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造林石柱绿城更迷人
重庆市石柱县,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绿城”。这里翠绿的林野和清碧的溪流,那么养眼,那么怡情。
为呵护美丽的“绿色容颜”,石柱人倾尽心血。去年以来,石柱县林业局以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城周绿化、库周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上下,植树造林蔚然成风。全县退耕还林及补植补造6.25万亩;2006年度,财政资金直补到户3952万元;加强退耕还林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城周绿化、石丰路公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春季补植补造面积1000亩,美化了城周生态环境;投入资金40余万元,完成补植补造1.08万亩,重点开展了lOOm带的建设,完成了库周绿化验收自查及市初次复查工作;公路绿化102公里,水系绿化1.02万亩,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切实抓好中德合作造林抚育补植及管护工作;全面推行林木育苗“五项制度”,强化龙沙种苗基地建设,完成各类育苗1250亩,林木良种使用率为65%,在往年基础上提高了10%,林业育苗的行业管理得到了加强,苗木供应得到了保障;“两证一签”制度和苗木供应“三到场”制度落到了实处,植树造林严格要求,杜绝了不合格的苗木,确保良种壮苗的供应,从而保证了造林的质量。封山育林年度施工任务已全面完成,目前,已建成速丰林基地2万亩,增加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
石柱县的植树造林工作成绩斐然。草木葳蕤,鲜花烂漫,苍松绿竹,相映成趣,满山披锦,焕发着生命的神采!
绿库探宝旅游食品中药材
石柱县漫山遍野的森林,是天然的“绿库”,蕴藏无限的“财宝”。
石柱县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182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9种、昆虫105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Ⅱ级保护植物46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37种。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这里成为国内唯一的荷叶铁线蕨的原生地。
石柱县是我国水杉的原生地之一,也是全国闻名的“黄连之乡”。
被誉为“植物王国”和“植物基因库”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拥有197种3000余品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其中有极富科研开发价值的珙桐、红豆杉、阔叶铁线蕨等珍稀植物和国家I级保护植物。这里的“中国一号水杉母树”,树龄逾300年,高34米,胸径达143厘米,冠幅8米,可谓是古老树种水杉的“活化石”,引人关注。石柱县原始的林貌、良好的植被,为180多种野生动物世代繁衍生息提供了天然佳境,吸引四面八方游人的步履。
近几年来,石柱县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最具特色更富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该县加大了油草河、万胜坝太阳湖等公园六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风景资源的培育和保護,开展多形式和全方位的休闲、探险、科考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里成功举办的重庆市第三届森林旅游节,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取得了7000万元生态旅游收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石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绿色天然森林食品,莼菜、竹笋、银杏、板栗、香菇、蜂蜜、猕猴桃、蕨苔、葱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在石柱县俯拾皆是。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食品自然资源,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和无公害有机食品,以此作为全县林业产业的拳头产品,大大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食用菌类、竹笋类、木本食物类、森林果品类、森林滋补药材等森林食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全县森林食品业被划分为食用菌、蜂蜜、中药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干果等6大类,采用传统的培育加工技术,造就优良的产品品质。
石柱县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开发黄连、何首乌、佛手、山茱萸、三木药材等品种,实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发挥乡土品种优势,促进了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石柱县黄连种植面积稳定5万亩,每年起连1万亩,新种1万亩。该县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质量居世界之冠,为全国最大的黄连种植基地。
林业产业蓬勃发展现生机
近几年来,石柱县林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稳健发展,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基本形成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中药材产业和林产品加工业四大产业格局,2007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3.75亿元。石柱县境内丰富的阔叶林资源,提供了5家木材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全县年加工木材12000立方米,主要生产细木工板、多层板、泡花板,兼产各种家具,产值达2000万元。2007年,全县林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亿元。
迅猛发展的林业产业,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上世纪90年代,这里就建立了具有较大规模的五倍子原料林基地。重庆瑞通生化公司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一条没食子酸生产线,生产各类单宁酸205吨,产值达2037万元,优质产品供不应求。重庆浦辉公司和重庆由甲公司,重点投资开发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加大六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风景资源培育和保护,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四川升达集团将投资3.3亿元,建造原料林基地50万亩,实施林板一体化项目,年产25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该项目正式投产后,产值将达到3.5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全县林业产业更上档次、更上规模,为进一步带动林农脱贫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
石柱县的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绩显著。2007年9月,该县获得“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绿城石柱”名扬大江南北。“石柱县将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力争到2011年,完成总规模100万亩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森林食品、木本中药材和蜜源植物等基地的建设,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全县农民人均新增收入400元,农民林业方面的纯收入达600元。积极发展壮大林板一体化企业——石柱升达公司,努力实现产值3.5亿元,以此带动其他林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产加工业。整合森林旅游资源,建立以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特色生态森林旅游业,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实现林业总产值7亿元。”林业局局长陈林,向记者勾勒了石柱县林业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石柱县的林业产业,呈现出美丽与生机。
责编:胡明刚
重庆市石柱县,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绿城”。这里翠绿的林野和清碧的溪流,那么养眼,那么怡情。
为呵护美丽的“绿色容颜”,石柱人倾尽心血。去年以来,石柱县林业局以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城周绿化、库周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上下,植树造林蔚然成风。全县退耕还林及补植补造6.25万亩;2006年度,财政资金直补到户3952万元;加强退耕还林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城周绿化、石丰路公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春季补植补造面积1000亩,美化了城周生态环境;投入资金40余万元,完成补植补造1.08万亩,重点开展了lOOm带的建设,完成了库周绿化验收自查及市初次复查工作;公路绿化102公里,水系绿化1.02万亩,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切实抓好中德合作造林抚育补植及管护工作;全面推行林木育苗“五项制度”,强化龙沙种苗基地建设,完成各类育苗1250亩,林木良种使用率为65%,在往年基础上提高了10%,林业育苗的行业管理得到了加强,苗木供应得到了保障;“两证一签”制度和苗木供应“三到场”制度落到了实处,植树造林严格要求,杜绝了不合格的苗木,确保良种壮苗的供应,从而保证了造林的质量。封山育林年度施工任务已全面完成,目前,已建成速丰林基地2万亩,增加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
石柱县的植树造林工作成绩斐然。草木葳蕤,鲜花烂漫,苍松绿竹,相映成趣,满山披锦,焕发着生命的神采!
