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十六
最近一次去巴黎,我看到那里的人们依然开着小排量的汽车,还竟然恢复了有轨电车,人们逛街又开始骑自行车了,去超市买东西的人既拉小车又带塑料袋,而这一切都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对于一个住宅密集程度可比北京的国际都市,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小排量的优势
和以前一样,巴黎狭窄的街道两侧仍然排满了汽车,一辆紧挨着一辆。
巴黎人是世界上的停车高手,他们停车的前后距离有时只有拳头那么宽,而且还能把车摆直,甚至连车轮都是直的。当然,法国人开的车也小,因为街道不宽,小汽车又多,当年街道的设计者没有为街头停车留出足够的地方,所以后来划出的车位就又短又窄。进一步讲,如果法国的汽车设计者都推出大款车的话,那很可能卖不出去!
我以前在巴黎时有两辆车,一辆是法国产的小雷诺19型,一辆是瑞典产的老式富豪。雷诺车因为既省油又好停车,七八年中被我开了十万公里。富豪车体庞大,开几天就得加油,街上的车位有一半停不进去,只能绕来绕去找大一点的位置,于是就被我长期冷落,十几年才开五万公里!
对法国人来说,车实用就好,因为汽车主要是代步的工具,而非炫耀的本钱。巴黎基本上看不见已出现在北京街头的装甲车般重的悍马以及公共汽车般长的礼车,法国人认为那都是美国人的玩意儿!
尽管停在路边的车多,但巴黎街上行进的车却不像北京那么多。巴黎只有一条环城线,大致相当于北京的三环。不同的是,北京的三环路大部分都在地平面上,将横向的路口生生封死,否则就得高高地架桥。所以,北京建了三环后就出了那么多新的名称,都是叫某某桥,如国贸桥、苏州桥等。而巴黎的环路,大部分地段都是在地下,不是挖沟就是凿隧道,路面上基本是平的,没有人为地截断横向的交通。于是,巴黎的环线上不是诞生了“桥”而是出现了“门”,比如说马佑门、波西门等。
十多年前住在巴黎时,那里堵车是很厉害的。近几次回巴黎,感觉巴黎的路况比北京好得多,特别是上下班时间。
巴黎是世界上最早现代化的城市,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两部汽车,又没有北京那样五六条绕城的环路,街道还比北京狭窄,那为什么路况会比北京好呢?这是因为那里的公共交通相当发达,不仅地铁四通八达,还恢复了地面上的轨道交通。
重现昨日的轨迹
我最早坐有轨电车还是在儿童时代。上世纪60年代的哈尔滨很有些俄罗斯的味道,东西向的大直街上,行驶着西式的有轨电车。那是一种两头尖、装着铁轮的单节车厢,上面走电缆,下面铺有轨道。这种车行驶缓慢但很少出事故,到站时的铃声跟风铃似的,与其他公交车不一样。
“文革”后这种车就消失了,俄罗斯的遗风像“四旧”一样被扫地出门。到后来连铁轨也消失了,哈尔滨街上跑的大部分是头上两条大辫子连接电线的无轨电车。对有轨电车的记忆也就越来越淡了。
后来到了国外,知道这种老式的交通工具已经被西方大部分现代化城市淘汰,只有很少的城市还保留着这种运行缓慢、似乎跟不上现代化步伐的交通工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是一个,那里城市的古朴和旧式的交通工具显得很和谐,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速度,老年人就喜欢这样的交通工具,坐上它可以慢慢欣赏街道两旁的景色。
以后在加拿大东部城市多伦多住过,经常坐这样的车。这种有轨电车在那里被称作街车(street car),主要路段沿着安大略湖从东到西,横跨多伦多市区。这种车在当地是有优先权的,当它停车的时候,后边的私家车不能超越。
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建设,2007年时,古朴的巴黎重新恢复了这种轨道交通,在城市的西南绕城建了近十公里的有轨电车专线。和旧式有轨电车不同的是,巴黎新的有轨电车不是单节而是多节车厢,像小火车似的,而且车体宽大,车窗敞亮,座位舒适。虽然是电车,却自带电瓶,免掉了本来应该在空中挂着的电缆。我到巴黎的第二天就特意去坐了一次,发现它跑得比老式车快,还没有轰隆轰隆火车般的声响。巴黎朋友告诉我,当地人喜欢坐这种车,其中一个不言而喻的好处就是上车不检票,也没有栅口,容易逃票,因为车上只有司机没有检票员。
为了美化环境,巴黎市政府还将双向铁轨间种上了草,形成了一道宽两三米的绿化带,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边,很是养眼。令人惊奇的是,修建轨道并在路中央建这样的绿化带虽然挤占了马路,使汽车道变窄,但却并没影响交通,路况不比以前拥挤。那意味着,公共交通越是发达,塞车状况越容易改善。
两轮就是比四轮方便
