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年读书,遇“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曾想:衣所以蔽体,御寒而已,怎么穿得不当,还足招祸?遇孔丘“微服而过宋”,曾想:像所谓“万世师表”那样方正、古板,道貌岸然连走路都“行不由径”,吃饭也“割不正不食”,一旦人要杀他,为了避免人注意,怎么还把平常的衣服都换了逃走呢?此外还遇到许多有关穿着的话,当年都不求甚解,终以不了了之。
辛亥革命初年,我满身“土气”,第一次从万山丛中出来,到一百里远的县城考高小。有位年纪较大的同乡说:“进城考洋学堂,也该换一身像样的衣服,怎么就穿这一身来了。”
我不知天高地厚,这么铳了一句:“考学问,又不是考衣服!”
这一铳非同小可,把对方的眼睛铳得又大又圆。他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言之有理!有理! ”
我当时不辨这是挖苦,还是正语。不求甚解,仍以不了了之。
“五四”风暴中,作为一个北方省城的中学生,到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会议。这宛如一枚刚出土的土豆,猛然落入金光耀目的十里洋场。“土气”之重,和当年从深山落入县城的情况比来,真有天渊之别了。
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有八九都遭到白眼。不快之感,油然而起。碰壁之余,别有一番从所未尝的涩味在心头。后来读到鲁迅先生有关文章时,才恍然悟到:甚矣,穿着亦大有文章也!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少女》一文中,曾說过这样一段话:“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脚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啊,原来如此。
且说当年北京,我总觉有所不同。尽管岁月飞逝,人事沧桑,而阴丹士林一类的蓝大褂“江山”,总稳如磐石。春夏秋冬,时序更迭,蓝大褂却总与其主人形影相随也。溽暑盛夏,儒雅之士,倘嫌它厚,改换纺绸、夏布之类的料子而已。但其实,那也不见得真穿,出门时,多半搭在肘弯上做样子,表示礼貌罢了。短促的酷暑一过,又一元复始了。其他季节,不管“内容”如何随寒暖而变化:由夹而棉,或由棉而皮;也不管怎样“锦绣其内”,外面却总罩着一件“永恒的”蓝大褂。实在说,蓝大褂在长衣中也确有可取之处:价廉、朴素、耐脏、经磨,宜于御风沙……对终日在粉笔末的尘雾中周旋的穷教书匠说来,更觉相宜;这不仅使他雪人似地一出教室,轻轻一掸,便故我依然,且在一些富裕的同类和学子面前,代他遮掩了几许寒酸。
某年秋夜,一个朋友把我从天津送到北平。另一个朋友相见之下,惊慌地说:
“呀,洋马褂!不行,换掉——换掉! ”
我窘态万状,无言以对。殊不知我失掉“民族形式”的装备也久矣。他忽然若有所悟地转身到卧房里取了一件蓝大褂,给我换上,就讲起北平的“穿衣经”来。
实在说,我向来是不喜欢“洋马褂”,钟爱蓝大褂的。不过这以前,此一地,彼一地也。穿着蓝大褂在异邦马路上行走,其引人注目,正不亚于狗熊在广场上表演。而现在和蓝大褂重结不解之缘,恰是“适怀我心”了。
不久,我就穿着这“适怀我心”,而且又能“鱼目混珠”的蓝大褂,到了阔别的十里洋场。
不知怎的,也许因为久别重逢,分外兴奋了吧,我这如此“土气”的蓝大褂,昨天整整半日,鲁迅先生仿佛都没有发觉。第二天用过早饭,一同登楼。坐定之后,正不知话题从何开始。窗明几净,鸦雀无声,旭日朗照,满室生辉。我们恬淡闲适,万虑俱无。如此良辰,正大好倾谈境界也。这时鲁迅先生忽然把眉头一扬,好像哥伦布望见新大陆似的,把我这“是非之衣”一打量,惊异地说:
“蓝大褂!不行,不行。还有好的没有? ”
我感慨地说:“北方之不行也,洋马褂……”
他没待我说完,就接着说:
“南方之不行也,蓝大褂呀!洋马褂倒满行。还有好的没有? ”
我一面答有,一面把那顿成“不祥之衣”的蓝大褂下襟,往起一撩,露出了皮袍面:这是深蓝色的,本色提花的,我叫不出名字的丝织品。堪称大方、素雅,而且柔和、舒适。
鲁迅先生一见,好像发现了我的保险单一样,喜不自胜地说:
“好!好!满及格! ”
他放心了。面露微笑地喷了一口烟说:
“没事别出门。真要出门时,千万不能穿这蓝大褂。此地不流行。否则易被注意、盯梢,万一被盯上可不得了! ”
接着他就谈到不但要注意穿着,而且要注意头发梳整齐,皮鞋擦光,等等。蓬首垢面、衣冠不整、外表古怪,都足引起注意,闹大乱子。连举止也都要留神……
“这是用牺牲换来的教训呀。”
他结论似的这么来了一句,又点起一支烟,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接着说:
“在上海过生活,就是一般人穿着不留心,也处处引起麻烦。我就遇到过。”
他又喷了一口烟,停顿了一下,用说故事的口气,从容不迫地一边回忆,一边说起来:
“有一次,我随随便便地穿着平常这一身,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访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
“这样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给‘下等人’走的。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说:‘走楼梯去!’”