绿库探宝旅游食品中药材
石柱县漫山遍野的森林,是天然的“绿库”,蕴藏无限的“财宝”。
石柱县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182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9种、昆虫105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Ⅱ级保护植物46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37种。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这里成为国内唯一的荷叶铁线蕨的原生地。
石柱县是我国水杉的原生地之一,也是全国闻名的“黄连之乡”。
被誉为“植物王国”和“植物基因库”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拥有197种3000余品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其中有极富科研开发价值的珙桐、红豆杉、阔叶铁线蕨等珍稀植物和国家I级保护植物。这里的“中国一号水杉母树”,树龄逾300年,高34米,胸径达143厘米,冠幅8米,可谓是古老树种水杉的“活化石”,引人关注。石柱县原始的林貌、良好的植被,为180多种野生动物世代繁衍生息提供了天然佳境,吸引四面八方游人的步履。
近几年来,石柱县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最具特色更富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该县加大了油草河、万胜坝太阳湖等公园六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风景资源的培育和保護,开展多形式和全方位的休闲、探险、科考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里成功举办的重庆市第三届森林旅游节,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取得了7000万元生态旅游收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石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绿色天然森林食品,莼菜、竹笋、银杏、板栗、香菇、蜂蜜、猕猴桃、蕨苔、葱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在石柱县俯拾皆是。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食品自然资源,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和无公害有机食品,以此作为全县林业产业的拳头产品,大大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食用菌类、竹笋类、木本食物类、森林果品类、森林滋补药材等森林食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全县森林食品业被划分为食用菌、蜂蜜、中药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干果等6大类,采用传统的培育加工技术,造就优良的产品品质。
石柱县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开发黄连、何首乌、佛手、山茱萸、三木药材等品种,实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发挥乡土品种优势,促进了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石柱县黄连种植面积稳定5万亩,每年起连1万亩,新种1万亩。该县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质量居世界之冠,为全国最大的黄连种植基地。
林业产业蓬勃发展现生机
近几年来,石柱县林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稳健发展,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基本形成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中药材产业和林产品加工业四大产业格局,2007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3.75亿元。石柱县境内丰富的阔叶林资源,提供了5家木材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全县年加工木材12000立方米,主要生产细木工板、多层板、泡花板,兼产各种家具,产值达2000万元。2007年,全县林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亿元。
迅猛发展的林业产业,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上世纪90年代,这里就建立了具有较大规模的五倍子原料林基地。重庆瑞通生化公司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一条没食子酸生产线,生产各类单宁酸205吨,产值达2037万元,优质产品供不应求。重庆浦辉公司和重庆由甲公司,重点投资开发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加大六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风景资源培育和保护,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四川升达集团将投资3.3亿元,建造原料林基地50万亩,实施林板一体化项目,年产25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该项目正式投产后,产值将达到3.5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全县林业产业更上档次、更上规模,为进一步带动林农脱贫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
石柱县的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绩显著。2007年9月,该县获得“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绿城石柱”名扬大江南北。“石柱县将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力争到2011年,完成总规模100万亩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森林食品、木本中药材和蜜源植物等基地的建设,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全县农民人均新增收入400元,农民林业方面的纯收入达600元。积极发展壮大林板一体化企业——石柱升达公司,努力实现产值3.5亿元,以此带动其他林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产加工业。整合森林旅游资源,建立以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特色生态森林旅游业,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实现林业总产值7亿元。”林业局局长陈林,向记者勾勒了石柱县林业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石柱县的林业产业,呈现出美丽与生机。
责编:胡明刚