在北京人不断扩展汽车道的同时,巴黎人却给出了相反的做法,他们压缩的是汽车道并不断开辟自行车道,鼓励人们以自行车作为短途交通工具。多年前,巴黎市政府就在香榭里舍大街的汽车道上隔离出了自行车道,虽然效果不佳,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这一两年来,市政府不仅续建专用路,而且进一步在许多街道都建立了自动自行车租用站,24小时开通,并有自动柜员机屏幕显示操作方法和付款方式。
那是一种无人看管的自行车站,每个站上都有好几十辆自行车,配有购物篮和车锁,统一的浅灰色,锁在那里供人取用。这种车不是免费的,但租金比较便宜,一小时一欧元,租时间长了还减价,比停车费便宜,比坐公交方便,可以不受单行线的约束在大街小巷随便串,用后不必骑回原处,在一个闹市区租了以后,可以到另一个闹市区还。
只是显示屏使用说明复杂,全部是法文标注,需要信用卡支付,并交150元的担保金。我曾在自动柜员机那里尝试了一下,也看到有些游客因没有完成好租借的步骤,自行车锁打不开,只好失望地离去。不过出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仔细阅读还是能搞明白操作规则的。不少法国人骑着这种颜色统一的自行车在市区穿来穿去,尤其是一些背包的年轻情侣。
我当时就在想:北京人口那么多,交通又那么拥挤,为什么还要缩减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让汽车在路上横行呢?
还是重复使用好
在大型超市门前,我注意到带着小拉车去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小拉车里还放上几个塑料袋备用,所以人们从超市出来拎的就不是整齐划一的袋子了。
多年前我在法国生活的时候,也是带小拉车去超市的,很少开车去买东西,除非是要购置大瓶的矿泉水和牛奶等饮料,太重拿不动。从家里到超市有五百米距离,拉小车是最方便的,当然买少量的东西就空着手去了,超市塑料袋是免费的,拿回家还可以装垃圾,法国人也是这样。
几年前这种局面有了改变,巴黎各大超市响应政府号召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了,尤其是家乐福这样的特大超市。购物者如果想要塑料袋就得花钱,0.1欧元一个,相当于中国的1块多钱。对法国人来说虽然不贵,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许多人买塑料袋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底要几个,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把一把地抓,拿回家又没用。
取消免费塑料袋使超市降低了成本,使人们减少了浪费,使环境污染得以改善,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虽然这个规定一开始给人们造成不便,连我都感到突然,但平时容易抱怨的法国人对这种环保措施还是表示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并没有为此上街闹事,虽然他们是那么喜欢罢工和示威游行。
我在想:这究竟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一种生活质量的倒退?如果为了人类环境更为清洁、污染不再肆虐,进行这样的倒退又有什么不好呢?
遍及中国各地的家乐福就是法国这家连锁超市的子公司,在北京很受市民欢迎,不过我们同胞去买东西时,基本上都没有带兜子的习惯,我们口口声声讲菜篮子,却每次都用掉了大量的免费塑料袋!
意味深长的是,虽然在巴黎法国人开的超市推行这项措施已有多年,但华人在巴黎开的超市却没有同步执行。我去巴黎十三区的陈氏兄弟超市看了一下,这个西欧最大的华人超市依然我行我素,无偿向人们提供它那种十几年不变的黄颜色大塑料袋。
比较两个超市至少让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取消免费塑料袋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法国只是一项鼓励性措施,而非一项强制性的政府规定,所以有的超市可以不执行。这毕竟是一个崇尚行为自由的国度。第二件事却让我心情沉重:为什么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总是我们的同胞缺乏环保意识?以前我们贫穷时比较节约,难道现在富裕点了就可以目空一切了?为什么我们还有一些公司靠不断进口发达国家的垃圾赚钱,难道国人真的那么没有环保意识而必须以行政命令来保护环境和生态吗?
巧合的是,我在一月初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收到了手机短信新闻:中国政府终于颁布了相关条例,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在国内超市、商场全面禁止免费塑料袋的供应!
