭受到日军的有效抵抗,上岸后很快就占领了离海岸不远的两道堑壕(日军在上陆正面只驻有2个步兵小队,配备有速射炮3门、大队炮3门、臼炮4门和野炮2门)。随后在没有稳固登陆场的情况下就绕过沿岸工事向占守岛腹地发起了进攻,1小时后先遣支队已经沿着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的谷地向该岛纵深推进了近2公里。在登陆场的侧翼,只有波奇塔廖夫少校率领着1个海军陆战队连在进攻在小泊崎的日军火力点,但由于缺乏重武器,进攻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这使得苏军的登陆场仍然在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火力控制之下。
  5时30分,主力第1梯队准备登陆,但遭到了已经从最初的混乱中恢复过来的日军的猛烈攻击,其中配置在国端崎、小泊崎以及“马利乌波尔”号油船(原是一艘苏联油船,1943年在小泊崎触礁,后来日军在船上装备了火炮和机枪,当作一个固定火力点使用)上的日军炮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准确的炮火使苏军的登陆舰艇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多艘被击沉或被击伤,这其中包括第101师师长季亚科夫少将(他同时也是登陆指挥员)及其指挥 部所在的军舰,使其暂时失去了对登陆部队的指挥。而在登陆场上陆的部队也遭到了日军猛烈火力的压制,损失惨重,进展缓慢。虽然苏军火力支援中队的舰艇和海岸炮兵的还击很快摧毁了“马利乌波尔”号油船上的火力点,但由于国端崎和小泊崎的火力点大多隐蔽在地下的永备工事中,因此苏军的炮击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遭到日军炮火袭扰的主力第1梯队上陆十分缓慢,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直到上午8时上陆才基本结束。不过这些部队也和先遣支队一样_只携带有轻兵器,大多数的火炮等重武器因换乘船只不足而依然没能卸载。当时登陆场的情况很严峻,这些部队本该立即组织攻占日军在国端崎和小泊崎的炮台,但是由于他们和季亚科夫少将的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只得跟随先遣支队向内陆推进。
  与此同时,先遣支队的前锋已经逼近日军重点设防的165和171高地,驻守在这两个高地上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此刻苏军火力支援中队和海岸炮兵本该适时的对先遣支队的行动进行支援,但由于得不到准确的炮火校正而无法发挥作用。先遣支队登陆时携带的22部无线电台中有2l部都在泅渡过程中因被海水浸湿而失灵,这不仅影响了支援炮火的射击效果,而且给苏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至于部队在登陆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6时,苏军对165和171高地之间的谷地组织了数次冲锋,试图突破守军的防线并控制通过这里的片岗一国端崎公路。不过遭到日军1个步兵大队以及20辆坦克的反冲击,最终因兵力不足又缺乏重武器而被迫转入了防御。直到上午9时,先遣支队才通过“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校正哨的电台(这也是先遣支队唯一一部完好的电台)与登陆舰队取得了联系。在得到舰炮的火力支援后,9时10分,先遣支队开始向165和171高地发起冲击,10分钟后便夺占了这两个高地斜坡上的第1道堑壕。但很快日军投入1个大队的兵力又将苏军打退回出发阵地。接着日军对先遣支队的阵地发动了数次反扑,此时双方的兵力都没有得到较大的补充,因而在165和171高地的争夺战呈现出胶着的状态。
  主力第1梯队登陆完成后,考虑到登陆场当时危急的形势和恶劣的天气,格涅奇科少将下令放弃原计划的在别飞湖地区和中川湾的登陆行动。其余的登陆部队直接在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的登陆场登陆。上午9时,主力第2梯队开始上陆,和第1梯队一样,在换乘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日军猛烈炮火的打击,损失了4艘登陆船和1艘护卫艇,另有8艘登陆船遭到重创。
  在吸取了先前登陆的部队缺乏重武器的教训后,第2梯队在上陆过程中开始重视卸载重武器,苏军甚至利用日军炮击的间隙,用救生用的木料在登陆场搭建起了一座简易码头。但是为了保证重武器的顺利卸载,使得第2梯队的上陆也变得十分缓慢,直到13时,主力第2梯队的人员才基本上岸。(全部人员登陆直到日终前才结束)不过在日军火力控制登陆场的情况下,苏军的装备仍有大部分滞留在海上。
  18日整个上午,恶劣的天气状况使得苏军的航空兵基本无法发挥作用。直到中午时,在能见度稍微好转的情况下,苏联空军混成航空兵第128师派出各由8~16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几次袭击了片岗和柏原,以阻止日军通过两个海军基地进行兵力调动。同时,日本海军东北航空队派遣队和陆军第54飞行战队也派出仅有的8架飞机(其中九七式舰攻4架,一式陆攻4架)对占守岛附近的苏军军舰进行了攻击(尤其集中对千岛第一海峡内的苏军运输船只进行了数轮攻击)。不过,由于进攻规模都不大,加之天气原因,苏日双方航空兵的这一轮空中打击都未能取得较大的战果。
  争夺165和171高地