“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见了朋友,聊过一阵天,告辞了。”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不料这次可破例了。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送上电梯,陪我下了电梯,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
他喷了一口烟,最后结束说:“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则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辛亥革命初年,我满身“土气”,第一次从万山丛中出来,到一百里远的县城考高小。有位年纪较大的同乡说:“进城考洋学堂,也该换一身像样的衣服,怎么就穿这一身来了。”
我不知天高地厚,这么铳了一句:“考学问,又不是考衣服!”
这一铳非同小可,把对方的眼睛铳得又大又圆。他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言之有理!有理! ”
我当时不辨这是挖苦,还是正语。不求甚解,仍以不了了之。
“五四”风暴中,作为一个北方省城的中学生,到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会议。这宛如一枚刚出土的土豆,猛然落入金光耀目的十里洋场。“土气”之重,和当年从深山落入县城的情况比来,真有天渊之别了。
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有八九都遭到白眼。不快之感,油然而起。碰壁之余,别有一番从所未尝的涩味在心头。后来读到鲁迅先生有关文章时,才恍然悟到:甚矣,穿着亦大有文章也!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少女》一文中,曾說过这样一段话:“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脚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啊,原来如此。
且说当年北京,我总觉有所不同。尽管岁月飞逝,人事沧桑,而阴丹士林一类的蓝大褂“江山”,总稳如磐石。春夏秋冬,时序更迭,蓝大褂却总与其主人形影相随也。溽暑盛夏,儒雅之士,倘嫌它厚,改换纺绸、夏布之类的料子而已。但其实,那也不见得真穿,出门时,多半搭在肘弯上做样子,表示礼貌罢了。短促的酷暑一过,又一元复始了。其他季节,不管“内容”如何随寒暖而变化:由夹而棉,或由棉而皮;也不管怎样“锦绣其内”,外面却总罩着一件“永恒的”蓝大褂。实在说,蓝大褂在长衣中也确有可取之处:价廉、朴素、耐脏、经磨,宜于御风沙……对终日在粉笔末的尘雾中周旋的穷教书匠说来,更觉相宜;这不仅使他雪人似地一出教室,轻轻一掸,便故我依然,且在一些富裕的同类和学子面前,代他遮掩了几许寒酸。
某年秋夜,一个朋友把我从天津送到北平。另一个朋友相见之下,惊慌地说:
“呀,洋马褂!不行,换掉——换掉! ”
我窘态万状,无言以对。殊不知我失掉“民族形式”的装备也久矣。他忽然若有所悟地转身到卧房里取了一件蓝大褂,给我换上,就讲起北平的“穿衣经”来。
实在说,我向来是不喜欢“洋马褂”,钟爱蓝大褂的。不过这以前,此一地,彼一地也。穿着蓝大褂在异邦马路上行走,其引人注目,正不亚于狗熊在广场上表演。而现在和蓝大褂重结不解之缘,恰是“适怀我心”了。
不久,我就穿着这“适怀我心”,而且又能“鱼目混珠”的蓝大褂,到了阔别的十里洋场。
不知怎的,也许因为久别重逢,分外兴奋了吧,我这如此“土气”的蓝大褂,昨天整整半日,鲁迅先生仿佛都没有发觉。第二天用过早饭,一同登楼。坐定之后,正不知话题从何开始。窗明几净,鸦雀无声,旭日朗照,满室生辉。我们恬淡闲适,万虑俱无。如此良辰,正大好倾谈境界也。这时鲁迅先生忽然把眉头一扬,好像哥伦布望见新大陆似的,把我这“是非之衣”一打量,惊异地说:
“蓝大褂!不行,不行。还有好的没有? ”
我感慨地说:“北方之不行也,洋马褂……”
他没待我说完,就接着说:
“南方之不行也,蓝大褂呀!洋马褂倒满行。还有好的没有? ”
我一面答有,一面把那顿成“不祥之衣”的蓝大褂下襟,往起一撩,露出了皮袍面:这是深蓝色的,本色提花的,我叫不出名字的丝织品。堪称大方、素雅,而且柔和、舒适。
鲁迅先生一见,好像发现了我的保险单一样,喜不自胜地说:
“好!好!满及格! ”
他放心了。面露微笑地喷了一口烟说:
“没事别出门。真要出门时,千万不能穿这蓝大褂。此地不流行。否则易被注意、盯梢,万一被盯上可不得了! ”
接着他就谈到不但要注意穿着,而且要注意头发梳整齐,皮鞋擦光,等等。蓬首垢面、衣冠不整、外表古怪,都足引起注意,闹大乱子。连举止也都要留神……
“这是用牺牲换来的教训呀。”
他结论似的这么来了一句,又点起一支烟,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接着说:
“在上海过生活,就是一般人穿着不留心,也处处引起麻烦。我就遇到过。”
他又喷了一口烟,停顿了一下,用说故事的口气,从容不迫地一边回忆,一边说起来:
“有一次,我随随便便地穿着平常这一身,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访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
“这样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给‘下等人’走的。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说:‘走楼梯去!’”
“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见了朋友,聊过一阵天,告辞了。”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不料这次可破例了。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送上电梯,陪我下了电梯,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
他喷了一口烟,最后结束说:“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则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