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更不能持续地制造污染源。像免费塑料袋、铝箔易拉罐和夸张性的包装都不适合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不能在高唱现代化的同时,把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人的习惯甚至糟粕也引进来。我们在保护、恢复传统这件事上确实逊于西方人,更令人难过的是,我们自己还不愿意承认这点,从政府到公民都缺乏共识。
我以前写的文章批判法国人的色彩很浓,但在环保问题上我由衷认同他们的睿智和责任感。巴黎需要恢复一些过去的传统,市民们对这种举动也都持赞同态度。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因此威望很高,民调结果大涨,有望成为法国社会党(目前是法国最大的反对党)的领袖。
而我们呢?今年有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中国要给世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最近一次去巴黎,我看到那里的人们依然开着小排量的汽车,还竟然恢复了有轨电车,人们逛街又开始骑自行车了,去超市买东西的人既拉小车又带塑料袋,而这一切都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对于一个住宅密集程度可比北京的国际都市,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小排量的优势
和以前一样,巴黎狭窄的街道两侧仍然排满了汽车,一辆紧挨着一辆。
巴黎人是世界上的停车高手,他们停车的前后距离有时只有拳头那么宽,而且还能把车摆直,甚至连车轮都是直的。当然,法国人开的车也小,因为街道不宽,小汽车又多,当年街道的设计者没有为街头停车留出足够的地方,所以后来划出的车位就又短又窄。进一步讲,如果法国的汽车设计者都推出大款车的话,那很可能卖不出去!
我以前在巴黎时有两辆车,一辆是法国产的小雷诺19型,一辆是瑞典产的老式富豪。雷诺车因为既省油又好停车,七八年中被我开了十万公里。富豪车体庞大,开几天就得加油,街上的车位有一半停不进去,只能绕来绕去找大一点的位置,于是就被我长期冷落,十几年才开五万公里!
对法国人来说,车实用就好,因为汽车主要是代步的工具,而非炫耀的本钱。巴黎基本上看不见已出现在北京街头的装甲车般重的悍马以及公共汽车般长的礼车,法国人认为那都是美国人的玩意儿!
尽管停在路边的车多,但巴黎街上行进的车却不像北京那么多。巴黎只有一条环城线,大致相当于北京的三环。不同的是,北京的三环路大部分都在地平面上,将横向的路口生生封死,否则就得高高地架桥。所以,北京建了三环后就出了那么多新的名称,都是叫某某桥,如国贸桥、苏州桥等。而巴黎的环路,大部分地段都是在地下,不是挖沟就是凿隧道,路面上基本是平的,没有人为地截断横向的交通。于是,巴黎的环线上不是诞生了“桥”而是出现了“门”,比如说马佑门、波西门等。
十多年前住在巴黎时,那里堵车是很厉害的。近几次回巴黎,感觉巴黎的路况比北京好得多,特别是上下班时间。
巴黎是世界上最早现代化的城市,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两部汽车,又没有北京那样五六条绕城的环路,街道还比北京狭窄,那为什么路况会比北京好呢?这是因为那里的公共交通相当发达,不仅地铁四通八达,还恢复了地面上的轨道交通。
重现昨日的轨迹
我最早坐有轨电车还是在儿童时代。上世纪60年代的哈尔滨很有些俄罗斯的味道,东西向的大直街上,行驶着西式的有轨电车。那是一种两头尖、装着铁轮的单节车厢,上面走电缆,下面铺有轨道。这种车行驶缓慢但很少出事故,到站时的铃声跟风铃似的,与其他公交车不一样。
“文革”后这种车就消失了,俄罗斯的遗风像“四旧”一样被扫地出门。到后来连铁轨也消失了,哈尔滨街上跑的大部分是头上两条大辫子连接电线的无轨电车。对有轨电车的记忆也就越来越淡了。
后来到了国外,知道这种老式的交通工具已经被西方大部分现代化城市淘汰,只有很少的城市还保留着这种运行缓慢、似乎跟不上现代化步伐的交通工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是一个,那里城市的古朴和旧式的交通工具显得很和谐,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速度,老年人就喜欢这样的交通工具,坐上它可以慢慢欣赏街道两旁的景色。
以后在加拿大东部城市多伦多住过,经常坐这样的车。这种有轨电车在那里被称作街车(street car),主要路段沿着安大略湖从东到西,横跨多伦多市区。这种车在当地是有优先权的,当它停车的时候,后边的私家车不能超越。
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建设,2007年时,古朴的巴黎重新恢复了这种轨道交通,在城市的西南绕城建了近十公里的有轨电车专线。和旧式有轨电车不同的是,巴黎新的有轨电车不是单节而是多节车厢,像小火车似的,而且车体宽大,车窗敞亮,座位舒适。虽然是电车,却自带电瓶,免掉了本来应该在空中挂着的电缆。我到巴黎的第二天就特意去坐了一次,发现它跑得比老式车快,还没有轰隆轰隆火车般的声响。巴黎朋友告诉我,当地人喜欢坐这种车,其中一个不言而喻的好处就是上车不检票,也没有栅口,容易逃票,因为车上只有司机没有检票员。
为了美化环境,巴黎市政府还将双向铁轨间种上了草,形成了一道宽两三米的绿化带,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边,很是养眼。令人惊奇的是,修建轨道并在路中央建这样的绿化带虽然挤占了马路,使汽车道变窄,但却并没影响交通,路况不比以前拥挤。那意味着,公共交通越是发达,塞车状况越容易改善。
两轮就是比四轮方便