  在登陆部队上岸基本完成后,战斗的重心开始向岛内转移。其中最激烈的交战就在165和171高地展开。上午11点,主力第1梯队赶到171高地同先遣支队一道再次向两个高地发起进攻。不过这次没有统一指挥的进攻依然没有取得关键性的战果(在主力第1梯队登岛后,本该由季亚科夫少将接管岛上所有部队的指挥权的,但此时季亚科夫少将仍然被困于海上)到下午13时,主力第2梯队也赶到165高地,随后第101师副师长阿尔丘申中校(兼任主力第2梯队指挥官)受命接管了岛上所有苏军的指挥权。阿尔丘申中校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和重组,组织了战斗保障和协同动作,准备在下午集中主力对171高地发起决定性的进攻。同时日军也向165和171高地集结了大量兵力,这其中还包括第74旅团的一些部队。下午14时,日军两个大队在第11坦克联队的18辆坦克的支援下,从171高地西南坡的岩礁区域率先向苏军发起了反攻,日军企图从这里切入苏军防线后方,并会同171高地上的守军对其加以围歼。一开始,日军的冲击突入了因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惫的先遣支队的防线。但阿尔丘申中校立即向这个方向集中增派了近100支反坦克枪和4门45毫米火炮(这也是登陆苏军手中仅有的重武器),才阻止了日军的反扑。一个多小时后,在损失了数百人(其中包括第11坦克联队联队长池田末男大佐)和17辆坦克的情况下日军被迫转入防御。
  此后,在一整个下午,165和171高地都处于苏日两军的激烈争夺中,高地曾经三次易手。直到傍晚20时,登陆部队才在舰炮和海岸炮兵的全力支援下攻下了这两处制高点。到日终时,苏军沿摩利川一线与日军对峙。在占领了165和171高地后,苏军已经建立了一块的正面4公里,纵深5~6公里的登陆场。但是还在日军手中的国端崎和小泊崎炮台依然威胁着苏军重装备的卸载(而苏军却急需这些重武器以准备第二天的战斗)。
  鉴于这种局面,20时,格涅奇科少将向登陆部队重新布置了战斗任务:专门成立的突击队应在24时前夺取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以保证夜间装备卸载的完成。登陆部队应于19日晨向片岗基地发起进攻,力争在19日傍晚前攻占这个基地。航空兵准备在夜间和拂晓对片岗基地和日军的集结地域实施轰炸。
  夜间苏军一方面组织强攻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另一方面全力进行装备的卸载。但是对国端崎和小泊崎的进攻却很不顺利,守军利用这里坚固的工事群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直到19日清晨,苏军突击队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彻底摧毁了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而受到日军炮火影响的卸载工作也进行得不太理想,至19日晨,苏军只卸载了约十余门火炮(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载工具,这些火炮都是登陆部队用手推到前线的)。
  日军方面,在夜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兵力调动和重新部署。从幌筵岛调来的第74步兵旅团的部队和装备大量加入了占守岛守军的作战序列。到19日清晨,日军已在摩利川一线集结了约5个步兵大队,70门火炮以及第11坦克联队几乎所有的残余坦克。准备与登陆苏军决一死战。
  投降
  正当战斗一触即发之际,守岛日军接到了第五 方面军发来的停战命令。随后,日军派出军使向阿尔丘申中校表示愿意与苏军进行停战谈判并转交了堤不夹贵中将的求和信件。内容如下:
  我军接到上级如下命令:
  ①部队于今日19日16时前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②由于敌人积极入侵,我被迫采取的防御行动不属于战斗行动之列。我部队按此命令于19日16时停止一切战斗行动。注:在此以后如我军遭到攻击,我将按上述命令恢复战斗行动;
  ③故请贵军于16时前停止战斗行动。
  19日中午,日军第73旅团长杉野崴少将和两名陪同的军官来到苏军指挥部进行停战前的接洽,苏方以登陆战役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向日军代表递交了关于停火和投降的书面声明:
  由贵军军使转交的通知文本已于今年8月19日14时收悉。
  我军将在下述条件下于8月19日16时停止战斗行动:
  ①立即停止一切抵抗;
  ②立即向所属部队下达就地向苏军代表缴械的命令;
  ③占守岛所有官兵应于今年8月19日当地时间24时之前在片岗东北8公里处集中就俘,而帕拉木希尔岛(幌筵岛)上的官兵应于1945年8月20日8时在柏原以北5公里处集中就俘;
  ④关于其他各岛官兵就俘问题另行通知;
  ⑤兹责成你负责按8月19日16时前的状况保管陆军和海军武器装备(仓库、港口)并使之保持完好状态。
  苏军还在该声明中指出,全部官兵的生命安全和个人非军用物资将受到保护。此外,还确定了双方司令官会晤的具体时间。
  经过下午的数次谈判,到18时,日方代表才最终无条件地接受并签署了苏方提出的投降条件。根据该文件,格涅奇科少将拟订了接受日军投降的计划:20日凌晨前将混成航空兵第128师的1个航空团移驻片岗机场,同时调遣部分舰艇和人员进驻片岗海军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送部分兵力去帕拉木希尔岛(幌筵岛)和奥涅科丹岛(温弥古丹岛)。
  但是,8月20日晨,受命接收片岗基地的苏军舰队(由“基洛夫”号、“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鄂霍茨克”号布雷舰、T-525号扫雷舰、“普加乔夫”号运输舰以及“极地”号海测船所组成,搭载有部分登陆部队及装备)在通过千岛第二海峡时却遭到了日军海岸炮火和航空兵的意外抵抗。在交战中“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被日军重创。
  在苏军舰队遇袭后不久,苏军再次转入进攻。由于得到Th.员和装备的补给(苏军的人员和装备在19日傍晚已经全部卸载完毕),苏军的进攻较为顺利,很快就将日军击退到摩利川对岸。苏军的航空兵还对片岗和柏原地域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时的猛烈轰炸。
  21日7时,苏军联合指挥部向日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日军立即放下武器投降。不久后,在受到苏军重压的情况下,山穷水尽的日军指挥部被迫发布了投降通告:千岛群岛北部日军停止一切战斗行动,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到8月23日午后,占守岛上约12000名日本守军全部陆续向苏军投降。16时,第101步兵师的先遣部队进入了片岗,日落前,苏军登陆部队已经完全占领了占守岛。随后幌筵岛上的日军也相继放下了武器。
  尾声和结局
  在攻占了千岛群岛最北部的岛屿后,堪察加防区的部队开始立即向南发展进攻。由于此时千岛群岛的守军已经接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因此苏军的登陆没有遭到日本守军的抵抗,进行得非常顺利:
  8月25日14时,苏军在松轮岛登陆,不久后日军第41独立混成步兵联队联队长上田大佐率部近4000)k向登陆苏军投降。
  8月26日苏军在温弥古丹岛和舍子古丹岛上陆。8月28日又紧接着占领了新知岛。
  8月30日傍晚,由拉杜扎诺夫少校指挥的苏军登陆支队在得抚岛上陆,次日午后驻守该岛的第129独立混成旅团也陆续被苏军解除了武装。8月31日22时,苏军登陆部队司令格涅奇科少将宣布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行动结束。苏军在千岛群岛北部的战役中共俘虏日军30442h.,缴获步枪20108支,机枪923挺,火炮和迫击炮303门和其他一些技术装备。堪察加防区所属部队的进攻终止线也在得抚岛。
  8月28日~9月1日,北太平洋舰队(司令安东诺夫海军中将)的舰艇运送登陆部队(隶属于第113步兵旅,这些部队刚参加了南库页岛战役)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不包括色丹岛和齿舞群岛)登陆。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苏军共俘虏日军约24000h.。根据已解密的苏联中央海军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记载,苏军完成占领千岛群岛南部的战役是在日本正式投降后的1945年8月28日到9月5日之间进行的,其中苏军占领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是在9月3日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之后进行的。
  9月1日,苏军远东总司令部公布在“千岛登陆作战”完毕。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千岛群岛登陆战役全部结束。苏军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夺取了绵延600多海里的整个千岛群岛,俘虏日军近6万人(这些日俘大部分被送到西伯利亚和苏联远东地区的强制劳改营,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被遣送回日本)。在千岛群岛战役中日军伤亡1018h.,苏军伤亡1567人(其中阵亡516人)。双方的伤亡都几乎集中在占守岛争夺战中,苏军由于缺乏登陆作战的经验以及海军的运载舰只,在登陆占守岛之初一度相当被动。而日军却依靠其坚固的防御体系给登陆苏军以巨大伤亡。如果不是及时停战,苏军有可能会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
  千岛群岛战役是一次政治意图大干军事意图的战役。战役开始之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役的成败对日本全面战败的大势已经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夺取千岛群岛对于苏联而言,改善了苏联舰艇向外洋的出口问题,并使之“成为苏联的防御基地和从鄂霍茨克海远航太平洋的大门”。苏军在占领了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后,甚至一度还想乘机夺取北海道,以巩固苏联舰艇在宗谷、根室两海峡自由航行的地位。不过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才最终作罢。虽然苏联进行千岛群岛战役有大国扩张的意图,不过在客观上仍然是为了打败日本为目的。至少这些参加了千岛群岛战役“苏联英雄”们仍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其他文献
2011年9月,美陆军2010年度陆军十大发明评选结果公布。美陆军自2002年开始,每年组织评选一次陆军十大发明。首届十大发明(2002年度美陆军十大发明)评选开始于2003年,2010年度十大发明评选已经是第九届。十大发明的候选项目由美陆军各单位提交,通常由前线士兵根据候选项目对陆军作战能力产生的重大影响或其具备的优势、独创性和应用价值等进行评选。2010年度美陆军十大发明评选活动共有两个小组参
期刊
“海鷹狮”将会继承岸基型“鷹狮”的传统优点。尤其适合中小国家海军吨位有限的轻/中型航空母舰搭载使用,这在世界现役和在研的舰载战斗机中独具特色。  JAS-39“鷹狮”是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一种颇具特色的第三代(有时也被称为“三代半”)轻型战斗机。该机具有轻小价廉、多用途、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尤其备受中小国家欢迎,目前除瑞典本国空军装备外,还得到南非、捷克、匈牙利和泰国等国的订货,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战斗
期刊