在北京人不断扩展汽车道的同时,巴黎人却给出了相反的做法,他们压缩的是汽车道并不断开辟自行车道,鼓励人们以自行车作为短途交通工具。多年前,巴黎市政府就在香榭里舍大街的汽车道上隔离出了自行车道,虽然效果不佳,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这一两年来,市政府不仅续建专用路,而且进一步在许多街道都建立了自动自行车租用站,24小时开通,并有自动柜员机屏幕显示操作方法和付款方式。
那是一种无人看管的自行车站,每个站上都有好几十辆自行车,配有购物篮和车锁,统一的浅灰色,锁在那里供人取用。这种车不是免费的,但租金比较便宜,一小时一欧元,租时间长了还减价,比停车费便宜,比坐公交方便,可以不受单行线的约束在大街小巷随便串,用后不必骑回原处,在一个闹市区租了以后,可以到另一个闹市区还。
只是显示屏使用说明复杂,全部是法文标注,需要信用卡支付,并交150元的担保金。我曾在自动柜员机那里尝试了一下,也看到有些游客因没有完成好租借的步骤,自行车锁打不开,只好失望地离去。不过出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仔细阅读还是能搞明白操作规则的。不少法国人骑着这种颜色统一的自行车在市区穿来穿去,尤其是一些背包的年轻情侣。
我当时就在想:北京人口那么多,交通又那么拥挤,为什么还要缩减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让汽车在路上横行呢?
还是重复使用好
在大型超市门前,我注意到带着小拉车去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小拉车里还放上几个塑料袋备用,所以人们从超市出来拎的就不是整齐划一的袋子了。
多年前我在法国生活的时候,也是带小拉车去超市的,很少开车去买东西,除非是要购置大瓶的矿泉水和牛奶等饮料,太重拿不动。从家里到超市有五百米距离,拉小车是最方便的,当然买少量的东西就空着手去了,超市塑料袋是免费的,拿回家还可以装垃圾,法国人也是这样。
几年前这种局面有了改变,巴黎各大超市响应政府号召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了,尤其是家乐福这样的特大超市。购物者如果想要塑料袋就得花钱,0.1欧元一个,相当于中国的1块多钱。对法国人来说虽然不贵,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许多人买塑料袋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底要几个,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把一把地抓,拿回家又没用。
取消免费塑料袋使超市降低了成本,使人们减少了浪费,使环境污染得以改善,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虽然这个规定一开始给人们造成不便,连我都感到突然,但平时容易抱怨的法国人对这种环保措施还是表示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并没有为此上街闹事,虽然他们是那么喜欢罢工和示威游行。
我在想:这究竟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一种生活质量的倒退?如果为了人类环境更为清洁、污染不再肆虐,进行这样的倒退又有什么不好呢?
遍及中国各地的家乐福就是法国这家连锁超市的子公司,在北京很受市民欢迎,不过我们同胞去买东西时,基本上都没有带兜子的习惯,我们口口声声讲菜篮子,却每次都用掉了大量的免费塑料袋!
意味深长的是,虽然在巴黎法国人开的超市推行这项措施已有多年,但华人在巴黎开的超市却没有同步执行。我去巴黎十三区的陈氏兄弟超市看了一下,这个西欧最大的华人超市依然我行我素,无偿向人们提供它那种十几年不变的黄颜色大塑料袋。
比较两个超市至少让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取消免费塑料袋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法国只是一项鼓励性措施,而非一项强制性的政府规定,所以有的超市可以不执行。这毕竟是一个崇尚行为自由的国度。第二件事却让我心情沉重:为什么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总是我们的同胞缺乏环保意识?以前我们贫穷时比较节约,难道现在富裕点了就可以目空一切了?为什么我们还有一些公司靠不断进口发达国家的垃圾赚钱,难道国人真的那么没有环保意识而必须以行政命令来保护环境和生态吗?
巧合的是,我在一月初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收到了手机短信新闻:中国政府终于颁布了相关条例,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在国内超市、商场全面禁止免费塑料袋的供应!
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更不能持续地制造污染源。像免费塑料袋、铝箔易拉罐和夸张性的包装都不适合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不能在高唱现代化的同时,把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人的习惯甚至糟粕也引进来。我们在保护、恢复传统这件事上确实逊于西方人,更令人难过的是,我们自己还不愿意承认这点,从政府到公民都缺乏共识。
我以前写的文章批判法国人的色彩很浓,但在环保问题上我由衷认同他们的睿智和责任感。巴黎需要恢复一些过去的传统,市民们对这种举动也都持赞同态度。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因此威望很高,民调结果大涨,有望成为法国社会党(目前是法国最大的反对党)的领袖。
而我们呢?今年有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中国要给世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