2011年,世界各主要国家空军装备以新技术带动装备,以新需求带动立项,以新概念带动研发,不断取得重大进步。  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空军武器装备继续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体系化、信息化、远程化、无人化、高速化、高空化和精确化等发展特点。  战斗机发展  2011年,战斗机发展继续沿着新装备研制、现役装备改进和前沿技术探索三个方向同时推进。美空军开始接收生产型F-35联合攻击战斗机,187架生
期刊
美国  持续推进现役战略核导弹武器系统的改进与延寿工作,重点提高安全可靠性  3月7日,美国海军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成功试射一枚“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并计划为之换装W-76-1核弹头,以提高其精确机动打击能力和钻地能力。6月初,B-52轰炸机完成两次模拟W-80空射核巡航导弹弹头的飞行测试。“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先后于6月和7月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并将于2013年完成全面改进工作
期刊
21世纪以来,以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加速了全球范围的新军事变革。着眼推动陆军装备体系螺旋式发展,以美、德、法、俄等国为代表的主要军事强国综合运用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和技术开发演示等措施,在提高当前部队战斗力的同时,持续保持在陆军装备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从近年来国外陆军装备技术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发展动态看,陆军装备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指控通信、侦察感知、火炮弹箭、
期刊
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由于经济的关系一直无力给自己的海军添置新型作战舰艇,一直靠着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家当苦撑至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缺乏军费的支持,俄罗斯海军可用的战舰越来越少。  虽然进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好转,特别是世界能源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俄罗斯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为海军增添战舰,但还是杯水车薪,于是改进现役战舰成为俄罗斯海军保持作战能力的唯一捷径,作为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支柱
期刊
春意萌动的时季,靠泊在北海舰队某军港的“青岛”、“烟台”号导弹护卫舰和“微山湖”舰如巨龙卧波。码头上车水马龙,官兵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进行着出航前最后的准备。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青岛”舰、“烟台”舰、“微山湖”舰以及2架“直九”型舰载直升机和海军特战队员组成的中国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即将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副参谋长杨骏飞少将和编队政治委员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
期刊
总的来说,贝鲁特的战斗证明以军能在城市环境中熟练使用坦克装甲车辆,面对令人生畏的大城市贝鲁特的挑战,他们虽然遭受了无法避免的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但是仍然表现出色。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11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一些反以抵抗团体也在该国南部建立基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他们经常用火炮和喀秋莎火箭轰炸以色列村镇。1970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发起“黑九月”驱逐行动后,
期刊
1982年4~6月,住南半球大西洋上一片面积仅12173平方公里,名叫“马尔维纳斯”(Malvinas,英国称“福克兰”,Falkland)的群岛上,英国与阿根廷爆发了一场规模不算太大m影响深远的战争。这是大英帝国自二战结束后进行的唯一一场没有盟友帮助,独自面对的中等烈度战事,虽然获胜但代价惨重,而先胜后败的阿根廷则在战争结束后元气大伤,从小康有加的“拉美金矿”沦落为“南半球贫民院”。  但直到今
期刊
——连续6年远程跨区机动深入西北大漠组织实弹战术演习,横穿4个战区8个省,4千余公里,连年实现发发命中。  ——2009年参加总部火力研练活动,担负某新型弹种试射任务,实弹射击93.3%命中率,远超厂家实验数据。  ——连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所属“红三连”被军区授予“精武强能标兵连”荣誉称号  广州军区某远程火箭炮团是一支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抗战部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